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贾敏
此为防盗章 那个白衣女子就是她的母亲, 父亲受了重伤所以才没来。母亲因为不久前的袭击对人类有点不好的情绪, 叫自己不要怪罪。听到小狐狸得意话语多亏她帮自己, 不然自己只能得到一些其他的来了解因果, 而不是珍贵的轮回果。
王瑶漏出笑容,但是下一刻就感觉头疼欲裂。等了半个小时, 才初步搞清楚这个身体是贾敬的身体, 前不久才传来消息老妻怀孕了,估计就是惜春,离贾家抄家还有10几年。这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有很多的吃的,也没有丧尸这种东西。贾敬前不久才和几个道士论道,被人忽悠吃下了一些药丸, 正在闭关之中, 所以导致贾敬出了问题也没人知道,王瑶醒来也没人在周围。也方便了王瑶理清自己所处的状况。可是自己居然变成了一个男人,不过也比在末世强。
“来人”朝门外虚弱的喊道, 外面推门进来一个道士打扮的人,从记忆中得知是府里陪着他一起来修道的小子。叫他端来一些饭菜,很快就有人端来了四菜一汤, 只是全是素菜, 不过王瑶也没有在意,挥挥手让人下去。然后就快速的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之后从贾敬的记忆中得知这还是少的, 在贾府里吃的还要好, 想想记忆中的美食, 王瑶决定为了以后的美好生活,贾府一定不能被抄家。
“好了,管它作甚。又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的,去看看蔚丫头吧。”
“好的,老爷。”
在这里几年,除了回府查一下贾氏族人有没有故态复发,就没回去过了。不过好在徐氏每个月就会带蔚丫头来住个几天,倒是不寂寞。蔚丫头也和原著里面的惜春不同,少了一份冷漠,多了一份天真。不过想想也是,现在徐氏还在,贾家也规矩的很,每个月还能外出,在这里和佃户有交流。多看看大自然,心胸自然开阔些。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看见那些佃户有时还要用野菜充饥,每天做不完的活,都不能保证吃饱穿暖,住的房屋更是不能和自家相比。看见这些,自然会感到自己的那都不算事。
贾敬一边喝着茶,一边想着贾家的事。元妃都省亲了,贾家也没几年了。
看见大丫头在那里挑选,嘴里还说着要带哪些到西府去给小姐妹。嘴里喝着茶,贾蓉他们在讲路上的见闻。虽然在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写信,贾敬也叫他们把路上的见闻写上去,但是总没有当事人现场说的让人尽兴。写信写的再好,也不能把所有的都写进去。加上捎信的时候还捎带点他们认为好的特产带回去,一家人的关系倒是更加融洽了,谈论也更加起劲。听着谈话,偶尔还差一两句,感觉岁月静好。
接下来就是去西府拜访,毕竟有个老太太吗?去的那一日看见红楼的各种角色。连女主也看见了,今年刚来的,想也是贾宝玉都10岁了,林黛玉也应该来了。送上带到礼物,看见几个美丽的萝莉兴奋的眼神,看来她们还是很喜欢哪些小玩意吗。“还有一些就没有拿进来,我叫她们拿到隔壁房间,你们去看看吧!”
