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说春秋之五·吴越兴亡 > 第一七六章 伍家父子

第一七六章 伍家父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赶走了朝吴,又赶走了太子建。但是,费无极还觉得不解恨,因为他最恨的还不是他们,而是伍奢。

费无极要杀了伍奢,可是,他觉得这样太便宜伍奢了。

“我要杀你全家,让你断子绝孙。”费无极说。他不是一个爱忽悠的人,他是个有办法的人。换句话说,他说到的,一定能做到。

斩草除根

伍奢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伍尚,小儿子伍员,又叫伍子胥。

当初伍奢被抓之后,两个儿子就逃到了许国。一年前楚平王刚刚把许国搬到了偏远的析地(今河南西峡县)。

按照春秋时期的规矩,就算伍奢有罪,并不牵连到两个儿子,即便杀了伍奢,也该放两个儿子一条生路,何况人家已经跑了。

可是,费无极不愿意,他不仅要杀伍奢,还要杀他的两个儿子。那么,怎么才能捉拿到伍尚和伍子胥呢?派军队去抓太不现实,因为许国偏远,逃跑容易追逃难。何况,伍家兄弟这时候一定有了防备,听到消息就会逃跑。

那么,怎么办呢?

没有什么能难得倒费无极,报复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王,伍奢的父亲是灵王的宠臣,原本就对大王心怀不满。如今,又要跟太子建谋反,这种人罪不可赦。”费无极又来忽悠楚平王了。

“对,那就杀了他。”楚平王跟往常一样,从一开始就掉进了费无极的计谋中。

“可是,不能杀。”费无极来了一个转折。

“为什么?”楚平王有些吃惊,很自然这样问。

“因为,伍奢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都是被窝里放pì的人物。”

“怎么讲?”

“能闻能捂(能文能武)啊。”费无极搞了个歇后语,把楚平王给逗笑了,看着楚平王笑,费无极却故意不笑:“如果我们杀了他们的父亲,他们一定逃去吴国,那可就是楚国的心腹大患了。”

“那,那不能杀伍奢了?”

“要杀,但是必须连他的两个儿子一块杀。”

“那就抓来吧。”

“可是他们在许国呢。”

楚平王皱了皱眉头,他知道这样就不好抓了。

“不过,我有办法抓他们回来。”费无极看到楚平王皱眉头,暗自得意。

“什么办法?”

“派人去给他们送信,就说他们回来的话就免除他们父亲的死罪,他们一定回来。”

“好主意!”

费无极来找伍奢了,当然,在牢里。

“伍老师,没想到会有今天吧?”费无极看见伍奢,皮笑肉不笑。

伍奢看他一眼,没有理他。

“关于你和太子建谋反的事情,大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按照大王的意思呢,直接就把你正法了。可是念在同事一场的分上,我还是帮你据理力争。哪,现在大王同意了,只要你写信让你的两个儿子回来,就免了你的死罪,从轻发落。怎么样?我这人很够意思吧。”费无极没有在意伍奢对自己的藐视,因为现在他是主宰。

“费无极,说这些干什么?你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吗?我们伍家从庄王时代就是楚王的近臣,你那点花花肠子我能不知道吗?我只是不屑于像你那样做,否则你哪里还有机会在这里跟我说话?你的主意,无非就是把我的儿子们也骗回来,好把我伍家斩草除根。”伍奢终于还是说话了,尽管身陷囹圄,依然保持着对费无极的藐视。

“嘿嘿,聪明,看来,你当老师,我只能当少师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嘿嘿。”费无极说。他隐隐有股醋意。

看来,要让伍奢自觉自愿写信给他的儿子们是没有可能了。费无极在想办法,骗的方法不行了,是不是要试一试来硬的?

可是,让费无极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我知道,我的两个儿子都是很有能力的人,如果他们知道我被害了,一定会逃到吴国,之后,楚国恐怕就没有安生日子过了。唉,谁让我是个忠君爱国的人呢,就算我冤枉死了,也不能让我的儿子危害楚国啊。”伍奢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然后对费无极说:“老费,说吧,怎么写?”

