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一品帝师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正五行灵光

第一百一十八章 正五行灵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正五行洞天初成,最让楚名堂得意的,还是能够施展正五行灵光。

所谓正五行洞天,其中的奥妙,便是在于,五行初成,内蕴五脏,外显洞天。

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脏,分别乃是肺肝肾心脾。五行轮转,相生之下,也会不断的滋养五脏,助长肉身,补益寿元。

而肺肝肾心脾五脏精力所化的元力,亦是可以显现正五行灵光。

五行灵光存于洞天,可孕养宝器灵器。

宝器灵器会随着修士的修为增长与修士越发契合,同时也在不断的提升威能。

除了真武断剑之外,楚名堂而今最为得意的,便是能够算尽一切的青蚨铜钱了。

当初收服青蚨铜钱的时候,楚名堂曾经答应铜钱之灵,助他恢复之前的实力。

而今正五行洞天成就,正是楚名堂兑现承诺的时候。

将青蚨铜钱放入五行洞天之中,不仅可以帮助青蚨铜钱慢慢的恢复,更能让铜钱与楚名堂之间的联系更加深沉。

楚名堂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正五行灵光的神妙,还远不及此。

否则,也配不上五行洞天在异象洞天中位列三品的地位。

除了蕴养神兵,滋养五脏,助长肉身之外,正五行灵光用来攻敌或是用来防御,都是不可多得的神通。

正五行灵光护体,形成的护罩可以抵御真元的攻击,做到等闲神通难伤。

而待到反五行修成,正反五行齐聚的时候,修成真正的大五行灵光,能够轻易的湮灭神通的攻击,五行不侵。

刷落宝器,更是犹如探囊取物一般,莫说同阶中难逢敌手,就是越界而战,也不见得会吃亏。

若是楚名堂的修为足够精深的话,用这大五行灵光,刷落帝兵,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刷落帝兵,楚名堂自身也是要具备可战帝王的实力才可以,单凭大五行灵光,还是远远不够的。

楚名堂与计都太子等人,在地宫道台一战之时,对方出动了足足五尊王侯,欲将楚名堂置于死地。

危难之时,楚名堂被迫使出的,便是不完全的正五行神光。

也怪殷荡一方倒霉,那老太监所使的拂尘法宝,乃是奇木炼制,本质上便是在五行之中,乃是乙木宝器。

而当时的楚名堂,金系元力早就已经大成,金木相克,半成品的大五行灵光,当即就将老太监的法宝刷落,更是让他当场身受重伤,以至于之后被楚名堂暗算致死。

至于那四个锦衣卫,败得更是毫不冤枉,他们自持身份,托大不拿出法宝对敌,偏偏要与楚名堂较量神通。

虽然是半成品的大五行神光,但是用来防御神通攻击,还是有不小的效果。

正五行灵光,便能完全弹开同阶的五行神通攻击。

当时的楚名堂虽然只有三行,但也是将那四人合力的攻击,削弱了足足六成有余。

在加上楚名堂自身法力的化解,十万年的帝师底蕴,楚名堂方才能够以洞天修为,斩杀五尊王侯,创下一段不败神话。

这里面,与大五行神光的关联,可见一斑。

当然,楚名堂即便练成真反五行洞天,修炼大五行神光的道路,还是遥不可及的,尤其是神光大成,远不是具备洞天,就能修炼的。

修真界中,最早修炼正反五行洞天的大能,便是后世鼎鼎有名的孔雀明王。

这位佛尊大能,最拿手的神通,便是这大五行神光。

当年,孔雀明王与大阿修罗魔帝一战,一手大五行神光,愣是打的大阿修罗魔帝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不得不甘拜下风。

孔雀明王一战成名不说,大五行神光也是成为千古绝唱。

后世虽然也仰慕这神通的威能,奈何其练就太过复杂,更是必须在洞天境界,就铸就正反五行洞天,打下根基。

种种苛刻的条件,让修士不得不放弃修炼大五行神光的想法。

而楚名堂,之所以修炼这正反五行洞天,乃是因为他有旁人所没有的条件。

大五行灵光,对于已经证道的修士,太过鸡肋,虽然这些大能能够负担的起修炼的条件,但是有谁会为了一个神通,自费修为,重新来过?

