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九零年头声声慢 > 第36章 过分

第36章 过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姥姥把玉米都收起来,然后半抱着在怀里面圈着, 路过那小树林的时候, 不经意看到了一个黄鼠狼,“看, 那里有个黄鼠狼呢。”

她是随口一说, 没当回事儿, 大万也转眼一看,也看到了,更是二米当回事儿,他见得多了去了,“嗯。”

结果等到慢慢转眼去看了,就没有了, 黄鼠狼早就跑了, 躲起来了,她看个棒槌, “哪儿呢?”

姥姥就说,“吓跑了。”

慢慢就看了一眼大万, 又看了一眼姥姥, 小心眼儿犯了,闷出来一句,“就不给我看。”

合着就是欺负我一个人是不是,别人都看到了,就我看不到,她还没讲黄鼠狼什么样子呢。

不吭声了, 回家来就趴在床上,这是她惯有姿势,无往而不利,趴在那里,眼泪八叉的就下来了。

姥姥喊她吃饭,才发现不对劲,“不吃饭啊?”

结果一看哭了,大万表哥钢铁直男,挨打都不哭的人,一下子就蒙了,凑上去看,“怎么哭了?”

一脸的没想到啊,慢慢就转过脸去对着窗户,不给看。

大万还不死心,他特别的欠,乐的拍巴掌,“怎么哭了呢?还真哭了?哈哈哈。”

慢慢就更气了,好气啊,一下子没闭紧嘴巴,哭声就出来了。

“怎了了这是?是不是大万欺负你了?”

大万表哥背锅侠,保持一百年不动摇。

一脸的冤屈跟无奈,“我没有,我就坐在这里,都没碰到她。”

姥姥就板着脸,“不是你,是谁啊?”

大万就气死了,去拉慢慢,“你自己说,为什么哭呢,我就冤枉死了。”

慢慢很委屈了,就等着你们问了,哭唧唧的,“你们看到黄鼠狼了,我没有,你们就是不给我看。”

无理取闹,并且无力占三分,看的人牙痒痒。

没想到是这个原因,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姥姥就解释了,“没有不给你看,就是我看到了,说了一声,大万也只看到了一眼,一转眼不就没了,那东西怕人。”

慢慢不听啊,两只手捂着眼,很悲哀的样子了,“你们都看到了。”

她就坚持一点,你们都看到了,我没有看到,不管过程如何,不管大万表哥看了一眼还是半眼,他总归是看到了,而自己没看到,越想越气。

最后给大万逼得没法子了,摆着手,很不耐烦了,“好儿好了,我没看到,我一眼都没看到,行了吧。”

慢慢就慢吞吞的,翻过身子来,擦干了眼泪,从床上滑下来了,就要的是这句话,非得等这么久。

大万恨得牙痒痒,但是又不能在人前打人。

姥姥也算是看清楚了,慢慢这孩子,大概真的是小性儿的孩子,怪别扭的,以前也没有发现,她觉得,就是因为孩子不在爸爸妈妈身边,所以才这样的。

大万表哥没几天就走了,很不乐意了,还跟姥姥说了,“有空儿我还来,你记得跟我妈说。”

然后就猴儿一样的走了,走了没多久,慢慢发现不对劲了,她没事儿的时候蹲在那里,抱着存钱罐儿拿下来,觉得空荡荡的没声音。

打开底部一看,紧跟着就是撕心裂肺的哭啊,跟当年知道果汁过期的心情是一样的。

都是舍不得花一毛钱啊,就攒着攒着,放在那里不动,真的是好心酸啊,一毛钱都没有了。

姥姥吓死了,“怎么了?”

顺着视线看地上的存钱罐,也明白了,“钱去哪儿了啊?”

