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翠花的六十年代 > 第62章 赌一个盛世……

第62章 赌一个盛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家里就这么多了两个孩子。

卢也离不开卢念, 晚上卢念一走开就哭, 吓得不敢睡觉。

方淮心就把西厢原本跟三个女儿准备的房间让他们兄妹两个住,好在孩子小, 也没那么避讳, 一点点儿来吧。

第二天一大早上的,骑三轮车的孙大哥就等在大门外了, 也不知道那边儿的房子里原来都带着什么,方淮心头一趟就只带了些窗帘床单被褥枕头啥的, 还带了两箱子书。到了那边儿一看。

自己真是想多了。那房子干净得很。

除了卫生明显是有人打扫过了。里面那真是干干净净,啥都没有。走廊里的灶台都是空荡荡的, 那叫一个干净。

原本还以为至少会有个床和桌子啥的呢。

看来真是想多了。

不过这样也好,等得不知道之前谁住过, 犯膈应。

床可就不是三轮车能拉得了的了。找大车的话, 那就没必要再用三轮车,一并都拉过来了。孙大哥的生意到底是没做成, 留下了联系方式, 等以后吧。

方淮心急着跟黄二舅去港岛,就把钥匙留给了罗玄,让他看着买些家具过去。

这会儿往港岛去, 坐飞机只能到对岸,再走海关过去。飞机也没有直达的, 中间还要中转一次。

方南国这会儿还没回来呢,方淮运与方淮心实际上更像是黄芪的代表,主要是看望黄家二老。黄氏的亲笔信早就让方南国转交了。他们去, 除了让老人见一见,更多的意义真的就是见一见世面。

确实是不一样啊。

一河之隔,就是两个世界。

吴女士活了这么多年,以前在冥界,对港岛和台岛的消息也不陌生,这满打满算的,从成为方淮心开始到现在,也就不到十三年的时间,居然变化这么大。更重要的是,在地下看,和脚踏实地的在人间看,感受完全是不一样的。

一对比,内地真的是太太太太落后了。

怪不得要搞经济,但凡是有作为的领导,见识到这种差距,也得搞经济呀。

刚到港岛那天,方南国就到车站接了儿女到方家给方老太太和他大哥方现钰、表弟许自为请安见礼,也跟方家的下一代都见了面。老太太的身子确实已经很不好,起不来床了。大限不远。

在方家住了一晚,才到的黄家。见过黄家人之后,黄家两老是细细的问了又问,黄芪这些年的日子是怎么过的,自家现在都有什么人,都在做什么,日子过得怎么样啥的。说到黄茸,是哭了又哭。还一个劲儿的念叨,黄芪跟黄茸小时候的事情。又遗憾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也盼着啥时候能把孩子都见全了。

方淮运晚上还回方家住,守着老太太。方淮心住在黄家,两个孩子来的,也不能说只顾着方家那头儿嘛。但是她也每天往方家去一趟,两家离得不远,家里有车有司机的,不过就是半个小时的车程,抬腿就到了。

“姥爷,您跟我姥姥可要硬硬朗朗的,等我那王府别院收拾好了,您跟姥姥去京里住呀,咱们也能团聚了。”方淮心哄老头儿老太太,老两口九十来岁了,那叫一个硬朗。

“好呀,我都盼了几十年了,也是时候落叶归根了。什么王府不王府的,我可不在意。你们要是真有心,把咱们黄家的老宅子给我修整修整,让我临死之前能去住上几天,那我死也能够冥目了。”黄老爷子倒是不客气。

“行啊。我回去就给您老人家把这个差事儿给办了。”方淮心就答应着。

方淮运当年下乡可就在东州的盐厂,那里离着东州市区都没有三十里,他能不回老家看看吗?黄家是传了几百年的医药大族,光是房子住宅就足足占了一整条街,那条街就叫黄府街,并不会因为走了家主这一支,就没落。

