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精兵简政
“下官松江知府赵德彰携一家老叩谢王爷救命之恩。”很快,赵德彰一家被林馨领到了院中,赵德彰见到指导李山练剑的李云天后连忙跪了下去。
按照定制,已经恢复了官身的赵德彰不用向李云天行跪礼,不过赵德彰这次是来感谢李云天救了其全家,故而向李云天下跪行礼。
随着赵德彰的下跪,跟在他身后的家人们纷纷跪了下去,给李云天结结实实地磕了一个头,实话如果不是李云天的话他们依旧还在受苦,故而心中对李云天是万分感激。
“赵知府请起,这是本王的职责,赵知府勿需介怀。”李云天微笑着伸手向赵德彰虚空向上一托,示意其起身。
“见过王爷。”赵德彰起身后向立在李云天身旁的李山一躬身,恭恭敬敬地行礼,他并不知道李山的身份,见李山眉宇与李云天颇为相似,故而自然以为他是李云天的儿子。
“哈哈……”李云天闻言笑了起来,伸手摸了摸李山的脑袋后向赵德彰解释道,“这是我一位故人的孩子,暂时寄居在本王这里。”
“我叫李山,请多多指教。”李山闻言收好手里的剑,向赵德彰躬身道。
“李公子。”赵德彰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孩童竟然不是李云天的儿子,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尴尬的神sè,连忙向李山躬身回礼。
“赵知府,你来的正好,本王有些事情要嘱咐你。”李云天看出赵德彰的局促,笑了笑后抬步走向了会客厅。
赵德彰不敢怠慢,立刻躬身跟在了后面,林馨把赵家的人带了下去,领着他们在城里逛了起来,很显然李云天与赵德彰要谈的事情要花费不少时间。
李云天要交代赵德彰的有两件事情,一件是临云县的灾后重建,另外一件就是jīng兵简政,趁着这个机会给臃肿的府衙和县衙瘦身。
在李云天看来,大明的地方衙门太过臃肿,只有数名官员的衙门里配备了众多的吏员和差役,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帑,而且办事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尤为重要的是,衙门里的那些差役龙蛇混杂,素质低下,时常欺压良善,由于衙门里并不负责那些差役的俸禄所以他们往往借着税收横征bào敛,敲诈勒索,严重危害了地方上的治安。
以一个普通的县衙为例,县署衙门的职官编制和办事人员分佐贰官、属官、佐杂、三班六房和幕友、长随等人员。
这些人既有明确分工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维护县衙的正常运转。
按照定制,一个县的职官人数都有着严格的定制,通常来正七品的县令一人,正八品的县丞一人,正九品的主簿人数不定,分掌粮马、户籍、征税、缉捕诸事。
其中,县丞和主簿都有着各自办公的地,称县丞衙和主簿衙。
县衙还有正八品的儒学教谕一人、正九品的训导一人,掌训迪生员及学政各事。
从九品的巡检司巡检一人,设于县里的边远要害之地,掌捕盗贼,诘jiān宄。
剩下的就是杂职官,例如医学司、yīn阳学司、僧会司司、道会司的主官。
另外,掌邮传的驿丞、掌河闸启闭事宜的闸官、掌典商税的税课大使、管仓庾的县仓大使、掌收渔税的河伯所官等视当地的情形而设,属于不入流的杂职官。
职官、佐贰官和杂职官属于朝廷命官,是不折不扣的官员,享受着朝廷的俸禄。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县衙的官员其实并不算多,真正使得县衙显得人多势众的是下面的吏员和差役,白了就是县衙六房的办事人员和三班衙役。
按照职责的不同,县衙六房的吏员有四种称呼,即书吏、承差、典吏和攒典,虽然有四种名称,但府州县的吏员都可通称“典吏”,其各房首领称之为“司吏”。
其中,府州县首领官、佐贰官、属官所配的吏员称为攒典。
县衙各房吏员的首领除了被称为司吏外还可称为经承,或以各房之名冠之,称他们为吏书、户书、礼书、兵书、刑书何工书,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通常来,县衙各房的书吏,也就是吏员,加起来有十余名,一般不超过二十人,各房的配置为一司吏、两书吏。
必须指出的是,吏员不是官员所以没有品级,按照古代的规则或“选于民而充之”,或“役五年而更”。
由于吏员通常是衙门里的人,掌握有实权,油水丰厚,因此很多人通过纳粟或者贿赂来获得吏员的职务。
作为衙门的文职办事人员,按照规定吏员们应该依靠领取纸笔费、抄写费和饭食费来维持生计,不过因为他们掌握着县衙的实际权力,故而收贿受贿、中饱私囊以补收入之不足。
