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土豪培养学院 > 第四十一章 那山 那人 (日记一)

第四十一章 那山 那人 (日记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整个村子在森林掩映的一面山坡上,村里的房子全是很破旧的木屋,有些都已经朽烂了,路全是高低不平,曲里拐弯的碎石路。

要去村民的家,都必需先经过一间牛栏猪圈才能进入正屋,尽管很多人家穷的养不起。

畜圈旁边,便是全家人起居的正屋,当地人叫做堂屋,做饭,吃饭,都在这里进行。屋子中央,是一个火塘,煮饭时,在地下挖个坑,用铁三脚架做一个边拍拍小兜,怕巧克力没放好。

“那你以前是的在哪里吃的巧克力啊?”

苏秦笑着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把她头上的几根枯草拿掉。

“是包子哥哥从山外带回来的,我和春芽妹妹一人一块。”

“巧克力好甜,好好吃。”

这一刻,小女孩并不知道他说的包子哥哥现在还在鬼门关徘徊,也许永远都回不来了。

一天前,碚城教委领导和2所中学的校长对学生宣布了这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就是吴迪透露过的“变形计”。

活动内容并不复杂,分成两部分:一是体验山区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活,二是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干活,教导山区儿童的学习。

看似简单的两点内容,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东西,当学生们到了目的地后才知道条件有多艰苦。

三十中的学生都分散在hs的几个村子里,苏秦通过李乡长,特地请求来到了包子所在的村子里。

一天过去,苏秦对这里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就是穷。

重生前他很少了解华夏贫困地区是个什么样子,因为系统早已帮他安排好一切,每年都会捐出很多钱给贫困地区和人群。

只是那就是作秀而已,至于捐给什么地方,钱能不能到位,苏秦却从来不会关心。

听眼前的小女孩提到包子,苏秦心里出现一丝心酸,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绕不过的一个话题。

华夏地大物博,因为地理位置和一些决策上的原因,导致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极度不平衡。

内陆的年轻人不得不离乡背井去沿海挣钱,而下一代却只能留在家乡,成了双亲还活着的孤儿。

好点的还有个爷爷奶奶代为照料,或者靠村里人看顾,而更多的则是自己照顾自己。

苏秦清楚的知道这种现象甚至到他重生之时还大量的存在,经常从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无法想象的悲剧发生,而这些悲剧就是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

“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啊?哥哥陪你去捡柴吧。”

苏秦爱怜的对小女孩笑道,还顺手把地上的干柴拿起来背在了背上。

“他们都叫我小七,哥哥也叫我小七就是。”

小七对苏秦很放心,因为前一天所有的村里人都和学生们见过面了。

其实小七昨天就看到了苏秦,还看到了他从包里拿东西出来吃,所以她今天是故意过来的,因为他好久没有吃过那些花花绿绿的零食了。

如果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山里的这些留守儿童不一定准确,小七也并没有什么心机,她只是看到了苏秦的零食,内心有了渴望,单纯的想吃而已。

“小七,以后叫我小苏哥哥。”

“等会回去哥哥就把所有的零食都拿出来,小七替哥哥分给村里的小孩子吃。”

“走,我们快点去捡柴。”

苏秦背着柴,拉着小七就往森林里走去,一路上留下不少欢声笑语。

那一天,苏秦和小七的身影消失在云和山相交的地方,成为他们记忆中的剪影。

那些云淡风轻,那些峰回路转,那些不可预测的未来,终将成为云烟,成为他们记忆中永恒的怀念。

……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高,有梦想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其实在哪里生活无所谓,只要你自己不要被不良的诱惑打败。

——苏秦.1997.秋日夜.写于雾都市.ls县.hs乡.无名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