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梵行 > 第一百章一苇渡江

第一百章一苇渡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翌日清晨,初露的霞光倾洒而下,整个岳山都被潋滟天光染成瑰丽的色泽。

叁人从永成镇出发,复行二十里,到达起云山下。

眺目远望起云山,雾霭茫茫,烟云缭绕中连绵起伏的山峦呈现一片淡紫色。

山下深涧纵横交错,清澄的流水自涧中倾泻到下方的溪水里,水花飞溅,荡起绿波粼粼。

这里群山逶迤,危峰乱迭。

少越山在起云山后,山路极不好走。

一路上树影参差,高大蓊郁的林木遮天蔽日,天光从枝叶的缝隙照下来,晃了一身的斑驳光影。

花千遇擦了一把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走到一颗榕树下,靠着干燥粗糙的树干休息,她有些累了,姜宁见她停下也来到她身旁,坐到一块岩石上揉着腿,同样也快走不动了。

他们走了一路,一直都未停下休息,尤其是接近起云山时,脚下生风的轻功也不好使,到处都是乱石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绊倒。

法显见两人停下,也是驻足。

叁人就歇息在这榕树下。

“夏秋姐,咱们还要走多久?”

花千遇抬手指着前面雄奇壮丽的峻岭,说道:“翻过这座山就到了。”

闻言,姜宁觉得眼前发黑,神色一下子垮下来,语气暗恨的说:“和尚怎么都喜欢住在深山老林里。”

花千遇瞥了法显一眼,道:“避世清修。”

同时心里吐槽不断,去南山禅院的路和天台寺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姜宁耸了耸肩,不屑一顾:“也没见修出什么名堂。”

碍于法显在场,这话没敢说很大声。

休息片刻,叁人正欲走时,便见前方的林间走来一个灰色僧袍的僧人,青布裹腿,脚上一双半新不旧的鞋子。

僧人走到叁人面前,花千遇也瞧清楚他的长相。

此人眉峰黑浓,鼻梁高悬,长相周正,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湛清有神。

是个模样有些俊俏的和尚,算不上多好看,倒是看着挺顺眼的。

他合十施礼,询问道:“施主,你们搁着弄啥嘞?”

说出的话里有一股子浓重的地方口音。

卧槽!

花千遇愣了一下,看着他清朗的脸,又想起他操的那一口方言,顿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违和感实在太强了!

姜宁也是一脸忍笑的神情。

僧人像是知道他的口音会引人发笑,就不好意思的挠了下头,唇边抿出羞赧的笑。

花千遇觉得这和尚说话挺有意思的,就问:“小师父,请问你是哪里人?”

僧人一板一眼的回答:“小僧法号若净,是洛阳人士。”

“难怪了……”

她就说这和尚怎么一口河南口音,听着还怪亲切的。

若净再开口时,已变成极标准的汉话:“小僧也会说官话,只是家乡话说习惯了,一时顺嘴罢了。”

姜宁笑着说道:“小师父的家乡话挺有意思的。”

若净喜道:“真嘞?”

花千遇忍不住又笑了一声,接话道:“真的,小师父是南山禅院的僧人?”

这附近也没见其他庙宇,若净很大可能是出自南山禅院了。

“没错,小僧下山给一位李施主送药去了。”

考虑到她可能会问原因,便简单的解释了几句:“禅院内设有药堂,平时会给一些伤患染疾的百姓治病。”

若净看向几人,目光落在法显身上问道:“这位师兄是带两位施主去禅院的?”

法显微点头,稽首道:“贫僧此行是来会见一位朋友,诃罗竭法师不日前应该已前往南山禅院了。”

若净转着眼瞳回忆几息,恍然道:“几日前禅院里确实来了一位名叫诃罗竭法师,原来是师兄的故友。”

他又提出邀请:“既然师兄要来禅院不如一同返回吧。”

几人正有此意,遂欣然点头。

若净将几人领到溪流边,水面清透见底,隐隐的湖绿色,泛着日光的波纹。

对着疑惑的几人,若净笑道:“这是一条近路。”

法显首先反应过来:“走水路。”

“正是。”

姜宁左顾右盼:“有船吗?”

