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的工业革命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愤怒的乡民

第二百二十三章 愤怒的乡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梳棉蒸汽工厂首先要选择河流旁边,蒸汽工厂不比小作坊,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业用水。

还有,不论在什么时候,水运永远是最廉价的运输方式,轻便的棉花棉条还可以用骡马驮运,沉重的煤炭就必须要用水运了。

前前后后用了三四天时间敲定了地址和分配,顺天府二十七个县陆陆续续的开始挖掘地基,铺设青砖,建造围墙。

先把地面硬化,建设好所有的基础设施,等着北平机械总局的匠人们,过去搭建蒸汽厂房,安装蒸汽机和梳棉机。

白羊口所,一处大明普通的卫所,住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军户。

这里距离永定河旁边的蒸汽工厂,不近也不远,大概有八十里的路程。

算是附近最近的一处卫所,又有大片的旱地种植棉花,第一家梳棉厂就建立在白羊口所。

在卫所刚成立的时候,军户们的日子是比较富足的。

太祖皇帝为了实现养百万兵不耗费百姓一粒粮食的宏图,卫所的军户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只要辛勤劳作,每年都有富足的收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所的田产被官僚乡绅们用各种卑劣手段兼并,军户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田产被官僚乡绅巧取豪夺了,分摊的苛捐杂税还是没有变,军户们的日子,已经悲惨到丈夫当兵,妻女从妓的地步。

自从卫所种植了土豆,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起码能吃饱肚子了,妻女就不需要从妓挣来口粮了。

一条充斥着泥沙的北沙河岸边,矗立着一座蒸汽工厂。

直冲天空的黑色浓烟,轰鸣的机器运转声,打破了这片空旷土地千百年来的寂静。

远处。

一名放羊的羊倌,放下了手里用来圈养的石子,伸长了脖子。

看向北沙河岸边的神奇而又怪诞的景象。

建奴的那招绝户计,遭殃的只是上等水浇田和中田。

下田侥幸逃过一劫,面积更多的旱田,同样躲过了一劫。

正在吃着杂草的几只羊,停下了吃草的动作,扭过羊头,警惕的盯着北沙河岸边。

蒸汽工厂旁边,还站着一位名叫金祖德的乡绅。

金祖德和县衙里三班六房的衙役小吏,勾结了多年,包揽了词讼。

面对同等地位的乡绅,凡事知道留三分,吃相没那么难看。

面对老百姓可就不一样了,凶残如忽律,凡事都要做绝。

在县里是一位人见人怕的厉害人物。

金祖德在地方上盘根交错了这么多年,对于乡里的课税、杂项、火耗等等情况,极为熟稔。

顺天大幅布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霸占了顺天府的棉布市场,金祖德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一个可以成为京城里大人物机幕的大好机会。

可惜,半路杀出来一个土豆面粉。

准备鼓动乡民的金祖德,算盘立刻就落空了,只能继续等待了。

苦熬了这么多天,再次让金祖德等来了机会。

以官僚乡绅的贪婪,不可能放过有利可图的土豆面粉,又开始以各种名目,压榨军户们手里的土豆面粉。

就在昨天,金祖德的一名亲随打探道一个消息,有些村子里的军户妻女又开始做暗门子生意了。

这些村子的军户就是金祖德的机会,只要鼓动这些军户砸了蒸汽工厂,就可以掀起一场民变。

金祖德虽然久居乡里,但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坚持买来一份邸报。

通过这份邸报,金祖德就能了解很多天下事,例如说自称闯王的高迎祥。

闯王高迎祥已经彻底坐大了,河南、陕西、湖广到处都是流寇,今年甚至是攻入了四川。

民变已经成了让朝廷彻底焦头烂额的一件事。

只要借助民变这件事,金祖德自信可以解决京城里那些大官都解决不了的一件事。

摧毁永定河岸边成片的蒸汽工厂。

不管蒸汽工厂能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好处,只要会引起民变,朝廷都会毫不犹豫的查封蒸汽工厂。

民变的危害,朝廷已经从闯王高迎祥身上领教过了。

金祖德还从邸报上一段很短的文字,推断出一件事,越发的有信心了。

皇上真正在乎的是土豆面粉,只需要保留利国利民的蒸汽工厂就好了,至于引起民变的蒸汽纺织厂。

只会有一个下场。

金祖德做事十分的谨慎,得知北沙河旁边又建造了一家蒸汽工厂,硬是按耐住心里的欲望,又是苦熬了一个多月。

习惯了顺风顺水的东林党和晋商,每次栽跟头,不是朱舜多么的会算计,而是因为他发明的东西太过无解了。

金祖德苦熬了一个多月,在蒸汽工厂外面转悠了好几天,一直想搞清楚这家新的蒸汽工厂,到底是用来做什么。

也不知道蒸汽工厂的家丁们,怎么那么死脑筋,整天就知道端着滑膛燧发枪在门口站着,塞给他们银子都不要。

接连转悠了好几天,金祖德也没从家丁们的嘴里得到一点消息,给那些巡逻的家丁塞银子还是一样。

直到今天,金祖德瞧见一辆驴车拉着满满当当的棉花,进入了蒸汽工厂,总算是放心了。

看来又是一家纺纱的蒸汽工厂。

心里彻底有底的金祖德,收起手里的邸报,坐进了轿子里面:“先去陈集村。”

