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实业(下)
而前来报名参与采矿的人这样多, 为的也不光是燕云侯的个人声望, 更多的还是十分优渥的补贴和待遇。
燕云被鞑子铁蹄蹂|躏了三百多年,到底不如江南富庶, 物价自然低得很, 寻常农户每月的收入也不过二十多文钱, 若家里有几个壮劳力, 能外出找些活计来做;或是女眷在家中织些土布绣些花样子拿出去卖,再加上三不五时攒点鸡蛋菜蔬,去集市上换钱,这月的收入就能多些, 但总也不过六七十文罢了。
一年下来, 这样的贫民家里也不过能得几百文钱,通常还攒不下来多少, 若有个头疼脑热天灾人祸的,甚至还要举债度日。
再高一等的则是家里有点小买卖的人家, 或是开个早饭铺子,或是开座磨坊制些豆浆豆腐,再就是杂货铺子、茶水棚之类,一年到头总也能有好几贯大钱的毛利, 净利也不会低于三贯钱,算是朔北地界的小康家庭了。
而城里那种养了十好几匹大青骡、供着十数辆木板大车的车马行, 酒楼客栈布庄粮店, 这样的营生已不能算作个体户小作坊, 东家掌柜甚至能雇得起几个帮佣, 创造好些个工作岗位的,一年少说也有几十两银子的毛利,这在朔北人民心目中已经是大富豪的级别了。
至于青楼戏馆这样的顶级娱乐场所,或者是牙行钱庄这种财富聚集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的金融产物,这四个州里是一家都没有,连茂通和庆丰那样雄厚的实力,暂时也没能把生意做到燕云来。
朔北的百姓,是真穷啊。
王徽走马上任的时候,一看这情形,也是犯了好一阵子的难。
所幸燕云目前虽然穷困,却到底物产富饶,又有田又临水,还是平原地区,适宜种植,只消因地制宜埋头苦干,不论工业还是农业,燕云之地都是非常丰美的温床。
以前穷困,不过是因为鞑子蠢笨,不懂得如何发展而已,白白浪费了这样一块宝地。
这几年下来,王徽已经把草原上的柔然人打怕了,不独漠南漠北大片区域已在大楚版图之内,连燕云地界的鞑子也开始收缩势力,明知道俅特格王的大本营就在朔州,却硬是不敢发兵攻打,仅剩下的十几万军民抱团龟缩在燕云剩下那十二州里头,拒守居庸关不出,再也不敢主动扰边。
说来也好笑,居庸关号称“天下最险”,历来都是中原汉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今却反倒成了鞑子自己的保护墙,只盼这座天下第一雄关能阻住镇北大将军的脚步,能拦多久是多久。
鞑子不主动搦战,王徽倒也不急着去打仗,毕竟居庸关确实难破,柔然一国又到了危急存亡之秋,难免怀了哀兵士气,若贸然就直接打过去,只怕胜算不大。
故而当务之急还是得按兵不动,老老实实安居朔寰云应四州,搞科研、抓经济、促生产,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才能有更大的把握打赢接下来的硬仗。
毕竟……灭掉柔然,可并非是燕云侯的最终目标。
既然要把燕云打造成自留地,那当然就得大力发展工农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农业方面,王徽暂时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搞什么高技术农业生产,时代、观念和生产力都不允许,而现有的农耕技术和制度也已经相当成熟了,她也就没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只让赵玉棠领了这一块的差事,又拨给她一些人手,时不时到周边各村县走访一番,看看土质收成,哪些地若是种错了东西,又或是有弃置不用的荒地,也可以即时指导一下。
期间李谧也帮了不少忙,主要还是体现在水利灌溉方面。
而重点当然是工业。
燕云四州既有煤又有铁,更有各种丰富的金属矿产,虽然不是什么富矿,但即便是贫矿,也足够发展初期所用的了。
毕竟眼下手头只是空有炼钢的技术,却都还是纸上的东西,因为材料的短缺和技术上的难度,第一台转炉还没有搭建完成,连炉子都没有,就更别提量产钢材了。
而搭建一台转炉以及实验所用的铁和其他金属,所耗相对来说自然会比较少。
故而这第一次招募民夫的人数也没有太多,煤矿七百人,铁矿一千人,且都只是在已经露天的矿床上进行开采,暂时不需拓宽其他矿脉。
至于报酬,王徽还是决定暂时以粮代币,采矿期间,每个民夫的午饭都由卫所衙门包了,权是足料的粗面窝窝就酱菜,每两日能吃一个鸡蛋,每五日有一顿荤菜,且每月每人都能领到半斗米的月薪。
折合朔北的物价,就是每月二百文钱。
能出劳力来做民夫的,必定都是贫苦人家,而每月二百文钱,每天还能白吃一顿午饭,隔三差五还有蛋有肉,这对那些贫民来说,实在不啻于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事。