运动的时候,祠堂家庙都被砸了,药铺和中医门诊也都被收了。家里的房子,只剩下两个院子,所有没跟着一起走的族人挤在那两个院子里。

大宅被当地的革委会占了去。

现在应该也还回去了吧?没还的话,回去要就是了。这点儿信心方淮心还是有的。所以答应黄老爷子答应得很痛快。

“好,好,好。”老爷子很高兴。

“心心,明儿个陪我回趟娘家吧。”老太太突然跟方淮心提了个要求。

方淮心就看黄二舅,啥情况啊?不是他把自己仓库的事儿说出去了吧?可是黄二舅也一脸的吃惊,对她使眼色,表示他什么都没有说过。

“好啊。”方淮心肯定得答应着呀。

“等你跟我回去看看,就知道了。”老太太还保持了一把神秘感。

谢家上一代的家主是老太太的亲弟弟,也还在世,她说回家娘,也不算错。快九十岁了,还有娘家可以回,真的是挺幸福的事儿。

那就见吧。

谢家住的地方,明显比方、黄两家的更要好。这个好,好在风水上。港岛这个地方,那是迷信盛行。黄大仙那一条街都火到不行,就知道这地方冥界的人要想上来,有多么方便了。这地方也确实,很少听到哪个神哪个仙显了灵,到是鬼故事层出不穷,就是这个意思了。

谢家的宅子,那都是很早以前,吴女士都帮着选好的地址,都是在最有灵气的地方。也远不止一处,吴女士好屯房子,不会做别的生意。谢家的后人做生意很灵光,但也没有违背了老祖宗的提示,正经的屯了好些个宅子。哪怕是谢家人口单薄,住不了,空着也要屯。

现在老太太的弟弟谢致远老爷子住在钱水湾,背山面水,面朝着大海,紫气东来,绝好的地方。宅子也是自家建的,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占了老大的地方。谢家在港岛就是以收租为生的,在世的三代人,两代家主,表面看着都没什么营业,不是做慈善,就是花钱。但是谁都知道人家有底蕴,不差钱就是了。越是神秘,那些个富豪大佬的,反而越尊重。

方淮心跟着一来,谢致远一见她,脸上的表情就严肃了不少。带着她跟老太太一起,绕到宅子最深处的一个单独的院子。到了这个时候,方淮心就知道了,这是放着谢家祖宗牌位的地方,也是谢家日常祭祖给她烧东西的地方。她很熟悉的。这里还有她本人的画像呢。

想到这里,她才想起来。还真别说,方淮心跟她本人,确实挺像的。刚来的时候吧,还只有五分像,这些年过去,可能是因为气质上的改变,也连带着面相有变吧,得有七八分像了。

怪不得这俩老人表现这样儿呢。

原来是为了这个呀。

那就好办了。

全程装傻就是了。

除了带着她给“自己”上一柱香,磕个头,再也没什么需要做的了。

“十几年前,有人自称是老祖宗的丫鬟来给托梦,说是老祖宗投胎转世红尘历练去了,正在受苦,让我们给准备吃穿用度,后来我们给送了金银柴米,房屋家具,那边儿还要了衣服首饰,说是都收到了。这些年从来未敢断过,今日见了你,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祖宗显灵。”谢老爷子就感慨。

“这个我可回答不了您。不过,我从小到大,可没受过什么苦。姥姥知道的,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的。”方淮心当然不能承认了。

“老祖宗的事情,本也不是我们凡人能够想透的。不过就凭你这个长相,总会得到庇佑的。”谢家人迷信得很。

也可能是因为这张脸吧,回到主屋之后,谢致远给了方淮心一个小盒子。里面有两把钥匙。

“这一把是港岛银行保险柜的钥匙,里面是一些现金和珠宝。”谢致远说完又拿起另一把较小的,“这是锐银保险柜的钥匙,里面存的是美金。足够你一生花用的。原来这些都是跟老祖宗的转世准备的,可是这些年了,一直也没有找到。你给长成这样,也是缘份。这些就给了你吧。若是以后,还有别人,再给准备一份就是了。”

哎哟,这个大方劲儿的。

不过她可并不需要客气。

假意推脱了一下,收得还是很心安理得的。

“这是你表哥谢疏行,疏行啊,这是心心,方淮心。你姑奶奶的外孙女,以后你要多多照看她,知道吗?”谢疏行住在山顶呢,让他爷爷一个电话叫过来的时候,方淮心已经收完礼物了。

“知道了,爷爷。”都当家主了,能没见过老祖宗的画像嘛。而且,自打他做了家主,小酒盅一直找的也是他。虽然也只找过两次,一次是要奶粉和医疗器械,一次是一年前,小丫头良心发现,告诉他内地要有大变局,遍地是黄金,是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建议他可以去捡钱。这不,自那之后,他就一直盯着内地的市场呢。正好,方淮心这一来,也算是给他送枕头。

至于那些个送出去的钱财,那真是一点儿心疼都没有的。孝敬老祖宗的,多少都是应该的嘛!

