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 48 章
三日后见真章
“少爷一向是个没主意的,小姐同意了, 就算这次带不走他, 下次也是一样。”常嬷嬷解释道:“况且人家祖母还在, 老太君这么想带人回去,小姐还好说, 可是少爷就有点为难了。”
宋嬷嬷起身关了门,小声道:“你知道什么。”
看见自家嫂嫂这样子, 明显是要说什么隐秘了, 常嬷嬷急忙屏息静气,全神贯注听着。
“你们家的这一位老爷, 已经入了上头那一位的眼了!”
常嬷嬷一惊,“太后?”
没想宋嬷嬷翻了个白眼, 道:“太后垂帘听政,风头正盛,哪儿是那么容易巴结上的, 我说的是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常嬷嬷有点疑惑,“圣上今年是十二还是十三来着?还是小孩子呢,等他能亲政至少也五六年过去了,哪儿还能记得住我们家老爷。”
“这你就不懂了,”宋嬷嬷摆出一副你乡下地方待久了,已经跟不上潮流的表情, 道:“陛下书房里的桌子里头有个小屏风, 上头写着不少大臣名字, 说是将来等亲政了要亲自褒奖的, 你们家老爷只要这几年别犯事儿,注定要飞黄腾达了。”
“再说太后权势虽大,又一手遮天,但是你想想她还能做几年?还不如早早的在圣上身上下注,将来大把的好日子呢。笼络好了陛下宠臣的孩子,将来咱们国公府也就有了再次兴盛的机会了。”
常嬷嬷皱了皱眉头,虽然觉得这法子有点迂回,不过也晓得不过是两个孩子,对国公府来说添两张嘴吃饭而已,一本万利的生意,怎么都不亏的,当下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不如我们再去说一说?要我说你上次也太直接了些。”常嬷嬷埋怨了一句。
宋嬷嬷笑了两声,“谁知道你们家里这个老太太如此精明?”她说了这一句又急忙打岔过去,“说起来若不是你在,我也抢不到这个好差事,你想想,如果这一次办成了,你也能跟着一去回去国公府了,到时候我们也能跟老太君身边的王嬷嬷一样,一家子住个小四合院,还能有丫鬟伺候,得了体面的差事,就是少爷小姐见了你,也得好生尊称一句常嬷嬷了。”
常嬷嬷陷入这美好的梦境里头不可自拔,宋嬷嬷也没去打扰她。半晌常嬷嬷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走走走!再去说一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年我也是国公府出身的丫鬟,断断不能伺候这乡野村妇终老的!”
“正是!”宋嬷嬷也跟着站起来,将衣裳拉平,“若不是咱们家里没有适合的女孩子了,老太君原先的意思是不如再嫁一个庶女过来。”宋嬷嬷叹气,“老太君这真是——原先我们几个都觉得几个庶女也养的这么精细,总觉得是亏了,没想……还是老太君精明。”
常嬷嬷附和道:“可不是,夫人天天说国公府的日子好,尤其是临死前两个月,不然我也没这么容易说动小姐。”说着常嬷嬷又嘱咐一句,“小姐心里是同意了,但是面上你却不能说破。”
宋嬷嬷笑了两声,“你当我不知道?这姑娘家的性子,我在国公府里头看了不知道多少了。”
两人一路走着,常嬷嬷又说了方才老夫人的话,两人商量了对策,宋嬷嬷又在街上随意买了两样糕点,跟着一起去了陶家。
常嬷嬷提着东西去回报老夫人,宋嬷嬷则去依依屋里坐了会儿。
“快过年了,我也该回去了。”宋嬷嬷语重心长道,虽然方才她们两个商量着不能戳破小姐的心思,可是这事儿光靠她们两个出力,老夫人是肯定不会松口的,所以也得稍稍逼一逼这姑娘,没道理光盼着坐享其成,名声有了好日子也过了。
“这……”依依一瞬间低了头掩盖住自己眼神,抬头便又是平常那副温温柔柔的表情了,“嬷嬷回去替我问外祖母好,母亲去了,我也不能在她身边尽孝,这心里着实难受。”
宋嬷嬷心里偷偷乐了乐,这姑娘语速都变快了,要说她不想回去国公府过那进门出门都跟着丫鬟,举手投足都有人伺候的日子,她第一个不信!
那边常嬷嬷将东西放在桌上,也是一样的说辞,“临近过年了,她说再来给老夫人道个别就该回去了。”
谢嬷嬷给玖荷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说你看我说的不错吧。
玖荷有点调皮的眨了眨眼睛,她说还要再道别呢,这是以退为进,重点是还要再见老夫人一次。
谢嬷嬷有点愣住了,半晌笑了笑,心想横竖也就这一次,还能翻起什么花儿来?