朔北地区贫瘠,若说江南已初现商品经济的萌芽,那么燕云就是八字都还没一撇,此地百姓对银钱的需求不大,反倒是各类现成的粮食布匹、生活用品,那是非常缺乏。
直接支付货币对王徽来说自然更加省事,甚至还有更简单的法子,什么银子铜钱都用不着,直接发银票就得了。
然而她毕竟还得为燕云的将来考虑。
自从两年前苏锷的船队第五次出海返航之后,她名下的现银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然而彼时她正在漠北打仗,思来想去也没什么花头,索性就拿出一部分,托苏锷和邵云启作了公证,直接在茂通和庆丰入了股,以后也是每年有红利可吃的股东了。
那时她已是正三品平朔将军,手底下还掌了雁门卫和河套平原,在金陵的声望虽说不如眼下,但也是十分雄厚,远非当年那个空有封号的长乐县主可比,再加上她出的钱也确实多,庆丰和茂通自然乐得有这样一位手握重兵的武将来入股。
她当时也咬了咬牙,把那次出海分得的全部红利——共计六百万两白银——对半分开,分别投给了茂通和庆丰两家,一家三百万,如此也就在两家各拿了十五支股子。
这已经是仅次于苏锷和大东家的大股东了,甚至比邵云启手里的股份还要多一些,而在两家经营上出现的一些大事,她也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故而,弄些银票——甚至是现银来,发给朔州城的民夫做工钱,对王徽来说,反倒比用粮食支付更加方便也划算。
毕竟燕云四州目下粮食亩产不高,又正值初春,不是收获的时节,粮铺米价颇贵,农户手里也没有多少余粮,若要支付足够的粮食做工钱,那还是得从雁门河套那边调运过来。
这期间产生的人力费、物力费,还有时间成本,就更是一笔不菲的数字了。
但即便如此,王徽也得咬牙忍下来。
毕竟基业草创,步履维艰,什么都得她这个父母官来出大头,如此就更得步步谨慎,眼下燕云四州物力不丰,可供交易的商品非常少,一旦她用了太多的银钱作为酬劳付给,就很容易造成物价虚高。
若用的是银两铜钱也倒还好,毕竟是贵金属,流通量有限,可若用了银票……
——那就做好准备迎接通货膨胀吧。
故而虽然艰难些,王徽也不可能开这个口子,给燕云留下金融危机的隐患,说不得,这最初半年里头的民夫口粮,还是得由她来出血。
好在这也只是初期,万事都刚刚起步,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早在燕云四州未破之时,王鸢和李谧就跟她交过实底,经过他们长时间的钻研改良,贝氏转炉的搭建手法已逐渐趋于完善,虽然仍是纸上的实验,却到底比当年王鸢她爹留在手本上的法子更为实用,也更加贴合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王凝远毕竟天真,一派书生学究气,留下来的搭建手法几乎全都要用到后世的科技,自然不能直接拿来用。
所幸王鸢天纵奇才,于术数理工方面极富天分,几乎是青出于蓝,再加上李谧从旁协助,终究还是一点点攻克了转炉搭建的最大技术难关。
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多的材料和燃料,第一座转炉的建成,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而且这时间也不会太久。
待到日后转炉搭建成功,燕云的钢铁工业走上正轨,同时也能带动其他周边产业发展,商品经济自然也会抬头了。
等到那个时候,她自然会动用权力,把庆丰和茂通的分号也开到朔北来,扶持实业、还富于民,那时的燕云,才真正能称得上是“通都大邑”。
算来——也不过只有两年时间了。
#
王徽轻轻合上手头的邸报,揉了揉额角。
目下已是三月中旬,自打送走钦差之后,她就这样没日没夜地操劳,一时照看民夫征募,一时又跑去两座矿场亲自视察,同时还要兼顾燕云大营里的日常操训和防务,更要远程遥控雁门卫诸般事宜,每日里忙得昏天黑地,饭也是囫囵吃一口就罢,每天睡不到三个时辰就得起床,去处理那些仿佛无穷无尽的事务。
就算是铁打的人,也有点吃不消了。
好在最艰难的时节差不多已经过去,眼下虽还忙碌一些,到底也是步入了正轨,接下来只会一天比一天好。
她就又拿起上半月的煤铁两矿采获表仔细端详,看着那一条比一条多的出矿量,眉目间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然而就在这时,房门却猛地推开了。
王徽皱眉望过去。
来人却是姚黄,她大口大口喘着粗气,额上尚有汗水淌下,身上戎装有点乱,神情十分凝重。
“主子!朔州铁矿场民夫暴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