“表妹,你能跟我说一说,内地现在的政策和市场情况吗?”谢疏行马上进正题。

“那您这可算是问对人了。”方淮心也不客气,就把自己知道的各种政策,都给他说了一通。

“你们年轻人要聊天,自己找地方聊去。我们年纪大了,不爱听那些个生意经,去吧,去吧。”还没说多久,老爷子赶人了。

谢疏行就说请方淮心吃饭,那就吃呗。

边吃边聊,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了晚上。十几个小时,谢疏行还意犹未尽,想听方淮心对内地未来趋势的分析呢。

“行哥,其实吧,我觉得我说得再多,也不如你自己去看一看。蛇口工业区都开建了,过个海就能见到,也不麻烦,你先去看一看呗?也考查考查,我这分析得对不对。”

方淮心也是这一次路过,才知道蛇口开建了,之前在京里,早都听过要建工业区,搞试点儿,她也没多想,国内土地不私有,试点的地方肯定也不会把地或是房子卖给她。可来的路上,在飞机上听得满耳朵都是关于工业区的讨论,那飞机上,十个人里,有九个都是往蛇口去的。她又有了新想法了。

“那你陪我过去一趟?”谢疏行果然很动心。

“哥,我这签证,回去了,再出来就得重新签啦。您要是就想让我陪着,就等等我?我奶奶那边儿不知道什么情况。而且,您也得给我几天时间,买点儿给家里人的礼物吧?”方淮心就服气了,这得亏是她知道他是真着急挣钱,要不然,跟要撵她走似的。

“哈哈哈,对,是我太着急了。对不起,对不起。那我再等等。”谢疏行是宁可多等几天,也不会单独行动的。这段日子,他也不是没想过自己进去,商会的会长已经在那边买地建厂了,可是听他说了那个过程,也真是够难的。大事儿小事儿都得闹到大领导那里去。下面的人,什么事儿都不也做决定。老费劲了。他早都打听过了,方家在内地,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家,有他们牵线,做起生意来,肯定要比他自己去开荒要强太多了。

精明着呢。

那就不着急了。

该见的人也都见了,该拜访的人都拜访过了。接下来的日子,除了每天到方家报道,探望老太太的病情,方淮心的所有时间,就是逛街逛街逛街。

买买买。

原本还想着,得去银行卖金条换钱了。

有了谢家给的保险柜钥匙,直接省下了。上百万在那儿放着呢,买什么都是尽够的。

长辈们的东西,老太太们就是金玉翡翠珍珠那些个贵重的首饰。大爷们呢,就按照喜好来呗,方南国虽然人就在港岛呢,方淮心也没给他落下了。老学究,给准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技文献保准错不了的。还托谢疏行帮忙在米国给订科学期刊,以后每一期都订的那种。

罗道士是玄学大佬,港岛这地方又是玄学盛行的地方,黄家老爷子又是中医大拿,认识好些个大师,高价给买个带灵气的法器回去,老头儿保准儿乐得找不着北。

老胡嘛,他那爱好,太爆力,那些个东西也带不回去呀。只能给带一套金大大的武侠回去,也算是圆一圆他的江湖梦吧。谁让这会儿内地还没有发行呢。

其他相对没有这些亲近的长辈,那就是补品了。

年轻辈的,男的手表,女的化妆品。

衣服她也没买,占地方,而且也怕买回去了她们不好意思在外面穿,就白买了。

孩子们的东西,主要还是学习用品,自动铅笔,文具盒啥的。还有一人一身儿衣服。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就是一人一衣儿,光是给孩子们的衣服,也占了满满两大皮箱。

