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的工业革命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赏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二天,朱舜得知了这件事,高兴的又和老爹二叔三叔喝了一个酩酊大醉。

女真为了扶植给八旗每一旗提供粮草、铁骑、茶叶的大晋商,耗费了二十年以上的时间。

也只有八大晋商才有那个实力,带着海量的货物越过宁锦防线。

其他那些小晋商只是小打小闹,满足不了人数众多的八旗子弟。

想要扶植一家顶级商贾,很难,智谋、运气、时间等等缺一不可。

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接连灭亡了两大晋商,没个二三十年难能扶植起来。

半个月后,得知这个消息的皇太极,恼羞成怒的第一次当着大臣的面,摔碎了最爱的斗彩鸡缸杯。

朱舜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把天下最有权势之一的皇太极,气的半死。

如果是知道了,估摸着又要去找老爹和两个叔父喝酒了,再喝他个酩酊大醉。

不过今晚是不能喝了,要等到明天早朝结束,因为明天的早朝,朱舜是需要上朝接受封赏。

第二天,早朝。

朱舜刚刚走到御道上,就听见平时闷不吭声的徐光启,拄着拐棍,主动给其他几位东林党尚书和侍郎们打招呼。

“顾侍郎,今天的气色怎么这么差,面有菜色啊,是不是有日子没吃肉了。”

“齐侍郎听说你无肉不欢的,怎么听说最近吃斋念佛了。”

吃个屁斋,念个屁佛,家里只有粮食,想吃肉也得有啊。

朱舜瞧见徐光启容光焕发的在那里打招呼,心情莫名的好了很多,很想做一个摊手的动作。

这次我可没坑你们,是你们自己非得往上面撞,我也很无奈啊。

除了正二品的徐光启,朱舜还见到了一位穿着锦鸡补子的二品大员。

两只手抄在袖口里,满脸笑眯眯的富家翁。

富家翁朝他挑了挑眉毛。

似是在说,能把东林党和晋商坑到这个地步,老夫甚是佩服啊。

朱舜瞧见内阁宰辅温体仁这么佩服自己,坦然接受,也朝他挑了挑眉毛。

小事一桩。

旁边的徐光启瞥见朱舜和温体仁在那,眉目传情,以他看淡一切的心境,多了几分好奇。

心想朱小子怎么认识这么一位人物。

早朝的时辰快到了,朱舜最后给富家翁挑了挑眉毛,跟着西法党人,踏上汉白玉御道,走进了那座黄色琉璃盖瓦的皇极殿。

坐在大殿之上的崇祯,不停的寻找朱舜的身影,一盏茶以后,终于是满是乌烟瘴气的朝堂,找到了满脸平静的朱舜。

崇祯脸上忍不住出现了一丝笑意,低声嘱咐了一句:“承恩,朱舜身边的护卫要加强了。”

王承恩低眉顺眼的站在一旁,问了一句:“皇上,上升到什么级别。”

崇祯想了想,说出了一个让王承恩心底掀起惊涛骇浪的一句话:“皇子。”

两人刚刚商讨完,怎么保护朱舜这个国之重器,孙元化站了出来。

孙元化走出朝班,故意把声音提的很高:“启禀皇上,在顺天府建立二十七处县学的事情,是不是要提上日程了。”

崇祯不留痕迹的看了一眼东林党成员,站在最前面的几位老尚书,眼皮子直抖。

崇祯从来没见过东林党的几位领头羊,气到这种地步,心情大好的说道:“准了。”

孙元化又看了一眼刘汉儒,前几天都已经内定要站在尚书身后,现在只能窝在众多郎中的最后面。

虽然刘汉儒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讥讽他,孙元化却没有半点落井下石的意思,只是阐述了事实:“刘汉儒要去当庄稼汉这件事?”

崇祯的心思全在土豆面粉上,想到今年终于能够给辽东边军,足额的粮食了,随口打发道:“准了。”

这些细枝末叶的小事解决了,接下里就是要封赏朱舜了:“朱爱卿,想要什么赏赐。”

听到皇上询问朱舜想要什么赏赐,满朝哗然,一般封赏官员,都是朝廷提前拟定好的。

封赏什么,就接受什么。

皇上对于朱舜也太过恩宠了,直接问他想要什么赏赐,这就相当于给他一张空白的票拟,让朱舜在上面随便填写。

朱舜从朝班里走了出来,没有半点紧张,仪态大方的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不敢贪功,磨坊是宋家建立的。”

“磨坊的新式机械是微臣的弟子,宋士慧发明的。”

不贪功。

崇祯在心里又给朱舜记了一笔,看着仪态不俗的朱舜,越发的喜欢了,甚至开始觉的朱舜是上天赐给他的张居正。

还有这个宋家,去年就主动开设粥厂,现在又帮着朱舜干出了一件利在千秋的大功。

崇祯的手指,不留痕迹的敲了敲金黄色龙椅。

王承恩不看任何的书卷,直接报出了宋应晶最近的履历:“宋应晶担任权知顺天府府尹的这一年,没有贪墨老百姓一分银子。”

“所有的灾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凭借以工代赈的办法,疏浚了很多的河道。”

乌烟瘴气的大明朝廷,清官少,能吏更少。

以大明现在病入膏肓的国体,崇祯情愿官员贪腐一些,但是他们要有能力治理一方。

宋应晶不贪,是个清官很难得,更难得的是治理一方的才能,还这么的出众。

唯一的缺陷,只是个举人。

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朱舜立下了如此大功,明显又在举荐宋应晶,不能不给他这个面子。

一盏茶过后。

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加封宋应晶为权知河间府知府。”

这句话落下,顿时引起了满朝文武的反对。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满朝的官僚再明白不过了,他这是想在河间府推广土豆。

“皇上,不可!宋应晶才疏学浅只是个举人,担任了河间府的知府,恐怕不能服众。”

“皇上,万万不可开了这个口子,如此一来,就是破坏了科举制度。”

“皇上,这么做会寒了天下士子的人心。”

崇祯知道满朝的官僚肯定会反对,继续说道:“加封权知保定府知府。”

毫无疑问,再次引起了满朝文武的反对。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