而对于洞天修士而言,十件天才地宝,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不说,即便是真有无尽的财力,也不见得能够全部得到。

更何况,得到这十件天才地宝或许不难,但是谁能确定自己能够一举练成正反五行洞天。

正五行洞天,作为三品异象洞天,练成的几率已经是很小。反五行洞天,更是二品异象洞天,本身比正五行洞天难以练就不说,还是要在这正五行洞天之上构建。

五行元力相互纠缠,这让修炼的难度又品控增加了不少。

而修成反五行洞天,并不是正反五行洞天的结束,严格的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因为不管是正五行洞天,还是反五行洞天,都是单个存在的洞天,即便是强行纳入一个洞天之中,最后也会因为洞天的限制,不得不磨灭掉一个。

想要两者共存,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正反相合,练就正反五行洞天。

自古以来多少天才,能人异世,练成五行洞天的人不少,做到反五行的人也不少,但是这些人都是坏在最后一步,正反相合的时候,出了乱子。

自然这些人天赋不够,真正的原因是孔雀明王留下的功法之中,有一个小小的疏漏。

就是这一点疏漏,让练成正反五行洞天几乎成为了不可能,那些失败的天才,从另一个方面,也是响世人证实了,正反五行洞天,不可练就。

以至于从上古之时,这种想法就已经是根深蒂固,到了而今,修真界听过大五行灵光的不少,但是知道正反五行洞天的修士,便是凤毛麟角一般了。

更别说,真正知晓这修炼方法之人,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楚名堂虽然曾经是帝师不假,但是重生之后,他的一切修炼都是从头再来的,相比那些大修士,他不存在什么废掉修为,重新来过一说。

同样,对比那些洞天修士,楚名堂因为十万年的帝师底蕴,能够让他远远超于同辈,不管是见识,财力,还是战力,甚至能够处处先知。

这便为楚名堂能够比其他修士更容易凑齐十件五行本源的天才地宝提供了便利。

放弃这些不说,最难的,对于许多天才来说,都是不可逾越的难点,也就是功法本身刻意留下的疏漏,对于楚名堂来说,那恰恰是最为简单的。

上一世的楚名堂,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凡人,他为了修炼,饱读各种功法,但凡能够存在于世上的功法,不论正道还是魔道,疑惑是佛尊,基本上就没有楚名堂没有研究过的。

这无数年的心血,并没有白费。楚名堂自身虽然不能修炼,但是他却在游历各地的时候,但凡能够入楚名堂法眼的天才,楚名堂都是尽力将他们收为自己的徒弟,为自己所用。

最初的楚名堂,并没有做帝师的报复。

他的初心很简单,就是想要寻出一部功法,能够让自己的凡躯,也能够踏入修炼的路途。

收徒之初,楚名堂的想法也是很简单,就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罢了,毕竟一个凡人行走于修真界中,又是做搜罗功法这种引人注目的事情。楚名堂自然要考虑自身的安全。

雇佣别的修士,楚名堂自然是不放心的,最终,他还是下定决心,培养自己的班底。

一来,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弟子,楚名堂对他们更为放心,不用担心其背叛,二来,自己多年研究的心血,也不会因为自身不能修炼,而平白无故的浪费。

这些楚名堂不能用在自身的宝贵经验,都被他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于自己的弟子。

至尊传法,也是有所保留,因为他们担心弟子会对他另有所图。

但楚名堂却毫不担心,他本就是一个凡人,弟子们怎会对他别有所图?

当然,这种特殊的传法方式,也是为楚名堂的帝师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楚名堂走过的路越来越多,愚见的人也越来越多,慢慢的,情愿追随楚名堂的修士,也是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

楚名堂便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

每一天都在研究功法,调、教弟子。

这样孤单寂寞的日子,楚名堂毫不疲倦,毫无怨言的度过了整整十万年。

成就帝师并不容易,一切都是楚名堂一步一步努力的结果。

当然,这份坚持,这份毅力,也让楚名堂在之后的修炼之路上,受益匪浅……

也正是十万年的坚持,无数个春秋,无数个日夜的表里如一,让楚名堂对几乎所有的功法,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正反五行洞天,这等赫赫有名的功法,楚名堂对他的研究,自然不少。

更是因为不少天才毁在这部功法之上,楚名堂对其的兴趣,也是远远盖过了其他功法。

当时的楚名堂便在想,会不会天才不能练成,本质的原因就是天才并非庸才。

而最终的研究,却让楚名堂苦笑不已,不是天才庸才的原因,而是功法本身的漏洞。

对于真反五行洞天的熟悉程度,楚名堂可以说对比孔雀明王也不落下风。

而重生的楚名堂,选择正反五行洞天,来为自己奠定基础,这中间的道理,便是恨容易能够明了的了。

时至今日,回想起当时一路走来的艰辛,楚名堂都会不由得怆然涕下……

因此,这一次重生,对于楚名堂来说,也是万分的珍贵。

这一世他不在弱不禁风,这一世,他不再迷茫求索,这一世,他也不用再看着别人修炼,而自己只能在角落里眼馋哭泣。

他要找回自己上一世失去的,弥补自己上一世的所有缺憾。

正如楚名堂那日,古都拍卖会前,对着五族族长所说一般:“我来不是为了证明我比别人强,而是为了证明,某些失去的东西,我一定会重新拿回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