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明朝伪君子 > 第 104 部分阅读

第 104 部分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显然刘瑾不是好人,干出的事情也不是好事,自戴铣等人入城开始,便直接将他们押到西厂大堂内,既无审判过程,也没有公示其罪,从头到尾透着一股子心虚的味道。

按规矩,大臣受廷杖一般是在午门或者大狱,行刑前公布朝堂,昭示其罪,最后合衣而刑,行刑时也是很温和的,不必扒衣脱裤,甚至还会在大臣的屁股上盖一块厚厚的棉布,即“厚绵底衣,重毰迭帊,示辱而已”。总之,廷杖的重点不是要把大臣打得多么惨,而是借这种刑罚向天下宣示大明皇帝对冒犯他的官员的态度,大概意思便是,你敢得罪我,我就当众打你屁股羞辱你。

多么天真纯洁如孩童闹气般的刑罚啊,然而或许刘公公实在太过急公好义,掌了司礼监之权后,传了百余年的廷杖规矩便别出心裁地稍微修改了一下。

修改得不多,一点点而已。

首先,打屁股就要打得专业点,穿着裤子如何称得上专业?必须扒掉,当然,垫在屁股上的厚棉布肯定取消了,打屁股嘛,不疼打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其次,受廷杖大臣的生死不再只决于皇帝了,同样的两根水火棍,端看拿在什么人手里,一棍子下去,让你筋断骨折还是微微的皮肉之痛,决定权已落在监刑的太监手上,众所周知的太监脚尖八字内开还是外开,便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廷杖的规矩只改了这两条,可大明自刘瑾以后,死在廷杖下的大臣们却越来越多,它已不是一种带羞辱式的薄惩,而是一种真正能要人命,丝毫不逊于上法场的刑罚。

刘公公很有创新精神,可惜没用在正道上。

当然,也不排除刘瑾改廷杖规矩是为了堂而皇之观赏大臣们的屁股,毕竟……太监这个群体,总不乏极度变态者,比起某些食小孩脑髓妄图枯木再发新枝的变态太监,观赏大臣之菊的爱好简直称得上雅趣了。

西厂大堂内阴风阵阵,戴铣等二十一名官员已下了囚车,仍旧戴着重镣,被番子们强行按着跪在大堂中央。

戴铣等人不停地挣扎喝骂,脸颊已被番子们扇得高高肿起,他们仍旧没有屈服,口齿含糊不清地大声咒骂刘瑾。

大堂后的屏风人影一闪,一名穿着绛色内侍衣裳的太监笑眯眯地走了出来。

太监名叫陈安,原本是司礼监里一个不见名传的小宦官,刘瑾掌司礼监之后,陈安费尽心思巴结讨好,如刘备三顾茅庐般一次又一次跪在刘瑾面前求包*,求拜干爹,一句句奉承话说得连刘瑾都倒牙,于是顺水推舟收了这位干儿子,任他当了司礼监的随堂太监。

见大堂内的戴铣,艾洪等人喝骂不休,陈安笑得愈发讨喜了,眼中却闪过一道冷酷的寒光。

“哟,大人们精神挺足呀,看来从南京到京师这一路上,番子们对你们照顾得挺不错。”

一旁的西厂番子们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跪地请罪磕头。

戴铣等人愈发愤怒,一边挣扎一边痛骂阉狗不休,骂得连陈安也禁不住变了脸色。

眼中凶光一闪,陈安忽然从身旁番子手里夺过一根水火棍,运足了劲儿朝戴铣头上抡去,棍子带着呼呼破空风声,只听得一声闷响,戴铣身躯一震,接着软软倒地,头部很快流出一滩红白之物。

陈安这一棍抡得太狠,竟将戴铣的脑浆都敲了出来,戴铣身躯毫无意识地抽搐着,眼见已不活了。

剩下的二十名官员怒眼圆睁,陈安却浑然不顾,嫌恶似的扔了手中沾了秽物的棍子,掏出一方洁白的丝巾一边擦着手一边冷笑道:“世人皆知好汉不吃眼前亏,你们倒好,上赶着吃眼前亏,已然落到这般境地,犹逞口舌之快,你们读书人难道一个个都是贱骨头?”