费无极有点发愣,世界上还真有这么傻的人?看来杜原款不是个传说啊,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啊。

“觉悟啊,什么叫觉悟?”费无极强忍住笑,带着讽刺夸奖伍奢。

不管怎样,伍奢按照费无极的想法,给两个儿子写了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

费无极拿到了伍奢的家书,读来读去,读去读来,每个字都是按照自己的话写的,看不出有什么暗示来。

“看来,伍奢是真的那么傻。”费无极高兴了。

那么,伍奢真的那么傻吗?当然不是,伍奢不傻,他比费无极聪明得多。

伍奢为什么毫不犹豫地就写了这样一封家书?

伍奢对形势有清晰的判断,他知道费无极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同样也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两个儿子。要捉拿自己的两个儿子,实际上有两个办法。第一是让自己写信骗他们回来,第二是暗中派兵捉拿他们回来。二者的危险性哪一个更大呢?第二个。

伍奢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智商是坚信不疑的,他知道一封家书根本骗不了他们,相反,会提醒他们赶快逃亡。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写这一封家书呢?

一封家书很快被楚平王的特使送到了伍家兄弟的手中,来看看这封家书是怎么写的。

“父以忠信慈仁去难就免,大王内惭囚系忠臣,外愧诸侯之耻,反以父为令尹,封二子为侯,尚赐鸿都侯,胥赐盖侯,相去不远三百余里。父久囚系,忧思二子,见字速归。”(《吴越春秋》)这就是伍奢所写的家书,大意是楚平王不仅释放我了,还让我当了令尹,还封你们兄弟两个为侯。我很想你们,赶快回来吧。

看了家书,伍尚一脸凝重,伍子胥则面带冷笑。

“兄弟,回去吗?”伍尚问弟弟。

“这显然是个陷阱,为什么要回去?”伍子胥说,他怀疑哥哥没有看出来。

“兄弟,虽然我的才干不如你,我也能看出这是个陷阱。但是,如果回去能让父亲免于一死,这是孝;估计能取得成功才行动,这是仁;根据不同的能力而选择相应的任务,这是智;明知回去必死无疑也要回去,这是勇。兄弟,你的能力比我强,所以我选择勇,回去陪伴父亲;而你选择智,逃到吴国,今后为父亲报仇。”伍尚冷静地说。事实上,即便没有这封家书,他也准备回去与父亲共生死。

“哥哥,明知要死,为什么还要去呢?”伍子胥有些急了,他不愿意眼看着哥哥回去送死。

“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伍尚坚持着。他说了什么?是这样的:兄弟,父亲不能丢弃不管,家族的名声也不能受到损坏,你努力去干吧,听哥哥的话。

伍子胥没有再劝哥哥,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伍子胥的选择是什么?报仇。

二胥

伍尚随着楚平王的特使回到了郢都,直接被投进了关押父亲的大牢。

看到伍尚,伍奢笑了。为什么笑了?

该来的来了,不该来的没有来,两个儿子都没有让自己失望。为什么不笑?

看见父亲,伍尚也笑了,为什么笑了?

能够陪伴父亲,生死与共,伍尚觉得很幸福、很充实。

“楚君、大夫其旰食乎?”(《左传》)伍奢说道。旰食就是晚食的意思,伍奢的意思就是楚国人恐怕今后吃饭时间都要推迟了,因为伍子胥不会让他们安生的。

伍奢为什么这么有把握?因为伍子胥能力超众,更重要的是心黑、手狠、不择手段,而更更重要的是他坚忍不拔的个性。

可惜的是,伍奢看不到那一天了。

费无极杀了伍奢和伍尚,并且立即下令追捕伍子胥。

伍子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甚至不是逃命的人,他是要报仇的人。

逃命的人和报仇的人是不同的,逃命的人会逃往最安全的地方,而报仇的人不是,他不是逃,而是去寻找最适合报仇的地方。

在许国这个位置,逃命的最好方向是向北,逃到晋国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伍子胥不是逃命的人,他是报仇的人。

