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旺夫命 > 49.049

49.04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从卫成中举之后, 卫家门前没清静过,哪怕流水席都吃了也还有人往他家来。问卫家啥时候搬进城?接下来又有什么打算?

打算?

有什么打算不都得等来年考完再说。

中举之后的第二天开春,新晋这些举人就要上京去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 因为会试在春天, 被称作春闱。春闱和乡试一样考三场,内容也差不多。

先前从府城回来的时候, 学官曾叮嘱卫成让他即便中了举, 也莫要一味沉浸在喜悦中, 应该好好为来年的春闱做准备,争取更进一步。

学官的意思是,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一次要中可能玄乎, 但不是没有机会, 应勉力一试。

卫成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他最近都有在看书, 并且还进镇去买了纸笔回来准备再练练字。姜蜜本来以为中举之后是不是可以等三年再去考会试, 问了才知道不行, 卫成说年后就要上京,路费是朝廷出,所有新晋举人必须到京城应考。这次要是不中的话, 以后还要不要继续考就看自己怎么选择。

他这么说, 姜蜜再不敢去耽搁, 平日里都主动将砚台抱开, 不让胖崽儿缠人, 又和婆婆商量备足了炭,生怕他在冬日里久坐冻着自个儿。

看家里这么紧张,仿佛又回到乡试之前,卫成说来着,说他乡试中试机会很大,会试是真没底,让家里莫要期望太高。

能去参加会试的写的文章都不会差,到时候估摸要拼运势。主考官喜欢的风格不同,读书人擅长的也各不一样。有人诗词做得好,有人写笔好字,有人写文章优雅别致。

卫成这三样都还凑合,但不突出,他文章朴实,不整花里胡哨的东西,擅长破题,很有见解。

因是乡野出身家境贫寒,卫成见过太多的不幸和不公,他从知事起就在琢磨各种问题。这人实在,文章一贯起调低,逐渐走高,以小见大。主考官要是欣赏他这样的,会觉得这人是个实干派,人又踏实稳重,取上外放出去磨炼一番眼界开了能成大器。只怕不幸遇上不欣赏这种的,路数上的东西没法改,卫成也没想去改,就想去搏一搏,光会写漂亮文章不好使,朝廷总需要能做事情的人。

他觉得自己是能做事情的人。

村里还在议论卫家,卫成又沉下心来读书去了。最近姜蜜他们总被村里人问起,问举人老爷呢?怎么整日都不见人?在忙什么?

姜蜜就说读书,来年春天还要去考试。

“都中举了还不够?还要接着考?”

“听相公说是朝廷规定必须要考,下回考得好朝廷会直接安排差事,考得不好就需要回乡来自个儿谋缺。”

“那下回要是又考中了,叫啥?”

“叫贡士吧。”

“我咋听说比举人高一级是进士呢?”

姜蜜摇头说不知道:“我是听相公说的,差点就听晕了。”

从卫家人口中得了准话,村里听说他来年还要去考试,纷纷感叹读书人太不容易,咋的考起来还没完没了?这些话卫成一句也没听见,他每天除了练字就是读书,想放松一会儿就去逗儿子。他跟砚台念三字经千字文砚台听一遍两遍还安生,多几遍就将胖脸儿往姜蜜胸前埋,埋好还要拿胖爪爪捂住耳朵。不听,坚决不听。

他一捂耳朵卫成就叹气。

姜蜜问咋的?

“我估摸娘要失望了,猪崽他压根不爱读书,你看看他耳朵捂得多紧,生怕多听了一句,这还考状元呢?”

姜蜜听他管儿子叫猪崽就拿脚尖踢他:“说什么呢?让娘听见又要训你。”

“他这么胖不是猪崽?”

姜蜜横他一眼:“你还说!”

卫成举手投降:“好好好,我不说!我不说了还不行吗?”卫成跟姜蜜商量说他回头去爹娘那头铺垫一下,得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长得白净不一定就是读书人。

“可我觉得砚台挺聪明的。”姜蜜往卫成那边靠了靠,说,“相公你说是不是因为你总是反复念那几句,他听烦了?”

“他才半岁就能听书听烦了?”

“咋不能?别说他,我都听烦了,不然你换个,读个四书五经来听听,或者背两首诗。”

砚台没听到他爹读书的声音刚刚已经把手放下来,他一脸享受的趴在他娘的奶奶上,胖爪子就搭在那上头,趴得别提多舒坦了。这时候卫成又念起诗来,他苦了下脸,不知道听没在听,至少这没再伸手去捂耳朵。

卫成是真想知道臭小子到底咋回事,他把一首诗翻来覆去背了八遍,八遍没完砚台不肯听了,这会已经不是捂耳朵的问题,他从姜蜜怀里探出来,伸手往旁边去打这傻爹。

翻来覆去就那几句,念念念!真烦!烦死了!

姜蜜握住儿子抬起来要打人的胖爪,放到嘴边,亲亲他手心。一阵好哄才把砚台给逗乐了,等儿子笑出声来她才转头去看男人,她眼神里满是促狭,仿佛在说怎么样?我对了吧?

