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们的世界大战 > 444平壤易手

444平壤易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八木君,快一点!快一点!”靠在房门上,一个年轻的日本军官紧张的对身后的同伴催促道。

他的同伴正把一摞一摞把日本总司令部的文件丢进面前的汽油桶里,文件实在是太多了,少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烧干净。

叫八木的军官抓了一把有关补给物资的文件,丢到燃着大火的汽油桶里,不顾飞出来的黑sè灰烬,继续回头重复着自己的动作。

一些燃烧了一半的文件因为翻腾的热浪飘出了汽油桶,他也不管不顾,只是把手里的另一堆文件,丢进去焚烧。

“我真应该放火烧了这间房子!见鬼!”他一边干活一边大声的抱怨道,任由灰烬飞进他的嘴里。

大明帝国的军队距离这个指挥部也就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了,前面不远就是交战的防线,那里每一秒钟都有日本士兵战死。

三井孝宫的意外死亡,让日本驻守在平壤城内的军队陷入到了混乱的状态,有些部队开始突围,结果被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歼灭在了平壤城外。

有些部队则派出了使者,在大明帝国第1集团军的司令长官张建军保证不屠杀俘虏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

比如说南浦方面的日本两个师团的守军,就选择了投降而不是死战到底,随着他们的投降,南浦港口也正式成为了大明帝国的领土。

虽然被破坏了一部分码头,可大明帝国还是拥有了一个很快就能投入使用的港口,并且这个港口更加接近朝鲜半岛的南部。

只要有了这个港口,张建军麾下的第1集团军,就能够获得更加充足的物资补给,就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南下,夺取更多的地方。

三井孝宫在视察前线的时候被狙击手狙杀,卑微的死去——这件事不仅仅是动摇了日本在平壤的防御作战思路,还彻底葬送了日本守军的胆气。

成百上千的日本士兵选择了投降,剩下的人里面,成百上千的人因为得不到资源,陷入混乱的指挥之中被白白的葬送掉。

几个高级的日本指挥官还没争论出谁的决策是对的,就已经发现大明帝国的军队已经把他们的几个师团分割包围在了几个包围圈内。

原本张建军使用的战术,就是中心开花的分割包围战术,三井孝宫就是为了阻止明军嵌入平壤的那个致命的楔子,才视察前线鼓励士气,组织反击的。

结果他死了,反击或者说坚持防御,阻止大明帝国第1集团军扩大这个楔子的努力也就化为了泡影。

张建军经过数个小时的努力,就指挥自己的部队进攻到了平壤市中心,然后投入了作战部队,沿着几条街区四面开花,将平壤内的日军分割包围在了四个区域内。

日本指挥官三井孝宫死之前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在他死后一天之内就全部发生了。日本军队已经成为困兽,再无法逆转自己的命运。

“烧掉没有?平壤师团的人要离开了,他们要向南突围,我们最好跟着他们!”门口拎着一支步枪的军官,又一次焦急的催促道。

八木看了一眼房间里依旧堆积如山的文件,咬了咬牙,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汽油桶,让里面燃烧着的火焰一下子蔓延出来。

战局变化的太快,昨天一整天,忙着投降还有忙着抵抗的各个师团的师团长,还有上面的军级指挥部,都没有人顾及着撤退或者说崩溃的后续事宜。

等到大明帝国的士兵已经进攻到了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八木才和其他几个军官被派了过来,处理那些保密的司令部文件。

原本想要放一把火的,结果被驻守在这里的守军否定了,在几个小时之前,他们还打算把这里当成碉堡使用呢。

八木也没有办法,他倒是不想听从对方,可是无奈这个时候有人有枪的才是大爷,下克上的事情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所以八木也就只好忍下来。

谁知道,这么快对方就改变了主意,要离开这里向南突围了,那留着这个指挥部的理由也就没有了。

所以,听到了对方要撤退的消息之后,八木就立刻踢翻了面前的汽油桶。看见火苗点燃了满地的废纸,八木拎起墙角的步枪,走出了屋子。

因为整个屋子里都已经被浓烟和火苗覆盖了,所以八木出来的时候满脸漆黑,和前线打过仗也没有什么两样。

他经过了门口,回头看了一眼已经燃起大火的房间,然后从另一侧的窗子,跳出了这栋建筑物。

仅仅只隔着两堵墙壁,另一侧大明帝国的士兵正在用刺刀和冲锋枪,收割着日本士兵的生命,战斗打到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碾压。

失去了有效指挥的日本士兵tiáo动迟缓,武器弹药也都跟不上补给,打到现在已经很少有战斗力的成建制部队了。

等到大明帝国的士兵冲到这边的时候,这间曾经作为日本朝鲜半岛前线总指挥官办公室的房间,大火已经冲天的烧了起来,根本无法扑救了。

而叫八木的这个日本军官,实际上也没能逃过他的命运,在另外一个街区附近,他和向南突围的部队被大明帝国的另一支进攻的部队截住,然后阵亡在了那里。

1月16日,大明帝国的龙旗覆盖了平壤的大街小巷,装甲车带着阅兵的性质从主要街道上隆隆开过,代表着这座城市已经完全掌握在了大明帝国的手中。

也是在这一天,击沉了朝阳湖号巡洋舰的英国舰队,与印度签订了《临时停靠条约》,正式进入印度洋。

印度洋上的大明帝国舰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qiáng大的对手,用自己弱小的力量,尽可能的拖延,阻止英国海军舰队抵达马六甲。

比起陆地上的高歌猛奏来,大明帝国在海军方面的劣势,随着英国舰队的到来开始凸显,这场战争究竟鹿死谁手,似乎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