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部分阅读
吴姨娘闻言沉默了片刻,然后低声道:“我听丫鬟们说,西平侯得罪了赵凌赵大人,如今的日子很不好过,求俞阁老出面,想与赵大人讲和。”
怎么又扯上了西平侯?
吴氏夫妻不由面面相觑。
“这应该不算是勾结吧?”吴姨娘见状急急地问,“不过是求俞阁老帮着从中周旋罢了。”
“那,俞阁老答应了没有?”吴夫人问道,语气中带着些许的小心翼翼,“西平侯又是因为什么和赵凌结的怨?”
吴姨娘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不过,西平侯家人从俞阁老书房里出来的时候脸色很难看。”
再多的,恐怕也问不出什么了。
吴夫人琢磨着,看了吴大人一眼。
吴大人微微点头。
吴夫人就笑道:“倒是我们误会俞阁老了。没事了,没事了。时候也不早了,你刚才不是说要早点回去吗?我让妈妈们送你吧?今天的事,你不要跟俞夫人提起。俞夫人那里,你也帮我跟她道声谢。”他喃喃道,“还特意让你给四丫鬟带了些小衣裳过来。”
吴姨娘心中也有事,起身辞了吴夫人,由吴夫人身边的一个妈妈陪着出了垂花门。
“妈妈请先回去吧!”吴姨娘赏了十几个铜钱给那妈妈,“我自己出去就行了——马车就在门外等着。”
那妈妈也不客气,笑着道了谢,和吴姨娘在垂花门分了手。
吴姨娘忙吩咐莲心:“你先走一步,快去敲赵太太家的门,我要见赵太太。”
她的声音又急又促,莲心吓了一大跳。
吴姨娘却厉声催道:“还不快去!”
莲心还是第一次看见吴姨娘发脾气,怔忡了片刻,拔腿就跑到了赵家的门口。
“咚咚”的锤门声让月川眉头紧锁,他高声应了句“来了”,去开了大门。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闯了进来:“赵太太在吗?我们是俞阁老府上的,有事求见赵太太?”说完,朝着身后喊着“吴姨娘”。
然后一个妇人模样的年轻女子就疾步走了进来。
“赵太太在吗?我有要紧事找她。”女子满脸的焦急,“麻烦这位小哥快去帮我通禀一声。”说着,一面抓了把铜钱就住月川的手里塞,一面还神色紧张地朝身后望。好像有什么恶人在后面追她似的。
郑三他们都被惊动了,纷纷出来观看。
见是吴姨娘。郑三娘上前打量着她。奇道:“你来干什么?”
吴姨娘也认出郑三娘,像溺水的人抓了救命稻草似的抓住了郑三娘的手:“妈妈,求您快帮着通禀一声,我有要紧的事……”
傅庭筠正带着元宵、呦呦和曦哥儿在厨房里做酥饼。听到动静吩咐珍珠:“你去看看?”
珍珠应声而去,很快折了回来:“俞家的姨娘。就是吴家的那个,说有要急的事要见您,郑三娘拦都拦不住?”
吴姨娘出门应该得俞夫人或是范氏同意。而且身边还有俞家的妇仆服侍。她明明知道两家有罅隙还冒着被俞夫人或是范氏责惩的风险来见她,恐怕真有很要紧的事。
“请吴姨娘到南房厅堂说话。”傅庭筠吩咐珍珠,去洗了手。
珍珠很快把话传了下去,郑三娘请吴姨娘到南房的厅堂坐下,上了茶和点心。
傅庭筠换了件衣裳过来。
吴姨娘立刻站了起来:“赵太太,我不便永留。我刚刚从吴家出来。西平侯借着珍姐儿过百日礼的时候,送了件赤金百宝缨络给珍姐儿做贺礼。吴夫人问的时候,我无意间说了出来……西平侯家是想请俞阁老做中人,和赵大人讲和……吴大人也知道。吴大人还说,俞阁老这是勾结外臣,会被抄家的……我也不知道对您有没有用处,就是来告诉您一声。”
话说的颠三倒四,傅庭筠却听明白了她要表达的意思。
“多谢吴姨娘,”她诚恳地道,“还劳烦你特意跑来告诉我。”说着,眉宇间多了一份凝重,“西平侯要和我们家大人讲和的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具体的,还得问我们家大人。”
吴姨娘听着,就长长地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欢欣的笑容:“那我走了——俞家的马车还在门外等我。”她一面说,一面站了起来。
傅庭筠不敢留她,只好道:“你以后有什么事就让丫鬟来给我报个信,别这样跑过来了。”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担忧。
吴姨娘听了,就翘着嘴角笑了起来。
那笑容,如五月的好春光,灿烂而明亮,让她整个人都变得光彩照人。
傅庭筠有些意外。
吴姨娘已曲膝朝着她微微一福,快步离开了厅堂。
俞家的马车夫对服侍吴姨娘这样的人本来就不耐烦,见吴姨娘突然丢下自己去了隔壁的赵家就更是不满了。因此吴姨娘刚上马车,他就扬鞭催马,骨碌碌地驶出了史家胡同。待吴夫人听到消息赶出来的时候,俞家的马车早无影无踪。
吴夫人不由踩脚,困惑道:“她什么时候能在赵太太面前说上话了?”
