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心思
汪夫人抬手扶扶发髻,“快四十的人了,哪来的年轻?老了,昨儿杨嬷嬷给我梳头,见到三根白发了。”
朱景风故作惊讶的问道:“真的?不是杨嬷嬷眼花了吧?母亲的皮肤好得,好些小姑娘都自叹不如,怎么会老?。”
汪夫人被儿子夸得满脸堆笑,“就你嘴甜,尽说我喜欢听的。”
朱景风笑道:“在儿子眼里,母亲是最好看的。”
汪夫人心里软成一团,“行了,行了,又来了。说正事,说正事。”
汪夫人说着,收起脸上的笑,一脸正色的看着朱景风。
朱景风感受到母亲的郑重,跟着收起脸上的笑,正色问道:“母亲要说什么正事?”
汪夫人手搭在椅子的扶手上,让自己的身子往前倾了倾,“景风,昨儿王妃回王府后,又让孙嬷嬷来接我过府,你知道为什么事吗?”
朱景风坐直身子,紧张的问道:“什么事?”
汪夫人的压低声音道:“王妃关心着景风的婚事呢。”
朱景风的身子一僵,面上依然保持着微笑,轻声问道:“是吗?难为王妃了,王府里那么多事要她操心,她还掂记着我的亲事。”
汪夫人带着几分得意的说道:“那是自然,王妃与你,是一母同胞的姐弟,王妃自然是关心你的。”
朱景风依然微笑,“这个,儿子自然是知道的,王妃看上哪家姑娘了?母亲这般喜欢,那家人的家世门弟自然不低吧?”
汪夫人眉宇间尽是喜色,连连点头道:“嗯,不低不低,王妃说,这户人家,王爷很看好,王爷说了,这可是京城顶级的家世,若是议亲能成,往后对你的帮扶非常大。”
朱景风心里又是一紧,试探的问道:“王妃说的是哪家?能让王爷高看的,可不多。”
汪夫人得意的点点头,“那是,那家的姑娘虽然的出身低些。不过,昨儿我见过,府上的家教礼数都很不错,不愧是世家大族里养大的孩子,举手投足间,尽是大家风范。”
朱景风挺直了腰杆,皱眉问道:“阿娘见了?昨儿那家人过府来庆贺了?”
汪夫人连连点头道:“嗯,见了她家别的姑娘,不过,王妃说了,她家姑娘都是养在夫人身边的,虽是庶出的姑娘,从小的教养却是按嫡出的教。对了,王爷说,姑娘的出生虽然低些。有些委屈你,王爷让你先忍忍,过些年,再给你娶一房平妻。”
朱景风试探的问道:“王爷说的可是镇远候府?”
汪夫人满眼赞赏的看着儿子,“嗯,就是镇远候府,王爷说候府的二房之女,在候府行六,虽只是庶女,从小却是养在二夫人身边,候府的二老爷,那是北三路的大将军。”
朱景风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淡去,“王爷这么用心,这些细节都打探清楚了,他就没有打探到,候府的六小姐已经许了人家,婚期都看好了,明年八月初十,就将大婚了。”
汪夫人呆愣的看着朱景风,诧异的问道:“是吗?王妃没有说呀,是不是弄错了?
儿子,你说镇远候的六小姐议了亲?议的谁家?咱们家的条件也不错,景风你又是才貌俱佳,候府若议的是一般人家,咱们争取一下,也不是不可能,对吧?
咱们这样的人家,也是打着灯笼也难寻的。”
朱景风隐忍着心里的不喜,耐着性子道:“阿娘,候府的六小姐,议的是这科状元,沁园的白启岩。
这是人家两府都欢喜的亲事,婚期都定下了,你让儿子去争争,怎么争?
摆出做侍郎的父亲,还是摆出做王妃的姐姐?你是想让世人笑话儿子吗?”
汪夫人见儿子阴沉着脸,忙解释道:“景风,母亲不是这个意思,母亲就是听王妃说这候府如何好,咱们若是跟候府做成亲家,将来对你的助力大。”
朱景风站起身来,准备往外走,“府里的事已经够多了,母亲多操心府里的事吧,我的亲事了,暂时不想考虑。
还有,母亲转告王妃,我朱景风的将来,我自个儿会打算,用不着靠外戚,也用不着靠王妃,请王妃好好操心自己的事。
据我所知,王爷现今对郑侍郎家二小姐比较上心,有心想抬进王府做侧妃呢。”
汪夫人忙站起身来,阻止道:“儿子,你先别离开,你听阿娘说,那个候府的六小姐若是订了亲的话,那咱们订候府的七小姐,或者八小姐,好不好?
原本,阿娘看好七小姐,王妃看上八小姐,是王爷说六小姐好,让儿子议亲候府六小姐。儿子,昨儿我见了,七小姐活泼,八小姐娴静,都是好姑娘。”
朱景风转头看向母亲,极严肃极认真的说道:“母亲,儿子再次郑重的向你说明,儿子现在不想成亲。
还有,你若是想保住你儿女的命,就别什么都听彤姐儿的,让她安份守己的做好自己的王妃,做好她份内的事,抓紧时间生个一儿半女,往后,自己才有依仗。”
汪夫人神情紧张的抓住朱景风的手臂,“儿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保住儿女的命?彤姐儿做什么了?你给我说清楚了!”
朱景风抬手摔开汪夫人的手,皱着眉头,紧盯着她道:“阿娘,用不着在儿子面前装,你们当初把彤姐儿嫁给晋王,你敢说你没有存不该有的心思?
阿娘,别去想那些不该想的,人要有自之知明,明白吗?”
汪夫人呆愣愣的看着儿子,沮丧的垂下手去,喃喃的说道:“可是,你阿爹他......”
朱景风抬手扶一把汪夫人,扶母亲坐下来,“阿娘,你先坐下来。”
汪夫人坐回椅子上,手紧握住朱景风的手,“儿子,这些年,我一直过得提心吊胆的。
我跟你阿爹说过,你阿爹说,咱们把彤姐儿嫁给王爷,王爷要做那样的事,咱们没有法,只能跟着走。
咱们和晋王府,现在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开弓没有回头箭,哪里还退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