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第 8 部分阅读

第 8 部分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早听说琅声苑广植花木,我的住所附近就有不少。有一种树,高大挺直,树皮灰而平滑,叶子硬而油亮,叶柄还有点儿红褐色。我刚来时,树上还零星地开着白花,看着既挺拔又有风姿。竹子下面种了几丛花,泼辣的芍药我认识,重叠的花瓣,压在颤巍巍的枝上,风一过,不胜婀娜。还有一种我从来没见过的花,叶子也很光亮,有些厚,小小的花儿,黄|色中带有紫晕,有一种特别袭人的香气,在屋子里都能闻到。我倚在窗前,看风走过时树的姿态和花的姿态,时常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

日子就这么平淡又死气地过着,除了来送饭的二娘,侍槐和引兰倒偶尔结伴来看我,听荷就很少见了。听引兰说,眠芍管得紧,不让她往这边来,甚至传饭的都换了人。想想我和眠芍算没什么接触都这样,听荷恐怕更受罪了。但是我自身都难保,也不去想听荷的命运了。

一天傍晚,夕阳下山,天光还微亮。黄昏,一直是我喜欢的时分,因为我觉得这时候特别安静。离晚饭还早,天天闷着也没意思,出去吧,看看那几竿竹子。我慢慢地走出门,恰巧有徐徐晚风吹来,倒像把几世的旧事都吹过来了似的。是啊,风,似曾相识。湖州方广寺的风,幼时登州家里的风,恍惚间,还有前世校园里的风。我也算活了两世的人了,但这风似乎不管时光,一径地吹着,我不禁感慨起来。

夕阳这时并没有完全落下,余晖静悄悄地洒在高高的树梢上,我便顺着南下的小径一步步地走着。路不长,尽头是一扇小巧的石门,石门上爬着青藤,绸缎般的叶子,倒也动人。穿过石门,仍是一条小径,再走走,便到了一个岔口。我犹豫了一下,不知是退回去,还是该走哪条路。我抬起头,看着微亮的天光,二娘一般是天黑时分送饭,此时回去也无事,再溜达溜达吧。我想了想,拐向了右边那条路。

仍是幽静,夹道两边皆是花木,偶尔见着几处玲珑的太湖石,或立或卧,跳跃在这片绿色的天地里,似乎天地间只有我,真安静啊!

抬头看看,再往前又是拐角了,我站了一会儿,转身往回走。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我往前看,没人。往后看,也没人。正寻思着,小径的拐角处,一个淡青色的身影露出来。我仔细一看,一个少年。谁?君闻书。他刚好也见着了我,目光相对。君闻书?我不想也没有权利和他说话,便只往旁边挪了挪,低头垂手站在那里。他走了过来,我依旧不做声,只轻轻躬身行了个礼。

〃你好些了?〃一个没什么感情的声音。

〃托少爷的福,〃我带着讥讽的语气说,〃奴才未死,还活着。〃

他没了声音,我也不抬头,只盯着那双薄底的靴子,等着它离开。那双靴子停了停,正待迈步向前走,突然,我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少爷——〃他停住了,转过来看着我,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响起来,〃我想知道,要多少赎身钱,才能够离开君府。〃

他站住了,看着我。我的头又低了下去。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问这个问题,虽然这问题我想了几千遍,但说出来时,我还是觉得自己有点儿疯。也许是这个环境太让我放松了,让我又有了自由的感觉,又觉得自己是个人了。问都问了,我也无法后悔,只好等着他的回答。

〃既入了府里,能不能打发你走,是府里说了算。〃还是那个冷冷的声音,明明是个小少年,非要装得老气横秋,和君老头子一个样儿,也不见得更年轻些。

事已至此,我发了狠,抬起头,〃少爷,按照律例,允许做工的赎身,难道府里要破这规矩?〃

〃律例?〃他重复了一下。

我接着说:〃像我这样的,不会讨好府上,对府里用处也不大,也请早点儿打发了我吧。当然,前提是府上查明我不是下毒的人。如果府上觉得是我下的毒,或者因为要找事不让我出府,那也不必费事了,早点儿把我打死吧。士可杀不可辱,我不告了,我也不争了,这条命,赶紧拿去吧,免得费事。〃