吴大人心里却只揣着西平侯的事,他心不在焉地交待了一句“你去打听打听不就行了”,然后去了书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郝剑锋。
郝剑锋听之愕然。
吴大人就道:“这个事恐怕还要麻烦你帮着打听打听……凉州可是归陕西都司管。”
郝剑锋连连点头,说了句“我知道了”,就再也坐不住,起身告辞了。
回到家中,他立刻叫了管家来,让他帮着去打听西平侯的事。
管家拱手应了,随后笑着禀道:“岑大人来了,您看见还是不见?”
郝剑锋却是听得眼睛一亮。
岑大人原是华阴的父母官,他升至吏部侍郎后,岑大人对他很是恭敬,不仅逢年过年节礼丰厚,父母的生辰、他的生辰,甚至是他妻子、小妾的生辰也不曾忘记,一来到二去,两人自然就亲厚起来,他又帮着岑大人谋划,一路擢升至了汝宁知府。
他肯定是来吏部备报,然后亲自来给他道谢的。
“请他到书房里说话。”郝剑锋大声地吩咐管家。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挑明
吴姨娘一愣。
自己也没有说什么啊,怎么吴夫人的表情这样的沉重?
思忖间吴大人撩帘而入。
吴夫人领着众人上前给吴大人行礼。
吴大人瞥了一眼神色有些紧张地跟在吴夫人身后的吴姨娘,沉声道:“出了什么事?”
吴夫人贴身的妈妈立刻领着屋里服侍的人退了下去,还体贴地关了槅扇。
吴夫人则亲自给吴大人沏了杯茶,又指了炕边的锦杌让吴姨娘坐下,这才道:“刚才听吴姨娘说,俞阁老家的珍姐儿百日礼的时候,西平侯家给珍姐儿送了件赤金百宝缨络……”
她的话还没有说话,吴大人已脸色微变。
所谓的百宝,就是用各色宝石,赤金百宝缨络,不用问就知道此物价值不菲。而西平侯世镇凉州,乃是镇守九边的功勋世家,与俞家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却借着珍姐儿百日礼这样大手笔地给俞家送礼,肯定是有求于俞家,而且所求的还不是一般的事。
“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表情严肃地望着吴姨娘。
那天送礼的人很多,不过是那赤金百宝缨络特别的打眼,大奶奶非常的喜欢,好几次她们去给大奶奶请安的时候,大奶奶都正在观赏,为此陈小姐还在背后说大奶奶眼皮子浅,惹得大奶奶好一阵不快,所以刚才吴夫人问起的时候,她才提了一句。
没想到竟然把吴大人给引来了。
看吴大人的模样,这件事好像很严重似的。
她小时候也曾跟着父亲读过两年书,“非礼毋视,非礼毋言”的道理她还是懂的。这样在背后议论俞家已是不应该……若是因此让俞家惹上了麻烦,岂不是她的罪过。
何况这件事还涉及到……
这么一想,吴姨娘神色间就浮现出些许的踌躇。
吴夫人就看了吴大人一眼。
毕竟是进了俞家的门。关键的时候,心里还是向着俞家。
她微微有些不悦。
吴大人却明白了妻子意思。略一思量。索性沉了脸,历声道:“你要分清楚主次才是。俞家待你如何,你心里应该很清楚。如果不是你背后站着吴家,俞家又会如何对你。你也应该很清楚才是。只有吴家兴旺发达了,你在俞家才能站得稳。走得直。要知道,俞阁老是京官,西平侯是外将。京官勾结外将。那是要抄家灭族的!”说到这里,他语气一缓,道,“就算是这样,你一个妾室,只要我出面帮你求情。也连累不到你身上去……”
吴姨娘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顿时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地道:“不是勾结,俞家没有勾结西平侯,是西平侯有事求俞阁老!”
