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纸质媒体悄然滞
五一长假晃而即逝,我只通知放假4天,五号就正式上班生产了。假期我象熬病一样的无所事是,坐在电脑前,连股市行也没有看的。表博客不感兴趣,和网友聊既无聊低俗,时间长了还眼花脑胀的。翻了码在一旁的书籍资料,还是现代企业家成就谈之类的对我有点作用,再翻翻那次碰上慧芬我从废给他们每人拉了几十斤。她笑说,这么说,是你自己的努力啰。我去了噢。她挎上棕色坤包,砰地出门。
我给小李打电话,安排了书柜的事。很快他从家具市场拉了套五组合的广式书柜,喷漆黑里透红的泛亮,还帮着分门别类的清理进每隔柜。分政z的,经济的,社会的,科技的。大类多了,还从经济类分出企业管理。他拿着一本乡村日记,征求我意见放到哪。这是政府办副主任魏开胜上门推销来的,是他在乡镇任职时写的纪实作品。花了上万块钱用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书号,将辛勤之作变成铅字,要助销1千本。定价零售21元。也不是出版社分派,是伯乐文化公司代出版,合同上规定的不仅没稿酬,还有助销任务。见他的手下说得恳切苦楚,我就接受了100本。我说,就放到杂七杂八之类里。他说,统称综合类?我说,其他类。他边写标签粘到框玻上,边说,这日记也没么看头,就象身边吃喝拉撒的锁事。我敲着键盘,望了下他说,没看头还是花钱了的。因为机关的人他当时每人都了一本,其余的让外来客户随意拿了,有几本还丢在他办公室的费纸堆里。他又拿起一本,弯月上的诗行。是市委宣传部那写稿的李毅推销来的。他没少写过我的报道,被李明收编进公司简册里。有些时髦语句我还是从他笔下剽学来的。它是散文之类的叙事抒文章,夹杂有几篇散文诗。什么似花还似非花;洪湖拾零;春天的遐思等,也有报告文学。可没有我们康吉的“改制焕青春”、“骏马驰骋市场”等。对了,记得他上次说过,下次再出一本,就把我们康吉编进去。我要当了省政协委员,那他更可大写特写;写一篇象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似的轰动报告文学。那时我马昌俊真是闻名遐迩,流芳百世了。不过,慧芬的病事,我得有个稳妥的动作,她是我辉煌人生中的一个瑕疵,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从反面炒作攻击诬蔑我,时下的社会千万双眼睛在盯注这类人群。李明又递过一本乡村探案,说是上次公安局某某推销来的吧,您在北京出差电话让我接受的。我记不清了,随口说,放到社会类。我想看现场直播的足球赛,就是下载不了,有些心急火燎的。他接着为难的说,上次,您不在家,张主任来找您了。我点开空间,转向他,问,哪个张主任?他说,工业局的。我嗯了下,因为改革工业局早名存实亡了。见他支吾的没有后话,又问,他来有么事?他蹙眉咧嘴的:还不推销书。我嘲讽:他也写书竖碑立传了。他说,不是的。是周局长的。闲着没事,写的荆江趣对。说是收集的民间有趣的对联,还有顺口溜之类的。我问,你怎么说?他耿直说,我说上次商务局一个退休老干部来推销一本歌词,马总是拒绝了的。康吉又不是歌剧院。小张奈着,说老局长现在又不在位了,马总会给面子的。只当接老局长吃了一餐饭。我向他解释,现在不是红炉公家的,怎么说也得等马总同意。台商拆资了,全归马总个人。等您回来再说呗。我笑了下,心想台商的事会渐渐过去,马昌俊完全能顶起康吉。小李也笑了,我说,你笑什么。他说,我看他象推销狗屎样的走了。我说,那也是周局长的一腔心血。再来,你就收了。要周局长散步时,逛到我们康吉来看看。李明如释全负的欣然答应了。清理起书本来,劲头更足了。我关了电脑,健步离开办公室。
本文来自看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