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九零年头声声慢 > 第126章 绞肉机

第126章 绞肉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叶同学也不是要怎么样, 慢慢说的话她晓得, 只是不是自己身上, 这样的心酸有时候忍不住的。

看着慢慢拖着行李箱走了, 宿舍就剩下她一个人了。

到家的时候,张向东不能接她了, 因为驾驶证吊销了,她自己硬是转车好几手回来了, 自己拉着行李箱, 还有一段距离,自己拉着回来的。

到家了,马永红听到声音出来,“你怎么不打电话, 我去接你啊?”

慢慢笑了笑,“走走挺好的。”

手心起来了个水泡,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破了,她弯起来手心的时候觉得有点疼。

“你爸爸去干活去了, 去厂子里面。”

“哪个厂子?”

“就是西村里面的厂子。”

“一天多少钱, 干什么的?”

“一天一百五, 加工塑料的。”

村子里面的企业能有什么好企业呢, 加工塑料的, 到处都是塑料颗粒,污染严重,对工人也不好,尤其是呼吸系统, 干不了几年就有病的,一点防护措施也没有。

慢慢这个时候,看着上面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整治环境问题,她觉得很好,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了。

张向东需要钱,家里需要钱,所以去干这个,都是缺钱的中年男人才去这个厂子里面干活的,年轻人去县城里面,拿更高的工资干更轻松的活儿,年纪大的就在家里种地,反正儿女养大了。

只有这些中年男人,要孩子上学,要父母养老,一点儿也不轻松,张向东检查出来是血糖高,以前从来没有的,用慢慢奶奶的话来说是出事儿吓得。

“有没有检查一下身体,看看是什么原因。”

“还能是什么原因,就是胰岛素不能分泌,说不清楚,检查了结果也是要吃药,以后你爸爸都是要吃药控制的,没事儿。”

慢慢扭过头去,她话不能说出来。

有病了,大家当然是希望能治好,好好儿的治疗,可是你得有钱有闲,穷人家的病,你即使弄得一清二楚有什么用呢?

你是能接受的了高额的治疗费用,还是以后能吃得起进口药呢?

全是空谈,如果有人能在屋子里面喝茶,谁又想在大雨天里面穿梭呢。

难道他不晓得雨水冷,不晓得地上滑吗?

知道的,全都知道的,可是人生如果不闭着眼睛过,那真的是没有勇气继续下去的。

因为眼睛看到不够清楚,所以才觉得满目疮痍的世界上,披着锦绣的外衣,看不到下面的血迹斑斑。

“中午回来吗?”

“不回来,时间不够,走了没有人看机器,我有空去送饭,替他看一会儿。”

“不回来吃什么呢?”

“有卖饭的,卖包子馒头的,还有油饼的。”

机器是二十四小时运转的,一天就两班,一站就是十二小时,连续上一个星期夜班,然后就是一个星期的白班。

他还没来得及整理一下心情,就要为了生活奔波,从年轻时候就做生意,后来开车,可是都不算吃过什么大苦,只有这一次,瘦了很多。

晚上回来的时候,慢慢看着他洗脚以后挽起来的裤腿,瘦的干巴巴的,还不如自己的腿粗,慢慢才一米七,张向东一米八多的大男人啊。

她洗完碗,“我不考研了,我去考编制了,已经过了笔试了,等着寒假结束了,就要去面试了。”

张向东擦脸的手一下子顿住了,毛巾拿在手里,依然是不说话,只是看着慢慢。

慢慢谁也没看,在那里擦着桌子,她不能看到一个人的眼睛,怕眼泪会出来,怕给人看到,会哭的。

“你怎么不考了呢?”

“我看着觉得考不上,不好考,继续上学的话,我也够了,早点工作也好。”

“那你考的是那个地方的啊?”

马永红着急,一直在问,听着是外省的,更惊讶了,“你去外省啊?”

“不远,挨着很近了,那地方跟我们在南边搭界的。”

“你指给我看看。”

慢慢就跟马永红围着地图,指给她看,两个人趴在沙发上,对着墙。

慢慢跪在那里,她知道背后张向东也在看。

他是老司机,走南闯北的,马永红问他,“这里怎么样?跟我们一样吗?”