艾洪等人见戴铣当场丧命,众人不由愈发愤怒,短暂的沉默过后,艾洪等人爆发了更加激烈的破口大骂。

陈安也不生气,冷冷一笑道:“杂家不跟你们吵,余下的二十人里,谁向朝廷参劾刘公公一道奏本,责廷杖三十记,参劾两本,责六十记,参劾三本嘛……”

陈安脸上笑意森然:“三本以上者就不必打啦,省点力气,像戴铣一样一棍子抡头上,直接送他见阎王吧。”

刘瑾杖毙南京户部给事中戴铣一事终于在朝中再次掀起了滔天巨*。

大明的文官是历朝历代里脾气最硬最倔强的,他们永远不会屈服,永远不会妥协,他们的头上顶着一道无形的光环,那便是“名”,因名而盛,为名而累,因为“名”,他们可以克服人性里的懦弱与恐惧。

百余名大臣跪在午门前痛哭流涕,请求面见朱厚照,无奈宫门紧闭,毫无动静。

朱厚照并不知情,他没有抛弃天下,他只是太信任刘瑾了,以为刘瑾能帮他把所有国事都处理得妥妥当当,根本不用他来操心,国事嘛,批一批奏本,同意或者驳回,再听大臣们唠叨几句孔曰孟云,亲贤臣远小人之类的屁话,如此而已。

宫门不开,消息闭塞,大臣们跪哭求告无门。

凄风苦雨的气氛里,一道名曰《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的奏本呈到了司礼监刘瑾的案头。

写奏本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兵部主事,他的名字叫王守仁。

ps:月票名次岌岌可危,渐渐感到一阵惶恐……难道一定要开单章求票大家才会正眼相看?看在我已在老丈人家有惊无险受过一次刺激的份上,大家就不要再刺激我了吧……月票……来兮!!

第一卷 往来成古今 第二百七十三章 舍身赴死

“臣闻君仁则臣直。提供大舜之所以圣,以能隐恶而扬善也。臣迩者窃见陛下以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等上言时事,司礼监掌印刘瑾差西厂官校拿解赴京。臣不知所言之当理与否,意其间必有触冒忌讳,上干雷霆之怒者。但铣等职居谏司,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隐覆,以开忠谠之路。乃今赫然下令,远事拘囚,在陛下之心,不过少示惩创,使其后日不敢轻率妄有论列,非果有意怒绝之也……”

《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这篇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痕迹的奏本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朝堂。

凭心而论,奏疏的措辞还是很温和的,对刘瑾也没有大加指责辱骂,里面劝谏朱厚照的语气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触犯龙颜,王守仁要表达的意思很清楚,请求皇帝陛下勤勉政事,勿沉迷于嬉戏玩乐,言官自大明立国从来都不曾因言获罪,司礼监刘瑾这件事情干得不对,戴铣既然已死,麻烦刘公公你把艾洪,薄彦徽等一干大臣放了。

态度很温和,语气不卑不亢,诚恳内敛的措辞几乎可以称得上“如沐春风”了,以朱厚照那大大咧咧的性子,如果看了这份奏疏只会龙颜大悦,朱厚照本就是随和的人,他跟普通的青春叛逆期的少年没什么两样,不逼他不骂他,凡事好言好语,没问题,什么都好商量。

很可惜,这份奏疏并没有递进乾清宫,它的旅程到了司礼监便打止了。

刘瑾仔细看了这份奏疏,接着勃然大怒。王守仁的名字第一次落入大明内相的眼中。

再怎么温和的语气,也改变不了暗喻刘瑾是权奸的实质内容,尤其是奏疏的开题便把意思说得很直白了,两个意思,其一,“宥言官”,其二,“去权奸”,不仅请求皇帝把那些言官放了,还要顺便把某个权奸办了,做了这两件事,才能“以章圣德”。

刚刚在西厂大堂内杖毙了戴铣,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尸骨未冷,又有人敢跳出来挑战大明内相的权威,这些文官难道不知“死”字怎么写吗?

兵部主事王守仁?这家伙从哪个王八坑里冒出来的?

“拿……拿王守仁下狱,明日午门廷杖三十……不!四十记!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文官,冒出来多少,杂家便杀多少!”

