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柳捕头
吴知县谦让着白振天往会客房里走,“随便聊了几句,你这孩子养得好,是个通透的。”
“大哥过奖了,还是个孩子,那里看得出来?现在觉得不错,不知道长大了会怎么样?”
吴知县不赞成的回道:“都说从小看大,月姐儿这丫头,长大只会更好。”
白振天抿嘴笑着回道:“承兄长吉言。”
吴知县等属下洪久送上茶退下后,才说道:“听你嫂子说,秦怀玉差人去府里传弟妹了?”
白振天点点头,“嗯,赵氏给吓病了。志安兄,嫂子说把行程提到二十六,这样方便吗?不会给你带来麻烦吧?”
吴知县摇摇头,“方便,怎么不方便,能给我添什么麻烦。”
白振天说道:“毕竟志安兄和嫂子这一分开,怕是要好些年才能见面。”
吴知县摆摆手说道:“你别想那么多,我在这边可能也待不了多久了。”
白振天敏感的看吴知县一眼,有些惊讶的问道:“怎么?志安兄要调走了吗?”
吴知县点点头,“本想着静姐儿渐渐大了,趁这次母亲的寿辰,让张氏带她回京城。开了年后,留静姐儿在府中,张氏再回青城的。”
吴知县端起桌几上的杯子,喝了一口茶,然后再说道:“前几天,我侄子明杰来青城接张氏和静姐儿。
带来了我大哥的信,说我在外这么多年。
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就算为孩子着想,也该回去了。
想想也是,在外这么多年,是该回去了。”
“祝贺志安兄了,大喜事呀。一家人可以团圆了!调任下来了吗?多久离开?”白振天真心为吴知县高兴。
吴知县摇摇头,“没有那么快,再怎么也要到中秋左右了,也有可能到明年春。
这事不急,有大哥他们发排就好。到是你,是要等到中秋走呢,还是这次随他们一起走?”
“振天就是为这事来寻志安兄。”白振天一脸愁容的看着吴知县。
吴知县问道:“你岳母那边安排好了吗?”
白振天回道:“前天收到信,说是六月二十就是今天出发。”
吴知县出主意道:“那你就随他们一起过去吧。回头我跟明杰说一下,让他关照关照。”
“那多谢志安兄了。”白振天站起来欠身感谢。
吴知县手指指他,“行了,你我兄弟间,谢什么谢。赶紧坐下,商量正事。”
白振天这才坐下身来,开始商量生意上的事,白振天说道:“我这两天正好把这边的生意安排好。十天后,这边可以发两船花椒,两船梗米往京城。”
吴知县点点头,“行,你安排好吧,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便不知道了,把这边的事一一安排好。”
吴知县的话还没有说完,洪久敲门进来禀报:“大人,世子过来了。现在在书房等您。”
白振天见吴知县忙,起身告辞,“志安兄有事先忙,振天先去安排别的事。”
吴知县点点头,把白振天送到门口,然后往后衙的书房去了。
白振天从衙门出来,刚准备下台阶,迎面遇到从外办案回来的柳捕头。
“哟,振天兄,这是要走了?”柳捕头边上台阶边问道。
白振天点点头,“嗯,过来找大人有点事。你办案回来?”
两句话间,柳捕头已经走到白振天跟前,“振天兄,急吗?到我那里喝碗茶,我正好有事寻你。”
白振天抬头看看天,“行,走吧。”
两人去了柳捕头那间屋子,白振天刚坐下了,柳捕头随手拿了条板凳坐到白振天身边。
低声问道:“振天兄,我准备辞了捕头的事儿。”
白振天疑惑不解的看着柳捕头,“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了?”
柳捕头迎着白振天的目光说道:“你不在衙门里做事了,我也不在这儿待了,振天兄,往后我跟着你可以吗?”
白振天愕然的看着柳捕头,不知他为何要如此。
“崇阳,以你的身手,就算不在衙门里供职,你可走的路也很宽。
比如说,开个镖局,或者往军队里去,再不济,就是行走江湖自由自在也比跟着我强。为什么要跟着我?”
柳捕头目不转睛盯着白振天,“振天兄,我这条命是你救的,往后当然要跟着振天兄了。”
白振天被柳捕头给绕晕了,“崇阳,你弄错了吧?我何时救过你的命?”
柳捕头边摇头边笃定的回道:“不会错,十七年前,振天兄是否去合兴村?”
白振天想了想,问道:“那个合兴村?赵家村边上那个村子?”
柳捕头点头,“嗯,就是赵家村边上那个村子,我从小是翁翁太婆养大的。
十七年前,我得了一场病,家里没有钱请郞中看病,我病得三天汤水不进了。
我翁翁用个背篓装着我,准备把我背出去扔了,翁翁背着我往前走,太婆在后面边哭边追着不让翁翁扔。
他们在路上遇到一个小书生......”柳捕头说到这里,话语有些哽咽。
白振天听到柳捕头说到这里,已经想起当年的事了。
那年正值赵世才离开学院没有再去求学,他便去赵村寻赵世才,没有想到走岔了路,走到了合兴村。
然后遇到柳老头和他老伴,白振天当时见孩子没有断气,便拿出身上仅有的五两银子,那是父亲偷偷塞给他的钱。
白振天笑着说道:“你是那个孩子?真没有想到呀!”
“感谢振天兄的帮助,否则,我那能活到现在?”柳捕头感激的说道。
白振天问道:“你翁翁太婆还好吗?”
“翁翁在十年前去世了,太婆十天前也走了,直到太婆走时,才给我说起当年的事。”
柳捕头后来给白振天说起自己的事,当年他五岁不到,因长年生病,人变得瘦瘦小小。
病好后,郎中建议他翁翁太婆,把他送到五十里外的白云观去,跟着道长习习武,一可以强身健体,二来在道观中,还有一口吃食,不至于被饿死。
于是,他的祖父母他把送到道观里,他在道观里生活十年,七年前下山,道长举荐他到衙门做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