回程的时候收拾行李,光是买的这些个东西,就有六七个大箱子,一人两个大皮箱还拿不过来。

方淮心这街也不白逛,不光是钱花出去了。她也发现了好些个商机。

如果港岛的现在,就是内地的以后,那么现在内地所有没有的东西,就全都是商机。

比如高楼大厦,比如汽车,比如商场,还有琳琅满目的各种各样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商品。

而她感觉最明显的,还是汽车。这些天,司机带着她逛街,帮着拿东西,方淮心有个很是显的感觉,就是每次东西买好多之后,往停车位拿,都好远。据司机说,现在路上每天都还在不停的增加汽车,有车的人越来越多,停车的地方是越来越少,再也不像以前,满大街没有几辆车,想停哪里停哪里了。

嗯,那这么看来,这车也不是之前她想像的那么方便嘛。这几天坐车坐的,方淮心还想着,什么时候让买车了,自家也买一个开着呢。很方便,这么一看,嗯,好像有挣钱的机会啊。

小酒盅收揽了很多搞经济的能人,近一年来,也在根据内地出台的各种政策研究投资方向。目前总的来说,比较明确的方向就是沿海地区的房地产了。工厂什么的,现在还看不太准,嫌钱是肯定的,随便做点儿什么也是能赚钱的,但是能保证稳赚不赔的,好像还是跑马圈地。

“你让那帮子老学究议一议,看看京城什么时候能有现在港岛这么些个汽车。”晚上,方淮心把小酒盅叫上来布置任务。

“主人,报告给有啊。汽车行业肯定赚钱的,完全可以投资的呀。按照内地现在这个发展速度,怎么也得个五六十年吧?不过老教授们也说了,现在都还只是刚开始,还看不太真确。更重要的,还不知道那两位什么时候能分出个胜负来。小个子胜出是肯定的,得看他什么时候能把国内的政局收拾乎索了,专心搞经济。那时候大概就能看出来个模样了。”小酒盅还真挺了解的。研究所里养着的那一大帮老头儿,做了鬼了,连睡觉都不用,也没有任何乱七八槽的事情打扰,可以专心的搞研究了,一个个的,都是疯魔的状态。每天都得有人打几场嘴架的,争得呀。

旁边还有人专门做记录,把他们每天争论的都给记下来,还有人专门总结,把有用的信息提炼出来上交。专家们也每周小结每月大结,往上提报告的。小酒盅都会看。然后把有用的尽量的简洁的说给方淮心听。所以,她是很了解。

“我不是想投资汽车行业。那都是国企,投什么投啊。再说,得多少钱呀?我可没钱。我是这几天听司机说,商场里面也有停车位,还要停车费的,就那样还不一定能有位子。我是想,能不能建停车场,收租。”吴女士这脑子,是离不开收租了,不过是从投铺子,想到租别的而已。

小酒盅:“……”

是她想多了。

“那这个投资真的不着急,可是慢慢看了。”小酒盅憋了半天,给了这个答案。

好吧。

那就再等等吧。

“那看来只能投资盖商场收租金了。”

“主人,您觉得现在老百姓那么穷,能有钱消费吗?商场的铺子能租出去?”而且,盖商场一样要花好多好多钱的吧?小酒盅不自觉捂住自己那装着银库钥匙的小兜兜。

“投资本来不就是赌嘛。这就跟我现在收集古董一样的,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我就是在赌一个盛世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吴女士能成为冥界大富婆,能奶出来了个谢家。

也是为什么专家们只是专家。小酒盅只是吴女士的管家丫头吧。

人和人的魄力,眼光,毕竟还是不同。

那就赌一个盛世吧。

林家老太太到底还是没有坚持很久,许是小儿子回来了,了了心愿吧。心无挂碍了,走得很是安祥。

接下来就是丧事,方淮心也不好再接着买买买,只每天待在方家里做孝子贤孙。

方家也是旺族了,表叔许自为管着的食品厂也不是小买卖,方南钰从米国回港之后,也投了一些地产项目。只是他只出钱,不管事儿罢了。

大家族里的老太太身故,各种各样的法事就是七天。迎来送往的,很是累人。

等把老太□□葬安,方淮心都已经在港岛待了二十多天快一个月了。方南出来的更早,已经在外面待了三个多月。不过他挂名那个团,效率也实在不很高,带着一千万美金的外汇出去买教材,是真打算把能用上的都挑回来,据说为了省钱多买点书,一帮子老教授,都是能挤在使馆里就不肯出去住旅馆的。还跑了好些个国家,挑得那叫一个仔细,都三个多月了,邮回国不少书,这边的工作组也没闲着。他们不在接着挑呢。不过应该也快回来了。

