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嫡长孙 > 第29章 京中闲事

第29章 京中闲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溯发了话, 早便准备好的一众人便往门口去了。

到了大门前,没等一会儿就看到一队马车驶来,头里一辆到大门前停下,余下的直接驶进了打开的侧门。

马车停稳, 明煦先跳了下来。随后明榭也下了车, 然后他向后转身伸手扶了孙氏下来。明溯忙带着妻妾儿女们行礼问安。

明榭见一家子在门口堵着有点不像话, 遂并不多说, 直接先叫人回了屋。于是一群人又浩浩汤汤的朝府里去。

明煦故意落了后头,与宋氏一道走。

自打他下车来,宋氏眼就没理过他身, 当初孙氏不过一年多没见就觉得恍惚, 宋氏却是三年余不见了, 她心里的恍惚犹豫只有更甚的份儿。

她时不时的挂念着长子, 忧心他在外好不好, 如今见面反而情怯, 有些不敢认。还是明煦上前挽住了她的手臂, 开口呼母亲, 宋氏才哭着笑着应了,是煦哥儿, 他长大了。

明煦任由着宋氏再三打量, 甚至主动掀了衣服给她检查, 惹得宋氏哭笑不得。明煦再三保证自己在外边绝没有受了委屈, 过的不苦,这才止了宋氏的泪。

明煦注意到与母亲说话时,宋氏身边的一个小孩子一直抬头带有几分好奇的瞧他。明煦看他虽不甚熟悉却觉面善, 又看他身量年纪,心下便有了计较。

明煦摸了摸小孩儿的头颈, 笑道:“这是照哥儿吧,我走的时候他还在母亲怀里闹呢,今就这般大了,可是已经进学了”

小孩儿被明煦抚摸头发也不闪躲,听了他的话机灵的回了:“哥哥走时我还小,已经不大记得了,不过我听母亲说哥哥离家时也不比我大上多少。可今天见了哥哥才知道母亲忽悠我呢,哥哥瞧着哪里是比我大不了多少,是有我两个那么大。”他说着还拿小胖手比划了下,示意兄弟两人身高差距。

一句话说的众人皆笑,明煦牵了他的手给他解释:“在母亲眼里我什么时候都是还小的,她不是忽悠你,是觉得我俩都是小孩子,自然是没差很多。”

明睐却是忍不住了,捏住幼弟的后领将人牵到跟前,抬手给他了个脑瓜崩:“我不是同你说过你兄长大你八岁么,你没见过兄长,难不成还没见过十来岁的人不成”

明睐有些郁闷,照哥儿与她同煦哥儿并不相似,姐弟两人年纪差的不小,明睐是看着他长大的,虽说小孩儿还小,童言稚语当不得真,明睐还是不想明照犯蠢,她记得煦哥儿小时候可是个小机灵鬼儿。

“姐姐可别这么说,别说是照哥儿这个小孩儿,我瞧着大哥亦是有些恍惚,不敢立即上前认。可见大哥这几年变化之大。”宋氏见几个儿女玩闹,笑看着并不插话。倒是旁边后错了一步的小少年开了口。

那小少年生了副好样貌,加之眉眼明澈,嘴角含笑,一身素衣更显得气度超逸。明煦一进门就注意到他了!

“熙哥儿也长大了,我走时你就照哥儿那般大,刚入学的年岁。现在已在学四书了吧?范夫子还在”明煦与他说话。

“将将开始学了,范夫子还在,倒是常说我不及大哥当年。”明熙笑道。

“哪里不及了?我八九岁时不也是这个进度,约是夫子觉得没个对照,恐你生了骄纵之心,从而放松了课业,故意以言激你呢。我随着夫子念书时他也常言我不及他先前的学生,世间夫子似乎大多如是。”

明煦亦笑笑并不当真,自己还真没怎么天赋绝伦,熙哥儿也不是个蠢笨的。范夫子教了明家两个公子,自然会有生事儿的去问作比较,范夫子说出熙不如煦,自然是因为弟不及兄,庶不并嫡。

“大哥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毕竟后天不勤还可人力更改,若是资质不足就没办法了。”明熙笑了开来,露出些许孩子气,倒是像了他这个年纪。

姊妹几人说着话就到了正堂,一家子见面,开宴之前一番问安叙旧不消多说,然后守着规矩吃了饭。

在正堂散了席,大人们在厅里叙话说事。几个小辈儿又聚在明睐那里重设了一桌。孙氏知道小孩子兄弟姊妹几个久不见肯定有的闹,只吩咐了不许喝多便不再管。

明睐的淑然居。

几个人不似在正堂那般规矩,各自随意坐了。

桌上摆放了几个易克化的清爽小菜。明睐让丫鬟给几个爷们儿都倒上一盅,“这是今年新得的桂花酿,不醉人。开封之后我又让人加了桂花蜜,照哥儿也尝尝看。”

“酒就得从小就喝一些,以后才不会因酒误事。”明煦说着率先喝了,在口中放了一会儿才咽下去,啧,一股子甜味儿。

“什么歪理,办事儿前不喝酒难不成就能渴死,馋死”明睐嗤笑。

“大哥说的有理,碰上那些紧急的,那管你前边是在喝酒还是采草”明熙赞同。伸手碰了一下大哥递过来的杯子。

“你们两个倒是好大的本事,天塌下来的急事儿还得来请你们去办。”明睐对着第一次喝酒小口抿着酒杯的明照告诫:“照哥儿可不能学他们,正事儿就得正经办,不许喝酒。”

明照已经习惯了长姐平日的管教,随当就点了点头示意已经记下了。酒也不好喝嘛,还没有厨房做的糖蒸山楂水来的有味道,小家伙仔细咂了咂嘴。

见他应了,明睐才放过了这个说法,转而对才回府的明煦说:“你在外游学,音信不通,故而不知晓府中近事。柳姨娘给添了个妹妹,母亲取名唤作盼姐儿,还未足岁。是以今天还是我们四个,再过两年就是五个了!”

