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 > 第109章 餐桌文化

第109章 餐桌文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个名为“岳阴楼”的包厢之中, 典型的华夏复古装修风格, 实木的餐桌与椅子,连头顶的吊灯都是传统镂空雕刻手艺,整个包间就透露出一种昂贵的气息。

说实话赵安并不喜欢这样的装修风格,可以简单地用“只得其形, 未得其意”来进行概括。

这样的餐厅赵安去过很多,有的餐厅追求“复古工艺、千年传承”, 有的追求“文化渊源,食道且长”,也有追求“美轮美奂, 精妙绝伦”……

以前的赵安就不认同这些高远飘渺的主旨, 对于他而言食物追基本的追求还是安全与美味。就像对于曾经的他而言,钢琴就是精准。

暂且先不说赵安对于餐饮与钢琴的理解, 还是继续说说今天的豪华宴席吧。

刚一进门,领队之人就和赵父相互推让起来。

“来来来,赵老板往这里坐。”

有着明显啤酒肚的中年男子拉开了离房门最远的实木椅,光是听那椅子与地面的摩擦声, 赵安就能感受到这张椅子的重量。

“这不合礼数啊,这个位置应该是何局的。”

赵父连忙摆手推辞, 语气恭敬。

何局当然不会同意,又和赵父推让起来。双方唇枪舌剑,似乎都想将对方杀个丢盔弃甲,这样的交锋来回三次。

这次赵父说完谦让之辞后,用双手轻轻地将何局推向这独一无二的主位。

刚才还能单手提起实木餐椅的何局, 此时忽然变成了柔弱无骨、弱柳扶风的病秧子,被赵父这么轻轻一推就坐到了主位之上。

何局口中还不断说道:

“赵老哥真的是太客气了,那今天一定要吃好喝好,不然就算我何某招呼不周了。”

聪明的人都听出来了,这位何局对于赵父的称谓已经从“赵老板”变成了“赵老哥”,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事情我们不用公事公办,可以讲讲关系与人情了。

然后在众人的劝说之下,赵父才坐到了何局的左边位置上,然后赵安一行人一次顺着赵父按逆时针坐下,而跟随何局长前来的官员,则从何局长的右手按照顺时针坐下。

华夏餐桌规则源远流长、深奥晦涩,其中一举一动皆有深意,不知道多少英雄好汉、雄心壮志就死在这餐桌上,又有多少长袖善舞之辈,借着餐桌功成名就。

首先那离入门口最远处的座位便是整个餐桌上最尊贵的座位,有一些餐厅还会折叠不同的餐巾来以示尊贵,而左手边的位置则是第二顺位,右手位置第三顺位,以此类推。

这名何局是沙市招商引资局的局长,专门负责接待到沙市投资的商人,当然一般的商人可轮不到何局出面。

赵父现在的跃华集团在南方都相当有名气,而且走到哪必能惠及一方农民,这才足以让何局亲自作陪。

作为东道主的何局,自然要表示地主之谊以及自身的大度,一来就让赵父往往主位上坐。

还好赵父有经验,深知这“三顾茅庐”全是为了彰显“皇叔”的礼贤下士。所以赵父一定陪着何局演这出戏,让何局既能表现他的“大度好客”,又能让何局感受到被尊重。

如果换个经验嫩一点的商人,只要敢直接坐下去,就算他再有钱,也难免会被记上一笔。

起码此时点菜的恐怕就不是何局本人了,而是何局直接将菜单甩给对方,然后说一句:

“你看看你喜欢吃什么菜啊,随意点一点吧。千万不要客气。”

如果真的走到那个地步才是真的尴尬,到时候作为客人的赵父点也不是,不点也不是。

何局可不怕什么报复,毕竟如果真正超过何局身份的商人,也轮不到何局来主持饭局。

的确有人会好奇,不是很多人说那个时代的招商局生怕得罪财主吗,各种卑躬屈膝?那已经是八十年代的老黄历了,那个时候只要能出钱便是老大。

但是在经过连续十多年的经济腾飞之后,人们手中热钱越来越多了,而人们逐渐发现真正好赚钱的门路都掌握在政/府手中。

所以形势易位,虽不能说政/府占领绝对的主导权,但的确商人们越来越在意官/员的脸色,希望能从中获取一些税收、政策、补贴方面的特权。

这是华夏发展路程上的一段崎岖波折,也是无需回避的曾经。

既然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了,那何局自然不会“吝啬”,很快他就将菜单交给了身着旗袍的服务员,然后开始和赵父继续闲聊。

“赵老哥,你不介绍介绍?”

