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1 章
上说的对,那广告穿chā的太好了。”
“……”
这次3d投影的事儿,影响效果还是不错的,无论是论坛、微博还是各大媒体,对此事都有报导,而秀兰大酒店的名声,在这一次,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餐饮界的人,对两家酒店的争斗更为期待。本以为秀兰全指望之前买的广告宣传,没想到还有这种宣传手段。
两家各出手段,一时成为餐饮界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孰qiáng孰弱,一时大家更看不透了。
在餐饮界热议的关头,秀兰大酒店最大的股东徐方,却没有奋战在一线,而是回到了青云市。
见了孟晓妍和赵雨霏后,徐方就回了村子。
到了家,已经下午三点。
郑秀兰正在房间内,专心浏览着网页,甚至没发现徐方回来。
徐方凑过去一看,才发现这妞,正在查“如何让农民致富”,心中一笑,捏着嗓子问了句:“你想让村民发财吗?”
“想——啊!”郑秀兰回了句,忽然感觉不对,惊叫一声,猛地一回头,就看到徐方那张清秀的脸,没好气道:“什么时候回来的?吓死我了!”
“刚回来。”
“刚回来就吓我,是不是找死啊!”说着,郑秀兰就朝徐方扑去,手又抓又挠。
徐方也不敢还手,但那种痒痒的感觉,又让他十分难受,干脆直接求饶:“大村长,我错了,你不是给村民找新的生财之路吗,我这有个点子。”
章节目录 第149章 养jī难题
闻言郑秀兰心一动,这家伙在村民这些正事上,可从不会打马虎眼,急忙问:“你有啥点子?”
徐方思索了下,道:“养jī。”
“养jī?”郑秀兰知道徐方有酒店生意,让村民养jī销路不用愁,随即她皱眉道:“徐方,咱们村民投资扇贝养殖,手里已经没什么钱了,养jī养不了几只吧?一只jī的利润空间也不大,养太多大家也没能力啊。”
“咱们养山jī。”
听到这个,郑秀兰眉头一挑,惊讶问:“山jī是啥?”
徐方翻了翻白眼,不得不跟这个城里人解惑:“山jī就是野jī,因为野生动物受国家保护,但现在的人,对野生的食物又很感兴趣,所以养殖野jī,肯定能在市场走俏。”
郑秀兰脸一红,深入问道:“好养吗?”
“还不错,比普通jī的利润高,而且吃的东西比较杂,菜叶、嫩芽、昆虫、豆类、粮食、草籽等,都是它们的食物,耐高温、严han,喝冰渣子都没事,不过咱这的气候,估计它们是喝不到。不擅长飞翔,但擅长奔跑,所以找块地,四周用网给封上就能饲养了。说这些,就想表明山jī很好养活,只要方法得当,成活率相当高。”
“那利润呢?”郑秀兰已经心动了。
“野jī的价格,一般能达到25元每斤,三个月就能成熟销售。每只jī苗,加上运输成本也就五块钱吗,胃囊比较小,饭量小,养到能销售,也就吃20块钱东西,每只利润能达到五十呐。”徐方笑道。
郑秀兰低着头,不断计算:“养一只山jī的成本价是25,养一百只就要两千五,这成本对村民来说,其实挺高。利润是五千,三个月成熟,平均一个月赚1666元。”
算到这里,郑秀兰瞪着徐方道:“小方,这利润是不是太少了?”
徐方翻了翻白眼:“大姐,你还想赚多少?要是能赚几万,大家不都来养山jī,这种好事还能lún到咱?养一百只少,养三百只不就多了。”
“三百只,也就你想的出这馊主意,村民的钱都投进扇贝养殖上了,大家手里都没钱了吧?再说,养的多,需要的面积就大,咱们哪有那么大地方。”郑秀兰没好气问。
“这话就不对了,咱们九龙山那么大地方,怎么就没地儿了?村里人哪个不是走山路的能手。只要把山路一修,在后山腰多建几个jī舍,村民肯定乐意去饲养。”
“那买jī苗的成本谁掏?”
徐方又耐心解释:“咱们村民每天都在捕捞扇贝赚钱,平均每个家庭,净收入都在两百元朝上。而一只jī苗的价格,也就五块钱,三百只才一千五,有钱的就多养点,没钱的养个一百只的也没啥,成本下去了,饲料的钱也不是一下就投进去的,一只jī三个月才吃20块钱东西,这些钱就随着捕捞扇贝的收入,很快就攒出来了。”
“虽然养山jī赚钱不多,但以后大家养殖的扇贝有收入了,加上饲养山jī的钱,一个月平均每家收益,至少有六千。而这样的收入,是可以长久稳定的,说明咱们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已经成功了,您还有啥不满意的?”徐方安慰道。
听徐方这么一算,郑秀兰的心立刻敞亮起来,村民的扇贝成熟,一共耗时九个月,平均每月利润四千多。
等大家赚了钱,在山jī和扇贝养殖上,投入的更多,收益自然会水涨船高。以后不用累死累活捕捞天然扇贝,而大家的月收入,也能轻松过万!
再加上一些人,还制作干贝。
还有些人兼职做药膳丸!
到时村民的收益,甚至会超过二线甚至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
虽然现在有一些人,收入已经过万了,但海洋的野生海鲜毕竟数量有限,等过段时间,海鲜都被捕捞完,以后再想有收益就很难了。
徐方这次提议养山jī,无疑在村子可持续发展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深吸口气,郑秀兰笑道:“行啊,那咱们找村民说一声。”
“行,大村长,你要不要投点钱进来?”徐方笑问道。
现在超市和药膳丸的制作,和徐方分红后,郑秀兰每月的进账,甚至超过了百万!这么土豪的一村长,也不差这点钱,当即笑道:“姐可不想和村民抢饭碗,走吧,咱们找村民聊聊去。”
……
当郑秀兰和徐方同时出现在海边时,立刻吸引了村民注意。
每次俩人一出现,确实都有大事。
想到这里,村民都期待起来。
“乡亲们,都过来下。”郑秀兰笑着招呼。
大家早注意到这边情况,听到郑秀兰招呼,立刻围了上来。
“郑村长,啥事啊?”兰嫂率先问了句。
看着好奇的众人,郑秀兰脆声道:“大家最近捕捞扇贝,应该也发现了,想捕捞到扇贝,需要跑更远的地方,而且数量也日渐减少,扇贝也越来越难捞。总有一天,海里的扇贝都会被我们捞完,到时咱们再想指望捕捞扇贝赚钱,就困难多了。”
这情况大家确实有感觉到,纷纷点头道:“是啊,真是越来越难捞了,估计不到半年,想捞都捞不到了。”
“是啊,真是越来越难捞了,也就咱们岳海村海边有扇贝,朝远处走,肯定也没多少。”
张婶忧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