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嫁给残疾大将军后 > 第80节

第80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光顾着欣赏美色,她都忘了问他的名字了!

可那人已经走远了,连半片衣角都瞧不见了。她抬手捏着自己的下巴,瘪了瘪嘴。难得碰到个这么好看的,她怎么也得把名字问到啊。绯色的朝服,而且还知道她是谁,那肯定是宫里当值的。若是宫里,还长得这般好看,她回头去问一问,定然能知道他是谁。

打定了主意,她就立马跑回自己的营帐拿簪子了,这下她长了些记性,没有直接跑了,只是走得快了些,很快就消失在拐角处了。

……

申时,看守在逐鹿围场四周的侍卫都陆陆续续地撤了。因着谢宁的手受了伤,所以他们回去的时候是坐着马车的。

上马车时,周显恩抬起眼,瞧了瞧谢宁发髻上的簪子,危险地眯了眯眼:“这簪子谁送你的?”

还是上好的沉玉簪,簪子上的雕花都是要刻上整整一个月。他靠近了些,声音有些吃味了。要是让他知道是哪个不开眼的男人送的,他不介意去打死他。

谢宁没听出他话里的醋意,只是笑了笑:“清音公主送我的。”

这簪子一看就跟贵重,她本还不好意思收下。可清音公主扔到了她的床榻上,就转身跑了,这样一来,她也只能收下了。

听到是清音公主送的,周显恩的脸色才缓和了下来,不过还是觉得那簪子有些碍眼,他的夫人自然只能戴他送的簪子。

他恹恹地别过眼,也没说什么,抱着谢宁就上了马车。一路缓行,约莫过了两个时辰才到了周府门口。

周显恩先一步下去,便将谢宁小心地扶了下来。待行至门口,就见得小厮早早地就候着了,一见谢宁和周显恩就急忙迎了过来,低下头恭敬地道:“二少爷,二少夫人,老太君听说你们在围场受了惊,早早地就在厅里开了席,就等着你们回来,给你们接风洗尘呢。”

周显恩不冷不淡地“哦”了一声,却也没有拒绝,牵着谢宁的手就将她一起带去了前厅。

谢宁瞧了瞧他的脸色,见他并没有什么异样,这才安心地跟着他一起去了。只不过心下有些不安,自从周显恩的腿好了,这府里的人似乎都很少在他们面前出现了。这倒是头一回主动喊他们过去吃饭,也不知是家宴,还是鸿门宴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事实证明,顾家人都是颜控,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105章 谋划

谢宁跟着周显恩一路到了前厅, 刚刚踏进门槛,里面落座的不少人就抬起头,冲他们摆出了笑脸。

“二郎, 二侄媳妇儿, 快来坐啊,大家伙可都在等你们呢。”五夫人扭了扭身子, 捏着帕子招呼他们落座, 这么一笑,一双豆豆眼都快被淹没在肉里了。

其他人也冲他们和善地笑了笑,只有四夫人微不可闻地轻哼了一声,眼底透出几分不屑, 却也只敢背着周显恩如此。再转过身时,也是强迫自己维持着妥帖的笑意。

坐席上的常老太君也朗声笑了笑:“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咱们也可以开宴了, 今日就是为二郎和孙媳接风洗尘的。”

谢宁颇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陡然见到他们如此“和善”,倒是让她有些不适应了。以前还个个皮笑肉不笑的, 怎的如今对他们好言好语起来?

周显恩低垂了眉眼, 遮住了眼底的一丝嘲讽,也没有搭理他们,拉着谢宁就直接落座了。

他们甫一坐下,对面的五老爷也抬手轻咳一声,面上摆出几分和蔼,亲切地问道:“显恩啊, 你们在围场可有遇着什么事?听到你们被困了,咱们在家里都替你们着急呢。”

五老爷的话音刚落,周显恩就抬起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您看我像有事的样子么?”

这话让全场都安静了一瞬,不少人反应过来后就暗暗偷笑。五老爷也尴尬地笑了笑,任谁都能听得出周显恩这是在讽刺他说的是废话。饶是如此,他也压下心头的不悦,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和善地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他说着,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缓解了些尴尬。

周显恩不冷不淡地“哦”了一声,就接过下人递过来的银筷,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时不时给身旁的谢宁夹菜,目光分毫不落于其他人身上。

谢宁倒是没有什么在意的,她本来就对周家人没有太多的感情。不管他们是像以前那般冷眼相待为好,还是如今态度大转,上赶着赔笑脸,她也只当没瞧见。她只盯着饭桌,抬手给周显恩夹了些菜,专心地吃了起来。

坐席上的周家人见这他们这般旁若无人的态度,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却也不敢说些什么,只得低下头,扒拉着碗里的饭菜。

