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成皇 > 第 857 章

第 857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扣着案几,"的确如钟健所说,若是你们能够通过朕的考核,在各自职位上大展身手,朕必然乐意让你们身居高位,尽展xiōng中抱负与才学。但是,你们要是在各自职位上没有为社稷做出什么贡献,那你们就都等着发派到小地方去罢!朝中现在青黄不接不假,但朕需要的,是真正能干事,干实事的官员。"

"当然??"

说到这,赵洞庭话音突然又是一转,"要是你们对自己没有自信,也可以在此提出来。朕可以酌情将你们派发往地方任职,想来官位不会比现在要低。"

说完,便又是笑吟吟看着众多进士。

进士们各自沉吟起来。

无疑,现在要主动要求去地方任职,他们得到的官职品阶会更高。但是,皇上的意思也很明显,以后他们要想升入朝廷核心位置也就不容易了。

是求现在就光宗耀祖?

还是求以后能争取到成为封疆大吏的机会呢?

有许多人心中都在暗暗思量。

这届进士的年龄差异很大,最年长者已经四十有多,最年yòu者不过十八。他们的想法,自然是有所不同。

↘↘请记得收藏本站^闪^爵^小^说^到浏览器收藏夹中哦!

686.出状元了

百度^闪^爵^小^说^fszhusuji.com^看全网最新人气排行小说

"皇上,草民想前往地方任职。"

"皇上??"

最终,还真有十余人跪倒在地,向赵洞庭要求前往地方任职。而这些人,不出意外都是年岁较大的举生。

他们大概是觉得自己这辈子已经没有机会接近中枢了。

或许,能够到地看得过瘾记得把分享给朋友哦方任职某部主官,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不像那些年轻进士,还有大把的岁月可以用去向上攀登。

赵洞庭并未露出异样之sè,显然对此已经早有心理准备。

五品以下官员,到五十岁就得退居二线,到五十五更得退休。这些个大龄进士们,还有几年时间可以在副职上打熬?

哪怕是他自己。也的确希望这些大龄进士会提出来前往地方任职。

他们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到地方上任主官,总也应该能比地方上选拔出来的那些人才干出更多事实。

大手一挥之下,赵洞庭看向陆秀夫道:"国务令。那就将这些进士都安排往地方任职。看各地各部门有何空缺,都争取将他们安排到正职上任职。"

他也是没有办法。

现在终究还是人才紧缺,大宋官员编制中却还有不少缺口。给这些进士直接派以正职,也是抱着赌一赌的心态。

不过说完。赵洞庭还是不忘看向那些主动要求前往地方任职的进士,又道:"你等前往地方任职,朕是支持的。不过你等也要记住,朕给你们的可不是铁饭碗,这科举,朕年年都会要举行,届时会有无数的人才在朝中崭露头角。要是你们在地方上没能为民为社稷作出贡献,朕贬你们的官都是轻的,甚至会罢你们的官都说不定。到时候,你们可不要怨朕。"

众进士都是露出凝重之sè来,"我等谨记。"

"嗯??"

赵洞庭见状,轻轻点头,对陆秀夫等人说道:"那诸位大人便各自将他们带回吧!两个月内,让他们到各自府衙任职。"

"是。"

陆秀夫等人领命。

而后,陈江涵等各部长官便各自带着选用的进士退出大殿而去。

大殿内很快接近空空如也。

赵洞庭忽的偏头看向旁边刘公公,问道:"刘公公,你觉得这些进士表现能够如何?"

刘公公稍作沉吟,回道:"皇上,他们都是各地最为拔尖的学子。想来应该是能够做出政绩的。"

"未必啊??"

赵洞庭却是摇头,似是自言自语,"朕这科举新政才刚刚实施不久,各学府开设专业虽然齐全,但连夫子们对这些专业知识尚且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他们这届进士,看似是含金量最高的,但实际上,对各专业知之不深。这点,朕从他们的考卷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朕只希望。他们能比之前的官员做得更好就行,这样,也就说明朕的新政还是成功的。"

这日,赵洞庭离开大殿以后。直接前往了御书房,然后在御书房内呆了整日。直到夜深,才回寝宫。

他心知肚明,这样草草填充出来的人才,并不算好。

等到翌日,赵洞庭又召集陆秀夫等大员及各部主官到大殿开小朝会。

朝会中,赵洞庭只说了两件事情。

其一,遍请民间各地擅长水利、农业、路桥等德高望重之士。前来长沙共同探讨专业知识。

其二,国子监往下各地学府分门别类。

从咿呀学语的yòu儿园,再到小学、初中、高中以及最高的大学。各学府必须找准各地定位,不得笼统而教之。

当然,这第二件事,赵洞庭并没有让国子监现在就实施下去。

他仿照现在教学制度,要想将各学府都定位,首先总也得弄出各年级的教科书来才行。

而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做得出来的事情。

他的知识虽然领先这个年代的人许多,但这事不是光靠他自己就能够完成的。他也得先需培养出些人才来才行。

这,是最费时间的水磨工夫。

其后,赵洞庭又有密信到各军区内。让各军区着手建立特种部队。且力图将主要编制定在团级,各兵种明确分工,相互配合。

这天下不知道还能够再太平多长时间,他迫切希望在战事再起之前。让各军区禁军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动辄数十万人的大战,太过劳民伤财。同时,死的人也太多了。

民间人生凋敝,实在已经经不得那样的折腾。

转眼间,接近三月末。

广南东路韶州乐昌县境内某村。

村子很穷。

穷到整个村落都几乎看不到黑瓦,寥寥二十来个屋子,都是以茅草盖顶。

虽然乐昌县内有黄坑银场、有太平铅场,但地理环境并不太适合耕种,于是年年收获都是紧缺。

哪怕到皇上实施新政,家家都得以分到田地,也只是勉qiáng能够保持温饱。到矿上做工的人仍旧不在少数。

乐昌县穷。

钟健出生的这个村子更穷。

要不然,也不至于整个村子才有他这么个读书人。而且,上京殿试的盘缠都还得需要全村的人来凑。

这也多亏得是钟健年看得过瘾记得把分享给朋友哦少时便能过目不忘,展露出过人天赋。村民们觉得他读书应该能读书前程,要不然,整个村子怕是连一个读书人都没有。

好在。钟健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这孩子,到县城里上私塾的时候就总是受到夫子们夸赞,说其天赋超群,头脑聪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