老太太这一走,方南国就不爱再在这伤心之地待着。也不等着考察团回来了。决定跟着儿子闺女一起回内地。

这一次,黄二舅不跟着回了,他要回鹰国,都矿工大半年了,再不回去,员工们都要罢工了。

这回是谢疏行要跟着。

入关之后,方南国直接回京了。方淮运跟方淮心陪着。

谢家代代单传,还晚婚晚育,三十岁生孩子的都不多。谢疏行虽然已经是年主了,实际也不过才三十一岁,比方淮运还小两岁呢。

加上谢疏行带着的助理和保镖兼司机,一行五个人,正好一辆车坐满。那位谭助理应该是早年逃港过去的,对这边儿情况很了解,也不知道怎么办的,一过关,人家就找到了车。

工业区很小,就十来个平方公里,也刚刚才开始建,只有零星的两三个工地在打地基。他们都到了工地上了,还是跟工头打听得工业区的一点消息,后来工地的负责人出来,他是港岛商会会长公司的人,那人是第一个在同地投资的。这工地就是他要开的工厂,那人也是公司的高层了。是认识谢疏行的。总算是有认识的人了,才算是多聊了聊。那位负责人还算实在,什么都没瞒着,把他们最开始怎么各种受限,后来又是怎么得了大领导的授权都说了。好的坏的都没落下。

就那点儿小地方,小猫两三只,也没什么可看的。

可是说实在的,出了工业区,外面都是农村,穷得墙倒了都修不起,更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谢疏行的失望都在脸上呢。

“行哥,要不是去京城看看啊?”谢疏行送两人去机场,方淮心就请人,礼数嘛。

“家里还有好些事儿没交待呢,等我回去交接一下,一定去京城给姑姑请安。”

“那好,我在京城等着你啦,不见不散,行弟。”方淮运跟谢疏行握手告别。

“好,不见不散。”

也因为这场“考查”实在是太简陋了,方淮心哥俩回京城,也就比方南国晚了一天而已。

总算是回来了。

方淮心还以为,自己的三件小棉袄见到她这个亲妈回来,不得哭成什么样儿呢。

结果她回到家,行李都不管,都丢给接她的罗玄了,小跑着奔后院去,仨小没良心的,正玩儿的不知道多开心,笑得嘎嘎的,八个月的孩子,能笑成那样,也是够可以的。

“哎哟,妈妈的小心肝哟,可想死妈妈了。”老大子笛都快爬到门边儿了,方淮心一把给抱起来就亲。罗道士老两口惯着孩子,她们仨刚会爬的时候怕从床上掉地下摔了,就把整个屋子里铺上了地毯,让孩子们在地方爬。

“哼。”小丫头片子认真的看了看占自己便宜这人的长相,确认了是自家亲妈,小脸一甭,就把头转过去了。

方淮心进门之前还担心闺女们把自己给忘了,这一看,还真没忘。

抱着老大,进屋里,扫了那俩小的一眼,二闺女子筝倒是给了个笑脸,但是一点儿往她身上扑的意思都没有,坐地方,一动没动。老闺女子竽眨巴着小眼睛,看了抱着自家大姐的亲妈几眼,转头就往奶奶身边儿爬,速度那叫一个快。

方淮心就看着自家婆婆,罗夫人被几个小丫头逗得不行,“一个个的,脾气都不小。这是生气了,气你走的时间太长呢。”

哎哟,这小心眼儿,还知道记仇呢。

“妈妈认错,再也不把宝贝儿们扔家里了,好不好?”毕竟自己理亏嘛,态度得摆正了。真没想到这一走会这么长时间啊。

“啊啊啊……”还不会说话的三个小丫头,也只会晃着小胳膊,流着口水,啊啊啊的回应了。啥意思,谁也没看明白。

反正是一个个的,都没哭没闹的,还挺让人省心的。

倒是晚上放学,仨大的儿子回来,子筑进屋一看见自家妈在厅里收拾行李,东西摆了一地,蹭一下就跑进来,往怀里一撞,磕到方淮心下巴上,疼得她直发晕。儿子抱着她的腰就开哭,哇哇的。