有时候得软,有时候却要当头一棒才有效果!
吴夫人钦佩地看了丈夫一眼,在旁边帮腔道:“你还说不是勾结。送了重礼求俞阁老办事,这不是勾结是什么?还不快告诉你伯父西平侯所求何事?你伯父到时候也好为你做主!”
吴姨娘抿着嘴唇没有说话,脸色却苍白如纸。
吴大人就温声道:“你一个内宅妇人,哪里知道庙堂上的凶险。有时候看着是件好事,实际上背后包藏祸心;有时候看着是件坏事,可只要提前防备,却是件好事……”
吴姨娘听着,愕然地抬头:“提前防备……就是件好事……”
吴夫人见吴姨娘语气有所松动,忙道:“是啊!庙堂上的事,我们哪里知道深浅?你直管照直说就是了。你姓吴,京都谁人不知道你是我们家的人,难道我们还会害你不成?”
吴姨娘闻言沉默了片刻,然后低声道:“我听丫鬟们说,西平侯得罪了赵凌赵大人,如今的日子很不好过,求俞阁老出面,想与赵大人讲和。”
怎么又扯上了西平侯?
吴氏夫妻不由面面相觑。
“这应该不算是勾结吧?”吴姨娘见状急急地问,“不过是求俞阁老帮着从中周旋罢了。”
“那,俞阁老答应了没有?”吴夫人问道,语气中带着些许的小心翼翼,“西平侯又是因为什么和赵凌结的怨?”
吴姨娘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不过,西平侯家人从俞阁老书房里出来的时候脸色很难看。”
再多的,恐怕也问不出什么了。
吴夫人琢磨着,看了吴大人一眼。
吴大人微微点头。
吴夫人就笑道:“倒是我们误会俞阁老了。没事了,没事了。时候也不早了,你刚才不是说要早点回去吗?我让妈妈们送你吧?今天的事,你不要跟俞夫人提起。俞夫人那里,你也帮我跟她道声谢。”他喃喃道,“还特意让你给四丫鬟带了些小衣裳过来。”
吴姨娘心中也有事,起身辞了吴夫人,由吴夫人身边的一个妈妈陪着出了垂花门。
“妈妈请先回去吧!”吴姨娘赏了十几个铜钱给那妈妈,“我自己出去就行了——马车就在门外等着。”
那妈妈也不客气,笑着道了谢,和吴姨娘在垂花门分了手。
吴姨娘忙吩咐莲心:“你先走一步,快去敲赵太太家的门,我要见赵太太。”
她的声音又急又促,莲心吓了一大跳。
吴姨娘却厉声催道:“还不快去!”
莲心还是第一次看见吴姨娘发脾气,怔忡了片刻,拔腿就跑到了赵家的门口。
“咚咚”的锤门声让月川眉头紧锁,他高声应了句“来了”,去开了大门。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闯了进来:“赵太太在吗?我们是俞阁老府上的,有事求见赵太太?”说完,朝着身后喊着“吴姨娘”。
然后一个妇人模样的年轻女子就疾步走了进来。
“赵太太在吗?我有要紧事找她。”女子满脸的焦急,“麻烦这位小哥快去帮我通禀一声。”说着,一面抓了把铜钱就住月川的手里塞,一面还神色紧张地朝身后望。好像有什么恶人在后面追她似的。
郑三他们都被惊动了,纷纷出来观看。
见是吴姨娘。郑三娘上前打量着她。奇道:“你来干什么?”
吴姨娘也认出郑三娘,像溺水的人抓了救命稻草似的抓住了郑三娘的手:“妈妈,求您快帮着通禀一声,我有要紧的事……”
傅庭筠正带着元宵、呦呦和曦哥儿在厨房里做酥饼。听到动静吩咐珍珠:“你去看看?”
珍珠应声而去,很快折了回来:“俞家的姨娘。就是吴家的那个,说有要急的事要见您,郑三娘拦都拦不住?”