陈集村是白羊口所的大村,因为村子里有一条小集市,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会来这里买东西,陈村慢慢变成了陈集村。

陈集村那条唯一的小集市,很早以前就破败了,由于活不下去,很多军户们都逃籍成为了流民。

自从土豆面粉出来以后,情况稍微好转了一些,不少逃籍的军户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县衙里也没追究,毕竟人口增长是知县很重要的一项政绩。

但这个好转没能维持多长时间,在官僚乡绅的压榨下,又出现了逃籍现象。

金祖德很明白,一个常年饿肚子的人突然过上了吃饱饭的日子,再让他过回以前的穷苦日子,心里会产生多大的怨恨。

金祖德就是要利用这个怨恨,掀起一场民变,彻底摧毁永定河岸边大片的蒸汽工厂。

金祖德从荒凉的小集市上路过,以前热闹的茶馆酒铺,全部破破烂烂。

小集市上没有一个人影子,走到一半才看见几只野猫,饿的皮包骨头,瞪着一双凸出来的大眼睛,很是瘆人。

要不是土路旁边的野猫,饿的连爬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凡是有一点力气,这些野猫绝对敢扑上来撕咬轿夫。

从荒凉的小集市过去,一直在街尾才看见一名同样瘦的皮包骨头的老妪。

老妪瘦小的身上胡乱穿着一些破布,坐在门口的榆树下,拿着一个石杵,杵着一些白色树根。

金祖德看见这名老妪还没死,对于心里的算计更有把握了。

这名老妪是陈集村年纪最长的一名老人,娘家是陈集村第二大宗族,人数多达一百多人。

夫家更是陈集村的第一大宗族,人数多达二百人,儿子还是卫所的一名小旗。

白羊口所这么多的村子,金祖德挑选了很长时间,偏偏挑中了这名老妪,除了娘家和夫家的原因。

还在于这名老妪,在还是个年轻姑娘的时候,就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巧娘,织布又快,质地又好。

就算是没有土豆面粉,老妪单凭织布,足够养活家里的小孙子。

现在嘛。

只能指望儿子被层层剥削的粮饷了。

金祖德走下轿子,换上一副笑脸说道:“老夫人,本员外又来买你的棉布了。”

从一年前,金祖德找了一个慕名而来的理由,开始亲自买走老妪的棉布。

老妪看见穿着大团绸缎的金祖德,慌忙在身上抹了一把手,施了一个万福:“金老爷这次恐怕又要失望了。”

“金老爷给的银子,已经比市面上多五厘了,但那些钱还不够买棉花的,哪里还会有棉布。”

金祖德立刻摆出了义愤填膺的愤慨模样,声音拔高了很多:“都怪该死的朱舜。”

“要不是朱舜建造的蒸汽工厂把棉布的价格压的那么低,老百姓好歹也有一条活路,哪里会像现在这样,活生生摧毁了老百姓的活路,这不是把老百姓往绝路上逼吗!”

老妪的娘家和夫家都是挨在一起住,金祖德的声音很大,坐在家里土墙内的两家人,很清楚的听到了金祖德的话。

本来见了金员外诚惶诚恐的老妪,瞬间变了脸色,坐在树墩上,不再搭理金祖德。

金祖德以为达到了效果,满意的离开这里。

在乡野间奔波劳累的转了三四天,金祖德的嗓子喊的都沙哑了,终于把类似的话说了一遍。

可是当他等了三天,那些军户们始终没有动静。

就在第四天,一名亲信管家跑进了垂花门,神色慌张的说道:“老爷不好了,家门口来了一群乱民。”

金祖德站在院子里,正在给泥釉大缸里的鲤鱼喂食,全是白晶晶的上等无锡稻米。

听到管家说门口来了一群乱民,金祖德不怎么好的心情,总算是放晴了,笑道:“应该是不认识路,希望本老爷指明去往永定河的路。”

“走,咱们出去看看。”

金祖德拿着泡上胖大海的紫砂壶,迈开双腿,走出了垂花门,来到了紧闭的大门口。

让守在门口的家丁打开大门,笑容和善的走了出去。

“就是他侮辱恩公?”

“没错,就是他!”

“你确定他是金祖德?”

“确定,我以前在他家干过短工。”

金祖德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一根木耙子抡倒在地上,很快一些别的农具,劈头盖脸的砸了过去。

自以为阴谋得逞的金祖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一群愤怒的老百姓手里。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