〃哼!〃他冷笑了,〃你那条命有什么好拿的?值钱么?你告诉我,你的命能换来什么?〃

商人就是商人,利欲熏心。钱钱钱,我在心里愤恨地想。

〃少爷,我的命是没什么好拿的,不像主子们的金贵,也不能给府上带来什么,但我也是个人,与其这样被人诬蔑,被人闲来寻事,被人打得半死不活,我宁愿去死。〃

他微微皱眉,停了停,才慢慢地说:〃你还是回去慢慢养着吧,莫要乱想,君家没有那么不堪,你若是没有做过什么,君家不会难为你。〃

没有做过什么,什么意思?我平生最恨别人冤枉我。我张口欲再说什么,他却淡淡地说:〃天晚了,二娘该回来了。〃说完转身就走,不再看我,一会儿便消失在小径中。我心里恼极了,也没有办法,只得一步步地沿着路回到我的住处。

第一部分 第31节:第十章 琅声苑(2)

又过了半个月,我渐渐能坐着了。提供二娘反复验看,说应该没有大碍了,我也欢喜,但又有些惴惴不安,不知等待我的是怎样的未来。我想离开君家,但天下之大,何处有我的容身之所,怎样才能离开呢?我再没有看到君闻书,除了屋前的小空地,我哪儿都很少去,能静一天是一天。但我真想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我想离开君家。

该吃晚饭了,我站在屋前等着二娘,这时侍槐匆匆走来,说少爷要见我,什么事情他也不知道。一路上,我不断地想他找我干什么,难道又是为了青木香的事?看君府对我的态度,绝不会是找到凶手向我报告喜讯。那便是凶讯了?我对自己说,我再也不躲躲藏藏的了,我的权利要自己去争取,哪怕活不了,也强于现状。我要直面他们,直面我的命运!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跨入了琅声苑的园子。原来从我的住处顺着小径一直往北就是琅声苑,路上并没有见到传说中的荷花池,园林中多采用的假山在这里倒很少见,只有一些石头,有的古朴,有的灵巧。这儿并不是上次我误入临松轩时的回廊,穿过一扇垂花门,一排正房显现在眼前。房子不大,约五间吧,房上是雕花青瓦,并没有富贵人家的琉璃瓦。青瓦与周围的绿色倒也协调。侍槐在正中一间房子前停住脚步,先进去禀报一声,才让我进去。里面并不大,屋里陈设也并非别样豪华。墙上挂了几幅字画。北墙角放着两个白胎青釉镏金丝的大花瓶。右边的几案上摆着我叫不上名儿的花。正中间是一张雕花桌子,桌子后坐着君闻书,他正在看着一本书。审问开始了,我想。道声少爷好,上前行了个礼。

君闻书的眼睛仍盯在书上,〃你好了?〃

〃回少爷,好了。〃

〃既是好了,就要开始干活了,你要明白你的本分。〃君闻书一副主子腔调,看都不看我一眼。

我怎么不明白我的本分啦?是你们冤枉好人乱打无辜,我何时偷懒了?我垂下头不说话。

〃听说你识字?〃他的目光仍在书上,并不看我。

〃回少爷,略识几个。〃

〃会写?〃

〃回少爷,没写过几个毛笔字。〃

〃侍槐,把我书房里的《史记》第四册拿来给她。〃

侍槐应了声,一会儿又回厅里递给我一本青布面、线装的《史记》,里面尽是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的繁体字。说真的,我还没见过这种版本的《史记》,前世的家里倒有全套《史记》,还有几本《史记选》,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就是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的,这种版本的,还真没见过,我不知他要干什么。

〃你选一章告诉我里面讲的什么。〃

〃这……〃我翻了翻,《史记》的列传部分我并不陌生,但我不知君闻书要做什么。虽然中华书局的书一向多繁体字,但这个,我还是有点儿犯怵。我略微翻了翻,忽然看见《魏其武安侯列传》,这章我看得最多。我合上书,抬头对他说道:〃列传第四十七《魏其武安侯列传》,说的是汉文帝外戚魏其侯,与汉景帝外戚武安侯,以及因军功而封将的灌夫间争斗的故事。〃