卫成想了想,觉得蜜娘就挺聪明,只是生在乡下没机会显露。砚台估摸像她,瞧着比自己当初机灵些,至于往后有没有出息,得看他肯不肯读书。

“这事儿就别告诉娘了,要是让娘知道……”赶明全村都得知道他家出了个神童。

最近也是中举让娘分了心,没顾得上吹嘘砚台,想起吴氏往常对孙子的诸多肯定,姜蜜点了点头,让男人放心。

不说,肯定不说。

但估计满不了多久,再过几个月砚台就该开口说话了。

……

卫家这日子太太平平过着,姜家就热闹了,那天晚上狗子掉进冬水田里,哪怕被人及时救起来,也还是大病一场。毕竟都要立冬了,白天都感觉冷,天黑之后寒气更重,光走在外头都忍不住要缩脖子,别说他泡进了水田里。

狗子病了一场,药都喝了好些天,感觉好些了他稀里糊涂又想起姜蜜说跟着要办流水席,让他到时候来吃。

中了举人办的流水席啊,不用打听都能想到席面有多好,狗子一想起来就嘴馋,他感觉吃在嘴里的白粥啥味到没有,就问钱桂花流水席啥时候办?他要去吃!

卫家的流水席早办过了,钱桂花不爱听,姜父就没在家里头说,他都是上大哥那头跟大哥他们议论。狗子先前病得重,他迷迷糊糊睡着,能知道啥?这会儿听说流水席吃过了,自个儿没赶上,就闹起来。说要吃鸡鸭鱼肉!要啃肘子!

“你还在生病,大夫让吃清淡的,啃什么肘子?”

“还不是你!你不发疯打我我就不会跑出去,我不跑出去就不会掉进田里,不掉进去怎么会生病???你赔我流水席!我要吃席!”

钱桂花不敢相信自己听到啥,她惊呆了。

她把装着白粥的土碗往旁边一放,盯着狗子问:“你说啥?”

“我说都怪你!我姐夫中举我上他家去凑个热闹有什么?爹和大伯都让我跟阿姐亲热些,跟姐夫搞好关系!”

钱桂花这下彻底懵了,脑子里嗡嗡作响,不敢相信能从儿子口中听到这番话。

她是为了谁?是为了谁啊?

不都是为狗子打算!

姜蜜她克兄弟!跟她走近了能有命在?这回过去一趟回来都掉水田里了!大冬天掉水田里是可能没命的!

姜父回来的时候钱桂花还坐在那儿,问她咋的,她就喃喃自语说没活路了。姜父转头去问狗子,问他家里出了啥事,狗子反过来问他爹去吃席为啥不带他???说姐夫中举席面肯定很好,为啥不带他去吃???

本来姜父都快把钱桂花提过那事给忘了,这会儿他又想起来,问那个算命的在哪儿摆摊?

“他爹你要干啥?”

干啥?当然是拆台,拆完还要砸他摊子。

不过明摆着说婆娘铁定不告诉他,姜父就骗她,说想亲耳听听看到底是咋回事。钱桂花跟他说了,问他准备啥时候去?说要一起。

“这事不急,等狗子病好全了再说。”

看男人口气这么好,钱桂花当他信了,放下心来。还想着只要半仙能说服男人,让男人跟他一条心,事情就好办多了。

事情真有那么好办吗?

当然不啊。

姜父嘴上说不急,那是敷衍她的。去拆台怎么能带婆娘一起?她是老主顾,带她一起算命的不就知道他俩是一家人了?姜父打定主意自个儿走了一趟,他去之前就酝酿好情绪,装出犯愁的样子从算命摊子跟前过,果然被拦下来了。

算命的顺口就来了几句,问他是不是有烦心事,要不要讲一讲。

姜父就说他家里运势不好,频频出事,又说其实本来挺好,从两年前突然坏了。

算命的问他两年前可做了什么?

“我就嫁了个女儿。”

“你这女儿嫁得如何?”

姜父说:“她男人本来不咋样,成亲之后倒是节节高升,如今日子很是红火。”

算命的长叹一口气,说:“果真如此。”

姜父看他没准备继续说,就摸了几个铜板出来,请大仙解惑。

几个铜板是少了点,聊胜于无,算命的就接着说了:“我看你面相就看出来了,你有个女儿,是旺命,她在哪家就旺哪家。原先你家里不错,可不就是因为有她镇着?她嫁出去了现在自然旺夫家!”

“你说我闺女是旺命?那她咋的从小就没了娘呢?”

“……老哥你就不懂了,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命再好总有一缺!她幼年丧母,你可有续弦?”

姜父说有,自然有啊,男人家那么年轻死了老婆不再娶个?况且先妻走之前就只生了这一女,连个儿子都没留下,他总要传宗接代。

“坏了坏了!我就说你闺女即便嫁出去,只要心里还惦记你,总能把福气分你一二,也够用了!结果你续弦伤了她的心呐!我看你面相,你这女儿原先是个孝顺的,她命又极好,本来有这一女能顶好几个儿,她发达了有你享不完的福。偏偏你续了弦,你这续弦不好,命差,生了儿子都不像是中用的,偏偏还跟你好命的闺女不对付,可不就让你闺女冷了心,你沾不上她的光能不倒霉?”

算命的边听姜父说边给他编故事,编得像模像样的,姜父本来是来砸他摊子,一听都感觉好像对得上:“那、那我该咋办?”

算命的摸了摸胡须,给他使个眼色。

姜父没看懂。

他就伸出右手,要想排忧解难,给钱啊。

所以说能做夫妻的身上总有什么互相吸引,钱桂花是个蠢人,姜父也不见得很聪明,他本来打定主意是来拆人家台,说着说着就给绕进去了,这会儿还真掏了钱。算命的心里嫌少,想想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又顺着编了几句。

他问姜父这婆娘还想不想要?

“要啊,咋说夫妻这么多年,她还给我生了儿子。”

“那就有点麻烦,要想借你闺女的福气,你跟她修复修复感情就是,要想不走霉运,得做法事给你屋里人驱一驱!”

“要做法事?那要多少钱?”

“做这么一场最少二两,你想想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