如今的周显恩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以前是坐在轮椅上,命不久矣的残废。现下他的病好了,腿也好了,眼瞅着镇国大将军的位置又要被他坐实了。他这身子也无病无灾,生龙活虎的,恐怕是没那么容易早死了。

一想到这儿,不少人都暗自懊悔。当初周显恩失势的时候,他们怎么就不对他好点?指不定现在就能从他手里捞到一官半职了。这样一想,还是谢宁有些城府,说不定她早就发现周显恩的病能治好,这才处处维护他,弄得现在周显恩也就对她一个人有些好脸色。

想归想,周家人还是不敢吭声。时不时抬起头瞧向周显恩,想找个机会能不能同他插上话。可每次抬头,周显恩眼里都只有谢宁,让他们实在寻不到机会,到最后也只得做罢了。

一顿饭吃下来,倒是因为周显恩的关系没有太多的交流,还真吃成了一顿接风宴。用过膳后,常老太君似乎有话要同周显恩说,可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周显恩就拉着谢宁起身,直接走了。常老太君的话生生卡在嗓子里,吞不进去,也吐不出来,最后哽得她皱紧了眉头。

周显恩一走,大家也吃得索然无味,不多时便散了。只留下二夫人偷偷瞧了瞧坐席上常老太君的脸色。她像是想到了什么,捏着帕子走了过去。

“母亲。”二夫人是周玉容的生母,同她长得有几分相像,都是吊梢眉,丹凤眼,面容削瘦,生得几分寡情刻薄相。偏生她有一段好嗓子,说起话来跟莺啼似的。

常老太君转过眼,瞧着这位二夫人,周家里每个人什么性子,她心里都有数。这个二夫人是个精明,会算计的,只是太过小家子气。所以这么多年了,常老太君也一直没有把管家大权交到她手里。

不过二夫人主动来找她,恐怕也是有什么打算。思及此,常老太君不紧不慢地抬起桌上的茶杯,磕了磕杯沿,抿了一口茶,半晌也没有说话。

二夫人也往常老太君身边凑了凑,抬手给她捏着肩膀,娇声道:“母亲,您瞧瞧二郎和谢家丫头真真是情投意合,依我看,二郎还真该感谢您给他选了个好夫人。”

常老太君笑了笑,不置可否:“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小日子过得好,老身自然也就满意了,还说什么谢不谢。”

二夫人一面给她揉着肩膀,一面凑近了些:“不过,依儿媳看,咱们周家的香火,也就指着二郎了。他身边就一个正室夫人,总归还是冷清了些。”

听到她的话,常老太君似乎来了兴致,抬了抬眼皮,笑了笑:“哦?你的意思是?”

二夫人见常老太君的脸色,就知这事有戏,她急忙笑道:“不若给二郎添个妾室,也好多个人陪他。您看他日日都把谢家姑娘当宝贝似的藏着,您想同这些儿媳们说些体己话都寻不到人,若是二郎多个妾室,您也是多了个说话的人啊,您说,是也不是?”

说着,二夫人暗暗加重了语气,微眯了凤眼,倒是显得有几分意味不明。

常老太君低下头,轻笑了一声,眼角眯起了皱纹。二夫人话里有话,她自然也听懂了。如今周显恩的腿伤好了,回到往日的风头也不过是早晚的事。可他早就和周家离了心,根本不会在乎他们的死活。而且看他现在的态度,眼里哪儿还要她这个祖母?整个周家,除了谢宁,没一个他放在眼里的。她原还想着让谢宁做她的耳目,可那个谢宁也同他一条心,是怎么都拉拢不过来。

往日里倒还能维持些表面功夫,可上一次,他们是彻底撕破脸皮了。周显恩也知道了她现在是要仰仗雍王殿下的,而他一心想着救重华太子。

可重华太子就是陛下的逆鳞,谁想扶持他,就是跟陛下作对。当年重华太子被囚,太子太傅奏请放了他,可最后却被陛下逼得当场触柱而亡。如此肱骨重臣尚且说杀就杀,朝野上下,哪个还敢在陛下面前为重华太子求情?

所以她不可能再让周显恩将他们整个周家都置于险境。杀了一个曹无衣,都差点害的他们周家满门抄斩,推重华太子上位,无异于是让他们周家人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她以前还能容忍着他,现在是绝不会让周显恩再这样肆意妄为下去了,他不在乎他们周家人的生死,那她也不会再手下留情了。

现在就是要盯紧他,免得他再弄出什么祸事来。若是在他身边多派几个人,倒也是一个监视他的好方法。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妻妾成群,哪个男人又不喜欢?他自小就去了战场,没接触过几个女子,对谢宁一时着迷也实属正常。

多见些软香温玉,自然就放开了心思。况且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是他的祖母,谢宁这个正室夫人都是她定下的,给他纳几个妾又如何?

