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综]误入正途. > 60.仙四番外

60.仙四番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防盗章, 请于24小时后刷新重试。  大皇子早逝,几年前就走了,仅剩下的几个皇子也是战战兢兢, 生怕皇帝把火撒在了他们身上。

朝廷上的御史们还参了左相一把,说他教子无方,王清山在宁州任职期间徇私舞弊, 纵容下属鱼肉百姓。

皇帝一看证据确凿,就下了道旨意把王清山关进了牢里,然而后面怎么办,却没有说了。

左相位高权重, 辅佐皇帝多年。他的女儿又是太子妃,可谓位高权重。

自从皇帝身体抱恙后, 这朝堂就变得风云诡谲,能当官的都是聪明人, 哪里会不明白王清山这是成了皇帝敲打太子一党的牺牲品。

一时间朝廷上下, 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就轮到了自己。

数月后, 皇帝忽然对众人说是要出京城, 去景明园去散散心, 又点了太子监国,把三皇子放了出来。自己就带着剩下的五皇子、六皇子以及几个受宠的贵人, 乘着御驾浩浩汤汤的离开了。

留下太子和满朝文武大眼瞪小眼, 着实有点儿懵。

他们本来都以为皇帝把左相的儿子关进大牢是为了打压太子, 可现在又把监国的重任交给了太子, 究竟心里是怎么个想法呢?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不明白。

太子和自己的岳丈两人暗地里琢磨了一阵子,也是摸不透自己亲爹的心思。不过说到底,心里还是很高兴有了这个机会。直到京城外传来了一个消息,皇帝遇刺了,不过刺客被五皇子给挡下了,没有出大事。

太子不想承认,在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内心除了担忧,还有隐隐带着几分失望。究竟为什么失望,他不敢去深想。

忍忍忍,太子站在书房里,手里捏着一本奏折,眼神幽深得叫人心惊,他已经忍了十多

年,几个兄弟在身旁于虎视眈眈,他究竟还要忍多久?

皇帝不知道太子已经开始转变的心思,御驾回到京城,看着这掌握在自己手下熟悉的一草一木,他的心里很高兴。

五皇子和六皇子站在他的身侧,前面走过来的是他精心培养多年的太子,而他们转眼都长大了,他也由当年的初登上皇位战战兢兢的皇子,变成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帝王。

“这几日,辛苦你了。”皇帝拍了拍太子的手,有安慰之意。

太子有些惶恐,立马说:“父皇过奖了,儿臣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

皇帝笑了笑,“还没用饭吧?过会儿你和你的两个弟弟,都和朕一起吧。”

皇帝发话,你是不饿也得饿,并且这话是父皇有意亲近自己,太子压下自己原本有些复杂的心思,立即应下了。

一顿饭吃得太子心情不错,皇帝在打发了其他两个儿子后,还跟太子聊了好一会儿,话里话外都透着欣慰和鼓励,却没有听见皇帝在他离开之后,发出的一声叹息。

这个儿子太平庸了,平庸到他不放心把江山交给他。如果他不是皇后所出的嫡子,他绝不会将他立为太子。

可是如今看来,当年的坚持也许并不正确。

……

皇帝的表扬让太子激动的许久,直到一道道的圣旨,把他炙热如火的心给生生的扑灭了。

皇帝不仅把四皇子放出,还把五皇子,六皇子封为顺王和端王,各自领了差事,前者皇帝把他放进了兵部。

这一举一动,让太子难免多想。不说六皇子,在太子的心中,他根本就算不上敌人,没有与自己一争的可能。但五皇子,他身后不输太子本人的岳家,再加上如今为皇帝舍身挡刀的功绩,让太子深深感到了忌惮。

他的手无意识敲击着檀木制成的桌子,发出了“笃笃”的声响,一下一下好似敲在了人的心头。

深受太子信任的内侍注意到太子阴沉的神色,噤若寒蝉。

“把这封信送给左相大人,小心行事。”太子淡淡道,眼中却藏着几分阴霾。

这送自然是要秘密的送,内侍低了头,收好信,悄然无声的退了出去。

夜色如水,月色如霜。

明明正是不暖不凉正正好的天气。

太子的心却冷得结了冰。

“我那五哥近来锋芒太过,已经让太子记在了心里。”手中捏着一枚棋子,端王唇角一勾,表情看着有些嘲讽,“我那哥哥可不是个好性子,别人要拿了东西,可得付出不少代价。”

窗户关得不严实,有几一阵风随着缝隙涌了进来,吹得两人宽大的衣袖直飞。

陆明琛低垂着眸,在灯光下的眉目莹润如玉,五官俊美的好似画中人般。

他摩挲着手中的酒杯,不可置否道:“这两人斗得厉害,上头还是照样压着那座山。”

陆明琛微一停顿,忽而看向端王的眼,问道:“那位的身体近来如何?”

