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逍遥江山 > 1675. 1724章:把丹枝争折,青云平步

1675. 1724章:把丹枝争折,青云平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

杨峥这才回过神来,从怀里掏出一定足足有五十两的纹银来,递了过去道:“多谢了?”

那产婆大喜,她给官家也接了不少生,生儿子的倒也能给个十两八两的,生个女儿最多也就是三五两银,似这般还是头一次碰到,如何不喜!“一把接过银子,趁人不注意放在嘴里狠狠咬了一口,这才放下心来:”这大户人家公然出手不凡啊?“收了银子,见杨峥还愣在外面,呵呵一笑道:”大人,这孩子都生出来了,你还不快去进去看看?“

杨峥这才会回过神来,对着产婆一拱手道:“那陪着你了?“

那产婆看他出手大方,为人随和,生了女儿家也不气也不恼,对他颇有几分好感,笑着道:“我一个老婆子,不过是在姐出生时帮了一把力而已,大人都给我了银子,还陪什么陪的?大人快进去吧?”

杨峥听她这样,也不在含糊,大步流星的走进了西厢房。

与刚才的喧闹相比,这会儿已经彻底禁了下来,不过房间里还是跟经历过了一番战乱似的,桌上的药物、书籍、文房四宝,以及水泽、脸盆、桌椅板凳,显得好不凌乱,杨峥皱了皱眉,但这会儿他已懒得去计较,推开了几张挡在门前的桌椅板凳向着床榻走了过去,听得动静的沈艳秋、二姐等人各自一笑,与大姐轻轻了几句什么,然后各自退了出去。

偌大的厢房也就剩下杨峥与大姐以及那个刚刚新生的婴儿,婴儿被包裹得很好,躺在大姐的怀里,不时的吧唧吧唧两下,显得十分可爱。

杨峥怀着激动地心情,轻轻靠了过去,先在大姐的脸上轻轻香了一笑,柔声道:“你辛苦了?”

大姐刚刚经过一场人生最艰难的厮杀,这会儿脸色还显得有些苍白,但眉宇间的那股母性的温柔,还是显得十分动人的,她那双漆黑的眼睛就那么望着杨峥,忽的轻轻叹了声道:“你,你是不是很失望?“

杨峥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大姐%∝%∝%∝%∝,m.↓.c↗om道:“失望,我为什么要失望?“

大姐轻轻叹了声,目光从杨峥的脸上慢慢移开,最终落在自己怀里的婴儿的脸上,幽幽的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我,我没能给你生个儿子……?”

杨峥先是一愕,待明白了大姐所指的“失望”从何而来时,不由得一笑,这有关孝道的这一论述,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深深植根于汉民族传统的信仰。汉民族传统信仰为“敬天法祖”,所谓法祖的观念表达了汉民族的灵魂观。有限的**生命是人类观念领域最深层的焦虑,各民族都有长生不老的传,寻求生命无限延续的方式是人类古老的共同追求。汉民族的灵魂观既不同于来自印度的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也不同于把一切归结于上帝意志,追求末日救赎的基督教观念,而是强调了顺应自然,寄望于人的生命能在后代身上得到某种延续,由此产生了汉民族独特的祖先祭祀传统。人死而灵魂不灭,后辈的祭祀使先人的灵魂永存,而先人的灵魂世代保佑后人的观念由此产生,早在商朝就已存在的祖先祭祀在周朝正式确定下来,成为汉民族的信仰形式。由此,产生了对传后的重视,对于传统汉族人而言,无后意味着死后无人奉祀,意味着生命的真正意义的彻底断绝,意味着深深的绝望。所以,对汉族人来,不努力娶妻生子而导致无后,是最大的不孝。大姐虽是商家世家,但终究是诵读诗书的世家,对一个家族来,女孩人与男孩儿还是不一样的?“

见大姐为这个担心,杨峥伸出手来轻轻在自己女儿的脸上抚摸了下来,家伙似感觉父亲的抚摸很舒服,一张脸竟微微笑了一下,那笑容让初为人父的杨峥,不出的温暖。

“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十三经注疏》中“无后为大”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即:不孝的三件事是:一、对父母的过错“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二、家境贫困,父母年老,却不愿当官求俸禄以供养父母;三、不娶妻子,没有儿子,断绝了后代。你看看我符合那一条啊?”

