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 第三十八章 战前风波

第三十八章 战前风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关索回至大寨复命时,诸葛亮正登高远望眺目望向银坑洞方向,赵云等一众将领也面带沉色。关索不知情状,回报诸葛亮道:

“末将关索带张嶷回来复命!”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却没有回头,自语道:

“此凶悍之气,非人力所能敌也,想是有驱兽高手前来,非可力敌!”

众将无不点头默然,关索闻言,眺目向银坑洞方向望去,但见银坑洞上空乌云密布,似有一种原始兽气蕴含其中,极是凶悍。

诸葛亮收回目光,看向关索,脸上的凝重早已化作慈祥:

“小将军与这位姑娘认识?”

关索不敢隐瞒,老实道:

“回禀丞相,末将曾与此女斗过两次,故而算是不打不相识的交道。前番,末将依丞相之命放走的便是此女,但谈不上认识。”

诸葛亮点了点头:

“此女竟得蛮王亲自为其掠阵,料想与蛮王关系极不寻常。”

说话间,目光飘到吕凯身上,吕凯满脸佩色道:

“丞相所料无差,此女正是蛮王爱女——花蔓!”

众将无不诧异,更有甚者不无觊觎地调笑道:

“小将军好福气啊!”

关索小脸涨得通红忙拜道:

“丞相恕罪!末将对蜀国忠心无二!绝无通敌之心!”

诸葛亮扶起关索哈哈笑道:

“叔父并无问罪之意,只是见你二人年纪相仿,又是郎才女貌,正有挫和之意。想你关家惨遭不幸,既大仇得报,也当为关家香火着想才是。”

关索俏脸发红:

“小侄未立寸功,不敢思及儿女私情……”

诸葛亮朗声大笑:

“此乃人伦常理,与军功何干?”

关索虽未表态,但诸葛亮看的出,关索对这位蛮王的千金也颇为钟意,若能与蛮王结秦晋之好,倒是日后解决南蛮问题的最佳手段。

不表征南战事,却说丁奉返回广陵,徐盛已经依计在广陵布下绵延数百里的围栏。毕竟曹军势大,若能不战而屈敌之兵自是最好。但徐盛一众高级将领都知道,要想不战而令曹魏退兵无异于痴人说梦。东吴将领大多不看好徐盛此计,徐盛、丁奉却对此深以为然。

“将军!大王委将军重任,是欲破曹魏以擒贼,将军若不早发兵马渡江,于淮南迎敌?待曹丕亲至,只怕便来不及了!”

虽然一直有人怀疑自己耗费大量人力建立围栏的做法,但众将还算有自知之名,并没有人当面提出来以免**烧身,不想今天竟有人当众提出异意!

徐盛寻声望去,却是一名中年将领,见到此人,徐盛不得不强压怒气,因为这个人却是孙家的宗室子弟孙韶:

“扬威将军,曹丕势大,更有名震天下的诸多名将为先锋,切不可冒进渡江!待曹军集结于北岸,吾自有妙计破敌。”

徐盛说的客气,但孙韶却似乎并不领情:

“将军!末将深知广陵地形,愿引本部人马渡江拒敌,与曹丕决一死战!”

徐盛面上微有怒色:

“不可!某早有定计,岂能因你一人而变全局?”

孙韶却似乎极为执著:

“将军!末将愿立军令状!如不胜,愿提头来见!”

徐盛本就初次挂帅,之前也并未展示出过人的才华,帐下很多将领对其并不服气,见诸将神态各异,当即怒道:

“若人人如此,某如何节制诸将!你不必再说了!”

孙韶急道:

“我只带自己本部三千人马去,又不影响你的军事部署,何必如此?”

徐盛不愿看他,回过身去冷声道:

“若再不从命!军法从事!”

孙韶恨声道:

“徐盛,你少拿军法压我!”

“来人!”

徐盛的语气不容置疑。

中军一拥而入,孙韶身后亲卫上前将孙韶护在中心,阵阵铿锵声、刀剑出鞘声在军帐中腾然而起,凝重的杀气登时蔓延开来。

徐盛缓缓回过头,悠然道:

“怎么?想造反吗?”

徐盛到底是征伐多年的宿将,这种场面见得多了,自有一股霸气散发开来。

孙韶亲卫却仍不为所动,倒是孙韶排众而出,走出亲卫的保护圈,大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某自认一心为主,并无私心,安东将军若以为某此心此举有违你的军法,随你处置便是!”

徐盛闻言,更是怒火中烧:

“目无军纪,若不斩你,何以安军心?人来!推出午门,午时斩首!”

中军一拥而上,将孙韶擒了下来。

孙韶亲卫一个个急得纷纷叫嚷:

“将军!”

“将军!”……

丁奉走上前低声道:

“还不去请吴王?”

几名亲卫会意,忙退出帐外去找吴王。

见孙韶亲卫退了,徐盛与丁奉相视一眼,徐盛的眸子越发犀利。

过不多时,却听得中军扬声道:

“吴王驾道!”

徐盛、丁奉知是吴王为孙韶求情来了,忙率着一干将领出帐接驾。施礼罢,孙权方坐在上位。

徐盛出列道:

“大王此来可是为孙韶而来?”

孙权点了点头,却并未说什么,似是在沉思什么,又似在思索对策。

徐盛大义凛然道:

“大王命臣为都督提兵拒魏,今扬威将军不遵军令,依例当斩,大王何故赦之?”

孙权点了点头,语重心长道:

“公礼一时气盛,误犯军规,但大战在即,先斩大将,实是出师不利。故而,孤还是希望文向能够枉开一面,且饶他这一次。”

“大王,法非臣所立,亦非大王所立,乃国家之本。若今日不以重刑,当以何服众?”

孙权沉吟良久方道:

“公礼触犯军法,本应由将军治罪,但孤兄在时,甚喜此子,特赐孙姓,其又屡立战功。今若杀之,一负兄长高义;二则大战之前先斩大将,实为大忌。”

徐盛本就无心斩他,眼见孙权已经为自己铺好了台阶,也便借坡下驴道:

“既如此,全看王上面上,死罪暂且记下!如若再犯,定不姑息!”

孙权如释重负,谓左右道:

“还不传扬威将军?”

过不多时,便有人把孙韶解下带入帐内。

孙权面色森然:

“还不谢过安东将军不杀之恩?”

孙韶却丝毫无悔悟之色:

“大王,末将久居江陵,此去引军破敌,并无过错,为何要谢他?”

“你!”

孙权不由为之气结。

徐盛更是面上难看的很,丁奉却眼珠转了转,似有所思。

孙权此来毕竟是为他二人说和的,他也知孙韶性情,当即面带愠色:

“目无军纪!还当什么兵?退下去!”

孙韶也不违逆,退了下去。

屏退孙韶,孙权又软语宽慰徐盛,毕竟孙韶只是个扬威将军,手中人马不多,并不影响大局,能用则用,不能用不用便是了。交待好一切,这才离开军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