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到七十年代做女配[空间] > 第16章

第16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男人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僵了僵,随后又若无其事道,“是这样的,这就是我们村子里的所有牛车了,我们这里地广人稀,离最近的村子也要好几百里地,去借的话肯定就会耽误来接你们,因此,这也是没有办法了,几位同志理解一下啊。”

“对啊,俺们支书说的就是实话,”村支书后面站着的一个长的高高壮壮皮肤黝黑的男人忍不住讽刺道,“这里离俺们村子也就十几里地儿,你就那么弱,连这点路都走不了,这样的话还建设新农村呢,俺看你们就是来蹭工分的。”

“你怎么说话呢,”瘦弱男知青听到这话可就不乐意了,他上前一步,跟壮男怼起来,却被其他几位男知青挡住了。

“高云帆,我觉得支书说得对,就当锻炼身体了,大家鼓鼓劲,总不能让人家女同志走路吧,我们怀着希望和热血来这里下乡就是来锻炼自己的,这就是我们的第一道关卡,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虽然现在没什么体育运动,但是同志们,我们就把这当成体育运动了,能不能做到?”

说话的是一个长的很英武阳刚正直的男人,他似乎是男知青们的主心骨,他们也都很服他,跟着喊了起来,能做到。

“我们不能被女同志们笑话,对不对。”

“对。”众人异口同声。

瘦弱男人见状只敢在心里冷哼,哼,就会说好话,显摆什么呢。

“好,”男人调动完气氛转身对支书道,“支书,我们就跟在你们身后,你们呢,走的慢一点,我们会证明我们的革命精神,我们是不畏艰难险阻不怕苦不怕累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行,”支书看到男人轻而易举几句话就解决了男知青们心中的愤懑,私底下对其很是满意。

女知青们爬上牛车做好,几位男知青跟村民们就跟在牛车身后,一行人就这样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徐可很是欣赏的看着那位男知青,“同志们,男同志们这么厉害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一下他们,这样吧,我们唱首歌为他们加油打气怎么样?”

“好啊。”女知青们都纷纷同意了。

“那我打个头,”徐可扬起笑脸,高声唱道,“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是新兴的太阳,……”

女知青们欢快响亮的歌声响彻了这片宽阔的土地,男知青们也更加有劲了,跟随着女知青们的歌声也唱了起来,这时候的他们是无忧无虑的,也是十分单纯的。

姜云瑶被这些人的朝气蓬勃感染到了,也跟着哼哼了几句,她下意识的瞥向林灵,她坐在齐红旁边,她只能看见她低着头,长长的刘海遮住了所有,存在感极低。

她不再去看她,只是心里不禁对她更多了几分警惕。

------

紧赶慢赶终于赶在天黑前到了大冶村,大冶村原本不叫大冶村,叫大野村,因为前几年兴起的冶炼钢铁运动才改名为大冶村的,大冶村是离长白山最近的几个村子之一,就在长白山的山脚下,村民们因为时不时去山里挖点野菜,药材什么的,日子还是好过一点的。

村支书赵刚将他们带到了知青们居住的知青点,进去之后,里面已经有一部分知青在等着他们了,他们一个个精气神很足,面带笑容,一见到他们,知青里面一个男知青喊道,“新同志到了,来,大家呱唧呱唧,欢迎他们。”

一片热烈的掌声响起,徐可适时说道,“同志们,我们的前辈这么欢迎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回个礼啊。”

“是。”

“大家听我指挥,敬礼,”齐刷刷的一排十几个人行了敬礼,这个时候没有人搞什么特立独行,脸上的笑容也是灿烂的。

虽然赵宁不喜欢徐可,但是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她没脸,在她看来,关起门来可以吵架吵的昏天黑地,但是在外面他们就是一家人。

老知青们又鼓起掌来,掌声间歇,那位男知青又道,“同志们,你们一路上来辛苦了,我们帮你们将行李拿进去吧。”

“谢谢了,谢谢你们了。”

老知青那边的几个女同志,一个很和善的女知青接过行李笑道,“客气啥,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这点小忙算不上什么。”男知青们那边也一样,吵吵闹闹的就各自进屋了。

“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吧。我来大冶村已经三年了,算是你们的前辈,我叫王桂芳,老家是山东的,不知道你们当中有没有山东的老乡啊。”那位十分热心肠的女知青介绍着自己。

“我,我也是山东的,”一个面色发黄扎着两个辫子看起来比较文静害羞的女孩不好意思到,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王桂芳的眼神充满了见到家乡人的孺慕和喜悦之情。

“那你是山东哪的啊?”