〃哦?你以前读过?〃他把眼睛稍微抬起来看着我。

〃回少爷,略读过几行,不太精细,有些字不认识。〃

君闻书点点头,〃我的书房缺整理和抄书的人,从明儿起,你便开始吧,每天卯时三刻准时到书房。〃

什么?让我待在琅声苑抄书?书童不是侍槐吗?我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侍槐也莫名其妙地看着我。

〃有事吗?〃

〃呃,少爷,我的字写得不好,而且我是内厨房的人,这是夫人吩咐的。如果少爷不问我青木香的事,我还是做些粗活儿吧。〃我不想侍候君家的人,避之不及,觉得离得越远越好,省得又把事情赖到我身上。

〃内厨房自有二娘料理,你不用管了,让你做什么就做,夫人那儿我自会去说。能做好书房的事,也是你有用了。〃

〃可是少爷,我的字真写得不好,好多字不认识。〃我会写的繁体字不超过一百个,再出点儿什么差错,我可怎么担当?

〃先抄吧,好不好再说——以后没我的话不能出园子——你先下去吧。〃

我糊涂了,君闻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侍槐明明说琅声苑里一个丫鬟都不要,怎么又要留下我抄书?还有内厨房是怎么回事?难道另外有人了?我想念笑容满面的胖子刘,甚至想念老叫我注意淑仪的宋九。可是,我怎么就被留到琅声苑了?我不是嫌疑犯吗?他不怕我给他下毒?他怎么去跟他老爹交代?揣着一肚子的疑问,我回到了我住的小屋。

二娘终于送来了晚饭,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她刚才发生的事。二娘静静地听着,不见一丝诧异的表情。我倒疑惑了,难道她早知道了?〃二娘,你不觉得奇怪吗?〃李二娘笑了笑,摇了摇头,只让我吃饭,说少爷让你做什么你就去做,别想太多。看她的态度,我更诧异了。二娘交代了以后送饭的地点和时辰,收了碗筷就走了,留下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二天我准时赶到书房。琅声苑有五间正房,中间一间是君闻书的起居室,挨着起居室的是他的卧房,最东面那间只放些他的衣物,书房共两间,西面第二间是他真正的书房,第一间其实是个书库。我第一次进去便被满屋的书所震撼,图书馆我去过,但这么多私人藏书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三面墙壁都是从脚到顶的书,一层一层的。屋子中间也摆着很多架子,有的还是空的,有的全放满了。两排架子之间的缝隙只能容一个人走过。我这才知道君闻书为什么要找人管书,这活儿实在不轻松。南面的窗户下放着一张小桌子和一把小椅子,桌上放着笔墨纸砚——估计这就是我的工作台了。

君闻书说了工作的要求:一是保证他要什么书,我能随时找到;二是保证书本不能蒙尘更不能生虫;三是所抄之书可以不美,但要保证他能看清楚,不准有讹误。他说得云淡风轻,但我听得心里发愁——对着一屋子的书,我真是发愁,如果要管理起来,就凭我一个人,太难了!且不说抄书,这一屋子的书,又没有电脑,怎么能保证他要什么书,我随时找到?这间屋子通风不好,怎么能保证不生虫?我不禁皱起了眉头。

第一部分 第32节:第十一章 再见故人(1)

第十一章再见故人

我开始了在琅声苑的生活,几天后侍槐才偷偷地告诉我,府里分炊了,现在各园子自己做饭,大小姐和二小姐都已经找妥了人,内厨房只供老爷夫人的膳食。提供但琅声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厨子,少爷吃惯了胖子刘的手艺,因而还是由内厨房供应。我问为什么要这样,侍槐摇头说只知道这是少爷的主意,大家都同意了。侍槐还叮嘱我千万不要在府里乱走动,尤其不要到那几个园子里去,省得惹事。

我不明白君家在变什么戏法,总觉得他们怪怪的,但再怎么怪也和我无关,我终是要出府的,这里不过是我打工的一个地方。自从进了琅声苑,引兰只偷偷来过一次,听荷却像消失了一样,影子都见不着,我也不敢偷着跑出去。侍槐说引兰的日子还是那样,至于听荷,他也不常见,只听园里的其他下人说,眠芍使唤得更厉害,澧歌苑新添了厨子,听荷反倒更累了。我听着,也只有在心里叹气的份儿。