司礼监里,王守仁的那份奏疏被撕成了碎片,往上一扬,碎纸片如雪花般飘落,刘瑾站在雪花中厉声咆哮。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便是王守仁的态度,名垂千古的圣人像一只扑向熊熊烈火的飞蛾,他选择用一种壮烈而凄美的方式诠释自己的一生。

消息传到秦堪耳中时,他正在北镇抚司衙门处理公务。

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力自然比以前小小的千户大多了,当然,要做的事情也多了。每日衙门里除了人来人往的京中勋贵和朝廷官员要应付,更多的是仿佛永远也批不完的公文和指示。

锦衣卫的职能不仅仅是监视官员,在民间散布眼线顺便鱼肉乡里,从大明立国到如今,锦衣卫作为直属皇帝的特务机关,管的事情丝毫不比前世的美国少,比如各个官府的地方官审案锦衣卫有权复查,民间哪个嘴碎的读书人情绪太激动顺嘴骂了几句皇帝,锦衣卫要把他逮进来用特殊的方法让他冷静一下。

此外朝廷户部的钱粮走向,工部的工程质量,兵部的兵册实饷有无吃空,吏部辖下的地方官员有没有贪墨等等,对外还有对鞑靼,瓦勒等蒙古部族的敌情刺探,对朵颜卫这些表面归顺大明的蒙古人的防范,对东南沿海日本倭寇的一举一动,对朝鲜琉球等铁杆附属国的国情民风调查等等……

大明数万锦衣卫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这些,他们把所有的消息收集起来后,由上一级的百户或千户汇总,挑拣之后送呈更上一级的镇抚司镇抚使或都佥事,再由都佥事进行挑拣之后,放到秦堪这个指挥使案头上的,仍旧有厚厚的一大叠消息和情报,每天数万条情报层层筛选之后,秦堪每天要处置批复指示的,仍有数百条。

每日坐进独属于他的办公屋子便开始各种忧国忧民,各种临机决断,各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便是秦堪现在的生活。

明日午门廷杖王守仁的消息传到北镇抚司衙门,秦堪呆楞了许久。

王守仁他……终究选择了这条路。

此刻秦堪方才明白,昨日城外与他痛饮,临走前他脸上为何有一种舍身赴死的决绝和从容。

选择的方式有点傻,说真的,换了是秦堪他自己,绝不会用如此笨的法子来对抗如日中天的刘瑾,秦堪只会用阴谋诡计,却绝做不到王守仁这般光明正大,生平第一次,秦堪忽然发觉到了自己的渺小,跟王守仁比起来,自己算什么?

一滴浓墨从笔尖坠落,滴在面前的公文上,墨迹渐渐晕染开来,在公文上浸出了一大团黑色的墨渍。

秦堪搁下笔,摇头苦笑,喃喃叹道:“四十记廷杖,他能受得住么?圣人的屁股……它也是屁股啊,都是肉做的……”

当过官的都清楚大明的廷杖有多黑,十记廷杖足够把人打得皮开肉绽,筋断骨折了,四十记……

刘瑾这是铁了心要用王守仁的命来立威啊。

“执掌司礼监不到两个月,刘瑾倒是越来越威风了,得罪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他就不怕哪天摔下来死得很惨么?”秦堪继续喃喃自语。

活了两辈子的人肯定比只活一辈子的人更懂得收敛锋芒,两个月前对东厂大开杀戒以后,秦堪便非常明智地选择了韬光养晦,说话行事比以前愈发低调了,生怕成为众官员口诛笔伐的目标,相反的是,刘瑾选择了高调登场,仿佛怕别人不知道他已是大权在握的司礼监掌印似的,只差满世界敲锣打鼓吆喝了。

“盛极而衰”的道理其实谁都懂,然而一个人忽然坐到一个显赫的位置上以后,各种权力,钱财,美色近在眼前,伸手可取,这个时候他真的还懂这个道理么?

提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写下“王守仁”三个字,秦堪拧眉注视着这三个字许久,忽然感到一阵心烦意乱,将纸揉成一团然后撕成了碎片。

“来人!”

“在!”一名侍卫站在门口抱拳行礼。

“备马,回府。”

侍卫显然有些意外:“秦帅,现在才午时……”

“我旷工不行吗?谁管得着我?谁敢少发我一文钱俸禄?”秦堪怒气冲冲瞠目喝道。

锦衣卫指挥使想旷工,连皇帝都拿他没办法的。

于是秦堪扔下北镇抚司满屋子的公文置之不理,在十余名侍卫的围侍下骑马回府了。

男人累了,伤了,厌了,烦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家,家像一瓶能治百病的药水,泡在里面什么毛病都能治好。

秦堪今日心里很烦,烦也是一种病。

有病就得治。

家里最近让他比较省心,金柳这小妖精忽然变得安分了,每日老老实实陪着杜嫣,当着杜嫣的面叫秦堪姐夫,叫得恭恭敬敬,带着一丝女儿家天生的羞涩,演技愈发成熟自然了,家里从杜嫣到管家到丫鬟,全部接受了这位主母的异姓妹妹,人人称她为秦府二小姐。

