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 > 第120章 电话配送

第120章 电话配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喂, 您好, 请问你是需要一斤枫叶国的北极贝,一斤挪威的三文鱼对吗?”

“好的,根据您的信息, 您是格选生鲜的星级会员, 而且您会员卡上的余额足够支付货款, 所以京城三环内免费为您配送。请问是按照您预料的地址进行配送吗?”

“那好先生,明天上午十点左右, 我们会将您的食物送到您的手中, 请保持电话畅通。格选生鲜很荣幸为您服务。”

“女士,因为您一次的购买额没有超过58元,需要支付配送分,请问可以接受吗?”

“今天的小龙虾已经售罄了, 现在可以进行明天的预约。”

“您想订购帝王蟹?请允许我帮您咨询下相关信息,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给你回复。”

电话铃的声音不断响起, 二十几名接线员坐在电话与电脑忙着。

在食安集团刚成立的时候, 赵安信誓旦旦地说要一年内让一层楼全部是食安的工作人员, 但是现在看来, 赵安恐怕需要提前考虑办公场地的事了。

前段时间“格选生鲜”突然推出了一项新的业务“电话配送”。

所有到“格选生鲜”购物的消费者都能够看到那巨大、抢眼的海报。

无数的食物摆放在规矩的木质方格中,蔬果鱼肉、罐头烟熏、冷藏熟食……就如同百宝格一样琳琅满目。

然后“足不出户, 尽享天下美食”横跨整个海报, 本来美食就已经足够让人心动了,而“足不出户”这四个字更是让消费者驻足询问。

“格选生鲜”的工作人员则迅速拿出折叠好的宣传单递给客户,说辞自然是:

为了给各位客户带来方便, 所以格选生鲜推出了电话配送服务。只需要客户拨打电话进行订购,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您送货上门。

这样的服务恐怕没有人会拒绝,手中的宣传单虽然体积不大,但是却覆盖了格选生鲜的主要产品。

当季特色、其他地区特产、高品质生鲜会摆放在宣传页的最前方,同时还会通过图片大小来表示推荐等级。

而诸如小米、面粉、葱姜蒜等常见的食材,则直接通过表格的方式列在后方,虽然没有涵盖“格选生鲜”的全部产品,但也足够日常所需了。

除此之外表格上还写着:如有需要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咨询。

“你们这配送需要收费吗?”

“只要你一次性购买超过58元的生鲜,那我们就不会收取任何费用。还有一个条件则是必须提前加入我们的格选会员,我们不会强迫你们进行提前充值,只是为了验证各位的预留信息,毕竟生鲜产品比较特殊。”

其实在制定这些规则的时候,赵安也很犹豫。但是经过反复的思考,最后拍板决定。

首先是价格方面,每笔订单满58元对于格选的客户来说并不是难事,毕竟格选本来就主打品牌与质量。

其次便是会员制度。会员制度可以说一直被消费者诟病,但是当真正经营一个商店的时候就会发现,会员制度绝对是不二的选择。

会员制可以帮一个商户提高客户的留存率。而在商业竞争中,谁能够争取到客户,谁就是赢家。

所以赵安最终还是选择了在格选生鲜中建立会员制度,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恶意订购生鲜的情况。

而且后续赵安还有意推出各种会员福利活动,充值满送、会员折扣、会员专享……

至于网络平台的搭建,则是赵安另外的布局。

目前华夏的个人电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20%,而格选用户的拥有率必然更高。

搭建网络平台是一个很繁琐的事情,现在格选生鲜的网络平台只提供了产品的浏览与介绍,并没有涉及会员与支付业务。

主要是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还是太少了,赵安原本想成立一个计算机部门。然而在人才市场蹲守了一个周,到现在只招到了一名能够做http的程序员。

所以网页的后台内容依然是一片空白。

虽然赵安对于现状有诸多的不满,但事实上全是赵安的标准过高而已。在这个年代能开始建设网站服务的企业寥寥无几,食安集团已经走在了最前沿。

在“电话配送”开始进行宣传后,当天就有数百名顾客主动办理会员、留下相关信息,甚至还有人直接充钱到会员卡中。

客户们对于“格选生鲜”的粘性和“电话配送”的热情完全超过了赵安的预计。

在赵安看来电话配送毕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市场上愿意进行尝试的客户没那么多才对。

这些年“格选生鲜”的口碑可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虽然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不少,但是质量和服务没有任何可以挑剔之处。

当物质生活丰富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便会试图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哪怕买菜也是如此。

