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古代生活 > 64.第 64 章

64.第 64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林亦同喻禹一起参观, 建好的建造学院,两人走在里面, 边看边对一些细节, 做出调整.

林亦整体看下来,听着喻禹对于, 建筑的诠释,对这栋教学建筑,非常满意。

喻禹年轻的脸上, 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自信的介绍:“整体建筑, 当初设计成回字形, 也是考虑到您说过的, 要有一个大的空地,以后让学生们锻炼, 还可以做室外操作场。。。”

林亦点点头, 站在三层楼上,看着下面,中间空出, 一大块空地,以后做操场用, 四面都是三层的教学楼。

一层设计成了, 实际操作室, 以后所有的实操课, 全部会在一层上课, 这样运送物料也方便。

二层就是学生教室了,泥瓦木工专业,也是要教授,很多的理论知识的,包括怎样绘画制图等等。

三楼除了学生教室外,还有陈列馆,专门用来展示,木工领域的,一些成品展示,其实也算是一种授课室。

老师会带领学生们,进行实物讲解,也能更好的,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这个是他当初建议的。

还有就是老师,和山长的办公室了,外围那栋教学楼,跟这栋的功用差不多。

只不过在,两栋楼的间距间,做了很多室外石椅和凉亭,还种了很多花卉树木,从上面看去就像是小花园,也算是学生们的,一个休闲场所了。

两栋教学楼,共用一个大型操场,和一个环形的小花园,林亦看过后,呵呵觉得这环境,还是不错的吗!

看过后示意喻禹,去他办公室,两人要聊下招生事宜。

因为是在三楼,喻禹的办公室,风景还是很好的。

两人坐下后,林亦看着喻禹:“建造学院现在可以容纳,多少学生上课,上课的老师是否聘用好了,而且我们是,五年制学制,是每年招收学生,还是五年一招,这些你有什么方案,说说。”

这段时间建造学院的所有事宜,是完全交给喻禹的,他只做大方向把控,而且他希望喻禹,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

期间他可以引导,但是关键还是,要看他自己,只有喻禹成长起来,建造学院才会走出,自己的高度,他期待着。

喻禹低头思索了下,才回道:“建造学院的课室,现在共有二十间,每间容纳二十五人,最多可招收五百人,上课的老师,家父已经找了,我喻家世交,江宁府的安家,安家擅长南方的建造风格,还有园林设计上,都很擅长,这次过来的是,与我家相交的安家二房,他们家与大房分家后,过的不是太好,所以接到父亲的信后,决定举家迁来,不日就能到,成手工匠师父就有十五人,所以现在的老师,已经够用了。”

有安家在到时候他们,能接的工程也能多些,这样以后学院的资金会更充裕。

而且同林亦接触下来,也明白了,建造学院,还担负赚钱的责任,后期其他分院的建设,还要靠他们出部分的启动资金。

看茶炉里的水烧开了,站起身沏茶,沏好后给林亦倒上,才继续述说:“因为我们招收的学生,年龄段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所以不建议一年一招收,建议四年一招,因为我们的学制是五年的,而在最后一年安排的,是工地实际练习,所有学生基本上,都到工地去了,那时几个老师跟随就行了,这样教室就全部空下来了,那时招生最好。”

林亦端着茶杯,琢磨喻禹的话,不得不承认,设想很周到,本来他的想法,是想象现代似的,一年一招收学生的,但是喻禹整体说下来,明显更有道理,更贴合实际。

喝了口茶水问道:“那你打算怎么招生。”

喻禹观林亦的表情,知道这是认可了他说的,对林亦的询问,更用心回答:“我打算把大家分散到,各个村镇去招生,毕竟我们的生源,还是来自一些穷苦的人家,因为是我们学院,第一次招生,所以范围就定在,大清县内,如果招不满五百人,那么在去外县扩招。”

林亦听完想了想,这个方法太笨拙了,而且他们这是一种,新的形式办学,百姓们以前都没听过,那么对于他们的接受程度,就有待商榷了。

这样他们就会,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展招生工作,这样有点不效率啊!

想完看着喻禹:“你明天跟我去趟县衙,这事咱们最好还是,借助官府的影响力。”

这事做好了也是政绩,王伯伯已经在,举荐江南上,立过功,现在江南,已经在司农业寺任职,现在正做嫁接技术的积极推广。

等嫁接技术,在烨朝普及,并且取得成果后,那时江南的升官之路才开始。

而王伯伯应该,也会在那时升迁,如果在这段时间里,能再次做出卓越政绩,那么可以想象,这样一位治理地方的人才,决对会受到朝廷重用。

喻禹瞬间就懂得了,林亦的意思,这样一来,他们名正言顺,招生的事,绝对会事半功倍。

林亦看出来,有一会了,心里惦记慧娘,起身示意喻禹后,一起往出走,走在这栋楼里,还能闻到淡淡的油漆味道。

微笑着问喻禹:“安家人来了后,住在哪里,你可安排好了。”要是把人,都安排到静园,还是有点挤了。

毕竟光是成手工匠,就有十五人,那还有家眷呢,还不得三四十人啊。要知道当初喻家,还二十多人呢。

喻禹听后笑道:“现在只知道全家过来,还没有具体人数,我想等他们来了后,先安排到静园暂时住着,打算把静园旁边的空地,盖一座独立的小院给他们住。”