“姐姐,母亲不是说你年后便要出门子,与了别人家那走一个,来一个不还是四个人”明照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小脑瓜子这时候挺灵光哈,平日里学数术怎不见你这么快,我就是出了门子,照样收拾你这个小白眼狼。”明睐听完冷笑一声,上前就揪住了他的耳朵。

“照儿却是说错了,其实还是五个,姐姐出了门子,嫂嫂不就进了门。”明熙捏着酒杯悠悠道。

只怕大姐出了阁,大哥又迎了新妇,便不能一起玩闹说话了,哪里还有四五个。

被弟弟调侃了,明煦无奈笑笑,只说还早呢。

“快别说他了,再让他急了,她跟林妹妹可是一早就有的缘分嘞。”明睐调侃他当年来信叮嘱她看顾黛玉的事。

想起黛玉,明睐不由感叹煦儿倒是个有福的,得了个好亲事。不过,却是急不得的。林姑娘离及笄还有三年,贾老太太又疼她,少不得要多留些时日。

“两个小的还不懂呢,与他们说这个做什么,姐姐之前可不这样,难不成是因为订了亲,脸皮也进益了?”在弟弟面前,明煦有点不好意思,就岔开了话题。

说的姊妹几个皆笑,明睐被他损的红了脸却也忍不住笑了!

“好你个煦哥儿,几年不见还是老拿我玩笑,可见平日里我操的心都喂了狗。”明睐不肯服输,出言威胁。

果然一击即中,明煦乖乖的给她斟酒赔罪。

几个人继续说说笑笑,明煦又同几个没出过门的小土鳖讲了游学各地的见闻与有趣的风俗,直到后半夜才各自回居处休息。

明熙回到小院时,见方姨娘屋里还亮着灯。遂看了看自己身上,没什么差错,踏进了姨娘的屋子。

“将要四鼓了,姨娘怎么还未睡”明熙瞅着方氏手里的衣服皱眉。“活计白日做就好,仔细夜里熬坏了眼睛。”

“不过是等等你,发闲的时候便想到今天见了大爷,他身量长开了,我想着给他做件衣服,虽说太太肯定会让府上做了准备,到底是一点子心意。”方姨娘解释道,说完看着明熙问“你这是打大姐儿处回来的怎的这般晚”

明熙见她说是给明煦做的,便不再说什么。姨娘是太太带过来明家的陪嫁,最是个忠心的,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了。

“在大姐姐那里玩,没留神儿就到这个点儿了。”

“你们几个兄弟姊妹亲近是好事儿。听说大爷在江南的时候是在书院读书的,又出去游学了两年,得了你祖父亲自教导,十一岁便取了秀才,你功课上有什么不懂的便去问他。”方姨娘说道。

“姨娘,我知晓了,平日里会找大哥玩。”明熙答应道。

“也别去的太勤,仔细着别扰了他。”方姨娘想了想又说。

“我明白,会注意分寸的。姨娘该睡了,我也回去休息,只请了一日的假,下午还要遂夫子读书。”明熙无奈的说。

“你去吧,记得叫流霜给你煮碗醒酒汤。”方姨娘怕耽误了功课,不敢再留。

明煦回家后日子过得十分清闲,每日去宋氏那里说说话,讲讲经历,让她把这几年的担心与思念倒出来,然后就是约了旧友出去吃喝玩乐一番,消除几年不见产生的生疏与隔阂。这般过了十几日。

这日,明煦在明睐处说话,问起谢深来。

“姐姐你说我若是约他出来一见,他会不会去”明煦是这么想得。

“你既然开了口,他定是要去的,只是这般未免有些失礼。”明睐摇了摇头,开口说:“左右腊月将至,不妨再等上一个月,待他初二上门,你再见不迟。”

“初二是有什么规矩吗?我那日是不是也要去贾府去”明煦问。

明睐显然没料到他有这么一句话,反应过来后笑出了声,拿帕子拭了拭眼角说:“可真是什么都能想到玉儿身上去,都说女儿外向,这句话搁你身上倒是倒了个儿。”

“不能去呀。”明煦有些失望。

“按说是过了礼和书才需去,不过你要是想的厉害,咱家与贾府因着你俩有了年节礼物来往,今年的年礼不若你亲自去送虽说晚了些,但贾府应是不在意的。只一点他们家亲戚多,只怕那天没空招待你。”明睐玩笑道。

“不了,你莫捉弄我,我那天还是在家看姐夫吧,我的事儿哪有姐姐的紧急。”在姐弟两个互相调侃一道上明煦不肯吃半点亏。

“我这里本来是有个主意的,结果你这么一说我又给忘记了。”明睐似笑非笑道。

“好姐姐,我错了,快与我说说。”明煦一秒认输。

“呵,看你下回还贫。”明睐玩着手里的珠子语重心长:“真是个傻孩子,初二去不了,花灯节难道还不能约会佳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