“毕竟也算是亲家派来的人,你带她进来吧。”老夫人不急不慢叹息一声:“见了这次,以后怕是也没机会再见面了。”
听见老夫人这话,纵是常嬷嬷这等脸皮,也不由得红了红,“我这便去叫她进来。”
“您别跟她一般见识。”玖荷借着倒茶的功夫没忍住劝了一句。
老夫人冲她笑了笑,道:“你看我可是老糊涂了?都气过一次的事情,如何还能叫她来第二次?”
玖荷不好意思低头笑道:“要不您别说话了,那边派来个婆子,我们招待便成,您是老夫人,怎么好亲自跟那边的下人打招呼的呢?”
老夫人有点感谢她的回护,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道:“我们家里没有那么多规矩。”
“我也觉得。”谢嬷嬷上来说了一句,“那姓宋的婆子说话太不客气了,哪儿有把您当成亲家太太的意思?再说当初成亲,他们可是求爷爷告奶奶扒上来的,她是没见到还是怎么?现在来装大爷了。”
玖荷咳嗽了一声,那边常嬷嬷已经掀了门帘,带着她嫂嫂宋嬷嬷来了,不过还有两个意外之客。
小少爷跟小姐也过来了。
老夫人眼睛眯了眯,扫了常嬷嬷一样。
这等眼神……常嬷嬷不由得有点害怕,略略低了头,可是转念又一想,是在这小民家里终老,还是能回到国公府享福,成败就看这一次了,当下又挺直腰板抬起头来,笑眯眯道:“我嫂嫂就要回去了,今儿专门买了东西来给老夫人问安的。”
她带来那东西玖荷也扫了一眼,不过是街上寻常之物,要说用心,那是一点没有。
老夫人嗯了一声,道:“你有心了。”又问:“准备哪日回去啊?可曾看了黄历选个好日子?天气冷了,路上怕是又要下雪,路上至少得留出二十天来才好,而且还得计算好了,中间在哪几个城镇里头歇息,万一要是一天没赶上,后头的路程可就走的不舒服了。”
宋嬷嬷哪儿想过这个,她根本连马车都没订呢,当下被问的哑口无言,求助的眼神往常嬷嬷身上去了。
玖荷看了都快笑出声来,平日里老夫人不显山不漏水的,尤其是上次老夫人被她气得晕了过去,她还以为老夫人这性子是那种耿直到不行的,不过……现在这样刚好!
常嬷嬷急忙上前一步道:“她来的时候是国公府派了马车过来的,要走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宋嬷嬷松了口气,连忙顺着这个意思又说了两句。
老夫人举起茶杯来抿了两口,不急不慢嗯了一声,道:“路上小心。”旁的竟是一句话也不多说了。
玖荷十分开心,只是宋嬷嬷就没这么舒服了,她心里暗暗骂了一句,又扯开了话头。
“您别怪我旧话重提,先夫人还做姑娘的时候便是我们老太君最最喜欢的女儿,我一来看见依依就跟当日看见先夫人一样,若是能让我们老太君再看一看,她心里都不知道有多开心。”宋嬷嬷说着说着,竟然还红了眼圈,装得别提有多真了。
玖荷故意咳嗽了一声,将她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气氛破坏的一干二净。
宋嬷嬷狠狠瞪了她一眼,道:“说句不吉利的话,我们老太君翻过年去就六十了,还不知道能过几个年,您就连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她吗?她不过就是想见见这一对苦命的孩子啊。”宋嬷嬷说的自己先哭了起来。
可是屋里几个人,老夫人不动声色,谢嬷嬷跟先夫人还有她带来的陪嫁常嬷嬷一起耳濡目染十几年,这些人是个什么脾气早就摸得一清二楚,看见她哭也不过是翻了个白眼,将头扭过一边去了。
不过屋里坐着的少爷小姐两个听了这话,都不约而同的红了眼眶,陶行别过头去,依依更是用手帕盖了面,似乎已经哭出来了。
谢嬷嬷一声叹,又去转头看玖荷,只见她恶狠狠的瞪着宋嬷嬷,似乎下一个动作就是扑上去了,谢嬷嬷想起她先前说的那句“不能说老夫人跟陶大人的不是”,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只是又有点感慨,这一家人有的时候还不如这半路出家的。
玖荷往后头一张望,三辆马车,她冲着老汉点点头,客气道:“您稍等片刻,我先去回老夫人。”
玖荷回去屋里,有点雀跃跟老夫人道:“齐家派人来了!”
老夫人嗯了一声,谢嬷嬷却有点疑惑,“你这么开心做什么?”
