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8
位再好,有金钱自在吗?”
李恪……李恪无话可说。
作者有话要说:
元凤:来,分家产,王位给你们随便坐,财富全部给我的雪儿。
五十三凤子:去你的王座。
第102章元凤【十三】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崩。
李世民几乎泣不成声,长孙皇后生病,他曾亲自到石壁寺礼谒禅师,并解众宝珍品,为妻子供养祈愿。
四月,李世民下诏修复天下名胜古寺392座为皇后祈福,著名的善寂寺,修定寺便在此列。
虽然太宗期待佛家的福祉能够给长孙皇后带来好运。
但是,幸运没有再次眷顾。
同年六月(636年),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36岁。
李世民悲伤不已,遵从长孙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
第二年,李恪十八岁。
他本来就早该去封地了,只是因为元凤的原因,所以一直在外逍遥至今。
贞观十一年,李恪被封为吴王,任命为安州都督,掌管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兼安州刺史(今湖北安陆)。
月见莲听闻后,便嚷嚷着要去安州。
那可是湖北啊,湖北那么多好吃的。
湖北菜,又称鄂菜,楚菜,以水产居多。
而且湖北还靠近阳澄湖。
月见莲当时眼睛就亮了。
吃螃蟹吃螃蟹吃螃蟹。
元凤:……
好吧,去安州。
而昆仑王携子与吴王一同赴任的事情,并未引起太多的猜疑,毕竟昆仑王宠儿子无下限,为了让儿子吃吃楚菜去安州这种事情,完全说得过去。
长安附近的各州县,这十年都被昆仑王走遍了,甚至吴王闲的无聊都写了一本各州县的美食记录。
其点评之直白与犀利,简直让人犹如亲身所感一般。
也因此,李世民并未太在意元凤的行动。
一路上,走走停停,走到哪里,吃到哪里,随行的官员也是服气的。
这种比蜗牛还慢的速度终于在半年后,顺利抵达了安州。
这十年来,李世民治下还算不错,也算是有点获,但是即便如此,到达了安州之后,都督府依旧没有,只能住刺史府,而且还是破屋子。
李恪看着这破败的屋子,当时就明白了他爹送行时的心虚表情。
而元凤很是豪气的砸钱修缮了一番,并且在乡下买了个庄子,在刺史府修缮好之前,一行人只能在乡下的庄子里暂住。
山林之间,与月见莲而言,犹如纵鸟归林,整日里山上窜来窜去。
这里的山林还算物产丰富,元凤抵达之后,这里的土地环境就更好了。
比起李恪痛苦的面对公文的苦逼状况,月见莲确实撒了欢一样漫山遍野的跑。
今天掏鸟蛋,明天抓兔子,下点笼子抓螃蟹和虾。
你别说,这里的螃蟹个头还真不小。
就是还没怎么上膏,月见莲放了,等到了10月在抓,现在他则捞虾吃。
这里的虾个头也很大。
月见莲趁着人不注意,撒了些沼虾的虾苗和一些大闸蟹的蟹苗在水里,甚至还放了些鱼苗。
而元凤则抓了头鹿,让人送去给李恪补补。
李恪:……
谢谢啊。
李恪其实很喜欢凤雪,非常喜欢,毕竟朝夕相处了十年。
要是不喜欢,李恪也不会老老实实的跟着元凤混了十年,他毕竟是李世民的儿子,若真是不满,自然可以跟李世民抱怨,李世民多少对他有些愧疚,给他换个位置不是不可以。
但是李恪没有。
他从小,因为嫡庶有别,加上生母的身份,因此十分谨慎,可以说是谨言慎行。
所以,就算喜欢凤雪,他也从未表露出来,毕竟元凤在看着呢,李恪还真没那个胆子敢挑明。
毕竟唐时并不盛行男风,虽然也有人养着娈童,但是李恪却跟那些不沾边,因为他几乎是在元凤身边长大的,反而跟那些贵胄走的不是很亲近。
而在元凤有意无意的引导下,李恪又被教养的很好,最开始压根就没察觉到这点心思。
还是近年才朦朦胧胧的有所察觉,本人还在纠结之中,
然而这还不算完。
抵达安州的当夜,李恪做了个梦,或者记忆苏醒了。
接下来的好几日,他变现的都有些神智迷茫,等到陆陆续续的记忆全部恢复,他渐渐的习惯了现状,才发现自己是重生的。
面对这异常的情况,李恪整个人都有点懵逼,他自己独处了一夜,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纠结诸多情况想不出头绪,一时混乱之极。
然后……没有然后了。
月见莲一脚踹开房门,喊道:“三郎,出来吃肉。”
李恪无语了一秒,然后就拾了心情,起身出门。
门外,月见莲正拿着刀子在切肉,一边的元凤正坐在席上,一边喝酒,一边指挥者仆从烤肉烹汤。
李恪走了过去,从月见莲手里拿过匕首切肉,问道:“切成片吗?”
月见莲点了点头:“我让人摊了面饼,一会浇上辣酱,拿饼裹着吃更好。”
“嗯。”李恪笑了笑,并未放在心上,只是想起旧事,对比之下,未叹息。
上辈子,他赴任安州,结果因为狩猎被人弹劾,然后被罢了官职,而这一世……
因为元凤的缘故,他尚未娶妻,也不曾因为狩猎而毁坏稻田,倒是安安稳稳的赴任了。
“怎么叹气了?”月见莲疑问道。
李恪回过神,笑着说道:“没什么,就是觉得一晃十年过去了,你小时候的模样更可爱一点。”
月见莲:……
月见莲咬牙切齿道:“那么喜欢小孩子,那你可得早点娶妻,让你未来的王妃多生几个才好,跟我爹生的一样多才好。”
李恪顿时就笑了:“那可不行,就算我王妃肯生,我也养不起啊。”
虽不知道吐蕃缘何变成了昆仑,但是,李恪并未怀疑过元凤和月见莲。
他都能重生了,还说别的什么?
至少昆仑目前不会像吐蕃那样跟他们开战不是吗。
但是即便如此,李恪也没有发现元凤的异常。
李恪只是觉得元凤是个外冷内热的人,虽然性傲,但是对于朋友很不错。
尤其是对他诸多提点,他到也没觉得哪里不对。
一切一如往日。
李恪因为多了一辈子的记忆,所以闲下来,便写了日记,悄然记下来。
与现在的近况多做对比,对比之后,他烂熟于心,便将之都烧了。
就在他犹疑不定之时,远在长安的李承乾病了。
李恪虽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