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孙传庭的封赏
数千官兵击败了二十万闯贼大军?
东林党的第一反应这件事一定是假的,一定是太子为了哄骗文武百官编造出来的谎言。
崇祯、王承恩、温体仁等虽然没觉的太子会说谎,对于这个战报还是抱有一定的迟疑。
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敢相信。
那可是击败了洪承畴的二十万闯贼大军,还拥有一万多精锐骑兵,不是一击便溃的流民。
孙传庭又不是老督师孙承宗,这件事要是放在老督师孙承宗身上还有一些信服力,毕竟老督师的国士之才是天下公认的。
就连死敌满清提起老督师也是人人佩服,八旗旗主们敢讥讽山海关所有的武官,却不会对老督师孙承宗有半点的不尊敬。
孙传庭还不是将门出身,只是一介书生,怎会有那堪称青史第一流帅才的本事。
这个第一流站着的可是霸王项羽,兵仙韩信,军神李靖等一个朝代只有那么一两个的超世之杰。
崇祯的呼吸突然有些粗重,倘若这件事是真的,岂不是说........
孙传庭就是大明的兵仙韩信!
想到这里,崇祯真的是有些坐不住了,认真的看向了太子朱慈烺:“皇儿,这件事涉及大明的安危,莫要胡言乱语。”
太子朱慈烺没有继续解释,他说再多也没用,上前几步走向了齐侍郎。
齐侍郎想到那名闯贼使者的惨状,又看了一眼凄惨的东林党大儒,平日里不屑于顶撞皇帝没把皇帝放在眼里的他。
面对一个只是太子的朱慈烺,竟是吓的后退了几步。
太子朱慈烺捡起那封战报,里面详细的记录了潼关卫的作战情况,交给了老督师孙承宗。
孙承宗接过来太子双手奉上的战报,仔细看了起来。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朝堂上所有人都在等着老督师孙承宗给出一个答复。
东林党不希望这件事是真的,区区一介书生孙传庭要是真的击败了二十万闯贼大军,不就瓜分不了西北数省的田产了。
东林党还指望着这一次的封王,大发一笔横财。
二十万闯王大军如果真的土崩瓦解了,别说西北数省的田产没了,以后也贪墨不了粮饷军械了。
孙传庭这是断了东林党的财路。
好在太子朱慈烺不知道东林党的想法,如果知道了东林党的想法,也不在这里等着孙承宗确定战报是否可信了。
直接拉着先生朱舜去喝酒,这些东林党人痛苦的事情,就是他朱慈烺痛快的事情。
工业派官员们同样是在翘首以盼的等着结果,他们比崇祯还希望这件事是真的,这个天下要是乱起来了,最后倒霉的还是黎民百姓。
还会对工业革命的进程造成重大的打击,工业革命要想加快速度,需要一个稳固的大明政权。
边疆打的再激烈都没事,京畿内陆一定要始终保持稳定。
老督师孙承宗在揭开火漆以前,就已经确定这件事是真的了,他接触过孙传庭对于这个一介书生很了解。
孙传庭不是洪承畴,也不是祖大寿,绝对不会谎报军情。
老督师孙承宗拆开战报只是为了从中找到一个借口,一个能够让文武百官相信数千官兵击败二十万闯贼是真实的借口。
翻了几页,看到曹鼎蛟的05型野战炮和东风火箭,老督师孙承宗渐渐有了定计。
又翻了几页,见到了步炮协同,老督师孙承宗定在了原地,眼睛不继续往下看了,手指也不翻动战报了。
朝堂上的所有人明显感觉到了老督师孙承宗的情绪变化,他们因为孙承宗的这个轻微变化,有了跟大的反应,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朝堂上官员们不知道的是,不是这件事要出结果了,而是孙承宗看到这个步炮协同的战术来了兵法瘾了。
暂时忘了确认战报这件事,正在推演曹鼎蛟的这个步炮协同战术。
半柱香以后。
老督师孙承宗推演到了兴头上,猛的拍了一下大腿,正要高呼一声妙啊,忽然想到不是在自家的书房而是在朝堂上,轻咳了一声说道:“启禀皇上。”
“确认无误。”
大殿之上的崇祯,绷紧身子,腰杆前倾的等着孙承宗的答复,这件事可是关乎大明的生死存亡,甚至都开始在心里默默祈祷。
祈祷列祖列宗保佑,保佑大明渡过这一次的难关。
当他听到一句确认无误,先是没反应过来,再是愣了一下,立即把目光落在了孙承宗的脸上。
看到老督师孙承宗满脸的镇定。
崇祯突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那张常年面无表情的脸容,毫无顾忌的出现了大笑:“好一个孙传庭,好一个一介书生。”
“大明有此王佐之才,何愁不能中兴。”
“承恩拟制,加封孙传庭为三边总督,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
东林党全部傻眼了,崇祯的封赏未免也太过了,不过是一介书生的孙传庭,竟是直接总督了整个西北的军务。
这已经不是封疆大吏了,封疆大吏不过掌握一省的政务,而是直接位极人臣。
只不过因为一场战争的胜利罢了。
再者说了,孙传庭不是洪承畴那样的自己人,孙传庭是工业派的一员。
三边总督,总督的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掌握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
孙传庭手里的兵力未免太多了,他还是一个敢杀官僚乡绅的狠人,对于东林党来说简直是一个噩耗。
“皇上圣明!”
不等东林党站出来反对,工业派官员立即站了出来,高呼圣明,堵死了东林党反对的路子,彻底敲定这件事。
从举荐孙传庭成为曹文诏的幕僚开始,到举荐孙传庭前往陕西剿匪,再到为侄儿曹鼎蛟谋划了密云后卫指挥使的官位。
朱舜站在幕后,主导了这一切。
当他听到孙传庭直接成了三边总督。
第一次在朝堂上毫无顾忌的开怀大笑。
未来,孙传庭就是因为权力不够大,死在了李自成的手里,成为明末最遗憾的一件事。
如今。
孙传庭已是三边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