“这是怎么了?”方淮心有点儿措手不及。这天才吧,都比较早熟,仨儿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不会抱着她撒娇了,更不会这么真情实感的大哭。人家都是视需要来决定是大哭还是小哭,用不用哭出眼泪啥的。

“有人欺负弟弟了吗?是你们俩吗?还是学校里的同学?”方淮心看着后进门的俩大儿子就问。

“妈,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才回来呀?不是就去个港岛探亲吗?我们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子箫站在门边儿,特委屈的说着。

“我怎么会不回来呢?我家在这里呢,你还你们哥仨和三个妹妹呢,我能去哪呀?”这一个个的,小脑袋瓜子都想啥呢?

“前面胡同顾家的姑姑就把孩子扔家自己出国了。还有咱农场的曹阿姨,前些天来家里跟爸爸借钱,也出国了。也是把孩子扔在家里呢。”子笙是最冷静的,就开始举例子。

啊……

怪不得呢,他们说的两个人,自己也认识,都是知青,一个家就住在隔壁胡同的,考上大学自己回来上学,刚开学的时候,她丈夫就带着俩孩子追到家里来了,赖着不回去,一家子挤在防震棚里。另一个姓曹的,是农场的知青,是后面一批的,几年前嫁给了一个农场的一个工人。也都生了孩子了。她是属于成分特别不好的那一类人,有很多海外关系,自家以前也是资本家。下乡的时候就已经跟家里断绝关系了。考大学的时候,她就没敢报考,怕自己政审不过。没想到居然自己跑出国了。

这样的事情,在京城听得多了去了,可没想到,农场那样的日子,居然也有人会跑。

“爸爸没告诉你们妈妈是去港岛看望妈妈的姥姥姥爷吗?”方淮心就把罗玄给怪上了,这是怎么当爹的,也不帮她解释几句呀?

“那谁知道他是不是骗我们的呀?”子筑哭得一抽一抽的。

罗玄这个当爹的,一天天的,跟孩子面前也没个正型,看看,遭了报应了吧,孩子们都信不着他。

“嘿,我说你小子,是不是欠揍了啊?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了啊?”罗玄在一直就在屋里呢,只不过刚刚在里屋帮着把方淮心的衣服往衣柜里放呢。就听在儿子在外面败他的名声,一脚就出来了。

“哇……爷爷,我爸要揍我……”子筑那反应的才快呢,从方淮心怀里起来就出门往后院跑,一边儿跑一边儿扯着嗓子喊他爷爷给做主。

“罗玄,你又干什么呢?好好的,干什么打孩子?”然后没一会儿,后院就传过来罗道士的大嗓门儿。

又是这一出儿。

这一幕简直不能更熟悉了,三天不来一回,五天都得早早的。

就这个闹腾劲儿的,方淮心的心都一下子安定了。

这就是家啊。

小别胜新婚,晚上两口子折腾了小半夜,“你要再不回来,我都要怀疑你是不是也不要我们爷几个了呢!”罗玄气还没喘匀乎,跟方淮心这就撒上娇了。

“说什么呢。这不是奶奶的丧事绊住了嘛。”方淮心白他。

生下来就没有见过,要说对方家老太太的感情有多深,那真不至于。哪怕是受原身的情绪影响,那也是为了方南国的伤心而伤心的。

“倒是你,刚刚吃晚饭的时候,儿子可是跟我告状了,说是有女同学来家找你好几趟了,什么情况啊?”子筑就是个小奸细,刚跟他爸斗了一场,吃晚饭的时候,又给他爸奏醋,上眼药儿。

“你可别听他瞎说。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那是今年的大一新生,是他们那个班的班长。算是我的学妹,齐老师带的班上的。我这不是也兼着助教呢吗?她来找我要资料的。”罗玄立马举手保证。事关清白,必须得说清楚了。