大姐本担心是个女儿,不得杨峥欢喜,此时听他这么,又见他眼神里的慈爱,有些迟疑的问:“你,你真的没有失望?”

杨峥伸手在她灵巧的鼻子上了一下,笑道:“瞧你的,这有什么好失望的,女儿有女儿的好,儿子也有儿子的不好,再了人不都了么女儿是老爹的贴心棉袄、情人,有什么不好的?“

大姐看他得真诚,暗自松了一口气,可又忍不住问了声道:“你不是总要让杨家福禄绵长么,自是男孩才能延续么?“

杨峥哈哈一笑道:“福禄绵长就一定要男孩么,女儿就不行了,秦始皇还想自己的江山传至千秋万世呢,可结果如何,生了胡亥这么一个窝囊废,二世而亡,若当初都生的女儿,指不定这个愿望实现了也不一定呢?“

大姐知道他这是在安慰自己,可看他得认真,加上自己喜欢这话儿,白了他一眼,声道:“就你这张嘴会?”

杨峥忽的看了一眼大姐怀里的婴儿,嘿嘿一笑,盯着大姐的俏脸压低声音道:“我这张嘴儿,可不止会话哦……?”完,不等大姐反应过去,便覆了下去。

杨大人知道朝廷开海禁,下西洋、兴市舶司的告示,是在两日后,而且还是从金英的嘴里得知了,少不了一番惊喜。

这一日一早,杨峥就接到了皇帝请客吃饭命令,虽皇帝请自己吃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前一次是借钱,这一次是问事,虽他问了金英,但皇帝没,他也不知今日皇帝想要问什么事情,正是这种不知道,才让他越发重视,所以吃罢早饭,便吩咐了轿夫备轿赶往皇帝指定的地,与上一次的奢侈不同,这一次皇帝显然是没这个意思,特意让金英来告诉他一声,就在悦宾楼,这家酒楼也算是京城名楼,但难以与清风楼、一品居,就是杭州的醉仙楼也比不上,但想着皇帝没银子的模样,杨峥对于朱瞻基能在这样不上不下的酒楼里请客吃饭,还是感到满意的。

出了棋盘胡同,绕过几条街道,就到了天街了,此时天色才刚刚放亮,早上的朝阳,还是刚刚升起,血一般的阳光照射在这条街道的上一切,让这里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毕竟天子脚下,非寻常城池可比,街道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这几年先是皇帝体恤百姓,加上这里的百姓勤勉,老天爷也给面子,除了宣德初年那一场地震外,就在没有什么天灾**,运河年年顺畅,黄福偶能决堤,也能及时的治理,算得上风调雨顺,所以这座从修建到迁都不过十几年的功夫的北京城,散发着勃勃生机,到处都是一片繁荣之相,让人眼前一亮。

若是你能在仔细些,就会发现,这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除了一声声彼此起伏的吆喝声外,偶尔还伴随着歌声,唱的时下最流行一首曲子,据是一个前朝官儿作得词儿,清和时序。望桂影渐生,薰风微度。挺秀金芝,传芳玉叶,天上瑞麟重睹,竞爽谢庭兰玉,信美西鸳鹭。庆门里,把丹枝争折,青云平步。

声誉。喧盛世,人咏少年,古锦囊中句。艺祖诸孙,宗王贤子,偏爱汝阳眉宇。画堂令辰称寿,愿与冈陵同固。更看取,继汧公勋业,东平茅土。“词儿并不见得好,但这词儿唱的是盛世,算是符合了这京城百姓的心思,因此这首宋代名不见经传的词儿,竟在这座天子脚下着实传唱了起来,一直经久不衰。

曲子仅用一把破旧的胡琴配着一把琵琶,两个琴音本还算不错,可也不知是琴弦太旧了,还是唱曲子的人儿太不专业,这首难得的调,竟唱得有些走了调,但偶尔飘入耳朵里的句子,还是不出的舒服。

杨峥正听着词儿, 冷不丁听得轿前的轿夫吆喝了几声,似是发生了什么事儿。

他骨子里还是个低调的人,今日虽皇帝请客吃饭,天大的面子,可低调的总是没错的,所以今日出行除了一蓝妮轿外,并没有幡伞导引、瓜钱开路,在这天子脚下并不引人注目,而这样带来的后果是这里的人数太多,从自家到悦宾楼并不算太远,可就是这么距离,也走了一大早,愣是磨蹭到吏部下了朝廷的那会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