自己问完,然后就冒出来了想法,除了大万没有别人了。

这简直就是要了慢慢的命根子啊,抱着那个空的存钱罐就活不下去了一样的,她攒了多久啊,一直就放在那里,觉得自己可以攒一辈子的。

结果,空荡荡的。

哭的都喘补上来气儿了,姥姥就跟她商量,“我去给你换零钱回来,小卖部里面有硬币,我们去换。”

先哄着不哭呗,就带着慢慢去小卖部,慢慢一边走一边抽噎,太悲伤了。

结果去了,人家小卖部的一听,笑了,“我说呢,怎么就光拿着硬币来,我好纳闷呢,也没多问,没想到是拿了慢慢的钱。”

大万在这里的几天时间,每天都掐着一把子的零钱来,都是一元的硬币,然后乱七八糟的卖,人家也不会多问的,你拿着钱来就买呗。

姥姥气死了,就知道是大万拿的慢慢的钱,你说招惹她干什么啊,“我不知道,家里谁也不知道,他闷不吭声就给花了,我要是知道,给他一顿打,欠打。”

慢慢好一会儿才明白,这是马大万干的好事儿,太委屈了,眼泪很现成的就下来了,小时候不爱哭的眼泪都下来了,苍天是极为公平的,你小时候不哭,长大了也没少哭。

慢慢也好哄,她那硬币都是一元的,然后差不多一罐子快要慢了。

姥姥大概是觉得她不识数,而且换那么多也没用,因此给换成了一毛钱的,换了两块钱的二十个,存钱罐里面有钱就是了,就哄着慢慢回家了。

慢慢想不了那么多,还是小,还就真的跟着回家了。

大万美滋滋的回家了,这事儿等着被发现的时候,二舅也不能打他了,都过去了。

吃了喝了的挺开心的,还盘算着什么时候有假期了再来。

倒是张向东知道了,跟慢慢打电话很心疼闺女了,跟慢慢说了,“再给你攒着呢,我这里攒了很多,等着我回去的时候给你带回去,还给你买个钱包,行不行啊?”

这当然很好了,慢慢觉得很满足,拿着电话笑,盼着那个小钱包,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不知道是什么颜色的,但是一定很好看。

其实她就是爸妈都不在身边,一下子就敏感了,不然的话,是个特别容易满足的孩子。

要是爸妈在身边的话,大概不是这样子的。

而且小时候为了钱的事儿,张向东跟马永红是没少吵架的,慢慢就在一边听着,她又是胆小的孩子,就一直在一边站着,开始不知道什么事儿,慢慢也变得敏感了。

马永红就跟慢慢说了,“天气热,不要吃冰棍儿,要是想吃了,去问姥姥要钱,吃雪糕。”

冰棍是一毛钱,两毛钱的,雪糕是奶油的五毛钱一根的,档次立马就上去了。

爸妈说的话,慢慢就记在心里了,没事儿就问姥姥要钱,“买雪糕吃。”

姥姥还真的给,还是疼她,就是自己会笑,以前从来不知道要雪糕,但是现在知道要雪糕吃了。

她住在这边帮着带慢慢,是真的不容易。

不说是别的,张老二家里的不给带孩子,但是看着慢慢姥姥来这边,住在儿子家里,她不高兴的。

家里的东西她觉得是姥姥占便宜了,生怕她吃了儿子家里的粮食,花了儿子家里的钱,因此一直就防着姥姥的。

当姥姥的带着外甥女,还真的是难为人的,孩子不高兴或者是怎么样,到底跟亲奶奶不是一个感觉的,只有对着孩子好的份儿,惯着孩子的份儿,不然别人要怎么说呢?

张老二家里的从来不来看慢慢,也不会去喊慢慢吃饭,不然人家儿子儿媳妇不在家里,去喊着孙女来吃顿饭之类的,她从来没有过的。

今下午也不知道怎么就来了,慢慢也没喊人,她就在那里玩,对着奶奶很陌生了。

张老二家里的就坐在院子里,天气很凉快了,然后笑眯眯的,“卖了小麦啊?”

