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陛下又把青梅跪 > 第 34 章

第 34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来烦朕,你拿主意就是。去去去”

毛崇之只好退下,可方才撤出几步却又被皇帝叫住。

“给朕弄几本书来。”

“喏,敢问陛下要什么书?”

“就是那种……”

苗小柔连着几日给白睢做菜,看他吃得香,自己也就吃得香。白日里他大半时间是在前头议事的,回来后便伙同宫女太监一起玩。苗小柔自然是要陪他玩的,其余时候便闲得很。

往日还有金凤银凤作伴,姐妹三个说说笑笑,而今闲下来便只她一人,或逗逗猫儿,或看看闲书,日子过得无风无浪。

后来白睢便找了个差事给她帮他完成夫子给的课业。

那夫子也是郭放的眼睛之一,见小皇帝犯懒,完成的课业竟由他人代笔,表面上斥责几句,回头报给郭丞相听,又是喜事一桩。

这日她午睡起来,又来书房帮白三岁抄书了。她字写得一般,并未着重练过,做生意会填填账本就是了,写出来除了工整不堪一提。和白睢的字比起来自是一点都不能看的,故而那位“cào碎了心”的帝师责怪白睢连作假都不知道弄真一点。

这日要抄的不多,她写完了也没见白睢下朝回来,便就琢磨着从他书架上的话本里找几本出来瞅瞅。

她是有幸见过白睢的藏书的,当年那些兵书典籍,讲奇门遁甲的东西可是堆了半个船舱,而今在这书房,是一本正经书都没有。

不,不能说没有。有,但是全堆在顶上,得搭个梯子才能够得着。

不禁令人唏嘘啊。

她翻了几本都不甚合意,蹲下又找了一阵,在角落里发现几本眼生的书,抽出来翻了一翻。这一翻,可不得了,叫她当场想挖了自己眼珠子。

竟是yín书yín图!

画上那些个男女衣裳都不曾穿好,拥在一起姿势奇怪……起初她还未反应过来,毕竟也是个未经事的,不知画上那古古怪怪的东西是什么。待翻了几页,倏地懂了,赶紧把书合上,拿着书抖着手呆傻了。

三、三岁终于长大了啊。

知道男女之事了,好像还比她懂得多。

现在立了昭仪,以后还会选妃。

哦。

突然有种亲手带大的孙子终于不用cào心了的沧桑感,又有种寡母带大儿子却被儿媳妇分走儿子关爱的无力感。

接受现实吧……

正当发呆,门外走路跟鬼魂似的一点声音都没发出的白睢大步进了来,嘴里叼着半颗苹果,手里抱着他的宝贝弓箭。

少年眼尾弯弯,正想说“小爷就知道你在这儿”,话未说出口,先盯上了苗小柔手里的书,还有她粉粉红红颜sè不大正常的脸蛋。

啪叽,苹果砸地上了。

少年呆若木jī,一瞬间血气上涌涨红了整张脸,连耳朵都不能幸免。

却在此时,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的苗小柔突然又活了,十分淡然地把书放回去,语气平平:“以后这种书,还是自己收好吧。”

“……哦。”

“夫子留的任务我抄完了。”

“……辛苦了。”

“我去看看熬的汤可好了。”

“嗯。”

不紧不慢出了书房,苗小柔的脚步立马就快得跟车轱辘似的,直奔小厨房而去她慌,她真的快慌到吐了!

屋里,少年把弓箭一扔,冲上去扒拉出那几本刚弄到手没几天的春|宫图,龇牙咧嘴全都撕了个粉碎。

收好?收哪儿去,枕头底下吗?

这脸都丢到蓬莱仙岛去了!

他发誓再也不看了,再也不好奇了!求nǎinǎi相信他,给他个机会再做个好孙子,才不会像那些师兄一样龌蹉。

说去看汤熬得怎样了,结果苗小柔把汤熬焦了……

这一天的晚膳,她做得十分han碜,最后叫了御厨出手,才不至于没得吃。两人默契地埋头吃饭不说话,翠枝还以为两人闹了矛盾,问毛崇之,毛崇之糊弄人的回答张口就来,说是因为昭仪要进宫的事苗姑娘吃醋了。

翠枝回头好一番讥笑,又报给了丞相府去。

总之这一晚,因为某本书的原因,爱说爱笑爱的两人都安静得出奇。到了犯困时候,便去了裕德池沐浴。

说来也巧,偏偏又在裕德池门口撞见了。往常这种情况,他定会欠抽地说一句:“咦,这么积极,来偷看爷爷洗澡么?”

今天是一个pì都不敢放。

裕德池内两个池子,正间最大的一个是天子御用,侧旁边开了个小房间,里头也有澡池一个,乃是随居妃嫔用的。

苗小柔径直去了小房间,白睢则留在原地,鼻子狗一样闻到那边房间里传来的花瓣香……无法控制的,脑子里一页春|宫图闪过。

待他回神过来,脚步已经朝那小门迈了半步出去。他呆愣了半晌,没搞明白这脚怎么就不听使唤了。

“啪”响亮的一耳光。

他扇了自己一耳刮子。

暗暗骂了句:“流氓!”

作者有话要说:  苗小柔:“孙子长大了,作为女性家长,不方便管了。告辞!”

白睢:“nǎinǎi请再爱我一次t_t。”

我的天,大天使军团太给力了,这么多留言真的要把我送上天,我快上月球(月榜)了0.0就差一个名次!我觉得吧, 我可能快v了……

第25章

少年又做回了那个单纯的乖小子,再不去想那些羞羞的东西。苗小柔半路杀出来,可算吓破了他的胆,生怕再有什么被nǎinǎi逮住,又实实在在丢一回脸。

心思沉不下来没关系,多念几句佛,多干点正事,那点心思也就锁起来了。心如止水,宛如升仙。

他平静了,这几日郭放却平静不下来,在一枝独秀拿下后宫昭仪之位,又一次缩短了与龙椅的距离后,竟凭白生出了件他不想看到的事大批儒生同时弹劾他,列了他六十八条罪状,且将文章一夜贴遍恒阳,并其他重要的几个州县。

朝廷上由大儒方同之牵头,与黎臣拧成一股麻绳,痛骂他独断专行,不敬天子,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这两年他虽杀了许多异己,然大黎建国,小皇帝亲自下过诏书,求贤若渴,称但凡曾做过黎国官员的旧臣,前来投奔的全部予以录用。那时,正跟夏国对垒确也是用人之际,他便任由小皇帝办了这事。谁成想,这朝堂上黎臣越来越多,那些不怕死的书呆子搬出一个“忠”字压在身上,便将他压成了孙猴子。

本以为干掉魏王,阻碍便会小得多,谁知反倒激起了这些文人的最后一搏,非要跟他来个两败俱伤,鱼死网破。弹劾他的声音声势浩汤,而看热闹不嫌事大,乔装在黎国的夏国细作也来推波助澜,事态远比他想象的严重。

郭放晓得,这些手里没甚实权的读书人根本不是自己对手,可他们手中的笔杆子却是要人命的东西。文章一夜天下尽知,世人千万双眼睛盯着他,他一时如被掣肘,不得不暂时收了手。

夏国皇帝是决计不希望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