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一老一小密谋过后,皇帝一看时间不过未时三刻, 时间尚早, 现又是初夏季节,天黑的比较晚,干脆命人传旨:晚间要在凌华殿设宴, 让儿子辈孙子辈的都过来, 把各自的王妃、皇子妃也带上。为的自然是把江映蓉正式介绍给大家。
皇帝知道儿子们都等的心急火燎了, 除了老四和老八见过一面, 其他的都翘首以盼巴望着见见庐山真面目呢。索性满足他们的愿望,早日介绍了,免得背地里再想出什么馊主意来。当然最关键的便是借此把江映蓉神棍的名头打出去,所以,儿子们、儿媳妇们加油吧,父皇的国库能不能填满就靠你们了。出了这个宴会,便多往外宣传宣传,尤其是儿媳妇们, 多回娘家念叨念叨, 务必让娘家人信了四姑娘的本事,哭着喊着送银子。
想了想, 皇帝还觉得不够,干脆在凌华殿的隔壁太极殿再开一宴,让皇后带着诸位妃嫔一起在此宴饮,目的嘛当然是希望后妃们把今日之事都悄悄传回各家去。虽说明令禁止后妃不可与宫外传递消息,可实际上哪能禁的住呢, 只要明面上过得去,别撞到皇帝跟前儿来,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哦,提及皇后,稍微多说两句,这位是当今的继后,姓王。太子生母当年难产而亡,这位本是贵妃,之后便加封中宫皇后,只是多年无子,日子过得甚是无滋无味。本来以这位的家世,一开始是准备册为皇后的,但是耐不住亲爹拖后腿,仗着辅政大臣的名头,多有跋扈,事事都要掺一脚,皇帝便不满了,这才转了念头封了太子生母,想要用太子外家牵制,所以得了个贵妃。
后来元后早逝,为了麻痹王家,皇帝便将王贵妃扶正,做了中宫皇后。王皇后是个心思玲珑的女子,知道自家逃不过被清算的命运,册封当晚就跪在皇帝面前表了忠心。亲自熬了一碗断子汤当着皇帝的面喝下去,只求皇帝给王家留下一点儿血脉,老爹那里是一点儿不敢多求的。
如此才保住了亲弟弟,所幸这个王家弟弟也是个心思机敏之辈,知道藏拙装笨,整日里一副纨绔子弟的浪荡姿态,招猫逗狗、拈花惹草,大大的消了皇帝的戒心。所以王老爹一死,皇帝心头大患已除,便高高抬起轻轻放下,王家终是保住了。反正皇帝是不怕的,管他是装的还是真的,王家再无复起的可能。只是徒有其表,没有恩宠,王家自然就慢慢消失在京城权贵的视线之中。
王皇后无子无宠,母家又败落了,后宫的日子自然过得甚是辛苦。幸亏皇帝还算感念她当年及时投诚,中宫的金册金印都还在王皇后手中,只是宫内大权被两位得宠有子的妃子分去一半。王皇后本身就是个耐得住性子的人,坐在高位上任由底下的闹去抢去,哪怕得宠的几个高位都不把她放在眼里,可只要最关键的握在手里,不至于被欺负到底就成。因着她自己心里透亮,外人觉得苦到姥姥家的日子,在王皇后看来还算过得去。
话题扯远了,再来回到即将开始的宴会上。皇帝想一出是一出,张张嘴底下的人就要忙断腿儿,尤其是御膳房,往日里有节有日的宴席,都是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这次倒好,马上都申时了才接到通知。
御膳房的大管事一接到上边的命令,袖子一挽,先高声壮壮士气:“今儿个是临时的命令,虽只有主子爷们和主子娘娘们在,可也得有一百来桌要准备,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伙都警着神儿麻溜的干,要看发现有推诿扯皮的,偷懒耍滑的,磕牙闲聊的,咱家第一个饶不了,等先齐心协力应付过这场,咱家请诸位吃酒。”大管事喊完,竟也亲自上阵忙活起来,有了这话再不敢有一人偷懒,俱都手脚不停的动起来。一时间整个御膳房虽然颇有些人仰马翻之感,倒也算忙中有序,有条不紊。
不光准备宴席的宫人们忙的个脚打后脑勺,已经分封出宫的各府也是忙的个人仰马翻。传旨太监骑马一路狂奔往各府递消息,有些不在家的,还得派人马不停蹄的去找爷们回来,好一起进宫赴宴。
而且特意交代了得把家里的小辈儿们都带上,有这句话那襁褓里的奶娃娃也得装扮一新给揣上。有些府里孩子多的,可把当家的主母愁坏了。平常有大节日进宫赴宴的,有些体面的侧妃也会进宫请安,自己的孩子便能自己照看,且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进宫的。可这次不同,主母一个人,要照看阖府一大串孩子,虽说有贴身伺候的跟着,可稍有不经心便要落个看管不当之责,想想都愁死个人了。