“哦……要资料啊……”方淮心那长音儿拉的,罗玄的心都颤了。

“你要相信我。”

“我相信啊。”

可是你的表情和话语可不是那回事儿。

“媳妇儿,我跟你说,你自己心里得有点数儿。我家里住着仙女呢,我还能看得上凡人吗?我又不傻。”罗玄把人抱在怀里,手上也不老实,就开始哄人。

“嗯……”方淮心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都没细听罗玄在说啥。这一天折腾的,坐了几个小时的飞机,回来也没消停,晚上又运动了这么长时间,都累完蛋了。

接下来,又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把带回来的礼物都送完。

然后就是周末,又在家休了一天。

这也就是走了一个月的时间吧,方淮就发现,京城里一下多了好些人。帽儿胡同里,人都能多出好几成。罗玄说,这都是回城的知青。自打恢复了高考,虽然有五百多万人报考,只录取了二十几万人。剩下的那些,也是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回城。上面那位老人家一句让娃娃们回来吧,更是有了理由,连借口都不用找了。各地的知青点儿,好些都把那公盖就放在窗口上,想回城的知青自己写个申请表,自己盖个章,就能回了。

可这回来了,也都闲下来了。各大工厂自身的工人好些都还半工半休,工资都开不全呢,能有多少新岗位提供的。居委会连菜市场和废品收购站都招了双倍的岗位了,扫大街掏厕所的都有人抢着干。可就这样,也是杯水车薪,光是京城,就得几十上百万的知青回来。没招上工的,可不就闲着瞎晃呢嘛。

有那脑子活泛,急着挣钱的,像是之前帮着搬家的孙大哥一样,都想方设法的找点儿私活儿偷偷摸摸的干着,摆个小摊儿卖个针头线脑啥的,或者像罗玄他们之前一样到农村去收菜啥的。各有各的道儿吧。

周一方淮心回学校,书还在梁老师那儿没往回拿呢。还有助教的工作,不能连脸都不漏,不太好。

也不知道分的那间屋子罗玄收拾成啥样了。

先过去看了一眼,还直别说,收拾得正经不错。房是双人的木板床,新的,铺着的褥子也是新做的,厚厚的,坐上去一点儿不硌人。枕巾被子上都带着自家配的肥皂上那种淡淡的马蹄子草香味儿。靠着床尾是一个写字台,上面放着她的课本,这是罗玄帮她把书给领回来了。

靠着床对面的墙,还放着一个折叠的饭桌。

就这么几样东西,不到十个平米的小屋里,也就只剩下转身的地方了。出门楼道里有灶台,边儿上是蜂窝煤炉子,还着个铁炒锅,一米左右宽的台子上层是蒸锅和调料坛子罐子啥的。下屋挂着碎花布帘子,是碗柜,里面放着盘子碗,筷子勺啥的。边儿上还有一袋子没打开的大米,一袋子没打开的白面。大致看了一眼,这一层楼得有三十几户,家家门口都是这样,没啥稀奇的。

都收拾好了,没啥再需要她收拾的了。

方淮心就到办公室找梁老师,还带着给老头儿带回来的机械表和一管派克钢笔。“这是孝敬您的。”

“回来啦?”梁老师看了她一眼,倒是没说啥,把那表拿出来,看了看,直接就把自己手上原来戴的旧表给换下来了,那钢笔也插在上衣的兜里了。这会儿最流行的装扮就是带着四个兜的上衣,还都习惯性的在上兜里放一支钢笔,随时可以拿出来用嘛。

“这是我这学期要上的课程安排,后面的教案都没写呢,你拿回去弄一下,下周我有一个大型手术,医院里来了重要的病人,走不开,你帮我带两周课,去吧。”老头儿一点儿不客气,直接派活儿。

您不是说没啥事儿需要我干的吗?我能一直在家里待着吗?

“好的,保证完成任务。”方淮心把资料都抱在手里面。

果然啊,又是分房子,又不用上课的,那就不是白得的。怎么就让这老头儿给糊弄住了呢?

有活儿干了,也别急着回家了,方淮心抱着那一大堆资料就去了图书馆,写教案去了。

一直到下午放学,来图书馆自习的学生多了,她才把课本送回小屋里。下班回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