我费了很大劲儿才熟悉了现在的工作,还挨了君闻书不少骂。君闻书对书非常挑剔,我曾怀疑是不是他老爹给他取的名造成的。闻书、琅声,全都跟书有关。他除了要书,还时不时到书库检查,看是不是蒙尘、生虫。他的书房也摆满了书,那也是我的责任范围,我要随时清点整理。有些书他只是翻阅一下,而有一些书是常读的,我得分清楚并摆放好。什么书该在书库里,什么书该在书房里,我真是闹不清。最可怕的是他要的书,我根本做不到随时能找到,因为书太多了,摆放也没什么规律。有一次他要一本书,我一连找了两天都没找到,他脸色阴沉得让我提心吊胆的。我悄悄问过侍槐,他说君闻书以前就这样,他也找不到,最后一般是少爷自己动手找的。侍槐连我都不如,字都认不全,不知道君闻书是怎么忍受的。

就这样,夏天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就是爬上爬下地找书,东擦擦西擦擦,不断到君闻书面前领命令受训。世界只剩下他、我和书。每天我拖着沉重的腿回到我那间小屋,倒头便睡。府里是不是有别的事发生,没人和我说,我更无暇顾及。

慢慢地,挨训的次数多了,我也开始动脑筋。我好歹也算读书人,曾经蝉联校图书馆年度借阅冠军,自认对书还有些感情和热情,为了书让人骂,前世的我做梦都未曾想到。什么是世事颠倒?这就是。

怎么办呢?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图分类法。这个办法我很熟悉,虽然隔了一世,但还是能记住从a到z所代表的类别。我先按照这个思路整理了几天,发现不太实用。古人的书和我们今日的不同,根本没有政治、经济、文学的分别。一本论著里既有政治又有文学还有哲学,怎么划分?那些政客,本身又是文人,亦文学亦论道,真是没有办法区分。我又试着按古人的经、史、子、集的传统分类来分,也很快败下阵来。

我读过吕思勉的《经子解题》,可就是搞不明白怎么分类。经当然就是《诗》、《书》、《礼》、《春秋》之类,那研究这些经的算什么呢?算经?算集?还有,什么才叫史?这个很难分清。我左思右想,决定试验一下现代的笨办法,什么都不分,只按书名第一个字的英文字母排序。可是又出现一个问题,君闻书有时进书库并不找书,只是浏览,同类书放在一起,他容易瞧见,如果只按字母分,就缺少了〃触书旁见〃的方便。我也是个爱读书的人,知道有些书并不是查找的,而是碰见的。怎么办呢?

我想啊想啊,对于工作,我一向追求完美,能做到八分,绝不只做七分。而且我也是爱书之人,面对这么多书,我由衷地生出感情。我很希望自己能做好,不是为了君闻书,而是为了这些书,是为了我自己。

第一部分 第33节:第十一章 再见故人(2)

我终于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分门别类地按字母排序。提供比如说,合集全放在一起,按姓氏首个字母排列。而不成集的书,综合中图分类法和经史子集分类,大类下面有小类,小类中再以书名的第一个字母排序。

我决定实施了,这样就意味着我不仅要把全部的书挪动,更意味着我首先要把书都看一遍。过去的书没有目录,只能将全部内容翻一遍。我怀着对书的热爱,开始干了。

我先收拾出一排书架,准备按我的标准重新放书,好在有空书架可供腾放,否则堆在地上,君闻书见到非疯了不可。这项工作非常巨大,几万册书,我要逐一检视,而且要不停地搬、插、放,有时放错了,还要抽出来重新放。但和书打交道是我乐意的事,不用与人打交道,很清静。唯一不好的是,君闻书时常来找事,而且我进出书库必定要穿过他的书房,他又喜静,害得我提心吊胆的。

最让我心烦的还是抄书。其实所谓抄书,有点儿类似于前世的做笔记。君闻书把需要我抄的部分做上标记,由我抄下来,注明出处及页码。在前世,毛笔字被视为书法,属艺术范畴,我这应试人才没写过几笔。而今世,没上过几天学,毛笔字写得也少,每次拿起那软搭搭的笔我便犯怵,在纸上一画就是一堆墨滴,别提什么蝇头小楷了。