看着正院里从高到低排着的一溜儿儿子闺女们,以前没觉得自家爷儿子闺女这么多啊,今个儿一瞧简直能凑成两三个蹴鞠队了。主母们强忍着想要扶额的冲动,一个个挨个检查装扮。
一个府里边有受宠的也就有不受宠的,有家底儿厚的,也有穷的指着月例银子过活的。凑做一堆儿后,这差别不就明晃晃的显现出来了。主母们这会儿倒不怀疑各院用心不良,很多都是头一次面圣,巴不得自家孩子得了圣上的喜欢,好多些荣宠,都恨不得把压箱底儿的存货都拿出来给装扮上。要不是很多衣服首饰不适合小孩子家家,估摸着都能全部给挂上。
那些个穿的太差的都是因为生母没钱,只能这么着。主母们一一巡视,这个衣服不够新,那个头上戴的太素了;这个帽子太大了,那个看着一副寒酸样儿;这个看起来倒是花团锦簇,只是襁褓里的奶娃娃挂这个这么大明晃晃沉甸甸的项圈合适吗?真是蠢材,以为这样就能得了圣上的青眼?摘下来,赶紧摘下来,也不怕把人压扁了。
又派人把自家嫡亲孩子的衣服、首饰、佩戴之物翻出来,打扮的不成样子的都一个个扒下来重新换上。嫡子嫡女大一些的,只能翻箱倒柜把小时候的衣物找出来,虽然是旧的也比身上这身破落样儿强上百倍。
虽然各府都有不受宠的,可真要是这副寒酸样儿去面了圣,到时候不仅丢的是自家爷们的脸面,连自个这个当家主母也落了脸。一个府里的孩子明面上都不能一视同仁,主母的责任没尽到不说,还是明晃晃的给外人送把柄和说头。
也幸亏这时候天气不冷,这么着急忙慌的扒衣服换衣服也不会着了凉。好在都是皇孙贵胄,从小都被教养着关键场合不能使小性儿,这会儿也都收起脾气,连平日里的小霸王都安安静静的任由嫡母派人收拾。
后院忙的一团乱,可好歹都在自家爷们过来确认时,安排还算大不差一。当然也只是大面上,真一个个细细去瞧,还是能看见不少不合适之处。这个衣服虽然崭新亮丽,明显有些大了;那个帽子带的有些歪了……只是眼下也没办法了,时间这么紧张,能做到如此已是很不容易了。
成年开府的皇子们也是一脑门儿官司,好好的在部里衙门当着差,被人急吼吼的请回来,这不年不节不日的父皇怎么起了兴头要设宴,传旨的太监也没说出个由头来,只说陛下吩咐了是家宴,把家里的小主子们也都带上。
紧赶慢赶回了府,换了合适的衣衫,还得纠结要不要带上点儿礼物啥的,又怕带了多此一举,毕竟没得了确切的由头,准备什么根本无从下手,难不成只是一个临时起意的家宴?
只能匆匆交代了儿女们到了宫里少说话,不许哭闹任性,否则惹了皇祖父生气到时候可就回不来了,大一些的还好,小的们吓得跟个鹌鹑一样,按顺序排排站的贼直。绝对是连哄带吓都用上了。至于还在襁褓里吐泡泡的小娃子,皇子们只能暗中祈祷给力点儿,别在宴会上打雷下雨就行。
说实话,这次一溜儿这么多娃子聚在一起,真的是压力山大啊,尤其是府内孩子最多的三王爷,直面了娃儿过多的场面后下定决心禁欲一段时间,不能再生了。其中只有八皇子最省事儿,府里连半个闺女都没有,只怕这次看了别人家的娃子满地跑,八皇子和八皇子妃又要食不下咽,寝不安眠了。
反正无论如何,各府都收拾好坐上马车匆匆往宫里赶去了。
至于一些未成年的皇子,比如皇十五子往后还有些大一点的皇孙们,正好都在上书房读书,等下了学直接过来便可。
旁人都忙得不行,两位正主儿倒是很惬意,皇帝后半晌儿还亲自带着江映蓉逛了御花园,亲自给她将景致,兴致起了,一老一小干脆在凉亭里切磋起棋艺来。二人棋逢对手,杀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直接忘了时间,直到瑞安提醒宴会马上要开始了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手,皇帝还不忘约着有时间再一起对弈。
等上至太子,下至二十一皇子,还有皇孙、皇孙女们,太子妃、王妃、皇子妃们汇聚一堂,大家难得的面面相觑起来,都有些同情对方,这叫个什么事儿啊,真是生平第一次这么多娃娃们齐聚一堂。对了还要多说一句,大齐是从北边打进来的,并不如前朝那般看重男女大防,所以在家宴上王妃、皇子妃们可以和自家爷们儿同桌而坐,不用男女眷分开。
各府爷们、女眷一边留心看着自家娃子,一边翘首以盼等着正主儿过来。旁边的太极殿倒是没那么紧张,她们只是顺带的,不过也都在猜测今日宴会的用意。
就在大家伸长脖子等候了一刻钟后,殿外终于传来太监的唱和:“皇上驾到。”众人还没来得及跪下山呼万岁一句,立马紧接着听到:“太真元君到。”
大家相互打了个眼神儿,太真元君?可是那位神秘的真人?得了,今日宴会的由头找到了,心里一边想着,一边跪下参拜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