能够在一个干净、卫生的超市,买到心满意足的生鲜,让格选生鲜的口碑不断增长。

口碑是一个很难直观衡量的东西,赵安认为“格选生鲜”一直以来的努力不过是一个食品商人最基本的义务,安全、严谨、卫生。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食品市场里,“格选生鲜”完全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至今也没有发生过产品质量纠纷。

所以在客户们知道“格选生鲜”提供电话业务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怀疑。他们相信格选不会配送质量次等的产品。

这种信任就是品牌的力量。

除此之外,赵安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无知。

他一直在强调如何锁定目标客户,然后根据目标客户的特点制定销售计划。然而他发现自己对于格选生鲜的客户根本不够了解。

一开始赵安只招聘了五名专业的接线员,毕竟接线员需要会使用电脑,要求颇高。

但“电话配送”业务正式开通的第一天,公司的电话就被打爆了。

这些客户一方面对电话配送充满热情,想尽快下单,一方面又通过电话和客服讲价,试图谋取更多的折扣。

任凭客服人员怎么解释格选生鲜是统一定价他们都不愿意相信,然后继续在电话里尝试杀价。

这让赵安感觉到匪夷所思,这些客户明明在“格选生鲜”的实体店都不会杀价,直接按标签价进行购买,为什么到了电话的另一头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

赵安真的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理解这样的行为。

还是公司里一位有着电视购物经验的女性员工告诉赵安:

“老板,我觉得他们这是在套用电视购物的经验。”

赵安原本以为电话配送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赵安根本不知道2000年前后的华夏,有一种特别火爆的销售模式叫做电视购物。

销售者通过电视宣传商品,在电视上把自己的产品夸奖得绝无仅有,各种销售手法层出不穷,早就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的赵安一家距离电视购物都很遥远,所以在第一时间并没有意识到,对于消费者而电话配送在他们眼中就是电视购物的一个翻版而已。

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接受电话配送这一模式,其实与电视购物的经验有关系颇大。

只不过是电视宣传变成了“实体店+图册”的宣传模式而已,尤其是这个图册,他们太熟悉不过了。

每次在进行电视购物之后,一定会随着货物送来这样一本介绍各种产品的小册子。

然而电视购物有一个最大的通病就是——几乎在所有的宣传中,都会为产品制定一个远远超出本身价值的价格,然后再给出一个所谓的“特惠活动价”。

光是“特惠活动价”这几个字就足以让很多购物者血脉喷张,总有一种买到就是赚到的感觉。

经验更为丰富者,在拨打了购物电话之后还会再次和销售客服进行周旋,十之八九都能够拿到一个“专属优惠价”。

人总是试图在比较之中证明自己的特殊。

购物也是如此,如果能够拿到一个“专属”价格,总会让人心情更加愉悦。

于是在消费者心中就有了一个概念——电话购物能够杀价、能够获得专属价格。

而这些“老江湖”就是格选生鲜电话配送的第一批客户,他们试图把看似相同的电死购物经验套用在格选生鲜上,所以才会一直在电话之中纠缠。

有的时候,这些客户甚至不是真的在意这些许的优惠,而是在意“杀价”后的成功感。

等把其中的关键厘清之后,赵安才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决策失误有多么严重。明明一直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然而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市场。

赵安立刻在食安集团类建立了一个市场部门,专门研究市场风向。而暂时的负责人就是那位想赵安提出意见的女性员工。

因为赵安发现了,在购物这方面,自己的了解的确不够深入。

购物的事情还是交给女性吧。

这个决定可以说相当正确。

在“严选生鲜”进行消费的客户四分之三都是女性,毕竟华夏的传统一直是女性掌管着厨房。

赵安对于“严选生鲜”的策略一直是坚持品质,却忽略了活动对于消费者的影响。

在市场部门成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折”!每个周固定的时间,严选生鲜都会举行特定产品的打折活动。

虽然严选生鲜一直在走品质路线,但事实上严选生鲜只能算中高端的品牌,所以打折活动一经推出,就有强烈的市场反响。

打折活动当天绝对是每个周营业额最高的时候。

同样打折活动也推广到电话配送业务之中,迎合了消费者逐利心态。

一般情况下打折商品是没有办法达到58元配送额度,所以消费在购物的时候,都会搭配一些其他的产品,这样一来利润额不降反升。

也是因此食安集团的电话配送业务肯进入一个高速的发展时期,现在电话服务人员已经达到二十余人。

只要等这一模式成熟,就可以逐步推广到全国的格选生鲜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