虽然同行的赵安等人早就在见到何局长的第一时刻就进行了自我介绍,但是那个时候还在公事公办的何局长哪有时间记一些无关紧要人的名字,下属给他的报告中也提及“赵跃华”这一位知名企业家。

赵父面色不改,立刻起身给何局介绍随性的四人。赵安、刘希、王泽刚以及赵父以后有意安排在h省做总负责人的一名老员工。

“果然虎父无犬子啊,没想到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出来一起谈生意,看来赵老哥以后不用担心接班人的事情啊。”

“哪有何叔叔厉害啊,现在国家抓经济抓得紧,招商的重任也只有您这样的人能担当得起。”

这场饭局实在过于重要,赵安也不得不拿出曾经左右逢源的功夫,见人说人说,见鬼说鬼话。

另外三人在此时的何局口中也各有特长,仿佛都是不可多得一见的英雄好汉、商场巨贾。

三人也各有称赞之词进行答复,要把何局夸奖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但是又不能越过了某些红线。

至于何局之前为什么没有记住他们名字的事情,别说提,连想法都没有一个。这种事情早就习以为常了。

虽然不愿承认,但这就是商业经营必备的能力之一。

整整十多分钟,双方全然没有开始谈正事。

无论是赵父还是赵安都没有贸然开口,因为大家都知道此时还没有渐入佳境,尚不是时候。

“岳阴楼”的包厢享受的自然是一等一的服务,数名面容娇丽的服务员依次轮流上菜,熟练地报着各种高雅的菜名,就差“群英荟萃”了[1]。

二十余个菜瞬间将原本空旷的圆形餐桌给摆满,光是看这些菜肴的品相,赵安就已经有些隐隐作疼了。

然后真正的大头此时才登场,数瓶国酒已经打开了封盖,端了进来,为每一位客人斟满。

不过国酒不愧是国酒,真个屋子里都是浓郁的酒香味,让赵安直皱眉。

就在服务员要为赵安斟酒的时候,赵父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

“何局,我儿子还没有满十八岁,他还是别喝酒了吧。”

此时赵安面前的小酒杯已经倒满了国酒,赵安适时的保持了沉默。

无论他对于跃华有多大的作用,之后酒桌上谈的事情有多少是赵安的提议,但此时赵安就是不能开口。

这就是规矩,赵安心中无比厌恶,但是此时暂时无力改变的酒桌规矩。

赵父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毫不避讳地看着何局长。何局长有些意外,这还是赵父今天第一次这么不上道,哪有上了酒桌不喝酒的道理。

但是看着赵父眼中的认真,何局长莫名地想起了自己的儿子,然后说道:

“赵老哥,这是哪里的话。孩子不能喝,那就不喝嘛,一切都为了孩子好。”

然后转身对服务员说:“还不快去拿饮料过来。”

服务员立刻转身出门去拿饮料去了。

回来的时候,服务员手中除了饮料外,还有专门装饮料的玻璃杯,给赵安倒好饮料放在赵安的面前。

看到这个时候,赵安还是暗中叹了一口气,哪怕是赵父都没注意。。

能为这个包房斟酒的服务员,哪里不懂其中的弯弯道道。

这下所有人面前都有杯子了,也可以正式开席了。

“来!我代表沙市先敬大家一个。”

何局长都已经主动干完一杯酒,其他人哪里会剩下,纷纷一饮而尽。

“来,赵老哥,先来尝尝我们湘菜的代表剁椒鱼头。”

何局主动给赵父夹了鱼头,然后又给赵安夹了一半鱼头,尽展长辈的亲昵。

尝了尝鲜香爽口的剁椒鱼头,赵安突然就很想计嘉树。

其实计嘉树那样简单的性格很有可能被娱乐圈那条大鲨鱼一口吞下,连渣都不剩。

但计嘉树身上的纯粹却是赵安最喜欢的地方,和计嘉树在一起的时候,赵安永远不需要带上复杂的面具。

赵安突然在心中嘲笑了自己一番,以前的他,远比现在更加圆滑。

那个时候的他的确追逐着钢琴的巅峰,但换句话说那个时候的赵安也可以为了钢琴不惜一切,否则他又如何成为风靡华夏的钢琴王子呢?

抛开这些脆弱的念想,赵安目光回到酒桌之上,此时酒桌总算是开始升温了。

以赵父为起始点,赵安一行人已经开始轮流给何局长敬酒,然后又依次“坐庄”轮流向其他的政/府工作人员敬酒。

哪怕是赵安也举着手中的饮料杯,以何局长为起点,一一敬“饮料”。

三杯两盏烈酒下肚,酒桌的氛围再次上了一个台阶,大家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了。

看到何局长脸色开始泛红,赵父自认为已经到了“佳境”,便开口说道:

“何局,你看我刚才说的那些事怎么样啊。不是我赵跃进吹,只要何局同意,我就尽心尽力带着沙市的农民增收致富。”

刚才明明有些醉醺醺地何局长,口齿依旧十分清晰,满是为难的语气:

“赵老板啊,你们来沙市投资,我们是很欢迎的。你说的分公司、厂址、营业制造这些都很好办,而且我们绝对按照外商投资的规模给你们优惠。但是政策上的事情,我真的不好推动啊。我只是一个局长,这件事我也很为难。”

得了,这个时候何局长对赵父的称呼又从“赵老哥”变成了“赵老板”,这个何局根本就没有喝醉,赵安心里门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