阖府上下只有叶近泉知道家主和二小姐有奸情,幸好秦堪把他发配到城郊新兵营里练兵去了。

走进内院,家里几名女眷全聚在东厢房里,金柳用笔在一张白纸上细细地描绘着图样,没过多久画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喜鹊闹春枝图,画完后用剪子将图样剪下来,粘贴在事先固定好的绣布上,只要按照画线一针一线绣出来,便是一幅上好的刺绣了。

秦堪一直在她们身后静静瞧着,暗暗赞叹不已。

大明的大户人家女眷几乎都会刺绣女红,但刺绣描画样底却不是每个女眷都能做的,一般要请府里的西席或者外面的画师事先画好,她们拿回来照着原画的画线绣好,金柳不愧是受过青楼专业训练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性格坚毅,时常由带着几分妩媚小风情,荡而不漾的小风骚……

这样的女子,就算与她发生一点点见不得人,特别是见不得夫人的小奸情,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当然,这只是秦堪个人的想法,只希望秦家主母能与他的看法一致。

秦家主母最近非常的宜室宜家,大概金柳的仪态教养令她感到了一丝丝压力和自惭形秽,于是现在也变得文静许多了,此刻她正坐在金柳的身旁,在金柳的教导下,用一双可生裂虎豹的双手笨拙地穿针引线,笨拙地在那幅喜鹊闹春枝的图样上落下第一针……

秦堪欣慰地叹了口气,刚才的心烦意乱已消退了许多。

多么和谐的画面呀,身负绝世武功却情愿低调地在深闺里绣花鸟……

感动!

印象里,只有东方不败这么干过……

ps:稍晚还有一更……

第一卷 往来成古今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得不为

画面很美丽,家里四位女眷垂头恬静安逸地做着刺绣,窗外的阳光斜斜投射在她们俏丽的面容上,仿佛洒上一层圣洁无暇的光辉。

秦堪一直含笑静静地注视着她们各具风韵的俏脸,他由衷地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外面忙碌辛劳,跟别人勾心斗角甚至杀戮连连,回到家里,他只想看到如此恬静安逸的画面,它能平息他一切的心烦和焦躁,让他愈发充满了斗志,用尽自己毕生的能力细心呵护好这幅画面。

垂头笨拙地绣着花的杜嫣心似有觉,猛然抬头,见到秦堪那张熟悉的微笑脸庞。

“呀!相公回来了……”

杜嫣高兴地站起身,手里刚绣了几针的喜鹊闹春枝也不绣了,扬手往空中一抛,然后一道雪白的寒光闪过,咻地一声,一根绣花针将喜鹊闹春死死钉在房内的朱红漆柱子上。

秦堪额头顿时冒出一层冷汗。

很犀利的招式,颇具东方不败黑木崖上大战任我行之神韵……

“今日才过午时相公便下差了么?”杜嫣喜滋滋挽着秦堪的手问道。

“相公给自己放假了。”秦堪笑道。

杜嫣嘻嘻笑道:“相公当了这么大的官儿,有资格给你放假的除了当今陛下,恐怕就只有你自己了。”

“做人做事有时候不必太勉强自己,累了就休息,若想给自己找个心安,就随便编个理由,骗别人也好,骗自己也好,说得过去就行。”秦堪宠溺地揉了揉杜嫣的头发。

金柳看着二人亲密的样子,悄然抿了抿唇,起身盈盈一福:“姐夫回来了。”

秦堪尴尬地咧了咧嘴。

每次听到她叫自己姐夫,秦堪总觉得一阵心惊肉跳。

姐夫小姨子搞成一团,给秦堪一种自己是禽兽的错觉。

——或许不是错觉。

“啊,咳咳,回来了……”秦堪胡乱应了一声,心虚地瞟了一眼杜嫣,急忙换了话题:“你们在做女红啊?女红好啊,刚才我瞧着那幅喜鹊画得挺不错的,金柳姑娘以后不妨多教教嫣儿,不仅是喜鹊,别的东西也可以绣一绣,比如鸳鸯什么的,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鸳鸯当成一对,寓意男女两情相悦,绣在枕面上不但好看,而且吉利讨喜……”

金柳忽然抿唇轻轻一笑,又赶紧恢复了面容。

秦堪奇道:“你笑什么?我说错了吗?”