姥姥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不知道她怎么突然来了,“是啊,我看着那些麦子潮湿了,不太好,也不能去磨面吃了,家里就我跟慢慢也吃不了那么多,就卖了算了。”

粮食不能放时间长了,不然就发霉坏了,尤其是小麦,要吃新鲜的麦子,要是放两三年了,味道磨成面粉肯定就差一点儿了。

这些麦子,还是以前张向东给马永红种的,然后就一直存着在那里,走的急了,没来得及去卖了。

因此姥姥觉得她跟慢慢吃不了,就想着卖了算了,钱也不多,几十块钱,不太到一百。

张老二家里的来就是为了这个钱的,她觉得慢慢姥姥卖了她儿子的粮食,这钱不就自己收起来了,然后就想着要过来,等着张向东回来的时候给张向东。

平时对着张向东不怎么样,但是人还是要分一点远近的,这钱她肯定不想让慢慢姥姥拿着的。

因此她就说话给慢慢姥姥听了,“家里麦子多,都是不容易种的,你在这里很好了,提前养老了,带着慢慢,家里都不用种地了。”

慢慢姥姥一下子就愣住了,没想到说这样的话而出来,什么意思这是?

她大老远的来,住在这边带着慢慢,说实话,不好跟慢慢奶奶闹僵了,不好听,不是娘家妈能干出来的事儿。

但是要是有选择的话,慢慢不应该是给她带的,就应该给张老二家里的带的,亲奶奶带孙子,在这时候就是天经地义的,但凡是有法子,不会给慢慢奶奶的。

可是人家就是不带,没法子了,因此慢慢姥姥就到这边来了,她难道愿意来啊?

她自己在家里多自在,而且她孙子她儿媳妇都在家里,在自己村子里多好啊?

难道就是为了贪图女婿家里的这一点粮食,就是为了吃白饭的?

搞笑呢这不是,她现在还能动,在家里多少也能种地,花生玉米小麦的,哪个不得卖点钱,至于在这里看着慢慢做饭洗衣服,什么都不能干?

她来看着慢慢,是没要张向东一毛钱的,而且还得照顾慢慢,就是吃了家里的几口粮食,到了慢慢奶奶这里就是有福气,就是沾女婿的光了?

慢慢姥姥最后就掏出来口袋,刚卖出来的钱,她放在白手帕里面,卷起来的,一气儿拿出来,“亲家您收着吧,等着慢慢爸回来再给他。”

张老二家里的这才走了,她来这里,就是为了这个事儿的,这钱还就真不给慢慢姥姥,觉得慢慢姥姥自己花了。

可是人家在这里带着慢慢,就算是花了,也是应该的,她一个老太太花钱的地儿,就是给慢慢买吃的买衣服了,要花也是全花在慢慢身上了,不然她花钱干什么啊?

不就是给孩子买点零食吃,给买双鞋子吗?

她来是为了闺女的,不是为了别人,为了这个事儿,她气了好几天,给马永红打电话说了,马永红就气死了,跟张向东说,“我妈带慢慢,我们没给一分钱,吃家里的粮食,难道不应该,这粮食卖了,百八十的钱,你妈倒是看到了?”

“那怎么就没看到慢慢呢?怎么就不想着带孩子呢?倒是看着有钱了,凑上来要了去,脸真大啊。”

气死了,她光是为了婆媳的事儿,生了不知道多少气了。

张向东就不说话,他是不肯说自己妈一句不好的,很孝顺的一个人,而且特别的固执,你怎么说我不管,我就听着,但是我不会去找我妈,也不会去跟你一起说我妈不好,特别传统的一个人。

慢慢姥姥就想得开,依然带着慢慢过日子,慢慢放学回来,隔壁卖豆腐的邻居就跟她说了,“慢慢啊,你平时跟你姥姥在一起,劝着你姥姥多吃菜啊,别不吃菜,你跟你姥姥都吃才行呢。”

