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 > 第59章 中考

第59章 中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其实在今年年初开学的时候, 赵安就已经去找过招生办的黄主任了, 毕竟当初是他答应赵安只要成绩足够优秀, 就可以继续跳级。

入学以来的三个期末考试,赵安都是年级第一, 足以证明赵安的学习成绩。

稍微让黄主任意外的是,赵安来找他的时候,还带了一个人,自然是计嘉树。

“黄主任,我想参加今年的中考。”

在听着赵安说这句话的时候, 黄主任心中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那就也是——

“黄主任,我也是!”

果然这两个小子干什么事情都要一起, 黄主任早就听说了赵安和计嘉树蝉年级一二名的事情, 也知道两个孩子平时孟不离焦、焦不离孟, 关系极好。

黄主任当了这么多年的招生办主任, 他也看到过无数进入初中是关系特别好的朋友。

但是在进入初中后, 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更加困难复杂的学习任务,往往会让朋友之间发生变化, 成绩差异、爱好不同都是原因。

像赵安和计嘉树这样进校关系就如此亲密, 然后还要一起跳级的好朋友,他还真没有见到过。

在心中暗自感叹一番后,黄主任也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提前参加中考可以,但是入学还是要按照严格的分数标准进行, 不能因为你们跳级就有任何的优待。所以你们要好好准备中考,尤其是初三的知识内容,那才是中考的主要内容。如果你们考试不理想,我建议你们还是继续读初三,稳扎稳打。”

黄主任也是一番好心,特别怕两个好苗子就因为跳级而毁了。

赵安户口资格的问题黄主任也有门路解决,就以特招生的方式向教育局申请就好了。

这种小事,教育局还是会给六中一个面子的。至于高考资格的事情,黄主任有听到国家改革的一些小道消息,到时候再和学校、赵安父母一起商量商量,总不至于让赵安没法参加高考。

实在不行的话,只能让赵安的父母花点钱买个非农户口,从赵安的衣着上来看赵安家应该也不缺钱。[1]

当然黄主任并没有想到下半年的时候,赵安一家人就合规地取得了城市户口。

后话暂且不谈,现在的赵安和计嘉树自然全力以赴地投入了中考的准备之中。

对于初中的知识,赵安可没什么印象了。语数外三门学课还好说,化学物理、地理历史,赵安可早就忘完了,需要从头学起。

就算以赵安现在的毅力与逻辑来学习这些知识并不困难,但是依然要做大量的题目来进行巩固。

应试考试就是这样,理解与成绩之间并不绝对挂钩,大量的练习题是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

对于计嘉树而言,则有更多的知识需要学习了。尤其是英语,单词、语法都需要时间来进行积累。

还好从一进入初中开始,两个人就已经约定好要一起跳级的。

所以这一年半以来,二人一直有在提前自学,否则就这几个月的时间还真不一定能在中考中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五月、六月,赵安和计嘉树基本上就扑在了课本之中,放弃了一切的娱乐活动。

两个人唯一的放松方式就是弹钢琴,计嘉树或许还要多一样就是唱歌。

最近计嘉树喜欢上了四手联弹,一种两个人共同在同一台钢琴上合作演奏的表演形式。

赵安和计嘉树能够默契的配合彼此,很多时候第一次弹奏一个曲子,就能先顾配合彼此。

明明弹奏钢琴也是一件很费精气神的事情,但是每次演奏完,两个人都觉得特别的轻松,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抛开。

就这样,6月中旬的时候,赵安和计嘉树参加了中考。

两个人还是没有让自己的父母来陪考,一方面二人觉得自己能独立完成这件事情,另一方面两人的父母最近都特别忙碌。

在结束中考之后,赵安和计嘉树没有任何休息的机会。

第一批销往灯塔国的辣椒酱已经上船了,赵安作为之前的主力翻译,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比如再次核对合同、离岸提货单等等。

虽然赵父赵母的事业也一片红火,赵安还是有些担心自家的生意有任何隐患。不仅仅是担心赵父赵母有决策上的错误,赵安也担心自己有任何的纰漏。

毕竟很多事情赵安也是第一次经历,虽然拥有知识,但是运用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赵安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赵父赵母决定买房了。

叶氏秘卤总店店铺的贷款已经被赵父赵母提前还清,而且这几个月又积攒下来一笔钱。

在八月合作农田的第一批农作物成熟之前,夫妻二人都不准备扩大经营规模,一时之间家中没有任何需要用钱的地方。

两口子一商量便决定买房。

就算现在收入达到了一个他们曾经难以想象的地步,但是他们还是有些不踏实的感觉,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总觉得不自在。