金柳摇摇头:“姐夫自然没说错的……”

秦堪不解地望向杜嫣。

夫妻久了,杜嫣自然没那么多顾忌,于是娇俏的小白眼儿一翻,皱着玲珑小鼻子道:“鸳鸯确实寓意男女两情相悦,不过在汉代以前可不是这个意思,那时的鸳鸯却是形容兄弟之情的,比如苏武与李陵诗中便吟咏曰‘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这‘参’与‘商’是天上的两颗星宿,意思是说呀,以前两人是好兄弟,如今却如参星和商星,从此不能再见……相公,你当年的绍兴院试案首是怎么考来的?连我平日不怎么读书的都知道这个……”

“咳咳咳咳……”秦堪忽然大声咳嗽起来,咳得面庞发紫,咳得撕心裂肺。

最恨那些卖弄冷门知识的女人了,特别的面目可憎……有本事比比背圆周率呀。

屋子里的气氛很怪异,杜嫣一脸得色的轻扬秀眉,金柳垂着头俏脸憋得通红,想笑却不敢笑,怜月怜星四只大眼冒着星星,满脸崇敬地盯着杜嫣。

秦堪深吸了口气,罢了,不跟女人计较,我是大丈夫,大丈夫治国平天下,两只野鸭子寓意什么跟治国平天下半文钱关系都没有……

恨恨甩了甩袖子,秦堪扭头便走。

“相公哪里去?”

“去书房看书!都别吵我,相公我打算明年考状元!”

独自坐在书房里,秦堪靠在冷硬的太师椅背上,仰头看着描了蓝色祥云的房梁,心事重重地叹了口气。

明明是个极度讨厌麻烦的人,为何麻烦却一次又一次不依不饶地找上他?

王守仁,这位大圣人惹下的麻烦,本来不关秦堪的事,可不知道为什么,秦堪总觉得这件麻烦就是自己惹下的,自从知道刘瑾拿了王守仁下狱,明日午时廷杖后,秦堪便一直为王守仁揪着心。

说不清原因,或许想为后人留下一位千年难得出一个的圣人,也或许为了昨日与王守仁痛饮前,他脱口而出的那一声“知己”。

刘瑾此时正是如日中天,权倾朝野,气焰一日比一日张狂,秦堪的战略计划是韬光养晦,避开刘瑾的锋芒,暗中积蓄自己的实力,此时若为王守仁出头,真的不符合秦堪的战略利益。

可是……难道眼睁睁看着王守仁挨那四十廷杖?四十杖下来,王守仁还有命么?

一双纤细柔软的手不知何时悄然按揉上秦堪的太阳||穴,轻轻的,静静的。

秦堪睁开眼,赫然见到杜嫣那双充满关怀和担忧的眸子。

“你怎么来了?”秦堪强笑道。

杜嫣笑道:“相公有心事,做妻子的怎能不来问一问?”

“你怎么看出来我有心事?”

杜嫣白他一眼,道:“不仅我看出来了,金柳也看出来了,连怜月怜星都觉着老爷今日不大爽利。”

秦堪苦笑着喃喃道:“女人的眼睛好矛盾,我一丝丝的不开心都能看得出,近在咫尺的奸情却……”

“嗯?相公说什么?”

“没什么,夸你招子犀利呢。”

杜嫣得意地皱了皱鼻子,接着敛了笑脸,盯着秦堪道:“相公,你究竟遇到什么难事了?是不是朝堂里又有人要对付你?”

秦堪苦笑道:“没人对付我,只是……”

转过头看着杜嫣,秦堪充满愧疚道:“嫣儿,如果有一桩麻烦,本来不关我的事,可因为某个不得不为的原因,我必须去主动招惹这桩麻烦,你会不会觉得相公有病?”

杜嫣眨眨眼:“此事必须去做吗?”

秦堪怔忪片刻,黯然叹道:“我不知道有没有必要去做,我只知道,如果我不做,我这一辈子会不快乐……”

ps:明天要拍一整天的婚纱照,更新可能晚一点点,真想挖了发明婚纱照的人的坟然后鞭尸……

有没有人对我狰狞模样感兴趣的?投月票来换……没错,这叫卖脸……如果照片里的我笑了,叫卖笑……如果靠在门边笑……

算了,实在不忍心损自己了……

第一卷 往来成古今 第二百七十五章 营救圣人(上)

一件事如果不做,必然会不快乐,会留下毕生的遗憾。提供

秦堪只希望自己能够无憾地过完此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