吴姨娘出门应该得俞夫人或是范氏同意。而且身边还有俞家的妇仆服侍。她明明知道两家有罅隙还冒着被俞夫人或是范氏责惩的风险来见她,恐怕真有很要紧的事。
“请吴姨娘到南房厅堂说话。”傅庭筠吩咐珍珠,去洗了手。
珍珠很快把话传了下去,郑三娘请吴姨娘到南房的厅堂坐下,上了茶和点心。
傅庭筠换了件衣裳过来。
吴姨娘立刻站了起来:“赵太太,我不便永留。我刚刚从吴家出来。西平侯借着珍姐儿过百日礼的时候,送了件赤金百宝缨络给珍姐儿做贺礼。吴夫人问的时候,我无意间说了出来……西平侯家是想请俞阁老做中人,和赵大人讲和……吴大人也知道。吴大人还说,俞阁老这是勾结外臣,会被抄家的……我也不知道对您有没有用处,就是来告诉您一声。”
话说的颠三倒四,傅庭筠却听明白了她要表达的意思。
“多谢吴姨娘,”她诚恳地道,“还劳烦你特意跑来告诉我。”说着,眉宇间多了一份凝重,“西平侯要和我们家大人讲和的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具体的,还得问我们家大人。”
吴姨娘听着,就长长地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欢欣的笑容:“那我走了——俞家的马车还在门外等我。”她一面说,一面站了起来。
傅庭筠不敢留她,只好道:“你以后有什么事就让丫鬟来给我报个信,别这样跑过来了。”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担忧。
吴姨娘听了,就翘着嘴角笑了起来。
那笑容,如五月的好春光,灿烂而明亮,让她整个人都变得光彩照人。
傅庭筠有些意外。
吴姨娘已曲膝朝着她微微一福,快步离开了厅堂。
俞家的马车夫对服侍吴姨娘这样的人本来就不耐烦,见吴姨娘突然丢下自己去了隔壁的赵家就更是不满了。因此吴姨娘刚上马车,他就扬鞭催马,骨碌碌地驶出了史家胡同。待吴夫人听到消息赶出来的时候,俞家的马车早无影无踪。
吴夫人不由踩脚,困惑道:“她什么时候能在赵太太面前说上话了?”
吴大人心里却只揣着西平侯的事,他心不在焉地交待了一句“你去打听打听不就行了”,然后去了书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郝剑锋。
郝剑锋听之愕然。
吴大人就道:“这个事恐怕还要麻烦你帮着打听打听……凉州可是归陕西都司管。”
郝剑锋连连点头,说了句“我知道了”,就再也坐不住,起身告辞了。
回到家中,他立刻叫了管家来,让他帮着去打听西平侯的事。
管家拱手应了,随后笑着禀道:“岑大人来了,您看见还是不见?”
郝剑锋却是听得眼睛一亮。
岑大人原是华阴的父母官,他升至吏部侍郎后,岑大人对他很是恭敬,不仅逢年过年节礼丰厚,父母的生辰、他的生辰,甚至是他妻子、小妾的生辰也不曾忘记,一来到二去,两人自然就亲厚起来,他又帮着岑大人谋划,一路擢升至了汝宁知府。
他肯定是来吏部备报,然后亲自来给他道谢的。
“请他到书房里说话。”郝剑锋大声地吩咐管家。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五章 劝说
俞敬修正在书房里练字,听说母亲来了,忙迎了出去。提供
俞夫人笑着由儿子挽着,进了书房,站在大书案看前了会儿子练得字:“……果真是长进了不少!”
她笑着称赞儿子。
俞敬修虚扶着母亲坐到了临窗的大炕上,接过澄心端过来的茶,亲自捧给了俞夫人,这才笑道:“行人司字写得好的多,我不好好努力,可就要丢人现眼了。”
“你能有这份心性,你爹爹知道了也会高兴的的。”俞夫人和儿子闲聊了几句,得了信的范氏抱着珍姐儿过来给俞夫人问安。
俞夫人望着小猫似的珍姐儿,不由暗暗地叹了口气,说起此行的目的来:“……陈家表小姐既然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她。可费家表小姐既然留了下来,我看,就选个好日子,抬了姨娘吧?”
