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王夫人的重生时代 > 58第五十七章 义女

58第五十七章 义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贾母王子萱闻言,一时都有些愣怔,婆媳俩对视一眼,贾母嘴唇翕动,半天才问宝玉,“世子爷何时见过三丫头?”

宝玉被屋里的气氛影响,心念一转,一时也想到了什么,这件事并不像他原先想的那样简单,“不过是那日在王府园子里打了个照面,连话都没说过。”

贾母王子萱都想起当日情形,有郡主等人在,自然不会有什么越礼的举动。两人都松了口气,贾母道:“不过见了一面,有些好感罢了,能当什么真。”

宝玉皱眉道:“可世子爷看样子却是打定了主意。”

“是世子让你来跟我们说的?太妃和王爷可知道了?”王子萱问,世子年轻,又在兴头上,这件事显然不能从世子身上下手。

“世子还没与太妃说,只先让我来问问老祖宗和母亲的意思。若你们答应了,她便与太妃和王爷说。”宝玉道。

看来世子还不算糊涂,若是直接告诉长辈,那探春不但进不了王府,名声恐怕也要毁了。

王子萱道:“若我们不同意呢?他又如何?”

宝玉看了眼贾母王子萱的脸色,道:“若是您们不答应,他也是要说的。我看世子爷并不清楚太妃的意思。”

贾母看向王子萱,“你看该如何?”

王子萱毫不犹豫地道:“这门亲事是万万不行的,不说三丫头嫁过去处境尴尬,日后会受委屈,就是咱们家,与王府也不好相处,再有那背后嚼舌根的,更不知编出什么来呢。”

贾母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她还没糊涂到会被个侧妃的名分给蒙蔽了眼睛。

“而且,与南安王长子的婚事也不能答应了。”王子萱不由叹气,“三丫头嫁过去与世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让她如何自处?”

贾母道:“难为你想的周到,只南安太妃这样喜欢我们三丫头,叫我如何开口。”说着又摇头叹息,本来一桩好姻缘,竟就要这样黄了。

“本来这亲事就还没摆到台面上来,我们找个理由推了,王府也不能说我们什么。只是太妃心里必是不大舒服了。”

“也顾不得许多了,得罪了南安王府,大不了我不去给世子作伴了。”宝玉道。

贾母想了想道:“你该去念书还是照样去,太妃那边,少不得我拉下脸去说罢了。”

宝玉应了,又听贾母嘱咐道:“你在世子爷面前可什么都别说,知道了吗?”

宝玉点头,“我都省的。”

第二日,贾母便往南安王府递了帖子,要去见太妃。太妃还道是商量探春与长孙的婚事,忙答应了。谁知贾母却婉言拒绝了这门亲事。太妃虽心中不喜,却也不好说什么,又见贾母连连道歉,她也不好意思了,“这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儿,你们既不乐意,我们也没有强求的理儿。老太君千万别这样儿,倒叫我不好意思了。”

贾母见太妃这样大度,心下松了口气,两人正闲聊,却见个丫头进来,“王爷进来了,说有要事要见太妃。”

太妃忙让人陪着贾母喝茶,自己与王爷进了里间。

过不多时,太妃由丫鬟扶着出来,一脸的愁容,见贾母眼露疑问,强笑道:“不过是边疆出了点乱子,皇上已经派平安州节度使带兵过去了。”

贾母已有心理准备,又听朝廷已有安排,也不多问,正要告辞,却听太妃道:“虽然这亲事不成,但我着实喜欢你们家三丫头,不如让我收为义女,以后也好常过来玩玩。”

贾母一听,来不及多想,喜出望外道:“我们三丫头不知几时修来的福气能这样投您的缘法。”

南安太妃笑道:“不过是看着投缘罢了,老太君既答应了,不如就挑个日子,让三丫头过来给王爷请个安,这事儿也就算定下了。我们也不用搞那些虚礼了,您看呢?”

贾母自然连连应承,又说了一会子话,太妃才把贾母送出屋子。

贾母回家将这件事一说,家里人都是欢喜,纷纷恭喜探春,探春心下也是高兴,没想到自己会这样幸运。只有王子萱,嘴角虽噙着笑,眼中却似有愁绪,大家还道是庶女风光,她做嫡母的心里不快,只有黛玉湘云觉得不对。

回院子时,两人就私下商量,“二婶对三姐姐向来跟亲生女儿一样,怎会因此事不快?”