若净道:“无需用船。”

溪流两岸绿竹猗猗,一碧连天。

若净走到竹林前,青竹繁森,节节笔直,粗如碗口。

叁人不明他作何,只在旁侧看着。

若净的目光巡视在竹间,仔细的挑选几根结实的竹子,以手作刃,青竹应声而倒,如法炮制砍掉八根竹子。

手法干净利落的把竹子上参差错落的叶子都摘掉。

他指着地上堆放的青竹叮嘱道:“每人拿两根竹子要一粗一细,再随小僧来。”

法显已然明了他要作何,花千遇和姜宁还一脸疑云的抱着竹子。

若净将一根粗竹子扔到溪流里,手里拿着一根细竹,鞋尖一点整个人腾飞到空中,犹如鸿毛般慢悠悠的落在竹子上,稳稳当当的站在水面上。

他手持竹竿,轻轻一拨动水流,人就滑到了水中间。

水流潺潺竹子在水波中晃动的厉害,但是若净的身形,稳立如松,无有半分摇晃。

天青水碧,清风吹拂。

一人,一竹,立在湖心。

这一幕画面多少有几分意境悠然的禅意。

花千遇抱着竹子人都看傻了。

真的,她觉得她现在就像个呆头熊猫。

这一手竹上漂,没几年功夫还真做不到,水流本就飘荡不定,即便是身有轻功,站在不到巴掌大的竹子上也难维持稳定性。

莫名间她想到达摩的一苇渡江,传说达摩渡过长江时,无船可乘,便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

传言多少有些夸大其词,真实如何谁都不可知,不过这竹上漂倒是有点意思,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她暗自感叹之际,法显已将竹子扔到水里,轻身一跃,飘飘然的立在竹子上。

姜宁眼睛直放光,惊喜的说道:“好像很好玩,我也要试一下。”

竹子往水里一扔,跳了上去,脚刚踩上去身影就惊险的摇晃了一下,险些掉入水里,很快她又稳定住身形。

又摇晃几次好像找到了窍门,手持着竹竿慢悠悠的划水,那模样玩的还挺开心。

叁人都看向还站在岸边的花千遇。

花千遇:“……”

她此前从未试过此法,也不知是否可成,但愿不会掉水里丢人。

当她落在漂浮的青竹上时,明显感觉竹子往下沉了一些,水漫上鞋子。

只觉脚下无有实感,虚浮空荡。

身体开始重心不稳,前倾后仰,若不是仰仗轻身功法,早已掉入水中。

她每晃一下,法显眼里就多紧张一分。

若净见她站立艰难,脸上绽开一个干净明朗的笑容:“施主莫怕,人随水动,力随心走,不要去抗拒水流,要融和顺应它。”

花千遇按照他所说的,尽力去顺应脚下的水流,果然身体摇晃的幅度慢慢减小,人也越来越稳。

直到,她仿佛就化身为这一根青竹,随波流动,飘摇恣意。

这一瞬间的感觉美妙极了。

心好似游荡在浩渺的天地间,眼界异常的开阔旷达,心底的愁绪也在随风远去。

突然间想起一句诗,不觉念了出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若净眼睛一亮,称赞道:“好诗啊!”

花千遇尴尬的笑了笑,李白作的诗能不好吗?

四人都站上竹子漂浮在水面,也不便再多耽搁时间

对于法显的身手若净信的过,直接略过他看向花千遇和姜宁,问道:“两位施主还站的稳吗?”

两人点头。

“如此,咱们便走吧。”

几人踩着青竹在水面上划行,前方是碧绿沉沉的河水,两岸岩壁陡峭,重岩迭嶂。

约一刻钟她们就顺着水流渡过起云山,来到少越山前。

少越山嶙峋险峻,比起云山多了几分雄厉浑厚感,却又少了悠然见南山的意味。

这一路上若净本着来者是客的想法,热情的为他们介绍了不少岳山出名的美景。

随后,指着半山腰上流淌下来的一个水涧,说:“这里是圣僧池。”

姜宁嘴快道:“圣僧池是什么,难不成有圣僧在里面洗澡?”

花千遇脸色一黑,为她的胡言乱语感到羞耻,更让她所不耻的是,她第一反应也是这么想的。

不愧是她亲女儿,把她想说不敢说的都说出来了。

若净阔达的笑了两声,也没觉得被冒犯到。

“此处叫圣僧池,是因为不远处便是达摩洞。”

顺着水流往下,果然在崖壁上看见一个的山洞,洞口不高约一丈,宽半丈,里面黑黢黢的看不分明。

几人皆望向洞口。

若净道:“这就是达摩洞了,达摩祖师在洞内闭关九年,时日长久影透入石,那面石壁因为印有其影,也被禅院的僧人称作影石,现已被搬到禅院的达摩院内。”

花千遇和姜宁对视一眼,对他口中的达摩院生起兴趣来。

划着水靠近若净,花千遇含笑搭话道:“早已耳闻南山禅院的达摩院,集天下武功之最,想必所习的功法也是极厉害的吧?”

语气里是掩盖不住的仰慕之意。

若净笑了笑,说了一句颇具有禅意的话:“施主谬赞了,身法不如心法,心法才是万法之本。”

花千遇稍怔,随即明白过来。

这和尚在说废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