玖荷笑了笑,“这是常嬷嬷宋嬷嬷两个露底了,齐家老太君服软了。”看着谢嬷嬷还有点没明白过来,玖荷道:“方才那老汉开头第一句话就是问这儿可是陶大人家里?这说明什么?”
玖荷看了谢嬷嬷一眼,也不卖关子了,“这说明他们从来都没来过,若是齐家平日里跟咱们有往来,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地方?”
谢嬷嬷不由自主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这些年……”说了三个字儿又想起来不是什么好事,虽然玖荷也不是外人,只是不管跟谁说,这种事情纵是自己想起来都是有几分不舒服的。
“就算问一声是打招呼,是客气。”玖荷又道:“我看他们几个人,周围都落了些烟灰瓜子儿壳什么的,想必已经在咱们家门口等了一阵子了,您想,若不是那家的老太君专门吩咐了,齐家的下人又怎么会好好的在咱们家门口等着?连门都不敢敲,生生的等着人出来。”
看那两位嬷嬷就知道国公府齐家的下人平日里是多么的傲气了。
老夫人嗯了一声,看她们两个很是不沉稳,又比往日都开心了几分,当下道:“将人请进来,再去叫行哥儿和依依过来,既然他们外祖母专门给带了东西,也叫他们两个出来看看,这样回去的人也有话说。”
谢嬷嬷出去叫人,玖荷去厨房烧水沏茶,等她端了茶出来的时候,那一位带头的老伯已经在老夫人屋里说话了,玖荷从半掩的角门往前院一张往,他带来的手下正往卸东西,看见玖荷,谢伯伯赶忙两步过来,小声道:“多煮些茶来,要有馒头面汤等物也稍稍准备一些。”
玖荷点头,举了举手上的茶壶道:“东西放下就去。”
谢伯伯虽然是一脸的笑容,不过也带了点不屑,“这一拨才是正儿八经走亲戚的呢,只是又客气的不像话。”
谢伯伯还得看着前院,说了两句便又走了回去,玖荷端着茶壶到了老夫人屋里。
老夫人坐在上首,背后站着谢嬷嬷,少爷跟小姐一左一右坐在她下手,正中站着那老伯正在说话。
能被国公夫人派出来办事,还是在前头一桩事情办砸了的前提下出来,这一位必定是个能八面玲珑的角色,玖荷放下茶,扫了这老伯一眼。
年纪大,面向看着很是和善,这头一眼就叫人生不出恶感来。
老伯看见玖荷倒茶,冲她微微一笑表示感谢,不过说话的节奏一点都没乱。
“……原该叫常嬷嬷跟着一起回来的,只是她们两个回去的路上兴许是哪顿饭吃的不太合适了,染了病,好容易撑到国公府,回完话就躺下了,两天就瘦成皮包骨头,我们老太君请大夫看了,说是得了时疫,老太君便将他们一家迁去京郊的没人的庄子上养着了……我临来的时候老夫人还专门差人去看了,怕是好不了了。”
“这可真是……”老夫人叹了口气。
依依已经忍不住出声询问了,“常嬷嬷什么——”她抿了抿嘴,将原本打算说的下半句话咽了下去,明显换了个说辞,“临近年下的,怎么这个时候病了呢?”
玖荷看见那老伯嘴角明显往上翘了翘。
“咳,姑娘跟我们老太君想到一处去了,连说的话都一样呢。”老伯兴高采烈的赞了一句,“要不怎么说是亲的呢,当日您母亲在家的时候,也是跟老太君最贴心的一个。”
玖荷咳嗽了一声,要说一个懂事尽职的丫鬟,这个时候是该打断对话了。这分明就是挖墙脚,或者说哄骗还不太懂事的小孩子来着。
老夫人看她一眼,玖荷微微屈膝,端着东西又出去了,临出门听见那老伯又换了个话题。
“老太君叫我给您陪个不是,原想着夫人去了,咱们两家更应该走动才是,没想这婆子平日里在家里倒还过得去,一出门就成了这等张狂样子。”老伯一边说话,一边唏嘘,“只是我还得多解释一句,老太君原不是这个意思,都是传话的婆子会错了意。”
玖荷看不见,不过她觉得老夫人兴许是点了点头,因为那老伯笑了笑,又道:“咱们家老爷深受圣眷,没两年调回京城,再好好走动不迟。”
后头的话玖荷是没听见了,她已经进了厨房,给前院几个帮手煮茶热馒头填肚子去了。
这一忙就到了中午,这些人也没多留,只说后头怕又有雪,路上不好走,万一年前赶不回京城就不好了,因此卸了东西又拿了赏钱便离开了。
玖荷做上午饭,又去老夫人屋里续水,听见老夫人正跟少爷小姐道:“礼单你们也看看。”说着,依依起来接过单子,看了两眼又递给少爷。
“米面粮油还有些野味都收了,回头做出来我们过年吃,那个时候你们也出了热孝,能用些荤腥了。”老夫人一边回忆着礼单上的东西,一边道:“你外祖母给你的素银首饰,你收着便是。”
依依点了点头,老夫人又对陶行笑了笑:“那些文章看看就成,有合意的字句摘抄两句,但是也不用深究。”
陶行却有些不太理解,不过也没当着老夫人的面说什么,因为临近午饭,两人拿了东西便走了。
下午陶行读书,玖荷照理去给磨墨倒茶换手炉,却见陶行坐在桌边发呆,前头的案上放的正是京里那一位齐家老太君给他的文章,厚厚的一大摞。
看见玖荷进来,陶行欲言又止犹豫好久,这才道:“那人说这是今年殿试上的好文章,说外祖母专门找来给我看的,怎么……怎么祖母不叫我细看呢?”
