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庶女荣宠之路 > 第 166 章

第 166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原来是这样啊,”宁仪韵感叹道,“这水可真深啊。”

乔安龄浅浅一笑。

宁仪韵站起身:“时间紧迫,你快去命人做垫子吧。”

乔安龄眉尾一挑:“急着赶我走?”

宁仪韵瞪他:“这不是赶时间么?”

乔安龄低下眉眼,将手揽到宁仪韵的腰上,勾了勾,让她靠到自己xiōng口。

他低下头,在她眉眼间落了chún。

薄chún贴着她的眉心,印了一会儿

,他才抬起头,他轻声道:“仪韵,对你,我心中实在喜欢。”

宁仪韵愣了一下,随即莞尔一笑,将头靠在他的肩头,轻轻蹭了蹭,手放在他xiōng口,轻轻拍了两下。

乔安龄一笑,松开了人:“既然时间紧迫,我便先走了。”

“恩,”宁仪韵道,“我送你出门。”

两人还没有走出书房,乔安龄就突然又止住脚步。

“怎么了?”宁仪韵问道。

“这虽是你一人的书房,不过日后能不能添一把椅子?”乔安龄说道。

宁仪韵一楞,随即展颜一笑:“好,再添把椅子,你再来的时候,不会没有地方坐。”

乔安龄听到那句“再来的时候”,心里颇为满足:“好。”

两人又接着往外走。

没走几步,乔安龄的脚步又停下了。

宁仪韵扭头问道:“这回又是怎么了?”

乔安龄道:“你这垫子有什么名字?”

“连体靠腰垫,”宁仪韵说道。

乔安龄摇摇头:“这名字太过直白,不够雅致,朝堂上的朝臣和宫妃们不会喜欢这个名字。”

宁仪韵想了想说道:“这垫子靠背、扶手、坐垫连成一体,模样就像半月,不如就叫半月靠垫。”

“半月靠垫?”乔安龄道,“那就叫半月靠垫。”

两人说完了话,宁仪韵便和乔安龄出了书房。

过了十日,已是腊月十二。

一大早,乔安龄命人用几辆马车,把一百五十只“半月靠垫”运到了珍珑棋馆。

“怎么样?对这些靠垫可还满意?”乔安静看着正在马车边查看“半月靠垫”的宁仪韵,笑着问道。

宁仪韵回头嫣然道:“何止满意,这是意外的惊喜。”

------题外话------

对对手指,今天木有二更啦

第104 布局

宁仪韵回头嫣然道:“何止满意,这是意外的惊喜。”

这“半月靠垫”是用上好的锦缎料子制的。经线是牙白的,纬线是嫩黄的。嫩黄的丝线很有光泽,仿佛真的散发着莹莹月光。

这料子比宁仪韵之前选的料子更加jīng美。

牙白嫩黄混sè的锦缎料子制成了半月形垫子,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半月靠垫”。

宁仪韵摸了摸垫子的面料,十分顺滑,又轻轻按了按,掌心触感是又柔又软,里头一定是用了上好的棉絮。

她欣喜道:“这垫子用起来一定很舒服。”

“你满意就好,”乔安龄说道,“我一共命人制作了三百只靠垫,已全部完工,一百五十只在这里,另外还有一百五十只在绣坊的库房里。”

“好,”宁仪韵点点头,想了想说道,“中常分馆的大堂更大一些,就放一百只垫子在正常分馆;隆升街棋馆的大堂小一些,就放五十只垫子。”

“好,”乔安龄颔首,正要向旁边侯着的下人招手。

“恩,安龄,等等,”宁仪韵转身阻止道:“不能让人知道这些货物是你运过来,要不然,岂不让人知道这批半月靠垫同你有关?”

乔安龄说道:“不会有人知道,这些马车都不是定安侯府的,而是绣坊的。

这运货的人也都不是定安侯府的人,也是绣坊的。

至于这绣坊,你也知道,虽说实际上是定安侯府的,但面上东家却另有其人。

没人知道绣坊和定安侯府有关系。没人知道这批半月靠垫,是由我下令制作的。

而我,今日只是到珍珑棋下棋罢了,碰巧遇到了这批货物抵达。”

宁仪韵笑眯眯:“嗳,你思虑的周全了。”

乔安龄勾chún一笑,凑近了宁仪韵,小声说道:“幸不辱使命。”

宁仪韵又笑:“知道了。”

乔安龄朝旁边招了招手,一个穿着普通的男子走了过来。

宁仪韵看了看,是她没有见过的。

乔安龄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那人便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拉货的马车中有几辆重新行进起来,离开珍珑棋馆的门口。

宁仪韵朝乔安龄疑惑的一挑眉。

乔安龄便凑近宁仪韵,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方才那人是我的亲信,我让他去告诉绣坊的管事,把一百只半月靠垫送到中常分馆去。”

宁仪韵桃花眼一眨:“好,现在还早,趁两家棋馆都还没有开张,我得赶快把这半月靠垫放置好,把棋馆大堂布置好。

等棋馆开门,布置好的棋馆便可以开门迎客了。”

说罢,宁仪韵走进棋馆,喊来正在为棋馆开门做准备的戚初九。

她让戚初九带上几个伙计,把门口马车上的半月靠垫卸下来,搬到棋馆大堂。

再把这五十只半月靠垫,放置在棋馆靠着街窗的一排座位上。

这样一摆,客人们一进大堂就可以看到有一排位置放新制的半月靠垫。

又因为这排棋桌是沿街靠窗的,所以街边经过的路人,也能看到。

隆升街的半月靠垫安放好之后,宁仪韵便坐上了马车,同乔安龄一起去了中常分馆。

乔安龄还是和宁仪韵一起挤着宁仪韵的小马车,而让自己的马车在后面慢慢的跟着。

两人到中常分馆的时候,那些运送半月靠垫的马车已经到了。

苏承庭已经命伙计们把半月靠垫从马车上卸下来,搬进了棋馆。

宁仪韵就让苏承庭带着伙计,把中常分馆的大堂也布置了一番,把这一百五十只垫子,放到了临街的一排座椅上。

待中常分馆的布置好了之后,棋馆也要开门迎客了。

开张的时辰到了,珍珑棋馆开门迎客。

客人们一进珍珑棋馆,就发现今日的珍珑棋馆与往日有了些变化。

变化不大,却十分显眼。

在珍珑棋馆临街的一排座位,每个圈椅上都新放置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奇怪垫子。

说坐垫不是坐垫,说靠垫不是靠垫,而是坐垫和靠垫连在一起,连两边的扶手也有垫子连在靠垫上。

垫子的面料是牙白和嫩黄混织的锦缎,早晨的阳光从临街的窗户照到垫子上,锦缎的垫子泛出淡淡的莹莹光泽。

新鲜事物,总是让人忍不住尝试。

进来的客人们,看到这新置了垫子的圈椅,就走过去,试着坐了一坐。

他们都是坐惯硬凳子的,从没有坐过软绵绵的椅子。

一坐之后,便立刻感到了不同之处。

整个垫子都极为柔软有弹性,人坐在圈椅上,就会被整个垫子所包围。

腰、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