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死局】
等胡若愚把房门关上,张学良才满脸羞愧地说:“明诚兄,我悔不该当初没有听你的建议啊,丧师辱国,实为民族之罪人!”
“六帅不必过于自责,好在还没有铸成大错。”周赫煊只能劝解,总不可能劈头盖脸地骂过去吧。
除了打仗耗费钱粮、军队死伤惨重外,中东路事件还真没造成太恶劣的影响。
苏联这次表现得非常大度,没有提出任何无理要求,只希望一切恢复到事件爆发前的局面,甚至都没有提出任何赔偿要求。主要原因是苏联正值“一五计划”的关键时期,而且又面临资本主义列qiáng的压力,不想跟中国彻底撕破脸。
至于黑瞎子岛等边境岛屿,那纯属搂草打兔子,在撤军时顺手占下的。只要南京国民政府好好派人去莫斯科谈判,拿出诚恳态度恢复邦交,斯大林很可能就顺坡下驴归还领土。毕竟那几座破岛,跟中国的外交关系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可惜,南京国民政府为了讨好英美,为了拖住张学良,根本就不想跟苏联恢复外交关系。
张学良请周赫煊坐下,问计道:“如今局势,我该怎么办?”
“关于苏联吗?”周赫煊道。
“苏联已经撤军,暂时没有威胁,”张学良解释说,“汪兆铭、阎锡山邀请我去北平,想策划联合反蒋事宜,我该不该去?”
周赫煊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六帅,你知道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吗?”
张学良尴尬地说:“请赐教。”
周赫煊毫不掩饰地评价道:“八个字,冲动妄为、优柔寡断。整个中东路事件,可以打个形象的比喻。你手里拿着一把猎枪,想要赶跑一只霸占在家里的熊。你以为这头熊正在冬眠,不多加试探就抄家伙上了,这就是冲动妄为。等这头熊醒来要吃人,你怕激怒它不敢开枪,又不敢借助地形与它纠缠,只是一味的后退逃跑。而且在逃跑过程中,你还不时的停下来,想要等它自行离去,这就是优柔寡断。”
张学良的表情已经从尴尬,完全变成了羞愧。
也就是张学良不记仇的性格,周赫煊才敢说这么多,换成别人他才懒得白费口舌。不等张学良回应,他继续说道:“令尊行事,完全不顾国家大义,也从来不为百姓考虑,我是非常痛恨这种人的。但令尊的行事手段,却让我不得不佩服。他在做出大决定之前,早就把退路都想好了,走一步、看三步,而且能屈能伸,能软能硬,该装孙子时装孙子,该下狠手时绝不留情。这才是做大事的人!”
张学良默然,这次的中东路事件,他确实完全没有考虑退路。
当时张作相就qiáng烈反对招惹苏联人,张学良却根本不听劝,非常乐观的说苏联没能力打仗。张作相教训说,咱们做事,不该把希望寄托于对手身上,而是要看自己的斤两,万一苏联真出兵怎么办?
张学良没有给出答案,也不去考虑最坏的结果,只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
现在被周赫煊批评教训一通,张学良不但不恼怒,心里反而好受了许多。他确实该挨骂,但东北没人敢骂他,只有周赫煊敢开这个口。
沉默片刻,张学良虚心请教道:“那我这次该如何应对?”
周赫煊道:“你想帮哪边?”
张学良说:“从个人立场来讲,我非常痛恨常凯申。他居然不派人去莫斯科谈判,不想着把中东路事件彻底解决,完全就是想利用苏联把东北军拖住!但从国家的层面考虑,常凯申毕竟代表中央政府,一旦反蒋开战的话,恐怕国家又要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状态。”
周赫煊直言道:“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为了国家早日和平,避免国力大损,可以态度坚决的支持常凯申,而且要尽早出兵帮忙,这样能把国家的损失降到最小。但是,你这样做捞不到太大好处,甚至还有可能白白损失钱粮和军队。第二,为了东北和你个人的利益,左右摇摆当墙头草。先支持阎锡山反蒋,常凯申一旦战事不顺,必然会向你许诺大量好处。这时你再掉头拥护中央,于关键时候出兵抵定大局,甚至还有可能把华北收入囊中。可你这样做的话,必然让中国国力大损,可能五六年都无法恢复经济民生。”
“这……这叫我如何选择?”张学良左右为难。
换成是张作霖,肯定毫不犹豫选择第二个方法,但张学良却是真心爱国。
爱国归爱国,张学良还有一层身份是东三省领袖,他必须为自己的手下考虑,同时也有自保谋壮大的私心作祟。
张学良左思右想,已然渐渐倾向于后者。但他又不好意思当面说出来,这多难为情啊,难道直接承认自己不顾国家?