黛玉点头,“正是,而且二舅母从来不是个七情上面的人,就算心里真有不快,也不能在三妹妹和老祖宗面前表现出来不是?”她望着窗外,轻叹口气,“我看三妹妹这件事并非这样简单。”

湘云挑眉,等她继续说下去。

“听说南安王府本来是要把三妹妹说给他们的大少爷的,只后来不知怎么,这件事没成,便急急忙忙的要收三妹妹做义女,三妹妹性子虽讨喜,但出身摆着,以南安王府的体面,多少名门闺秀收不得,非要收个庶女做义女。”黛玉道:“按理我是不该多管的,只是担心三妹妹日后吃亏。”

湘云道:“是啊,万事皆有因,这背后恐怕另有端倪。”她压低了声音,“二婶应该是也想到了,故此才面有忧色。”

黛玉微微颔首,出了半日神才道:“这件事全家都高兴,咱们自不好泼凉水,只能暗中嘱咐三妹妹,叫她万事小心了。”

探春也不比黛玉湘云笨多少,这会儿回了屋,静下心来一琢磨,也琢磨出不对来了,从孙媳到义女,南安王府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她不过一个小小庶女,有什么可图之处?

正出神,却见赵姨娘笑吟吟掀帘子进来,“姑娘大喜!”

探春对生母的态度依旧淡淡的,让她坐了,问道:“姨娘这么晚过来,有什么事情?”

赵姨娘道:“自是来给姑娘道喜的,姑娘如今这是给咱们家都挣了面子,家里上下日后谁不高看您一眼?就连我和你兄弟也跟着沾光啊!”

探春看她一眼,心里早已猜出她的来意,只道:“我小小年纪何德何能能得到南安太妃的青睐,还不都是沾了咱们家的光,托老祖宗老爷太太的福,日后更该小心谨慎才是。至于您和环儿,各有各的缘法罢了。”

赵姨娘本是欢欢喜喜而来,没想到又碰了一鼻子灰,她心里顿觉无趣,又坐一会儿,悻悻然回去了。

赵姨娘刚走,又有几个管家娘子带着东西过来贺喜。

“这是上好的头油,送给姑娘抹罢。”

“我前儿新赶出来的衣裳,这颜色最适合姑娘穿了。”

“这是姑娘素日爱吃的几样零嘴儿,以后姑娘想吃什么就叫丫头到厨房说。”

探春笑着谢了,说了几句闲话,便送她们出去。

探春心下冷笑,她这也不过是安了个义女的名头罢了,她们就指望着沾她的光,这幸亏是嫡母大度能容人,若遇上那小心眼嫡母,哪容得她这样风光,还不知背后如何使绊子拿捏她呢。她是能跟贾母告状,还是能与南安太妃诉苦?不也得老实受着。

次日一早,就有王府的人来说:“正月二十是大吉日,请姑娘过去给太妃王爷请安。”又赏了些珠宝首饰绫罗绸缎。

探春谢了恩。让丫头给来人赏了一锭银子,才打发她回去了。

王子萱见事情无可转还的余地,照这样下去,一过了年,和亲的旨意就下来了。既这样,她也只能打起精神应付,至少让探春风风光光的出嫁,至于到了那真真国,一切就要靠探春自己了。

正月二十,一大早探春便被南安王府接了过去,给太妃王爷磕了头,见了府中众人,南安王妃又赏了两个丫鬟,才叫送回来。

从此,探春在府里更加风光。

好日子没过多久,二月还不到,就有消息传来,边疆战败,真真国要求和亲,点名要南安王府的和宁郡主。

荣府众人闻听说战事结束,虽然败了,损失倒也不大,都松了口气,又听说要和亲,也不关己事。

只众人聚在一处说闲话时,凤姐纳罕,“你说这真真国国王又没见过和宁郡主,怎么就点名要她和亲呢?”

贾兰刚下朝回来,消息自然灵通些,“听说是他们的使节入京,见过和宁郡主一面,回国与他们国王说了。”

尤氏道:“还有人说真真国这次发兵,本就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和宁郡主。”

宝玉哼了一声,“不过是男人打不过了,就找个女人来做借口罢了。”

众人闻言都嗔怪的看他,贾母叹息道:“宝玉,这话不许出去乱说,特别是在王府内。”

宝玉点头,“知道了。”心里却着实为和宁惋惜。

黛玉见状,便笑对宝玉道:“你没听宝琴妹妹说吗?那真真国的女孩子地位要比咱们这儿高呢,和宁郡主嫁过去定不会受什么委屈的。你就别唉声叹气的了。”

正这时,家人急急忙忙进来报:“圣上身边的张老爷过来降旨。”

众人都不知是何旨意,忙开了中门,摆上香案,合家接旨。

旨意是给探春的,封探春为和安郡主,指给真真国国王为继妃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原著里探春到底嫁给哪国了,这个有待考证,有说嫁到日本的,有说嫁到印度尼西亚的,有说嫁到朝鲜的……我这里就用真真国了,考据神马的,最讨厌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