报仇的人会去哪里?吴国。

伍子胥知道,只有在吴国,才能找到报仇的机会。

伍子胥知道的,费无极同样知道。因为他是一个报复的人,报复的人与报仇的人有很多共同点。

费无极一边派人去捉拿伍子胥,一边在从许国往吴国的道路上安排缉拿人员。

捉拿伍子胥的人自然是晚了三秋,不过伍子胥一路向东,逃往吴国的路上则是越来越凶险。到汉水的时候,伍子胥听说太子建在宋国,于是决定前往宋国,同太子建会合。

于是,伍子胥转而向北。还好,这一边倒比较安全。费无极不是没有料到伍子胥有可能去宋国,而是他认为只要不去吴国,伍子胥就没有办法回来报仇。

伍子胥一路向北,临出楚国的时候,遇上了一个人。谁?申包胥,伍子胥的朋友。

申包胥是什么人?申家的人,而申家的人都很有才能。

“子胥,你去哪里?”好友相遇,申包胥问。

“我,去宋国。”

“去宋国干什么?”

“去,去,呜呜呜呜……”伍子胥哭了,看见朋友,就像看见了亲人,父亲和哥哥冤死之后的悲痛,在这个时候再也忍不住,爆发出来了。

申包胥还不知道伍子胥的遭遇,不过他大致猜了出来,这世界上能够让伍子胥流泪的事情并不多,一个如此坚韧的人流泪,一定有巨大的冤屈或者仇恨。

果然,伍子胥擦干了眼泪,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我要报仇,我一定要让楚国成为一片废墟,你一定要帮我。”伍子胥咬牙切齿地发誓。

申包胥摇了摇头,他很同情自己的朋友,但是,仅此而已。

“子胥,我帮不了你。如果我帮你向楚国报仇,那就是对楚国的不忠;但是,如果我劝你不要报仇,那就不够朋友。你赶快走吧,咱们不要再多说了。”申包胥是带着从人的,这个时候他可以捉拿伍子胥,可是他没有。既要对得起国家,又要对得起朋友,他只能让伍子胥快走。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申兄,即便你不帮我,我也一定能够报仇。”伍子胥略有些失望,不过这不影响他的信心。

来到宋国,伍子胥很容易就找到了太子建。太子建在宋国过得还不错,按照国际避难通行准则,在这里享受卿的待遇。

从前,是伍奢辅佐太子建;如今,伍奢死了,他的儿子伍子胥来辅佐太子建了。太子建明显能够感受到老伍老师和小伍老师的不同,老伍老师斯文稳重,教自己小心谨慎,避免犯错;而小伍老师孔武有力,声如洪钟,教自己要锐意进取,敢于冒险。

“公子,要报仇,宋国不是我们应该待的地方。”伍子胥劝说太子建离开宋国,前往吴国。

“不,宋国是中原大国,背靠晋国,有机会的。”太子建拒绝了,其实他心里的算盘与伍子胥完全不一样,伍子胥是要报仇,要毁灭楚国,而太子建是要等待机会,譬如父王突然良心发现或者费无极突然脑膜炎发作等等,自己就有可能重回楚国了。可是,如果自己去了吴国,就等于宣布与楚国为敌,就再也没有可能回到楚国了。

道不同,不与谋。

虽然同是费无极的受害者,伍子胥和太子建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还是去吴国吧。”伍子胥一再地劝告。

“不!”太子建一再地拒绝。

伍子胥有些后悔来到了宋国,因为在道义上说,他现在是不可以抛下太子建而独自前往吴国的。

郁闷,非常的郁闷。

太子建搬家

也许是伍子胥报仇的决心感动了上帝,也许是某一天出门踩上了jī屎而改变了命运,总之,突然有一天,太子建提出来:“老师,咱们离开宋国吧。”