陶行这么问不过心有疑惑,也没什么人可以问,自然也是没打算从玖荷哪儿得到什么回答的,毕竟……她不过是个卖身的丫鬟。
玖荷看见他的表情就知道这一位少爷是怎么想的了,祖母家里跟外祖母家里不合,一边觉得祖母是为了这个才不叫他细读,一边又觉得就这么直接去问祖母不太敢,毕竟那一位外祖母家里的人可不怎么地道。
玖荷不由得叹了口气,心想齐家这一位老太君还真是惯会使软刀子的人,怪不得上辈子齐家小辈都无能成了那个样子,齐家表面上还稳稳的撑在那里,一大半都是这位老太君的功劳。
“这文章……我想老夫人不叫你细看,大概有三个理由。”
陶行抬眼看她,眼神越发的疑惑了。他一个理由都想不到,这丫鬟居然能想出来三个理由。
“你说说看。”陶行坐直了身子,专注的看着玖荷。
“首先这读书得一点点来,少爷现如今还在准备童子试,看着殿试的文章委实太早了一些。”
玖荷还有一句话没说,便被陶行打断了,“我知道,可是这是殿试的文章,不论排名如何,这些可都是同进士做的文章,看看……也是没有坏处的吧?”
“县试,府试,院试,接下来是乡试、会试,之后才能殿试。”玖荷将整个科举数了一遍,道,“我问一句,如果一切顺利,少爷什么时候能参加殿试?”
陶行皱了皱眉头,“明年县试的时候我还在孝里,最快也要后年才能县试,下来是府试……院试三年两次……”陶行伸着指头数,再开口已经客气了许多,“得六年。”
玖荷点了点头,“那就是两届了。”
陶行嗯了一声,玖荷又问:“殿试考什么?”
陶行比方才认真许多,他已经明白能从玖荷这里知道祖母是什么想的了,便郑重其事回答道:“考策问,考治国理政,由陛下亲自出题。”
玖荷再次点头,道:“陛下今年十三岁,现如今还是太后垂帘听政,同几位顾命大臣一起理政。我猜……”玖荷想起上辈子太后不甘心放手搞出来的烂摊子,道:“这两次的考卷多半是考孝道。”
陶行方才已经翻了两张卷子,现如今看着玖荷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玖荷给他倒了水,又给手炉里头换了新碳,用若无其事的语气暗示道:“不管是主持乡试的学政,还是主持会试的钦察大臣,这么些年,可从来没有人当过两届考官的。”
陶行刚想反驳殿试不一样,殿试从来都是陛下出题的,可是忽然想起来太后垂帘听政这事儿来,六年之后轮到他科考之时,陛下已经年满十九岁,无论如何都该亲政了,那个时候肯定不会再考孝道了。
陶行嘴紧紧的抿在了一起,果真是三个理由:时机、内容,还有出题的人。他忽又站起身来冲玖荷深深的鞠了一躬。
“若不是你给我答疑解惑,我怕是要误会祖母了。”
玖荷看见他面上严肃的表情竟然跟陶大人有了几分相似,当下闪了身子没受他的礼,道:“我不过是个丫鬟。”
陶行也没强求,只是道谢两声越发坚定的读书了。
玖荷收拾了东西出来,回到后院不由得又看了看小姐的屋子。
少爷虽然是个软耳根子,却能明辨是非,也听得进去话,可是这小姐……
“咳!”宋嬷嬷有点失望,“要她没用,关键是少爷!得把少爷带回去!”
“少爷一向是个没主意的,小姐同意了,就算这次带不走他,下次也是一样。”常嬷嬷解释道:“况且人家祖母还在,老太君这么想带人回去,小姐还好说,可是少爷就有点为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