因为县衙里的官员属于朝廷的流官,每隔几年就会tiáo任他处,再加上通过科举出身的官员jīng于文章但荒于理政,需要依靠那些熟悉民情、jīng通律例、懂得公文格式和官场决窍、擅长处理衙门内部事务的吏员们做事。
这也使得衙门里的吏员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堪称衙门里的实际统治者,瞒上欺下,甚至架空衙门里的官员而掌握衙门的大权,使得知县成为一个傀儡。
正是因为拥有着过大的权力,吏员们利用其在官府的特殊优势来收取利益,事无空过,动笔即索,以平衡身在官府但政治前途被堵、经济待遇低微的心理。
县衙中,另外一大群体就是三班衙役,所谓的“三班”指的是皂班、壮班和快班,是地方衙门最为庞大的阶层,同时身份低下,属于下九流的行列,子孙三代不得参加科举。
一般来,皂班值堂役,快班司缉捕,壮班做力差,不过实际运作的时候三班衙役也不是分得很清楚,相互间的职责有着交叉。
例如皂班和壮班共负内勤、站堂、行刑、警卫、呵道等责任,而快班又分步快和马快,专管缉捕。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所谓“三班衙役”只是个概称,实际上衙门里的差役不只三班,除了皂、壮、快三班外,还有民壮、弓兵、粮差、门子、禁子、厨夫、伞扇轿夫等,也属于这个阶层,属于衙门的役使人员,可以称之为“役员”。
地方衙门为了养活规模庞大的吏员和役员,必须要依靠衙门的税收,无形中就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实际上,大明的地方衙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与明太祖息息相关,明太祖出身贫寒,期望创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这从屯兵制可以看出来,认为实行屯兵制度后朝廷将勿需再困扰军队的军饷。
不得不,明太祖的初衷是好的,朝廷只负责地方衙门里官员的俸禄,吏员和役员依靠地方衙门来养活,这样看起来表面上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减轻了百姓的税收负担,但实际上百姓要付出更多的税收来养活县衙的那些吏员和役员。
而正是那些吏员和役员把地方衙门搅得乌烟瘴气,因此李云天希望赵德彰能对松江府的府衙和县衙进行改革,清理府衙和县衙多余的人员。
李云天并不是让赵德彰漫无目的地进行这项改革,大明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模板,那就是交趾的地方衙门机构。
虽然交趾各级地方衙门人数都不多,但人尽其职,拥有着非常高的办事效率,使得交趾这十几年来飞速发展,是李云天理想的组织形式。
与大明其他行省的地方衙门不同的是,交趾地方衙门的工作人员都有着朝廷的俸禄,而且享受着各项福利待遇,足以使得那些人的生活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交趾地方衙门的工作人员分为官员和吏员两种,其中官员由讲武堂委派,而吏员则在当地招募,负责执行官员的命令,负责地方衙门的日常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交趾的吏员包括各个部门的差役,他们从当地百姓中招募,每一年都要进行考核,不再属于贱籍,其身份是地方衙门的办事人员,这是交趾与大明各行省的最大不同。
李云天认为,要想使得那些吏员安心做事,不仅要解决他们养家糊口的问题,同时也要处理好他们的身份,只有这样那些人才会珍惜这份差事,不敢违法乱纪。
赵德彰的这条命是李云天救的,自然对李云天感恩戴德,再加上李云天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以及交趾的地方衙门的人员结构最为合理,所以自然愿意跟着李云天干事。
实际上,不仅赵德彰,大明各地方衙门的官员们都清楚吏员和役员的危害,但由于要依靠那些人来维持衙门的日常运作,故而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心机的官员对那些吏员和役员进行敲打,使得他们不敢太过放肆,而那些没心机的官员只有被牵着鼻子走。
赵德彰是深受其害,当年临云县河堤一案,正是临云县户房司吏等人从中作祟,使得松江府府衙拿到了他接收修堤银两的公文,进而成为了给他定罪的最重要证据。
所以赵德彰对那些胆大妄为的吏员和仗势欺人的役员是深恶痛绝,决定趁着这次机会来清除掉衙门里的这些龌龊。
另外,在赵德彰看来,这也是一个名留青史的好机会,他将成为大明两京十三省第一个对地方衙门进行改革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