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总第二百七十三章
梁红玉骑着拂云飞,带了文香、小青一顿饭功夫就到了枫树河了。
她先是找到河堤上那棵百年古枫,站在古枫下望着枫树河里翻滚的浪波出了一会儿神;继而走下河堤,来到堤下的那棵百年古枫下。
十几年了,堤上堤下的这两棵百年古枫还是那样遒劲、挺拔。
而生她养她的那幢小茅屋早己不复存在了,它只留下一些曾经有人居住过的痕迹,里面长满了人多高的狗尾巴草。
她离开这个家的时候还太小,但是看到这个曾经的家,她的记忆深处却出现了一些模糊的剪影,尤其是她被迫卖出临走的时候,大姐和母亲追出来的情景。
梁红玉抿紧嘴唇,眼眶里早已是泪水涟涟了。
严铁匠女儿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仅一夜的功夫就传遍了枫树河上上下下几十个村庄。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都说这次回来的仅是严铁匠的小女儿,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也都还活着,并且都在新四军里当着官呐!
更有消息灵通人士说,严氏三姊妹是在湖东重逢的,她们的重逢都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小妹和大姐,她们一度曾经是生死对头。小妹率领着部队曾经围剿过大姐呢!
现在国共合作了。她们停止了敌对行为了。她们都各自率领着自已的一彪人马在打日本人了。听说老大老二已经带着部队出省了,到很远很远的安徽去了。
于是人们都唏嘘不已,都说这真是严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而严铁匠的这个小女儿非常了得,二十几岁的丫头片子就当到了国军营长,少校军衔哩!
你看她骑着高大战马,多威风哇!
还有更神的了。严铁匠的这个小女儿有个当军长的养父,就是那个在皖赣古道上让日本鬼子吃尽了苦头的梁大司令哩!……
梁红玉堤上堤下看了个遍,最后来到安葬父母亲的地方。
这个地方是枫树河的一个转弯处,紧邻着那座青峰山。在一个像臂弯一样的河堤上,安置着严家的祖茔。
红玉的父母亲被安置在紧靠河堤的一面。坟茔已经破败不堪。梁红玉用手揩了楷父母亲坟茔上的碑面,清清楚楚地显出了碑文,上面便有她们三姐妹的名字。
梁红玉号啕一声,痛彻心肺。小青和文香也陪着一齐落泪。
梁红玉用手把父母亲坟前的杂草一一扯尽,直扯得手指渗出血来。疼得文香一声声叫嚷:“姐,你住手,我们来吧!”
但是红玉制止住了文香。红玉坚持自已一个人扯。
第二天,梁红玉带着祭品来祭奠亲生的父母亲,祭奠祖宗,同时也遵照养父母的嘱咐,代替他们在亲生父母亲的坟上烧些纸钱。
这个祭祀仪式是隆重的。梁红玉请问过家乡的老人,这个祭祀仪式完全是按照家乡祭祀的礼俗进行的。
梁红玉在坟前摆上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面摆满了祭品,诸如猪头、雄鸡、鲤鱼等。
梁红玉脱下军装,换上民间女子的服饰。她燃着了一炷香,把它高高举起,又俯下身去,行了三跪九拜大礼。
她说:“爸爸妈妈,不孝女儿来向您们磕头了,代表大姐、二姐来向您们磕头了。大姐二姐现在正在皖南前线打日本鬼子,她们没有空来祭拜您们。她们现在是在为祖国而战。您们千万不要怪她们。您们要原谅她们。小女我也即将走上前线,去杀日本鬼子,保家卫国。您们就保佑我们,等着我们胜利的捷报吧!”
当时观看祭祀仪式的乡亲们有很多。
人们不知是出于对严铁匠这位革命前辈的崇敬,还是对梁红玉虔诚祭祖产生的敬意,竟自发地拈着香火,拿着纸钱,绕着坟茔走了一圈,将两座坟茔插满了香火,盖满了纸钱。
几十年以后,当人们回忆起那天发生的事情,对那天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当天晚上,梁红玉把已到家乡的喜讯写信告诉了大姐、二姐。但信写好后,她却不知用何种方法才能将信转到大姐、二姐手中,只得在心里叹着气。
祭奠了自已的父母亲,祭奠了祖宗,梁红玉没有忘记去找赵大叔的家人。
在镇天镇的时候,她们三姊妹说了,不管今后谁有机会回到家乡,都要去大叔的家里找到大婶和俩人的孩子。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梁红玉只带了文香一个人往枫树河的上游走。她们依然是骑着马。临出发的时候,母亲康淑媛说:
“红儿,你今儿个是去走亲戚,一定要捎带上一些礼物。这军中也没什么好东西,你就带这床军毯去吧,这是上面发给你父亲御寒的,还没舍得用哩!”
梁红玉说:“不啦,妈妈,我已准备好了。上次我来湖西,遇到爸爸的学生张灵谷,他送给爸爸和您一张虎皮,送给我几块布料。我就拿那些布料送给大婶。”
康淑媛一听,忙拍了自已的脑袋一下,说:“瞧我这记性,你不说我还忘记了呢!对对,就拿那几块布料去,这才送得出手。”
梁红王说:“妈妈,我原想用那些布料作面子和衬孑,给您和爸爸各做一件虎皮褥子,可是一直不得空。这样吧,以后我再买更好些的!”
康淑媛说:“没事,没事,傻孩子,你拿去,拿去啊,不必总惦记着我们。”
由于梁红玉在没被卖出之前,年纪尚小,她从来不曾去过赵大叔家。现在她要去,只得一路问过去了。
但是现在梁红玉已经是名人了,比名人还名人些。她一停下坐骑问一位大嫂:请问赵家圩怎么走?
那大嫂略一打量,便笑吟吟说:“哎呀,这不是严家三小姐吗?你问赵家圩有什哩事?我娘家就是赵家圩的。”
梁红玉一听,高兴起来了:“嗬,这么巧呀,您就是赵家圩的?”
那大嫂依旧笑吟吟地说:“是的,是的,我叫彩凤。这样,我带你们去。”
梁红玉有些不好意思。她怕耽搁人家的事。
那大嫂像是看出了红玉的心思,就说:“梁长官,没事的,正好我想到娘家去走一趟。真的!”
梁红玉听如此说,才同意一起走。
梁红玉和文香下得马来,牵着马走在彩凤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