最近蓉城又有几个小区开售,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区都属于高档小区,销售商承诺为业主解决户口的问题。

这下反而让赵父赵母有些为难。

现在赵父的饲养场就建立在自己分配的几亩土地上,如果转为非农户口,甚至转为城镇户口,按照规定这些土地都是要收回国有,显然赵父舍不得刚搭建还没使用一年的养殖场。

但是赵安上学以及未来高考,赵母的红秀食品企业都要求二人的户籍最好落在蓉城。

商量了好几天之后,赵父赵母才决定赵父继续保留原来的农民户口,而赵母和赵安则将户籍改为非农,然后落在购买的小区之上。

其实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只不过观念、身份上的转变让夫妻二人有些不习惯而已。

无论如何,赵安他们家总算是在蓉城拥有了自己的房屋,哪怕现在房屋还没有装修,没有入住,但是也让赵父赵母最近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休息过。

家中的事情搞定后,赵安就投入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之中,那就是陪计嘉树练钢琴。

虽然去年的计嘉树已经通过了钢琴十级的考核,但这仅仅是业余钢琴等级考核而已。

后世有人说:如果把乐器生涯比作马拉松,那业余十级证书只是一张体检证明,证明你的身体健康,可以参加马拉松而已。

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是足以证明钢琴的道路有多么遥远与艰辛。

计嘉树在钢琴上的天赋与努力,一直深受钢琴老师的喜欢。

所以年初的时候就询问过计嘉树是否要参加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大赛。

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大赛是目前华夏最为知名的少年钢琴比赛,从1985年开始,每2-3年举办一次,恰巧今年是第五届比赛。

更重要的是星海杯只针对于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出生于1982年4月23日的计嘉树刚好满足业余一组的条件。

不过这也是计嘉树唯一一次能够参加这个比赛的机会,钢琴老师极力推荐计嘉树参加。

因为钢琴比赛在暑假的关系,所以计嘉树毫不犹疑地选择了报名。并且在中考之后立刻参加了蓉城市的选拔比赛。

本来计嘉树在钢琴方面的成绩在同龄人中就已经算比较突出的存在,而之前准备中考的时候,计嘉树也一直没有放松钢琴的练习。所以计嘉树没有任何意外的通过了蓉城市的初选。

星海杯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选拔点,全国只有二十多个,而蓉城便是其中之一。

各地的选拔只是初选,每个年龄组的前五名才有资格参加八月在京城举办的决赛。

计嘉树同样是那种做事特别认真的人,既然已经参加了比赛,那他就想做到最好的地步。

在中考完后计嘉树就一直在练习钢琴,连请钢琴老师进行指导的时间也明显增加。

甚至听说星海杯决赛所使用的钢琴是更为正式的三角钢琴,计嘉树为了熟悉不同钢琴之间的区别,还专门请求自己的父母给他钱,让他能够去蓉城最大的琴行练琴。

计嘉树知道自己接触钢琴的时间很晚,就算他的钢琴老师一直在表扬他的天赋与成绩,但是计嘉树心中一直不怎么相信。

这倒不是计嘉树有多么的成熟与谦逊,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赵安一直在他的身边。

他一直对自己的要求都是以赵安为标准,无论是钢琴演绎的准确,还是平时的认真练习,计嘉树一直在试图追赶着赵安。

他对于自己同龄人的水平与练习时长一概不问,眼中只有赵安一个人。

就算这一次赵安并没有参加星海杯,但是计嘉树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因为从报名开始,赵安就一直在陪着他训练。明明两个人同时开始学习一首比赛曲目,但是赵安的效率比他高太多了。

尤其是在中考完后,赵安还主动提出和计嘉树一起练习钢琴。虽然赵安说的是一起练习,但是在计嘉树看来,更多时间都是赵安在指导他。

计嘉树总觉得如果是赵安参加比赛的话,赵安一定会取得一个比他更好的成绩。

对于赵安的敬佩与向往、年轻人内心中的拼搏与不服输、对于钢琴的热爱与向往,各种各样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计嘉树发了疯一样的练习钢琴。

还好赵除了家中有事的时候一直陪在计嘉树身边,随时确认他身体的情况,尤其是双手,经常帮计嘉树按摩与放松,防止计嘉树因为过度的练习而伤害到自己的身体。

每次赵安给计嘉树按摩的时候,计嘉树都特别感动,然后又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钢琴之中,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但就像赵安没有及时发现计嘉树复杂的情绪一样,计嘉树也没能发现赵安的反常。

如果是以往的赵安,会这样支持计嘉树这样从早到晚练琴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上辈子的赵安也参加过第五届星海杯少年儿童钢琴比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