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求生三国 > 第743章 子午谷奇谋

第743章 子午谷奇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备东征,魏延并不十分支持,他以为东征不如北伐,走当年刘邦的老路,攻取关中,进可图谋中原,退可固守关隘,经营西部,东征则局势复杂。荆州,四争之地,既是机遇也是泥潭,结果刘备东征使得泥潭变清,变清反没了意思。

汉中与关中被秦岭山脉所隔,北伐有四条路:一是从西绕过秦岭走祁山道可达渭南,路途虽远,但地势较平坦,适合用兵;二是陈仓道,也称散关道,即暗度陈仓之路;三是褒斜道,五百里,秦范雎花费十年修的栈道,即明修栈道之路,也是主干道,可达距离长安二百五十里的眉县;四是傥骆道,最快捷也是最险峻之路,谷道约五百里就可达长安;五是子午道,谷道长六百里,可直达长安南,原为栈道,平帝时王莽修此道、并建子午关。要塞阳平关,雄踞于陈仓道与褒斜道南段口。

在汉中的五年时间,为了防御也为进攻,魏延查阅史书、县志,勘察地理,走遍各处,各处地理熟记于胸。他最热衷的傥骆道被最先放弃,傥骆道北口为傥,南口名骆,紧邻秦岭主峰天白山,最高处三千八百米,途中荒无人烟、野兽出没,需要翻越六七条分水岭,路途曲折蜿蜒,异常艰险,其中又以老君岭为最,有黄泉险地之称。要么翻山越岭,要么沿山谷而行,尽管手下有蛮兵相助,大队人马通行,难!而且从北口出傥谷便是渭水河畔周至县,距离长安还有近二百里,人马多了过不去,人马少了不顶用。

提起蛮兵,魏延就伤心,结拜兄弟沙摩柯死了,魏延始终认为向沙摩柯这样肝胆相照的人已是绝无仅有,沙摩柯死的太不值。而因为沙摩柯之死,手下的五溪夷蛮兵越来越少,巴地蛮兵又招不来,魏延的兵源也断了。

当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入褒中走的是子午道,出来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拟反其道而行之,自从韩信偷渡成功,陈仓道已经筑城把守,很难逾越,子午道反而被人逐渐忘记。子午道谷道北口即长安南郊,宣帝的杜陵。尽管子午谷道路依然险峻、栈道已近荒弃,却要比傥骆道好得多,关键是距离长安近,若是派一支奇兵潜入子午道,不消十日就会抵达长安发动突袭,大军跟进,长安可得,关中可定,西北可图。

曹魏的兵马主要在长安、渭南、三辅、陈仓和褒斜道口,魏延盘算带领五千精兵,只要行军速度够快、够隐蔽,就可实现此战略,至于能活下多少人,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他当然也没有考虑如果曹真在子午谷设下一支伏兵会怎么样,因为本就是一场豪赌,赌输了就损失五千精兵,从此缩回汉中不出,赌赢了就会获得关中乃至雍凉。

为了准备北伐,魏延殚思竭虑,经过几年的招揽和修养,汉中已经恢复几分人气,人口增至三十万众;派人凿山架木修栈道,修缮金牛道,在狭窄处剑山筑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其在悬崖有三十里阁道,因此又被称为剑阁道,即为守川之咽喉,又为出川之要道,由此道运送粮草出川要近数百里。

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魏延的北伐建议还没有提出,诸葛亮就领军南征,诸葛亮南征还没回来,曹真就进犯汉中。

大汉四二五年三月,大都督曹真得知川南已乱,即发兵十二万分三路进攻汉中,西路三万,主将费曜、副将韩德,走祁山道;东路三万,主将郭淮、副将张虎、乐綝,走褒斜道;曹真为中军共六万,参军姜维,长史程武,先锋王双,出陈仓道。夏侯懋为后应,留守长安。

大军压境,汉中人心浮动,三万守军如何抵御十五万?偏将陈式主张立即向成都求援,魏延大怒,曹操在世尚且不惧,曹真不过竖子有何惧哉,况且丞相诸葛亮正领军南征,如何能分兵来援。偏将高翔以为曹军势大,不宜与其对垒,不如后撤诱其深入,寻机破之。魏延直摇头,退守只会被动挨打,只有御敌于外方是上策。

魏延得到副将王平的支持,魏延当即令长史杨仪筹集粮草、辎重调往阳平关。杨仪自以为受诸葛亮之命,与魏延同级不受其节制,而魏延的言辞又极为不逊,杨仪不免冷言相朝。魏延怒极反笑:“军中唯有一主将,莫说你是丞相派来的,就是天子所派也需听我将令。”

杨仪反唇相讥魏延不过一匹夫,天子尚视丞相如父,你魏文长凭什么如此不恭?魏延斥杨仪颠倒是非,混淆视听,最后惹得魏延气恼差点抽出刀来,被王平等人劝下。

尽管魏延和杨仪两人脾气不好,谁都看着对方不顺眼,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杨仪后勤保障做的井井有条,不需要魏延多费心,魏延则以阳平关为据点把住各条要道,坚壁清野,将曹真挡在汉中之外月余。

曹真不得进,急令祁山道的费曜加快进军。而诸葛亮此时已先行到达汉中,王平的言行受到诸葛亮大力褒奖,将五千无当飞军交给王平,作为其本部人马。

见到五千武当精锐,魏延心中瘙痒,立即向诸葛亮献计:“曹真三路大军南下,唯子午谷无兵马,子午谷道路我已探熟,留守长安的夏侯懋乃是纨绔,胆小而无谋,若我领五千精锐沿子午谷突至长安,必然惊惧而走。如此长安可得,丞相领大军北上,你我可与潼关相会也。”说得豪迈,不乏一点点小小的得意。

“昔日先帝出兵汉中,文长曾献米仓道奇谋,又拿下定军山立下大功,但你也须知道此时已大不相同,那曹真绝非夏侯妙才之辈,他出兵焉能不安排后手?在长安其能不有所准备?如其在子午谷设一支伏兵,无需太多,只需两千人据险而守,便可令你死无葬身之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