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重组家庭 > 第114章

第114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薛氏和徐氏说是不累, 但是回去躺下睡着之后晚饭的时候都没起来, 姜闻也没让人去叫, 而是吩咐丫鬟, 让厨房备些晚膳, 免得她们起来饿了。

就连俞天逸下学堂之后过来请安,姜闻也都让他先回去了,明日也不迟, 她娘是不会介意的。

第二日, 游听语早上过来正院的时候把君意也一起带了过来,吃过饭之后便留下孩子自顾自的去忙。

若是薛氏和徐氏去金陵最惦记的是谁, 那是非君意莫属了, 昨日回来疲乏没精力想他, 此时两个人一左一右的守在边儿上笑呵呵的看着孩子。

姜闻无语, 但只摇摇头却并未去管她们, 只坐在那儿琢磨着事情。

林如海昨天回来之后, 说宫中甄太妃昨日又叫了太医,礼部的同僚最近也忙了起来, 很有可能撑不了多久。

姜闻担心老太妃去世以致俞春晓的婚事耽搁下来, 心里便在想着把两人的婚事提前, 与林如海说了之后, 他没有意见,便想着尽早做决定。

于是姜闻立即便让人去请了柳湘莲过来, 与他说明了情况, 最后把婚礼提到了这个月月底, 十来天的功夫,若是还来不及,那就真的是命了……

婚事提前,时间一下子便紧了起来,姜闻加派人手紧赶慢赶的把一切都操办好,又在婚礼前几日把俞春晓送回了俞家的新宅子住下,柳湘莲的聘礼也都直接送到了那儿,等到俞家的嫁妆送到柳家的时候再一起送回去。

不过说到嫁妆,俞天逸对这个姐姐是真的好。

姜闻也是听清栀说的,俞天逸去问了常福京中一般人家一年的花销几何,然后把买院子和置办嫁妆这一万两剩下的钱,凑了个整,都给俞春晓做了压箱底的钱。

为此,薛氏对俞天逸的评价十分的好,又起了多管闲事的心,让姜闻再仔细提醒一下俞春晓,不要给弟弟惹麻烦。

姜闻得了母亲的吩咐,俞春晓成婚前一日便把她叫到跟前,出嫁的一些事情嬷嬷都会告诉她,姜闻便只说正事。

“之所以把婚期提前的原因,我之前已经让人跟你说了,嫁过去之后宫中若是……”姜闻没有直接说出来,但见俞春晓已经领会,便又继续道:“规矩如何,你心里都有数了吧?”

俞春晓乖巧的点头,“嬷嬷都教导了。”

姜闻点头,拿出五千两的银票,递给她,“这是我娘和我给你的压箱银子,你收好吧。”

俞春晓不敢接,“夫人,我们姐弟已经麻烦您许多了,实在是不能再收您的钱了……”

“给你你就拿着。”姜闻装作不耐烦的直接塞到她的手里,“你得庆幸自己有个好弟弟,否则以你的性子实在是不太招人喜欢。”

俞春晓双手捧着银票,眼泪又涌了上来,感动道:“我知道我是个拖后腿的……”

“知道便别遇事只想着哭,好歹长点儿脑子。”姜闻受不了的赶紧打断她的眼泪,嫌弃的等着她抽噎着好歹把眼泪收了回去,这才有些尴尬的说:“也没准儿男人就吃你这一套,不过没骨头的样子在屋里就行,若是在外头还这样丢人,千万别说跟我们家有关系。”

“不会的,春晓一定不会给您丢人的。”

姜闻见她的样子就是没听明白她话中的意思,也懒得再解释,只不在意的说:“是给你自己和你弟弟丢人,嫁出去的女儿都是泼出去的水呢,更不要说你不过是个亲戚家的姑娘,能给我造成什么麻烦!”

俞春晓摇摇嘴唇,想着弟弟对她的好,眼眶又控制不住的湿了,十分坚定道:“我不会给天逸惹麻烦的。”

“我呢,这是最后一次管你的事情,所以说的话你便牢牢记住了。”姜闻伸手抓了把瓜子,顿了顿又放下,转而抓了花生过来,边扒着吃边想到哪儿说哪儿,“柳家呢,虽然家道中落了,但是还是有些忠心耿耿的家生子的,这些人忠心也是忠心,难缠也是难缠,你最好自己立起来,否则没人瞧得起你;还有……”

姜闻跟俞春晓说了许多,也不管她能不能做到,反正她已经尽力,然后便不再去管了。

第二日俞天逸用稚嫩的肩膀和双臂托着姐姐上了花轿,花轿走得时候他躲在一边偷偷的摸了眼泪。

姜闻看在眼里,这孩子小小年纪也不容易,便走到他身边在他背上轻轻拍了几下,轻声安慰:“你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不用太过伤感。”

俞天逸用袖子擦干净脸上的眼泪,抽了下鼻子感激的说:“夫人,谢谢您。”

“道谢的话不用一直说。”