为什么太子建同意离开宋国了?想通了,还是改变策略了?都不是,是形势所迫。

来看看宋国的形势。

就在伍子胥来到宋国的当年,宋国发生了内乱,宋元公和华、向两家发生争执,于是双方互相抓了对方的儿子做人质。有一段时间,宋元公和夫人每天吃饭之前要先到华家,看自己被扣押在华家的儿子吃了饭,这才放心地回宫吃饭。

后来宋元公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就把自己手头的人质都给杀了,然后进攻华、向两家,结果那两家都逃到了吴国。

华、向两家从吴国借兵攻打宋元公,宋元公急忙向晋齐郑等国求援,于是联合国军队前来救援,与吴军交手,吴军大败,华向两家就被包围在城中。

眼看吴军不行了,华、向两家又向楚国求援,于是楚国军队前来援助。

这下热闹了,世界大战又要开始了。

不过,此时的楚国和晋国都不愿意开战。于是楚国向宋国提出请求,说是华、向两家在宋国犯了罪,楚王很担忧,因此希望让这两家到楚国接受惩罚。楚国人的话说得很客气,宋元公竟然拒绝了。

宋元公拒绝了,楚国人就很没有面子了。联合国一商量,觉得楚国人的建议挺好,大家都有面子,于是晋军主帅中行吴下令,解除包围,让华、向两家逃往楚国。

最终,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楚平王九年(前520年),太子建和伍子胥在宋国已经两年时间了。

那么,为什么这件事情让太子建决心离开呢?

来看看太子建最初的如意算盘是怎样打的。

太子建从来没有想过要靠武力回到楚国,他所想到的最佳的途径就是外交途径,这就是他逃到宋国的原因。

在所有中原诸侯国中,与楚国关系最好的就是宋国,而宋国的向家与楚国的卿的私人关系尤其好,所以太子建就希望通过宋国,特别是向家来与楚平王沟通,期望说服楚平王让自己回到楚国继续做太子。

所以在宋国期间,太子建和向家走得很近。

可是,如今一场内战过去,楚宋两国关系恶化,而向家仓皇逃奔楚国,太子建在宋国的处境也变得非常尴尬,再待下去不仅毫无意义,更且充满危险。

到了这个时候,太子建是不得不走了。

去哪里?伍子胥强烈建议去吴国。

“不,去郑国。”太子建决定去郑国,按照自己既有的策略,去郑国是最好的选择了。

于是,太子建去了郑国,伍子胥无奈,也只好跟着去了郑国。

此时的郑国国君是郑定公,由于子产已经鞠躬尽瘁,游吉担任执政。

太子建在郑国受到热情的接待,郑定公甚至给了他上卿的待遇,给了一块非常不错的封邑,以此来表明郑国比宋国更仁义、更慷慨。

与宋国人死要面子不一样,郑国人很直率。在宋国,向家人每次都哼哼唧唧地答应太子建“等机会”;而在郑国,游吉直接告诉太子建“我们真是帮不上忙”。

游吉说得很明白,郑国是个小国,眼下是跟着晋国混,跟楚国已经没有什么来往,当年有交情的人也都死光光了,现在郑国在楚国还有人,可是,是个仇人,那就是子革。所以,郑国在楚平王面前根本说不上话。

“那,那给指一条明路吧。”太子建有些失望,不过也说不上太失望,因为在这里的日子过得也挺好。

“要不,你们去晋国,看看晋国人有没有兴趣?”游吉想了想,出了这么个主意。不过在心里,他对晋国人不抱希望。

事到如今,也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在郑国住了一段时间,太子建决定去晋国。

“那就是一帮大忽悠,别被他们忽悠了。”伍子胥劝太子建,他根本就不相信晋国人。

“是不是大忽悠,去了才知道。”太子建坚持要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