“差不多,经济比我们好。”

马永红看着慢慢,“你当初怎么想着去哪里呢?”

“试试来着,没想到能上,马上还有本省省考,我也试试,能上就留在省内呢,只不过我报名的岗位不太好。”

慢慢能上,是马永红没想到的,她从来没想过慢慢能去考编制。

真的是,怎么说呢,仔细想想,比考研要好很多,因为即使考研了,一样也要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

她觉得女孩子,轻轻松松的,然后稳定体面就很好了。

也不提不出省的话儿了,“你自己选,到时候也别挑,考上哪个就去哪个。”

慢慢点点头,“我知道的,等着毕业了大概就能去上班了,到时候你跟我爸就轻松了。”

“你好就行,我跟你爸还赚钱呢,家里你不用管,上班了有钱就帮,自己先够花。”

家里氛围瞬间就好了许多,因为大概是有个指望了,也因为,如果慢慢最后真的能进的话,那无异于是把这个大家都看笑话的家撑一口气。

让那些觉得这一家子起不来的人,让那些瞧不起张向东的人,知道这个家,还不至于跟烂泥一样起不来。

“妈,你不要跟人家说,谁也不要说。”

“我不说,我知道。”

马永红晚上翻来覆去的,就总是想着慢慢出生的时候,她晚上做胎梦,梦到送子娘娘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放到自己的床上去。

“我那时候还纳闷呢,怎么给我这个孩子,谁家的孩子啊,这么白,这么胖,脸上的毛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的,喜人的很。”

“你是送子娘娘送来的,有福气的。”

马永红跟慢慢睡在一起,絮絮叨叨的,盖着暖和松软的棉被,外面被风吹门,“我跟你爸爸,一辈子没有福气,从我结婚开始到现在,长了你这么一个孩子,二十多年了,还是没长进,你爸爸一辈子就这样了,不争气。”

“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那时候想着要是能有五千块钱的话,就再也不干活了,就去享福去了,可是你爸这一出一出的事儿,我都四十多的人了,还是一无所有。”

慢慢不爱听马永红这样的话,她怕张向东听到了,“这些话,以后不要说了,你看你身边的人,其实跟你差不多的,不过是有没有存款的问题,我知道你是心疼钱,可是我上班了,一年的工资就够了,说不定还要高呢。”

她是忽悠马永红的,老实孩子说话也是会撒谎的,她其实查过,工资不高的,三千块的基本工资,然后根据地域经济的情况有所调整。

去河北的那一个同学,一个月工资三千五不到,这还是转正之后才有的工资呢。

马永红是真相信了,“南边比我们有钱,你不知道,自从你爸出事,我天天堵得慌,谁家日子跟我们一样呢,你说你进面试了,我这心里啊,舒坦了不少。”

“往前看,其实我爸在家也挺好的,就是那个厂子不好,不能长时间干的。”

“不干怎么行?哪里来的钱呢?你毕业了,还有老二呢。”

“如果长时间吸入颗粒粉尘的话,会得尘肺病的,你看过山西挖煤的报道没有?就是因为吸入太多的粉尘,没有几年就得了尘肺病,肺不可逆转的纤维化了,最后人都是跪着死的,因为喘不动气儿。”

“钱没有了慢慢赚,也没有多少钱,不然的话你现在伤害身体,没几年治病的钱会更多的,人永远是比钱重要的。”

马永红知道,因为上夜班,张向东气色一直不好,也瘦了很多,一个月二三十斤的那种瘦,而且大概是因为出事儿了,他脾气也不是很好,整天就是不说话,要么就是呛人发脾气。

“等着来年吧,马上就过年了,先干一年吧。”

还是为了钱,慢慢这时候真觉得看透了底层生活了。

中午的时候,她怎么也要去给张向东送饭。

“你爸不让你去的,他说买饭吃。”