二夫人还在为她揉着肩膀,似乎是穴位按得妥当。常老太君眯了眯眼,往后靠了靠身子,她慢悠悠地开口:“你说的却有道理,咱们周家成气候的也就一个二郎了,身边只有一个正室夫人,确实不大妥当。不过想进咱们周家当妾室,那也是要清清白白的良家女子,不知你有何人选?”

一听常老太君松了口,二夫人急忙低下头,附耳道:“母亲,儿媳有个远房的侄女儿,不是我自夸,那可真是品貌端庄,秀外慧中。家境虽差了些,只是商户女子。不过,她爹娘自小也是请了人教她读书习字的。最要紧的是,这姑娘是我看着长大的,机灵又听话,给二郎做妾,万万不会丢了咱们周家的脸。”

常老太君摸了摸手腕上的佛珠,没有立刻回她的话。心头倒是有些好笑,她这个二媳妇儿果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既想在她这儿献计邀功,又将自己的人推出来,万一她那儿远房侄女儿得了周显恩的宠爱,她可就是两头都讨好了。

虽知道她是在为自己打算盘,不过她这个提议却也符合了常老太君的心思。她也便将手搭在二夫人的腕上,轻轻拍了拍,面上带着几分和蔼:“老身觉得甚好,只是不知你那侄女儿近日得不得闲,大可喊来府上与你叙旧,也算与二郎会会面,若是二郎愿意,这就是成了一桩好事。虽是你的侄女儿,但给咱们威远侯府做妾,那姑娘也没什么委屈的。你再去寻几个模样端正的,一并送去做丫鬟,后院里就那么一个新妇带进来的陪嫁丫鬟,总归是不成个样子。”

二夫人抚掌,当即笑得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您尽可放心,这些我都去安排,我回去就写信,将我那侄女儿接过来玩两日,您也可相看相看。”

常老太君点了点头,就拿过了椅子旁的蛇头拐杖,由着身旁的嬷嬷将她扶起来,慢慢地往外走了。

二夫人瞧着她的背影,心下喜不自胜,赶忙由着几个仆人簇拥着回去写信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二夫人远房侄女儿:大将军你好,我是给你做妾的。

大将军的反应:

a“再敢多说一句,就割了你的舌头。”

b“秦风,把她扔出去”

c无视她

d“小模样挺标致,本将军收下了。”

下午加更~

第106章 妾室

周府后花园, 一高一矮两道人影站在假山后,似乎在小声地交谈着。二夫人慵懒地斜着身子,涂着朱红丹蔻的手指贴在下巴处, 瞧着面前的年轻女子。

那女子不过十五六岁, 生得却是肤如凝脂,口若丹朱。缀花锦缎掐出盈盈一握的腰身, 自带了几分江南水乡女子的温婉。螓首低眉, 说不出的娇弱惹人怜。

二夫人满意地眯了眯眼,她想着周显恩宠爱谢宁,无非就是爱她那副柔弱可人的模样。她这远房侄女儿苏曼儿虽在相貌上着实比不过谢宁,可论起那股子柔弱劲儿, 可是有过之无不及。想来,男人就是喜欢怜爱这种弱女子。

她止住了思绪,往前倾了倾身子, 拉过苏曼儿的手,温声道:“曼儿啊,待会儿你可得好好表现, 若是入了咱们二郎的眼, 你可就是镇国大将军的贵妾,是咱们威远侯府的人了,可不比随便嫁个下等人强上百倍?”

苏曼儿低垂着脖颈,听到二夫人的话面上带了几分犹豫,时不时抬眼瞧瞧二夫人,眸子里总是带着水光。她咬了咬下唇, 轻声道:“婶娘,曼儿就怕周家哥哥嫌我出身低微,恐难入他的眼。”

二夫人“啧”了一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嗳哟,我的傻姑娘,哪个男人能躲得了你这般好颜色?你只管寻些机会同他说说话,准得让他将魂儿都拴在你这儿。再说了,论起出身,他那个正室夫人也就是个四品官家的女儿,原也是配不上咱们侯府的,还不是照样嫁了进来?”

苏曼儿面上轻轻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说不出的难堪,虽说那位正室夫人是四品官家的,那也是正正经经的清流人家。她也不过是个商户女子,二夫人这话也不知是在打谁的脸。不过说到她这张脸,她自然也是有几分底气的。

她们正说着,趴在拱门处的丫鬟立马小跑了过来,有些着急地道:“夫人,人来了。”

二夫人会意,又不放心地叮嘱了苏曼儿一番,才撩开身后的藤蔓,从小路回去了。而苏曼儿留在原地,有些紧张地拢了拢衣襟,又抬手将自己的发髻松动了些。听到拱门后传来了脚步声,这才端着步子往前走,装作是不经意路过。