“上次遇刺,五哥虽为父皇挡了一劫,但还是受了些惊吓,前些天手抖得厉害。”端王正在想事情,随口道了一句。

“启禀王爷。”身着黑衣黑靴的侍卫步履沉稳的走了进来,附在端王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端王皱眉听着,等到侍卫退出去,他忽然站了起来,“明琛,你说太子他会不会想要……”他话没有说完整,陆明琛却听懂了。

他没有说话,心里却赞同了端王的想法。

“我们的机会来了。”端王哈哈一笑,那双眼瞳,在晕黄的灯光里,显得格外明亮,闪烁着一种名为野心的光芒。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转眼便到了十月。

十月十日,乃景朝当年建国之日,是以这日宫中举办了两场宴会,第一场是为诸位大臣准

备的,第二场则算是家宴。

陆明琛早早就穿戴完整,玄衣黑发,眉飞入鬓,鼻梁高挺,整个人看起来清瘦而苍白。

“今日没事的话,就不要出门了。”剑被他擦的光洁如镜,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寒芒,将剑收入鞘,他肃了脸色,沉声对太子长琴交代道。

太子长琴与他磨合数月,早已清楚此人处事沉稳,绝不会空口白话,又知道他向来与端王交往甚密,心里早就有了猜测。

他对于此事乐见其成,陆明琛权势越大,助力越大。

他温和的笑了一下,点点头,“好。”

陆明琛不放心,拨给他几个侍卫,这才抬脚离开了。

家宴是在承乾阁举办的。

此时皇上还未到,还不能入座,因此众人只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

“大哥。”太子为一国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见到太子,顺王和端王这些兄弟便要向他行礼。

看到几人行礼,太子眼中闪过满意的神色,嘴上却还是显得极为宽厚,道:“大家都是兄弟嘛,不用多礼。”

太子近来架子端得越来越厉害,面上却依旧摆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但顺王和端王几人哪敢真应了他的话,连道这是应该的,前前后后做全了礼数。

太子笑了笑,目光看向顺王,语气十分温和,“你的差事办得如何?可有人为难你?”

龙子皇孙的,只是下来办事,兵部的人都是人精,还用不着为难顺王。

顺王暗暗不屑,却带着一副兄长关心我十分感激的小表情,摇头道:“初来乍到,只怕是弟弟不明事妨碍了诸位大人,诸位大人都极好,有问必答。”

太子嗯了一声,又和其他几个兄弟聊了起来。

于是皇帝一来,就看见了这幅兄友弟恭的场景,不管这是表演出来的还是事实,都让他最近暴躁的心情舒缓了许多。这心情一转好,面上便表现了出来。

“大家都坐吧。”皇帝手向下压了压,近来因为诸多事情发生苍老的许多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

众人向皇帝行了一礼后,这才入座。

美酒,佳肴摆在了众人面前的小案几上,浓郁香气飘荡在空中,叫人垂涎三尺。

戏台搭在了离众人不远的前面,开场的锣鼓声响起,承乾阁一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这出戏主要说的是一个穷书生靠着爹编草鞋含辛茹苦赚的钱读书识字,被员外相中招为女婿,再考中状元的逆袭故事。

“这儿子挂念着父亲,也没叫他的父亲辛苦白费啊。”看着戏台上穷书生高中状元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将亲爹接到了京中,皇帝轻飘飘的感慨了一句。

联想到近日里发生的事情,坐在案几前的一众妃嫔皇子眼观鼻鼻观心,别的话那是一句也不敢搭。

注意到下面人噤若寒蝉的样子,皇帝放下酒杯,有些意兴阑珊。

一顿饭,所有人食不知味。

戏到末尾,宴席也差不多要结束了,众人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天空绽开了一团团五光十色的烟火,引得大家不由自主的抬头去看。