俞天逸点点头,他会记在心里的。

姜闻回头看了一眼清栀,然后对他说:“我留几个下人在这儿陪你到回门。”

“谢……”俞天逸下意识的又要道谢,随即想到林夫人的话,便又改口道:“等到姐姐回门结束,我就回林家,这两日我也会去学堂的。”

“嗯,挺好的。”

“还有一事……”俞天逸有些犹豫的开口,脸上有几分不好意思道:“夫人留我在林家住,天逸心里感激不尽,但我拿您家中的月钱实在有些于心难安,便想把这个院子暂且赁出去,也好有些进项……”

姜闻听后,想了一下,便在俞天逸忐忑的眼神中点头答应,“你既然不想拿月钱,我也尊重你,不过家中衣食用具你就不要客气了。”

俞天逸本来确实想要自理的,但是后来想想若是坚持又显得自己太生疏,所以便放弃了这个想法。而此时林夫人一说,他便直接应下了。

婚礼结束,薛氏和姜闻回了林家,而俞天逸在俞春晓三朝回门之后又重新过上了按部就班刻苦读书的日子。

而就在俞春晓成亲五日后,宫中传出老太妃去世的讯息,姜闻立即便让人拿了诰命服出来换好。

之前越嬷嬷偷偷告诉了她一点儿进宫需要准备的东西,因为她的品级在宫中待遇一般,所以很多贵夫人便会把膝盖处缝的厚一些。

姜闻上次进宫跪的时间不算长,却仍然觉得效果不大,这次老太妃去世上面让服国孝,她便在心里庆幸,幸好提前吩咐丫鬟缝的厚厚的,不然跪个几日她这双腿都得废了。

也不敢耽搁,匆匆收拾好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任何失仪的地方,姜闻立即便坐着马车赶往宫中守制。

临走之前匆匆交代家中几句,又让她娘派人去薛家和俞春晓那儿提醒一二,不要在国孝期间惹出什么乱子来。

带着游听语一起上了马车,姜闻喘了口气,心中不免又有些庆幸,若是俞春晓的婚期还按照之前的,现在老太妃去世,可不就得等几个月,以俞春晓这种情况,还不定被人怎么在背后说她命途多舛呢!

而就在姜闻等人全都因为守制的事情在宫里的时候,宁国府的讣告又传来:贾敬去世。

长辈们没有时间,林家又得有人去吊丧,到后来还是林琛抽出时间带着林黛玉一起去的宁国府。

林琛代父亲在前头祭奠,林黛玉则是带着一众下人来到了后宅,去拜见珍大嫂子。

尤氏因为贾家现在无人帮忙料理,人手不够又实在忙乱,便把娘家继母妹妹叫来帮忙,此时林黛玉过来,她只匆匆招呼了一声,便道了声歉又去主持丧事。

林黛玉此时不方便往前头去,便在这儿等着哥哥祭奠完,然后两个人再一起回家去。

宁国府的下人为林小姐上了茶点,然后便退到一边去。林黛玉不贪嘴也不渴,便没有去碰,只静静的坐在那儿。

林家的下人守在她身边,也都安静的没有出声,宁国府的丫鬟见了,下意识的把呼吸的声音也都放轻了。

就在这时,有人打破了这一室的宁静。林黛玉听到声音抬起头,就见走进来一个模样风流标致,打扮极为精致的姑娘。

因为不放心林黛玉来宁国府,特地被林琛要求跟着一过来的冬嬷嬷一见来人体态风情,还未说话,心中便先有了几分不喜,上前一步,问道:“请问这位小姐是何人?”

那姑娘并不在意林家这嬷嬷一脸的严肃,直接自报了姓名,然后道:“若是林姑娘不嫌弃,直接叫我一声尤三姐也可。”

林黛玉得知是珍大嫂子的娘家妹子,站起来冲着她福了福,却还是称呼一声“尤姑娘”,并且问道:“可是有事?”

尤三姐看了一眼林黛玉身后大丫鬟小丫鬟好几个,这旁边又有个黑脸的嬷嬷,心道这林家果然也不是一般人家,一个年轻姑娘竟比姐姐身边跟着的丫鬟也不少了!

见众人都盯着她,尤三姐脸上刻意浮起一个爽朗的笑容,亲近道:“我与娘和姐姐过来帮大姐姐的忙,听得林姑娘自己一个人在此,便想过来替姐姐招呼一下,免得怠慢了。”

“尤姑娘客气了,并未怠慢,而且我也与珍大嫂子说过,待到我哥哥祭奠过舅舅,我们便告辞不打扰了。”

尤三姐听后,走到她身边坐下,嘴上则是道:“那我便在这儿陪林姑娘一会儿。”

林家的丫鬟们见冬嬷嬷用眼神示意她们,便不经意的挪动了几下脚步,若是有任何意外,她们都可以第一时间护着自家小姐。

林黛玉见她这作态,便知道是不可能一个人清净了,于是便转头示意丫鬟为尤姑娘倒一杯茶,却并没有主动寒暄的想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