他就是不让慢慢去,慢慢不会骑电动车,她要走着去的,就很心疼闺女,从小就是这样的,两个女儿,从来不让受累,不喊着去地里面干活。

有时候马永红地里面忙不过来,喊着慢慢去地里干活,张向东是要发脾气的,直接就对着马永红甩脸色,“你喊她干什么,在家里。”

马永红也很委屈,觉得干的少就少,好歹是个帮手,能轻松一点是一点,后来也不喊了,张向东知道了要发火的。

冬天风特别大,慢慢就拎着饭盒去了,里面就是家常菜,她想着尽可能的有点肉,但是家里节省一切开支,不买肉吃。

张向西很顾家的人了,他在招待所里面干,有时候人家的牛羊肉食材,他会从厨房里面带回来,然后给张向东。

这就是家里的肉,马永红就留着,等着家里来人的时候才吃。

慢慢早知道厂子里面环境很差,可是真没有想到会差成这样。

一个大铁皮房子,就是个危房,开着两个门,连个窗户也没有。

她进门口的瞬间,一下子就愣住了,没有见过这样的环境,呼吸都很困难,她一进去嗓子眼就痒痒的很,全是一股子味道,很浓重的味道。

有人看到她进来,就指了指,“在里面呢。”

张向东在嘴里面,越是往里面走,离着门越远,粉尘就越多,真的是看不清人的,她往前走,也不知道踩到了什么,耳朵边全是机器运转的声音,嗡嗡嗡的,她低头看脚底下,是塑料管。

张向东接过来饭盒,“回去吧,快回去。”

“唉,好。”

慢慢撇着嘴,她控制不住表情,不敢多待着。

一个人沿着马路,一边走一边哭,北风吹过脸颊,细密针扎的疼。

她这是心疼她爸爸,太难过了,一想到张向东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她就很想让他别干了,呼吸困难的空气,能见度都没有的颗粒粉尘,还要耳朵要废掉的机器,一直不停的站在那里往里面送料,然后撑着袋子给接着成品,吃饭都是赶紧塞两口。

饭盒一打开,立马就有粉尘落进去,不能一口气吃完,只能在空隙里面吃,也不知道吃进去多少塑料。

她就是委屈,替张向东委屈,替很多跟他一样的人委屈。

都什么年代了,为什么勤劳能干还老实的人,还没有好日子过呢,还要这样对生命没有保护,没有尊重。

她就很不平,还有太多的黑心老板资本家了,她一直讨厌村子里工厂的老板,你赚钱可以,可是你能不能把保护措施做好了,过滤口罩手套还有休息时间,能不能好好儿的当个人呢?

把工人当机器,把环保当空气,这就是很多吸血鬼资本家干的事情,压榨人的剩余价值,跟工业革命时期一样。

回家的时候,脸色就很难看,跟马永红是这么说的,“环保问题,确实要整治,这些小工厂,就应该全部查封关门。”

因为开始查环保,全国范围内展开,所以村子里面的垃圾都有了固定的人清理,而且都有垃圾箱了,再也不能随手往东边的小树林里面扔垃圾了。

以前慢慢家里旁边的小树林都是臭的,现在干干净净的清理了。

马永红不是这么想的,“查环保,查环保,卫生纸都涨钱了,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啊?我们从哪里赚钱啊?”

这就是社会上的阵痛,毒瘤。

上面要查环保,是好事情,不合格的场子,排污不合格,设备不合格,还有工厂环境不合格的都要整改。

可是整改的成本,机器的成本最后还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去了。

但凡是不合格的产品,大多是流向农村去了,因为农村购买的东西大多是三无产品,便宜实惠。

穷人要花更多的钱去生活,因为要买卫生纸买香皂洗衣粉,买这些种类里面的低端产品。而且穷人因为没有本事没有文化,所以要去这些三无工厂里面打工。

慢慢听着马永红说的,才知道,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是那么美好的,国家大步向前的荣光背后,是有个绞肉机的,绞肉机是淘汰掉的人,这一部分人,注定是要成为利益牺牲者的。

她光读书,光看着一个个政策出台的多好多好,从长远来看确实好,但是没想到,真的发生在自己身边,却是卫生纸涨价等这样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