“我是山东济南的。”

“你也是济南的,难怪听着口音这么熟呢,”王桂芳不愧是老知青里面的管理者,很是健谈和善,三两句就让他们感觉到了亲切。“不过啊,不管你们来自哪里,来了我们大冶村啊,那就是一家人,就是即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兄弟姐妹了。”

如此聊了一会,几声肚子的咕噜声响起,大家打趣的看向捂着肚子的徐可,哈哈笑了起来,直把徐可笑的羞恼了。

“你们怎么这样啊,我就是肚子饿了而已,有你们这么笑话自己革命同志的嘛。”

王桂芳适时道,“看我,一看来了新同志高兴的都忘了北啦,你们肯定又饿又累了,陈敏。”

“哎,”一个爽朗的女声响起,进来了一个二十岁左右面带笑容的女人,她拿起毛巾擦了擦手,问道,“咋的了,王姐。”

“饭好了吧,招呼新同志吃饭吧。”

“早就做好饭了,热水也已经烧好了,就等你吩咐呢。”

“那还等什么,快上饭吧,同志们,快去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哇哦,女知青们欢呼雀跃着各自拿着自己的盆子去接水洗手,一系列兵荒马乱过后,各自坐好准备吃饭。

因为新知青的补贴还没有下来,现在她们吃的是大队里借给她们的粮食,等到补贴下来,再还回去就是了。

现在是秋天,正是丰收的时节,各种农作物都熟透了,他们吃的是黄色的高粱面饼,虽然有点粗糙,有点拉嗓子,但是吃起来却很香,再配上一碗热腾腾的野鸡炖山菇汤,别提多好吃了。

吃饱喝足之后,他们开始聊天了,各自介绍了一下自己。

“姜同志,你看起来好小啊,你还没成年吧。”王桂芳和善的看着知青里面看起来最小的姜云瑶,握着她的手温和笑笑。

“嗯,我今年十四岁,刚刚上完初中。”准确的说应该是小云瑶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在姜奶奶的支持下上完了初中,姜奶奶仙逝以后,就再也没有上过学了。

“难怪看起来这么小,那你就是我们的小妹妹了。”

“只是姜同志你这么小就下乡了吗,家里没有别人了吗,你这也太小了,你父母放心的下吗。”何萍这样问倒也不是有恶意,只是她也太小了,有点招人心疼。

“何萍,”王桂芳看不下去了,扯了扯她的袖子,姜云瑶这么小就下乡肯定是因为家庭原因啊,她这么问有点过了。

只是何萍就是这样的性子,说话不经过大脑,直来直往的,想到什么说什么,的亏她们并不在意,要不然她得得罪多少人啊。

何萍说完之后也意识到了自己说的有点过了,讪讪一笑,歉意的看着姜云瑶,“姜同志,对不起啊,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很抱歉。”

“没事,”她浅浅的笑了下,面露哀思,“我只有奶奶一个亲人,奶奶去世后想我就来下乡了,因为奶奶总是教导我,长大了要报效国家,因此我才报名,希望能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

“姜同志,你有这份心就已经证明你是一位好同志,姜奶奶也一定会为你感到自豪的。”

“对了,姜同志,还没有问你,你是哪里人啊,说不定我们这里也有你的老乡呢。”

“我是首都人。”

“那,”女知青们互相看了看,“我们这里好像没有首都的吧。”

“那也没关系,姜同志无论是哪里人都是我们需要保护的好同志,她年岁小,我们比她年长,也应该多多照顾一下她。”王桂芳是这里面年纪最大的,已经二十几了,她比姜云瑶大了将近十岁,看见她就像看见她老家的小妹一样。

“另外过几天她们也要跟我们一我下地挣工分了,他们都还是第一次,没什么经验,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嗯,我们都听你的,王姐。”老知青们年纪都比较大了,性子都比较沉稳,对这些新来的小知青也愿意照顾帮衬一下。

“那,姜同志,你家是首都的,那你有没有见过毛主席啊,他老人家是不是和蔼中带着一丝威严,就跟画像一样啊。”徐可凑到姜云瑶身边,好奇道。

“这还用问吗,她肯定没有见过,要不然早就宣扬的所有人都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天真如我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