皇帝皱起眉头,直觉有哪里不对劲。

“嘭”的一声,酒杯在地上碎的四分五裂。

太子不知从何处抽出的匕首,架在了旁边的顺王脖子上。

匕首寒芒闪烁,锐气逼人,顺王脖颈上有鲜红色的血渐渐渗了出来。

除了端王,众人都呆住了,倏忽间变得鸦雀无声。

有些胆小的妃子傻了,惊声尖叫了起来,却被太子充满寒意的双眼扫过,顿时发不出了声音。

刀剑相触的声音在殿外响了起来,一声声哭饶,惨叫接二连三的响了起来,划破了这座静静矗立了几百年皇城的夜。

一阵混乱的脚步声响起,殿门被猛地撞开,一个个身穿黑衣的侍卫哗啦啦的涌了进来,一众妃嫔连同皇子团团围住。

“逆子!你这是想弑父篡位吗!”皇帝在一众黑衣侍卫的包围之下,冷冷地望着太子,除了愤怒,藏在眼底的更是失望。

“父皇,这一切都是您逼的!”太子平日的文质彬彬面具被撕了下来,恶狠狠的瞪着皇帝,那目光犹如一只饿得许久的野狼,“太子……太子!从母后去世起,到五弟六弟他们长大成人,我至今依旧只是太子!……一个永远只能顺着皇帝,永远无法展示自己才能的太子,有倒不如没有!”

皇帝像是被人抽走了脊髓,失去了所有精气神,“可朕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

太子露出一个苦笑,“帝王之心高深莫测,儿臣猜不透,也不敢再猜下去。”他一顿,语重心长地道:“父皇,我不如您,我等不下去了。”

皇帝不怒反笑,连连道了几声好,“你真是朕的好儿子,景国的好太子。”

“父皇……”面对着积威已久的皇帝,太子的心里不禁有些胆怯,他稍稍后退了一步,引得置放在端王脖子上的匕首又深了几分。

“够了!”盯着顺王滴落的血,皇帝低斥了一声,“你想要我怎么做?”

“只要父皇下旨传位与我——”太子紧了紧手中的匕首,神情有些紧张,但心情却是激动的,“儿臣保证,绝不伤五弟一根毫毛,而您则是万人之上,尊贵无比的太上皇。”他使了一个眼神与身边的近卫,近卫捧着一张明黄色的布帛,呈到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一看,冷笑了一下,上面是已经拟好的传位圣旨,字迹看起来竟然和皇帝本人的相差无几。

本以为自己这个儿子平庸无能,现在看来,却还是有几分可取之处的。

“父皇,不要再拖延时间了。”太子唇角一压,冷笑着卸掉了顺王的一只胳膊。

顺王惨叫一声,捂着血流如注的手臂倒在了地上。

见到自己五儿子被二儿子砍伤,这骨肉相残的场景,让皇帝一惊,反应过来后怒不可遏。

“混帐东西!”他颤抖着手指指向太子,身体一滞,唇角竟然溢出了几丝鲜血。

妃子们见了,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好几个人抱成了一团,瑟瑟发抖,呜咽不止。

悄然无声的,太子的身后出现了一个人。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那人的身后,宫殿门口,如潮水般涌入了一群人。

那正是皇帝的人马,前身为陆家将的铁骑们。

“微臣陆明琛,叩见皇上。”

那个身穿玄衣的青年半跪在地上,沉声回道。

太子呼吸一滞,心沉了下来。他想到几个月前,皇帝把陆明琛调到了御前行走的职位,又让他成为了御前军的统领,难道那个时候父皇就发现了他的不臣之心?

“铿锵”一声,匕首掉在了地上。

“给朕拿下这个逆子。”皇帝闭了闭眼,语气里不悲不喜。

太子的铁骑在御前军下无力反抗。

太子呆呆的看着这一息瞬变的局势,当破釜沉舟的勇气消失,压在心底的惶恐不安如潮水般席卷而来。

景平四十九年,太子被废,皇帝也因为这件事情元气大伤,缠绵病榻。

又过了几日,皇子几人皆奉旨入宫侍疾。这日,恰好轮到六皇子。

皇宫寝殿中,皇帝眯着眼躺在床榻之上,双目下淡淡淤青,重病缠身,他已有之前已有好几日不曾睡过一次好觉,昨夜太医院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太医商量后给他换了副药,皇帝服下后,倒是难得有了场好睡眠,因此心情和精神都算是很不错。

六皇子是他最为宠爱的儿子,也是几个儿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一睡醒看见这个小儿子,皇帝的心情更是好了几分,面上的表情不由得柔和了几分,拍了拍自己的床边,“坐。”