起初,君闻书见我在纸上画的几个好似虫子般的字,都要耷拉几天脸。好在他修养还不错,只让我重抄,并不曾当面给我难堪。慢慢地,我也有了自己的办法。所谓办法,其实也挺丢脸的,还是回到硬笔的老套路上,只是我始终无法参透前世用的签字笔的原理,没办法造个珠儿让墨流出来,于是索性自创了铅笔与毛笔的结合体——把槐杨木削尖,蘸着墨汁写,虽然写几下就要重新蘸墨,但比写毛笔强多了。我还自鸣得意地给这种笔取名叫〃幸笔〃,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帮我对付君闻书。君大公子第一次见我用幸笔的成果,惊讶之情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然后我们就有了如下对话——

〃这……这是什么?〃他抖着那几张纸。

〃回少爷,您要奴婢抄的书。〃我毕恭毕敬地回答。

〃我是问你这是用什么涂的?〃

〃回少爷,不是涂,是一笔一画抄出来的。工具嘛……〃我停了停,不敢说是幸笔,〃是奴婢自己做的。〃

〃拿来我看看。〃

我不情愿地回到我的工作台,把幸笔递给他。君闻书扫了一眼,举着它说:〃这算什么?木棍?〃

〃少爷,您当初只说要字迹清楚,不准讹误,您可没说非要用什么笔。上次奴婢倒是用毛笔写了,您却看不清,可见用什么笔不重要,您要看的也只是内容不是?〃

〃……强词狡辩,对待书要恭敬,你居然用木棍,实在太不像话了!〃

〃少爷,伯乐相马只见马而不见色,君不闻欧阳母以荻画地而教子乎?〃狡辩就狡辩,反正我不会写毛笔字。

君闻书张口结舌了一阵子,终于挥挥手让我去了。我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从此之后,我便用幸笔工作。

书的防蛀工作我也做得十分上手。经过观察我发现,书之所以生虫,是因为不常搬动,通风不好,因此一定要常晒。于是我每十天就取一格书,搬到外面晒,收时擦干架子,撒上一层艾蒿粉,再把书摆上去。

搬书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照前世平板手推车的样子让侍槐帮我做了个车——两根木棍钉在一块宽木板上,棍子两端安上又粗又矮的木头轮子,木板上面再钉两根粗木棍,中间横架一根木棍,手推车就做好了。虽然我做的车比较简陋,笨木头轮子也不会灵活转向,但比起用手抱书,已经省力不少。君闻书第一次看到这车也惊奇万分,盯着车和我看了老半天。我又用湖草做了张草帘挂在窗上,只要天气不冷,就只拉上草帘而不关窗子,这样书库就能够保持通风了。

做完这一切,我终于得空休息了一会儿,坐在我小小的工作台前,环视四周,觉得很有成就感。嘿嘿,这些书,都要听我的指挥!

君闻书平日并不常出门,人也非常木讷,除了对侍槐有时还有点儿表情,对其他人无一例外的冷漠——冷漠就好,我也不想做〃贴身丫鬟〃。在宋朝,主子有权利霸占丫鬟,他越君子越冷漠,我越觉得安全,反正除了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我也不打算和他走得更近,到时间就出府,君闻书怎么样,与我无关。君闻书似乎也没什么爱好,佩戴的饰物也和他的性格一样——一只小乌龟,真是什么人爱什么。他有一位林姓老师——中年,严肃,很少和我们说笑。〃幸笔之事〃发生不久,他曾颇奇怪地看了我几眼,只是本姑娘向来不怕被人看,越看我,我头仰得越高。我暗中觉得他行事的作风和君府还真像,真是东家如此,找的西席也意气相投。他并不住在府里,每隔十天来一次,常听见他们谈书论道,每当这时,我也竖起耳朵听着,觉得受益不少,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我不知道这林先生究竟是什么来头。科举成功的才子?还是科举失意的落魄文人?我也不明白,君闻书明明要继承君家家业,怎么不学着做生意,反倒天天读书?

第一部分 第34节:第十一章 再见故人(3)

我天天泡在书库里,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年底了。提供天气很冷,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