周赫煊又说:“我还要提醒你一句,如果你选第二个办法,那么日本关东军百分之百要趁虚而入!”
张学良猛然一惊,瞪大双眼道:“何出此言?”
周赫煊说:“中央和地方打得兵力大损,赤字惊人,短期内根本没能力再打大仗。而东北军又tiáo兵入关,造成东三省防御空虚。日本国内军国思想泛起,他们在东北的租借地又要到期,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到时候,关东军一旦入侵,中央无暇援手,你该怎么办?”
“是啊,我该怎么办?”张学良带着疑惑望向周赫煊。
周赫煊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赫煊讲的是实话,他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关东军武力入侵东北,虽然属于下面的人私自行动,但绝对不是什么偶然,这次不成功还有下次。就算张学良坚持抵抗,日本陆军部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增兵,首先是驻朝鲜的日军来增援,接着是说服国内的部队增援,不把东北占下来决不罢休。
以东三省之力,是绝对无法抵挡的,南京政府就算想帮忙也没能力出兵。
就东北军面对苏军的糟糕状况,别说是日本国内增兵,只朝鲜的军团tiáo过来,估计就能在半年内把东北打穿。
而且,东北的日军间谍太多了,汉jiān也太多了。
即便张学良想要抵抗,手下将领也会接二连三叛乱。特别是那些满族将领,做梦都想着能建立满洲国,光是东北军内乱都够张学良喝一壶,张作霖重生也是压不住的。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谋略都属于纸上谈兵。
若是张学良选择第一个办法,拥护中央以最快速度的平息国内战乱。但后续情况谁都说不准,常凯申在收拾冯玉祥、阎锡山后,如果还有余力的话,肯定会继续向东北军开刀。
只要战事再起,阎锡山等军阀必然死灰复燃,一场大混乱在所难免。
到时候又怎么办呢?
变数太多,周赫煊不是神,他哪猜得出来。
就算常凯申不向东北军下手,日本有可能推迟一两年入侵东北,也有可能照样入侵东北,南京政府真的会来救吗?
顺便一提,东北如今财政情况糟糕透顶。如果不趁中原大战捞好处,根本无法打大仗,日本人来了同样无力抵抗,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局。
说千句道万句,还是实力太弱,必须团结全国的力量才能扛住日本进攻。
从更加残忍的长远角度来看,日本武力入侵中国并非完全是坏事。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令民族意识为之觉醒;而日本全面侵华,粉碎了国人的侥幸偷安思想,让四分五裂的国家拧成一股绳,这是中华民族jīng神的凝聚与升华。
更何况,日本人的蛇吞象,完全是在自寻死路。
唯一遭殃的就是黎民百姓,不知有多少无辜冤魂死于日寇的铁蹄屠刀之下。
或许,这就是一个伟大民族浴火重生的代价。
周赫煊不忍心去想,他骨子里只是个升斗小民。除了不做汉jiān不卖国这点底线外,他的首选是自保,接着才是为国贡献力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周赫煊并不qiáng求张学良抛家舍业救中国,因为他自己也很难做到,只看张学良如何选择了。
张学良口干舌燥地问:“就不能tiáo解中央跟地方的矛盾吗?”
周赫煊摇头道:“绝无可能。去年阎锡山软禁冯玉祥的时候,属于平息矛盾的最好时机。但常凯申贪得无厌,解决了冯玉祥之后,还想顺手干掉阎锡山,双方把脸都撕破了。”
“日本有没有可能安于现状?”张学良又问。
周赫煊斩钉截铁地说:“也不可能。日本受美国经济危机影响,现在情况很糟糕,必须将国内矛盾转嫁于对外战争才能生存。未来十年内,德国必然全面入侵法国,日本必然全面入侵中国。东北虽然不能正面抵抗日本,但可以提前布置,让日本的入侵没有那么顺利!”
周赫煊也只能做这些了,他想要说服张学良,把那些飞机、大炮、金银提前转移,不让日本关东军迅速壮大。同时暗中支援东北的民间武装,在日本人背后使绊子。
张学良呆坐良久,咬牙做出决定:“如何布置?”
周赫煊起身说:“今天时间不够,改日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