六皇子自小与皇帝亲近,如果是换了其他皇子,听了皇帝的话,此刻内心应该是惶恐大于惊喜的,他却自在得很,也不和皇帝客气,坐在了边上。

皇帝见了,眼中顿时流露出几分笑意,和他谈论起了近日的事情。

朝堂的事情皇帝也没有深入的意思,父子两人便谈起了其他的话题,说得都是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六皇子甚至还说了些自己强拉着陆明琛去花楼却被他“惊恐”拒绝后发生的糗事,逗得皇帝龙颜大悦,难得的放声大笑。

“永安侯世子不错,是个难得的好孩子。”皇帝感慨了一声,“他们陆家子弟为我震慑了多少外族,即便是日后,也不该叫他受委屈。”

皇帝叹了一声,目光慈爱的看向他,道:“我听说近日京城来了位神医,治好了丞相夫人

的顽疾。”丞相夫人的病是和六皇子的“病”十分相似的心疾,出了名的难治,这些年不知喂了多少名贵的药都不曾见效,竟然被这外来的郎中治好,想来也应该有些真本事,“若朕百年之后,又有谁护着你,朕实在是不放心啊。”

皇帝这一生除却忧国忧民,小儿子的病也是他心头上的一个疙瘩,如果不是他的心悸,他根本在皇位的人选上犹豫,自己这个儿子,不仅是心性,还是天赋,都是几个儿子中最为出色的,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如果……这病能够治好的话。

这神医本就是六皇子安排好的计划,但听皇帝吐出这么一句话,他的心中还是十分感动。

“……父皇。”

皇帝拍了拍他的手,眯起了眼睛,一副倦怠的模样。

“好了,你先退下吧。”

六皇子替他掖了掖被子,轻手轻脚的退出了房门。

两个个月后,六皇子的“病”被神医所治好了,原本就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皇位之争,在六皇子病愈后更加激烈。

皇帝的病也在此刻突然转急,甚至一度睁不开眼。

弥留之际,皇帝强撑着立端王为太子,与自己的心腹大臣交代了几句话,便去了。

皑皑白雪悄然无声的覆盖住琉璃青瓦,这座巍峨高大的宫殿沉默无声送走迟迟暮年的老皇帝,又迎来了雄心壮志的新帝王。

这一年,京城的冬天来得很早,也分外冷。

朝廷上的御史们还参了左相一把,说他教子无方,王清山在宁州任职期间徇私舞弊,纵容下属鱼肉百姓。

皇帝一看证据确凿,就下了道旨意把王清山关进了牢里,然而后面怎么办,却没有说了。

左相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多年。他的女儿又是太子妃,可谓位高权重。

自从皇帝身体抱恙后,这朝堂就变得风云诡谲,能当官的都是聪明人,哪里会不明白王清山这是成了皇帝敲打太子一党的牺牲品。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就轮到了自己。

数月后,皇帝忽然对众人说是要出京城,去景明园去散散心,又点了太子监国,把三皇子放了出来。自己就带着剩下的五皇子、六皇子以及几个受宠的贵人,乘着御驾浩浩汤汤的离开了。

留下太子和满朝文武大眼瞪小眼,着实有点儿懵。

他们本来都以为皇帝把左相的儿子关进大牢是为了打压太子,可现在又把监国的重任交给了太子,究竟心里是怎么个想法呢?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不明白。

太子和自己的岳丈两人暗地里琢磨了一阵子,也是摸不透自己亲爹的心思。不过说到底,心里还是很高兴有了这个机会。直到京城外传来了一个消息,皇帝遇刺了,不过刺客被五皇子给挡下了,没有出大事。

太子不想承认,在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内心除了担忧,还有隐隐带着几分失望。究竟为什么失望,他不敢去深想。

忍忍忍,太子站在书房里,手里捏着一本奏折,眼神幽深得叫人心惊,他已经忍了十多

年,几个兄弟在身旁于虎视眈眈,他究竟还要忍多久?

皇帝不知道太子已经开始转变的心思,御驾回到京城,看着这掌握在自己手下熟悉的一草一木,他的心里很高兴。

五皇子和六皇子站在他的身侧,前面走过来的是他精心培养多年的太子,而他们转眼都长大了,他也由当年的初登上皇位战战兢兢的皇子,变成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帝王。

“这几日,辛苦你了。”皇帝拍了拍太子的手,有安慰之意。

太子有些惶恐,立马说:“父皇过奖了,儿臣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

皇帝笑了笑,“还没用饭吧?过会儿你和你的两个弟弟,都和朕一起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