她的语气不是商量,而是命令,这让范氏心里很不舒服。
俞敬修的眉头也蹙了起来,可他刚喊了声“娘”,俞夫人已吩咐立在一旁的墨篆:“听说你很擅长做杏仁糊,我今天也来尝尝你的手艺。”打发人的味道非常的明显。
墨篆不敢多留,笑着应了一声,带着屋里服侍的退了下去。
俞夫人看着眼前的儿子和媳妇,直言道:“我们和你大伯父、三叔父都没有分家,家里的事,也由你大伯父和大伯母主持。我将陈家表小姐送回去,是因为陈家表小姐不安份,竟然到我面前来说三道四,你三婶婶若是知道了我送她回去的缘由,只怕也容不得她那样的张狂。可到底是让你三婶婶丢了颜面,你三婶婶心里肯定不舒服。她和你大伯母留在南京老家。两人相伴几十年,虽说是妯娌。却比亲姊妹还要亲。费家表小姐那里,就得有个交待了。这样,你三婶婶想在你大伯母面前说些什么,也会顾忌二、三。”说完。她望着范氏,“德圃说的是肩挑三房。可实际上也是因为你公公和你大伯父、三叔父亲厚,都不愿意家产落到旁人的手里,要不然。怎么会有这样的约定?说起来。俞家旁支不知道有多人想把儿子过继到你大伯父和你三叔父名下呢!”
范氏心中一凛。
婆婆这是在告诫她,若是不安抚好大夫人和三夫人,这个家就要散了。而家散的罪魁祸首就是她这个不能劝慰丈夫为宗祠开枝散叶的大奶奶。
她笑容就不由就多了份苦涩,目光也朝俞德圃望去。
而俞夫人正和俞敬修说着刚才从俞阁老那里听到的事:“……那时候赵凌还只是个总旗,现在他升了总兵,只怕胆子越发的大了。你进出都有小心。看到陌生的人,尽量避着点。要是那赵凌发起疯来。谁知道他会干些什么?你是瓷器,他是瓦罐,我们犯不着和他一般见识!”
俞敬修错愕,半天都没回过神来,待母亲说完,他不禁觉得啼笑皆非:“娘,您想多了!这可是天子脚下,赵凌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公然谋害朝廷命官。你就放心好了。”
俞夫人却是冷冷地一笑,瞥了范氏一眼,道:“若不是当年种下的因,又怎会结了今天的果。反正我跟你父亲说了,都察院我们不去了。行人司又不是不出阁老。何况要做那巡天的御史,受那四处奔波之苦!”
“娘!”俞敬修听着,就有些气恼,“这么大的事,您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就擅作主张!行人司每天就是拟奏章,传旨,比我资历深的大有人在,就算是熬出头,也得放到各部历练一番。我又何必本末倒置,非在行人司熬资历不可?在外面,做些实事,更容易有所建树。到时候再回六部,升迁就容易多了……”
“你不用多说。”俞夫人打断了儿子的道,“我主意已定——不成家,怎能立业!不齐家,何以平天下。等你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了,再说其他的。”说着,站起身来,喊了声“束妈妈”,然后看也不看范氏一眼,扶着束妈妈的手臂出了厅堂。
俞敬修一拳就捶在了黑漆彭牙四方桌上。
“咚咚”声在宽敞的厅堂里回荡。
范氏吓了一大跳,忙过去看他的拳头:“有没有伤着哪里?”
俞敬修郁闷地摇了摇头。
范氏看着精神一黯,咬了咬唇,几次张嘴要说什么,话到嘴边,都咽了下去。
俞敬修阴着脸站了起来:“我去书屋了!”
范氏忙应了一声,送俞敬修出了门,转身招了墨篆,把俞夫人的话说了一遍,然后迟疑地问着墨篆:“这干如何是好?”
墨篆想了想,道:“还是看大爷怎么决定吧——横竖天塌下来了还有高个子顶着呢!”
范氏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然后歪在了炕上的大迎枕上,喃喃地道:“我以为相公是状元,应该很容易的,谁知道有公公在背后帮着撑腰,结果还是这样的难……难怪爹爹要辞官回乡……竟然是这样的劳心劳力……听说那陈阁老今年刚过不或之年。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升上去的?”
墨篆只好安慰范氏:“陈阁老之前还不是当了很多年的知县!大爷不过是运程还没有到。等运程一道啊,就会一飞冲天的。大奶奶且放宽心。我们大爷可是状元郎呢!”
范氏知道自己跟一个小丫鬟说这些是白搭,不过和其他人那就更说不上话了。
她自嘲地笑着挥了挥手,打发了墨篆,一个人躺在了大迎枕上,脑海里却容易响起那天去吴府祝贺吴家四小姐满月礼时偶尔间听到几个妇人的窃窃私语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