慢慢这才知道,朝夕相处的人,她吃饭的时候就特意观察了,姥姥真的不吃菜,她以前吃自己的,被照顾的好,现在才发现炒菜了,姥姥竟然不吃,一直吃咸菜,一个劲的喊着慢慢吃。

因为秋天的时候了,菜不够吃的,地里面也没菜,姥姥是舍不得买菜吃的人,但是孩子得吃啊,就买一点,做出来给慢慢吃,吃不完的就热一下吃。

慢慢就突然觉得很难过,站起来,给碗里面的菜夹给姥姥吃,她从来没有给姥姥夹过菜,“你吃。”

“吃呢,你先吃,我一直吃着呢。”

姥姥就喊着慢慢吃,给慢慢扒拉到一边去,一个劲的说自己吃了,“我不想吃菜,我就喜欢吃咸菜呢。”

一个劲的吃咸菜,特别会拌咸菜,给咸菜切成丝儿,然后加上点香菜还有小辣椒,加上酱油跟醋,姥姥觉得有点儿辣味儿好吃。

慢慢就不吃了,她放下来馒头,“你吃我就吃,你不吃菜,我也不吃了,你吃多少我就吃多少。”

小姑娘很有点子了,不讲理是一套一套儿的。

姥姥就笑了,才去夹菜吃,“吃,都吃。”

心里面很高兴了,孩子懂事儿了,慢慢也是慢慢的开始懂事儿的,被人一直惯着,也娇气,也敏感,也带着一点儿自私。

但是孩子本性是出生就带出来的,这个孩子讲道理,还认真,懂事儿,固执。

二叔又回来了,每次回来都带着很多东西回来,然后喊着慢慢去吃。

慢慢就去了,看着顾青青在那里拿着手里的本子,是硬壳子的本子,外面是黑色的,书背那里是深红色,然后打开以后,里面是米黄色纸。

这样的本子,绝对是很高级的了,那时候大家都没有,就算是有了,大家也舍不得用,放在抽屉里面的。

二叔拿回来很多,慢慢就站在那里看,也想要一本。

结果看完了,张老二家里的就收起来了,给一本本的装起来了。

二叔看到了,就说了,“给慢慢还有青青的,俩孩子都有的。”

张老二家的就站起来了,答应着,“嗯,这本子好,正好上学用的,以后别买这么贵的了。”

二叔忙的很,他没有假期,一会儿就走了,慢慢听到了二叔的话,就等着拿本子呢。

结果张老二家的就开始撵人了,“回家去吧,在这里干什么?”

二叔还带来了吃的,张老二家的是不能给慢慢吃的,慢慢也不要,“我拿本子。”

她觉得要是有一本就好了,脑子也没有什么平均分一分的概念,就觉得有一本就满足的不行。

结果张老二家里的,压根就没打算给慢慢的,觉得脑子有病才给慢慢,本子这个东西,上学不嫌多的,都留着给顾青青了,嘴巴上还嫌弃慢慢,“你用这么好的本子干什么用?留着给青青用的,她自己还不够用的,赶紧回家去吧。”

就是真的做到了,一本都不给慢慢的,慢慢就白在那里等着,在那里眼巴巴的看着,最后什么也没有。

她不是那种厚脸皮的孩子,人家撵着走就走了,一个人就闷闷的走了。

觉得不给就不给吧,除了不高兴很失望,别的委屈伤心倒是没有了,孩子习惯了,也没什么感情,觉得本来就陌生人一样的,不给我就不给我呗。

慢慢姥姥以前总觉得马永红跟婆婆的关系,其实没那么坏,慢慢奶奶也没有马永红说的那么过分,可是自从过来带慢慢了,才算是了解了,一点儿也没有夸大的成分,说的就是实话。

确实是一些事儿,挺不能让人理解的,你对着别人也就算了,可是对着慢慢,没有对着青青的一指头好。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七夕,不高兴,看着朋友圈同龄人同学朋友晒恩爱,其实对我蛮伤害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