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李大人,你说这囚犯运送的途中会不会出意外。”
一身便装的黄承德慢慢的走到台边,看着正注视着下方的李元默默的说了一句,今天来这里不为别的,只不过是想知道如果李元亲眼看到想救的人却被他自己下令杀死会是个什么表情。
“这就要看城中的守卫的能力如何了,不过依下官看,恐怕就算有人想搞事的话也未必能够成功。”听到黄承德话,李元看向前方的双眼不由的眯了一下,随后才淡淡的说道。
“看来李大人自身也没有多大的信心啊。”
饶有深意的说完这句话,黄承德便转身离开了,李元看着他离去的身影眉头皱了皱,他这话说的到有些奇怪了,什么叫自己自身没有信心?只不过是想要谦虚下而已,没想到对方居然还真的以为就他府中那些虾兵蟹将能有些什么用,不过对方这么说看来该部署的还是用心准备了一下,也不知道那刘一生又有些什么馊主意。
行刑的时辰是午时三刻也就是大概11点40左右的样子,对于这个说法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含义,传闻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然而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但李元可不认为黄承德和刘一生会这么好心,虽然自己不信这个,但古代的人却对这个深信不疑,在他们看来人是有灵魂和魂魄的,一般来说不是重刑犯是不会在这个时辰斩头的,而劫持税银虽然也是重犯,但也需要经过京都那里的调查核实后才能斩首,也不知道这刘一生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能够跳过这个步骤,还是说对方压根就没有走这一步,而是打算来个先斩后奏。
此刻已经差不多到了早上十点,距离行刑的时间还有快两个钟头,此刻杜杰应该在地牢当中换上囚服和断头饭,大概十一点二十左右就会被人押解过来,而这个时候就是杜阮等人动手的时候。
......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菜口这里临时搭建的台子四周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斩首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从太祖创建宋朝以来这种刑法实施都是比较少的,大部分还是以毒酒为多,除非是罪恶滔天又或者造反之人才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
李元看了看不远处巨大的日晷,在古代都是利用“日晷”来看时间。“日晷”指的是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
只见晷针还剩一小半就要走到了正中间的午字之上,说明时间已经所剩无多了,按情况来看对方此刻应该已经开始出发了,想到这里李元的手掌也不由的紧握了起来,成与败就看现在了。
......
此时此刻,已经蒙面的杜成他们几人正隐藏在杜杰押往刑场的必经途中,或许是很久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场面又或者说想要看看究竟是何人竟然如此大胆敢劫持朝廷的车队,就连押送的路途当中也有许多围观的吃瓜群众。
在前日的地图当中,唯有此处是最佳的伏击点,距离城门近四周的房屋与人流量多,到时候只要截下囚车再留下两人阻挡官兵,那么就能直接沿着南城门那里赶去,而在那里有一座与城门齐高的高楼,原来本是佛塔,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荒废在了那里。
只要能够到达那里,那么依照杜禾与阳尘两人的轻功,此次计划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只要让断后的杨雪和杜成安全逃离就行了,计划可以说天衣无缝,但这终归只是计划,在没有成功那一刻,谁也不知道结果究竟如何,况且对方在已经知情的情况下不可能不做任何的防备,这也无意增加了难度。
11点30囚车仿佛踏着点一般出现在街头,已经被折磨的只剩一口气的杜杰也奄奄一息的被关在里面,四周的百姓也都报以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位从胆大包天的人,因为并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天怒人怨的事情,所以百姓也只是围观并没有出现用臭鸡蛋蔬菜丢砸的现象。
看到囚车逐渐的靠近,杜成杜禾的呼吸也是猛然间急促了几分,隐藏在另一边的杨雪和阳尘则是时刻注意着四周的情况,当囚车已经快靠近他们埋伏的地点的时候,杜成也是做了一个手势,随后几人便将脸一蒙忽然之间从天而降。
劫车,阻挡官兵,四人的分工极为明确,负责殿后的两人在四周将围上来的官兵逼退,而轻功较好的两人则是直奔囚车准备营救,当人被救出准备离开的时候,围观的人群当中忽然冲出了十几人来。
“你们先走,我们拦住他们。”杜成看了一眼冲出来的人并没有惊慌,因为之前就已经猜测到了,不过看对方这架势显然也是有功夫在身,为了不使阳尘和杜禾分神而错失时机,杜成也是朝着他们撤退的地方赶去,将几个想要近身的人逼退之后冲着他们说了一句。
说来也奇怪,面对已经离开的那三人,在场的人也只不过是象征性的阻拦了一下,然后就呈包围之势向着留下断后的杨雪和杜成靠来,不过这样的情况正是他们想要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