这事还没有跟林亦说过,现在正好说了。

今后学院办起来后,工作人员肯定会越来越多,最起码住宿是要提供的。

想了想对着喻禹道:“我记得当时买静园时,附近带了好几处宅基地,把这些统计出来,然后去找里正,把静园附近的宅基地都买了,都盖成两层独立小院,咱们以后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些还是早早准备出来的好。”把房子都盖成两层的,也能容纳更多的人。

喻禹心道,还是林亦想的周到,晚上他就去里正家。

两人走出来后,林亦抬头远远就能看到,官道出口那里,立着高大气派的石牌坊,走近后看到,上面书写着,‘青山学院’四个大字。

林亦满意的看着,石牌坊上的字,呵呵,这个可是萧荇釉,求他爷爷写的,不愧是书画大家,这字就是有气派。

和喻禹分开后,往家里走,现在慧娘已经八个多月了,肚子太大了,他有些担心。

在过完年后,发现慧娘肚子有点大,当时还不足六个月呢,在说他每天都控制着,她的饮食食量,不应该胎儿过大啊。

然后不放心在镇里,请了沈大夫来看,经过把脉后,被告知怀的是双胎,而且据脉象显示,应该是龙凤双胎,当时他心里的喜悦,都不知如何形容了。

现在随着生产日期越来越近,他心里也越来越焦躁,但是又不敢在,慧娘面前表现出来。

唉,说白了就是,他对古代的生产技术,没有信心,产婆早就找好了,而且他还跟人家,问了具体的生产过程,弄的产婆都用异样眼光看他!

他担心啊,觉得自己懂得越多,心里会稍微安心点。

回到家,看巧儿在院子,现在他不在,都会让巧儿陪着她师父,微笑看着巧儿,这丫头经过,这一冬天的练习,竟然有点瘦了,嗯只是有点瘦。

笑着问:“巧儿你师父呢。”

张巧儿看着林亦憨笑着:“师公你回来了,我师父在屋里睡觉呢。”

笑着领首:“你师父我来照顾就好了,你去忙吧。”看着这丫头欢快的跑了,失笑的摇了摇头。

回房看慧娘在看画册,哪里是在睡觉,好笑道:“你又骗你徒弟了。”

慧娘不喜欢有人,总在她身边转悠,嗯,他除外呵呵,所以总想辙,把她徒弟支走。

程慧娘靠着床头妩媚一笑 :“哪有,我只是对她说,困了想睡觉,让她做自己的事,然后回房,我又发现不困了,怎么能是骗呢。”

林亦走过去,看她笑的这个,狡猾的小模样,好笑的刮了下她的鼻子:“狡辩,今天宝宝乖不乖。”

说完把手放在,慧娘的肚子上,感受胎儿的动静,有时候小家伙们,动的时候,肚子会一鼓一鼓的,每每这个时候,林亦就会,跟他们玩一会,那里鼓出来,他的手就跟到哪里,感受着他们的成长。

程慧娘看林亦,又露出这副傻样子,也真是无语了,从她怀孕到现在,林亦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中,现在是越演越烈。

话说她也是母亲了,对孩子也爱,但是远远达不到他这样。

亦哥儿的手,放上一会后,感受到肚子里的小家伙,又开始闹起来,而亦哥儿一脸欣喜的跟他们玩。

一开始她也很有兴致,但是每天都要来几次,也是够了,不明白亦哥儿,怎么这么乐此不彼呢。

拿起画册继续看,这画册是亦哥儿画的,里面大多数,是她的人物相,从刚刚怀孕,一直画到肚子很大。

她觉得挺有意思的,感觉这本画册记载了,她的整个怀孕过程的变化。

所以她没事时,就会拿出来看看,里面还有一些她和亦哥儿在一起的画面。

特别是有一副,是画她坐在椅子上,而亦哥儿蹲在她身边,一脸幸福的,把脸贴在她隆起的肚子上,每每看了,都有一股暖流在心间划过。

林亦跟孩子们玩了一会,感到他们力道弱了,连忙把手拿下来,可不能让他的宝贝们累到了,呵呵,每天锻炼一会就可以了.

坐在床边,让慧娘靠在他身上,陪着她一起看画册,摸着她的发丝,笑着道:“等孩子出生后,我把他们每个时间段的变化,都画下来,都装订成画册,等咱们老了后,还这么依偎着,看他们小时候的样子。”呵呵,想想那个画面都很有爱。

程慧娘冲着林亦妩媚一笑,轻轻应了句“好”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