她一直低着眉头,心里却像是打鼓一般,呼吸略微有些慌乱。脚步声越来越近,她稍稍抬起头,却在见到来人后,呼吸一滞。

那人身着玄黑长袍,墨发垂落,勾在肩头的发尾微微卷曲,遮去了他眉目间的些许清冷。身姿挺拔,倒是有几分恍若谪仙。这不过周身的气势太冷了些,瞧着就让人心底发寒。行路间,目不斜视,仿佛这周遭的事物无一样能入了他的眼里。

苏曼儿看得失神了,连预先准备好假意迷路的说辞也忘记了。待行至周显恩面前时,脚下一崴,下意识地就往他身上倒了过去。

周显恩连眼皮都没有抬起,不着痕迹地往后一退。见着面前的人挪动了位置,苏曼儿微睁了眼,像是有些不可置信。直到结结实实地摔到了地上,她整个人都还是懵的。

白嫩的小手被地上的石子儿蹭破了一块皮,还在往外渗着细小的血珠子。苏曼儿抬起眼,瞧着居高临下俯视着她的周显恩。她眼眶微红了些,犹如梨花带雨。银牙轻咬着朱唇,鬓角的碎发散落了几缕,发尾就勾在白皙的脖颈上。

苏曼儿几乎敢肯定,这世间没有哪个男子能对她此时的模样无动于衷。她轻轻垂了垂眼睫,果不其然,头顶的人开口了:“你是腿摔断了么?”

声音虽清冷,这话也太过直白无礼,却听得苏曼儿心里一喜。想来这个周大将军是个面冷心热,不善表达的男子。她抬起头,恰到好处地将自己受伤的手心摊开,随后便咬着下唇摇了摇头:“曼儿无事。”

她这声音婉转,尾音有些勾人。任哪个男子听了,都怕是要心疼的。她动了动手,等着周显恩将她扶起来。

可周显恩只是皱了皱眉,有些不耐烦道:“腿没断就起来,你挡我路了。”

又不是腿断了,难道还爬不起来?非要赖在地上,这人莫不是脑子被摔傻了?

苏曼儿睁大了眼,面上冒起血色。直愣愣地盯着周显恩,因为羞愤在一瞬间眼眶里就冒出了泪花,只觉得手心的擦伤都火辣辣的疼。触及周显恩眼里的不耐烦,她只得低下头,一面抽抽搭搭地哭着,一面撑着身子起来,退到了一旁。

周显恩看都没有再看她一眼,便直接往前走了。只留下路旁的苏曼儿,死死咬着下唇,眼泪就不争气地直往下流。她活到这么大,虽出身低,可对自己的模样那是从不怀疑的。还没有哪个男子连她哭了都无动于衷,甚至还出言羞辱她。

想到刚刚周显恩那般冷漠的态度,她就觉得委屈。可一想到他的身形、相貌,却又让她心头一阵悸动。她将葱白的手指含在唇间,轻轻拭去了眼泪,眼中多了几分坚定。像是想明白了些什么,周显恩是个只会打打杀杀的男人,定是不知道如何怜香惜玉。她多努力些,就不信他会对她无动于衷。

思及此,她又抬眼瞧了瞧周显恩离开的方向,暗暗捏了捏手心,却不小心触碰到伤口,疼得她轻轻“嘶”了一声。眼里又冒出泪光,一瘸一拐地往二夫人屋里去了。

……

般若阁内,常老太君盘腿坐在炕上,二夫人斜靠在檀香木圈椅上,慢悠悠地摇着团扇,其他几房的夫人也围坐在一起,只喝茶,也不说话。一旁站着的就是低眉顺目的苏曼儿,手上缠着纱布,唯有腿脚似乎有些不便。

谢宁刚刚撩开帘子,瞧见这么大的阵仗倒是有些意外,眼神微动,扫过了角落里那个眼生的姑娘。不过她没有太过留意,在内堂站定后,冲着常老太君福了福身:“不知祖母寻孙媳来有何吩咐?”

常老太君没说话,倒是一旁的五夫人捏着盘子里的一颗葡萄。一面笑着,一面大着嗓门道:“二侄媳妇儿,今儿个母亲喊了你过来,是有喜事要告诉你呢。”

一听五夫人这样说,谢宁倒是愣了愣,她们口中的“喜事”恐怕还得有另一层意思吧。她只装作听不懂,好奇地问道:“不知祖母和婶婶们所言喜事为何?”

常老太君拾起放在桌案上的团扇,轻摇着。她指了指一旁的苏曼儿,笑道:“忘了给你介绍了,这是你二婶家的侄女儿,姓苏,闺名唤作曼儿,论起年纪,好像是比你小些,你们俩,倒是可以称作姐妹。”

随着常老太君指的方向看去,谢宁才瞧见她说的就是屋里唯一眼生的那个姑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