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末世者的古代生活 > 分卷阅读76

分卷阅读7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跟莫老爹磨叽了半天,最后裴邵戎实在忍不住换人了莫老爹才答应了下来,这事儿是自己给好处出去,又不是真求谁,没有自己受委屈的道理啊。

具体章程定好后,裴邵戎将村里的红薯全部购一空就开始了作坊运行。

这红薯产量高,是村民们种田的首选,整个临江村每家的红薯产量平均下来有几千斤之多。

这么多红薯,就算每斤才三文钱,但算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就算自己能够全部买下,也是不能这样干的。

这一下拿出几千两银子在村里那简直不能用招摇来形容,根本就算在自己脑门上贴上“来抢我吧”几个大字儿啊!

最后裴邵戎考虑了一下,最后每家购1000斤的红薯,村里一共180户,算下来也有十几万斤了,每斤两文钱,这光是购红薯就花了裴邵戎两百多两银子!

两百多两银子裴邵戎现在也是能够给出来的,但为了不让村里人猜测出自己的存款,他想办法跟村长商量了一下,准备试试现代货款分期给。

村长也知道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听完他的解释,犹豫了一下将事情答应了下来,跟村民说好先给一部分银子,等裴家缓过来再付清剩下的银子。

这样的做法其实村里人大多数都能理解,现在就算所有人猜测裴家是个有钱的,但也很难猜出和接受他家有上千两银子的存款。

裴邵戎能够一下子拿出几百两已经大大的让村里人吓了一跳,现在一听他家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有钱,心中莫名的有种平复心情。

说白了,大家就是没那么嫉妒了,毕竟换个角度想想,一个跟你本来差不多水平,甚至曾经还不如你的人,一下子变成千万富翁,而你自己仍旧在温饱上挣扎,真的很难接受啊……

工人红薯全部就绪,裴邵戎就立马组织大家开工了,干活的工人全部打乱分组按照标准的现代工厂流水线操作。

俗话说熟能生巧,再笨的人每天干一样的工作久了也能成为专家,这效率自然也不同而语。

并且还有莫老爹这个眼尖的铁公鸡在,想要偷懒浑水摸鱼的人也自觉了许多。

没办法,谁叫裴邵戎私下跟莫老爹承诺,抓到一个偷懒的就奖励十文钱。

这种高效率的奖励制度一下子就将莫老爹的潜力给激发了出来,眼睛天天盯着工人就跟雷达似得扫射,间接性的加快了工人们干活的速度……

有了莫老爹这个监工,小作坊的工作效率是大大提高了,一个月不到,所有的新鲜红薯就全部变成了成品,让人不禁感叹人的潜力是无穷可怕的。

最后一共做出了5万多斤的粉条和三万多斤的红薯粉,不管是粉条和红薯粉的品质味道,都比其他材料做出的粉条要好很多。

东西一做出来,裴邵戎也并没有急着卖出去,他要打广告,提高红薯粉和红薯粉条的名气价格才能赚到更多的银子!

古代没电视,这打广告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大家体会到红薯粉条和红薯粉的味道好,实惠那就行了,这也是大家最在乎的东西。

就在裴邵戎热热闹闹为自家红薯制品赚钱的时候,临江村又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八卦,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秦家的那位刘氏……

不得不说,这秦家的刘氏简直把“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发挥到极致!

说实话,如果刘氏能改改她那圣母晚期癌症性子,跟着杏花镇赵大树过日子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但偏偏这刘氏狗改不了吃屎,太喜欢做善事儿,太喜欢多管闲事儿了!

刘氏跟赵大树刚成亲那两天日子过得是很幸福啊,两个几十岁的人了,都不约而同的觉得自己遇到了人生幸福的第二春。

赵大树拖着个痴呆儿子活了大半辈子,是个非常缺爱缺关心的小老头,刘氏嫁过去后,按照她那圣母性子,自然是对赵大树多有关心。

两人成亲后,刘氏不仅把赵大树的痴呆儿子照顾得很好,每日的嘘寒问暖让赵大树心里舒服极了,觉得自己这临到人生的终点还娶了个温柔善良贤惠的老婆。

平日里听到刘氏说什么做好事儿,接济需要帮助的人,赵大树还是很赞同的。

这村里妇女大婶大多都是斤斤计较又泼辣的,咋一见到刘氏这样的,那绝对是一束红玫瑰中夹杂了一朵白莲花啊!

但是没多久,赵大树的这种想法就被推翻了,彻底的感受到了当初秦家人的那种无奈。

刘氏做善事儿无可厚非,但坏在就坏在她是拿别人的银子去挥霍啊,完全不考虑旁人的感受和自己能否有帮助人的实际情况。

可她这人眼睛似乎又总是瞎的,救助的全是一些不该救的人,乐呵的听人家一句活菩萨就满足当饭吃了,当真让人想吐血……

刚开始嫁到赵大树家那几天,刘氏总喜欢帮助邻居干活就算了,赵大树还觉得刘氏这善良好啊,看吧最近家里和邻居关系都和谐多了。

但是没两天,赵大树就开始有意见了,他是喜欢刘氏善良,但娶刘氏回家,赵大树最大的目的还是想要有个体贴的婆娘替自己照顾家里的儿子。

刚开始刘氏是把赵大树痴呆儿子照顾得很好,但没过两天,刘氏这老毛病就又开始范了,慢慢的疏忽了对赵大树儿子的照顾,开始重新走上了她帮助村民的‘善良’康庄大道……

之前早就说了,刘氏这种人如果生在富贵人家就算了,但她偏偏生在穷人家,这简直就是一个大灾难!

赵大树在的杏花村条件是比不上临江村的,可以说非常穷的,自从在杏花村这边混熟了之后,刘氏发现这里有不少需要自己帮助的人后,她就觉得自己来对地方了。

加上开始赵大树并不像以前秦家人一样反对她做善事儿,反而还听她劝告向善,刘氏觉得赵大树家和杏花村简直就是自己的天堂啊,平日就爱无偿的帮人做事儿。

村民看她性子软绵好欺负,可劲儿的指挥她帮忙干活,刘氏不仅没有怨言,反而乐意得很。

因为这些琐碎的事情疏忽赵大树的痴呆儿子,赵大树心里开始有了怨言,不止一次的提醒劝阻刘氏再怎么善良,也先得把自己家顾好才是啊。

和在秦家一样,刘氏当面答应的好好的,但是转过背就把赵大树的话跑到脑后,依旧我行我素的继续她的伟大事业。

到后来,刘氏依旧不单单满足于帮不相干的人干活了,彻底的恢复了其散财败家的本性。

不仅将赵大树家的粮食拿出去送人,搞得本来还能保存在温饱线上的赵大树家生活质量开始迅速下降,等到把地皮子踩熟了之后,就开始动用赵大树家的银子了。

赵大树本来就不是个有钱的,他的银子存起来可都是棺材本和他儿子娶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