回来的时候,想了想,还是不虚此行。红楼梦中的男女主角都长的不错,虽然还是小正太和小萝莉,但已经能够看见长成后的风姿。至于其他拯救之类的,贾敬那是什么都不想,自己尚且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何谈其他。
想想宁国府为什么被炒家,总不过3个原因。一、参与争夺皇位失败了;二、平时的作风太嚣张了;三、和四王八公他们连成一片。这三个原因,除了第二个能够避免,其他的哪一个都不好弄。不过二个都可能不会成功,毕竟还有西府吗?一笔字也写不出两个贾,西府肯定要站位的,贾元春在自己到来之前就进宫了。脱离四王八公,别想了,你一脱离,马上不用皇上出马,他们就能把你弄死。除了约束族人之外,还真想不到其他好的了。就是约束族人,西府那边都有可能脱点小腿。
就比如在族学,贾宝玉就没能整天上学,还是两府协商,每次的月试必须参加,还有就是不能连续3次上黑榜,不然就只有西府自己请老师去教。还有一些考试没过或者课堂上扰乱的,送去军营的人找到西府去求情的。要不是提前和贾政打好招呼,让他知道族学的重要性,在去劝劝贾母她,不然还不知道弄成什么样。
不过还在现在族学还真不错,虽然比不上那些书香世家的族学,但是已经有模有样的了。
现在族学分为4个等级。一级主要是认字、二级就要学四书五经了、考上童生就上三级;考上秀才就是四级,因为没有考上秀才的,所以就没有往上的了。因为大多处于一二级,所以过后又专门聘请了几个秀才来教他们认字。现在贾家族学的老师那是最多的,平均下来每5个学生就能有一个老师。不过三年就出了7个童生,2个秀才了。而且还有些先前的举人考进进士的,外放的已经走了,还有一个是留在京城的,但是刚刚做官,家里还是贫穷,毕竟京城有些居大不易吗?所以在休息的时候,也会来讲下课,贾家会每月置办一些东西送过去。等他们来讲的时候还有些附近的读书人来听,或者平时来请教,贾家也不阻拦,倒是添加了不少的好名声。
张大老爷一想到这里,就觉得对不起女儿。又感到一阵烦闷,难道自己就不心疼女儿吗,这可是自己唯一的嫡女。
冯氏看见长大老爷的脸色变化,就大概猜出自己夫君想的是什么。语气苦闷、心疼的说道:“女儿昨天多吹了一会儿风,今天有点感冒。”看见张大老爷的脸色先是心疼转瞬之间有烦闷起来。
冯氏看见自己夫君神色,连忙又带着愤恨道:“你知道二弟家的那个庶女昨天居然在背后说女儿,说女儿样样都好又怎样,还不是嫁给了纨绔。而且还是个风流公子、、、、、、正好让女儿听到了。
那个丫头居然敢这么做,可一想到那个丫头都敢这么说,外面的人还不知道会怎么说。女儿怎么去和那些小姐妹说话,以后聚会那些子人聊各自的老公的时候,女儿怎么办?在一旁尴尬吗?我还不知道、一群夫人聚会怎么不会聊各自的夫君,一想到这里我就一阵一阵的心疼。”想到这里冯氏无声的哭了起来。
张大老爷揽过冯氏,眼中想过一丝心疼。语气舒缓低声道:“这不是没有办法吗,而且贾国公也答应女儿一嫁进去就给管家权,也答应收拾了贾大公子的那些个女人。
并且五年无所出也不会纳妾,也会压着贾太太不为难女儿。”
冯氏破涕为笑,“女儿今下午还劝我说,至少她一嫁进去就前程已定。在其他小姐妹还在和夫君从翰林院开始苦苦熬着的时候,她至少不出差错就肯定有了一品诰命。”
转眼之间冯氏情绪又低落下来,想到以往听说的贾太太的为人处事。没有姨娘难道还不能有个通房吗?或者连通房的名义都不用直接赐下一个伺候人的丫头,难道女儿还能拒绝吗。
在贾国公还没为他家大公子求取女儿的时候,自己偶然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听说贾太太有意为贾大公子求娶她娘家的女儿,以拉拢她和贾大公子有些疏远的母子关系。
再加上女儿一进门就要掌家,贾太太自己是从重媳妇做起的。贾家又不是那等规矩很好的人家,重婆婆又出身贫微。据说以前贾太太受了很多苦,女儿嫁进去可能不好过。贾国公不太懂后宅之事,女儿嫁进去还不知要受多少气。
冯氏把这些考虑告诉夫君,张大老爷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突然语气轻松地说,“贾太太不是疼她那个小儿子吗,她那个小子想科举出士,走文官的路子。他家是武官,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做文章。她想我们帮助,总不好太为难我们的女儿。”
贾母是什么人,一看就知道怡和有话未完。“老大家的,有什么话就直说。”
“母亲,以往我在家中听父亲提起过。能参加科举的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水平差不多。这时候要拼的就是谁的心里水平更好,临考的时候不慌乱,不说超长发挥,至少也要发挥正常。
再者就是要身体好,要知道每年抬出来的考生不要太多。不过公公是武将,二弟的身体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再一个就是适应的问题,我记得父亲以往说过有些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比如靠近春节考试的那个时间就穿的衣服就贴近考试要求,那几天也尽量呆在书房。毕竟科举考试的隔间很小,还不如我们家的床大。能读书的,家境都不会太差。听说很多书生就是因为不适应,才发挥失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