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两开花
许非的自行车上驮过很多人,黛玉、宝钗、宝玉、柳湘莲、陈小乔,今天终于轮到了大妈。
大妈极有份量,往后边一坐就觉得忽悠一下子,自行车头都颤了颤。
大清早上,俩人从家出来,到后海,走棉花胡同往北,再往西一折,就进了一条幽静古朴的小巷子。
巷子口钉着红牌,上写:百花深处。
路面特别窄,三米宽左右,俩人推着车慢慢走,视角狭而长,两旁是用碎砖砌的墙,南墙少见日光,灰青发冷。
往里拐了个弯,才略宽敞一些,墙也更碎。一条土狗新奇地望着许老师,抬抬腿在墙角尿了一泡,又溜进自家门里。
这条胡同西通新街口,东起护国寺东巷,多为小院落,唯两处不同。一处是东端的厂桥小学低年级部,朱红大门,挂着清华大学似的牌匾。
另一处是西端16号院,外头有个传达室,写着百花录音棚。
“传说中的录音棚,原来这么早就有了……”
许非先在胡同里转了一圈,才在大妈不耐烦的目光中停在一户门前。
骑墙而建的小门楼,没台阶,对开的红木门,两侧立着长条的石墩子,上面图案斑驳不清。墙上标着“百花深处25号。”
等了等,里面有女人探出头,头发花白,面容文静,口音也很温软:“你今天怎么有空来?”
“你们家房子没卖出去吧?”
“还没。”
“那就好,我带个小子来看看,他想买。”
“……”
女人打量了几眼,方退开两步,“请进。”
许非很诧异,这女人年岁跟大妈相仿,却完全是两种风格,看着就受过不错的教育,暗藏文秀。
他迈步进去,迎面是垒砌精致的影壁,绕过影壁便见一小院。
北房三间,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卧砖到的商业属性。但我觉得最致命一点,是两位男女主角。”
“怎么讲?”
“《上海滩》创作的时候,或许以剧情为主,但请了周闰发和赵雅之来演就不同。当演员自身的魅力足以压倒一切时,所有东西都是为他们服务的。
如果换成两个普通些的演员,《上海滩》可能就是一部民国黑帮剧,但让他们来演,就成了当之无愧的明星剧。”
“明星剧……”
鲁老师品了品意思,表示接受。
其实许非想说偶像剧的,又怕太过超前,才把偶像换成了明星。
“先把这些东西区分明白了,才好对症下药,你想拍什么,你的受众群是什么。当然现在产业不成熟,谈不上商业不商业,无非就是丰富题材,用心创作。”
“……”
鲁老师沉默良久,再看向那个年轻人,态度温和了不少。
“除了这些,专业技术方面你擅长什么?”
“您指哪方面?”
“剧本创作?”
“略懂。”
“美术设计?”
“比较擅长。”
“导演、摄像、灯光、剪辑、音效?”
“呵呵,您这是拿我打趣。”
“呵……”
鲁老师也露出点笑模样,道:“戴老算是我的老领导,眼光一向没差,确实受益良多。好了,我还有点事,得走了,很期待以后共事。”
又跟他握了握手,抹身闪人。
“……”
许非眨巴半天,小声嘁了一下,名字不报,单位不说,整的还挺神秘。
只可惜啊,哥认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