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一将功成万骨枯(下)
皇甫嵩在广宗城外屯驻了十天,诸部休整完毕,依次开拔,前往下曲阳去。下曲阳在广宗的西北边。从广宗出发,渡过漳水,经大陆泽,再过薄落亭、杨氏县,前行不太远便是下曲阳。
荀贞、荀攸、戏志才等人虽然没有来过下曲阳,但对这个地方却早皆是“久仰其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地乃是本朝的“龙兴”之地,光武皇帝就是从此地开始了他的逐鹿中原的。
更始二年,王朗自称天子,都冀州邯郸,时光武皇帝正在河北,因其新盛,所以避让去了幽州的蓟县(今běijing),王朗移檄以十万户的封赏悬购光武的首级,光武麾下兵微将寡,为保xing命,复往南逃,沿途历战,任光、邳彤、刘植、耿纯等先后率众来投,最后到了下曲阳,乐附者至有数万人,得了不少兵马,因从此地北击中山,东围巨鹿,皆胜,进击邯郸,最终拔其城,诛了王朗,尽得河北之地,从此之后“始贰於更始”,开始了征战天下之路。
下曲阳的城池正好处在一个河弯里,三面都临水,只有南面是平原。要说起来,也算是一个得了形胜的易守难攻之地。要放在平时,可能攻打此城要费些功夫,但现如今张角、张梁已死,广宗已破,汉军是大胜之军而下曲阳城里的张宝却是一支孤军,打起来就很容易了。
张宝麾下人马不少,亦有十万众之多。广宗城陷和张角、张梁身死的消息传来后,他其实就想弃城北遁的,只可惜下曲阳三面临水的这个“形胜”在他想逃跑的时候却反而变成了短处。
三面都是水,人少还好说,人多就难办了,十来万人如果渡河逃走,可以想象必然就像是下饺子、赶鸭子似的,巨鹿太守郭典在河对岸布置了三千人,有此三千人在岸上狙击,再加上汉兵大队从后追击,两面合击,他们将要面临全军覆灭之局,所以要想逃,只有往南去,而南边城外驻扎了巨鹿太守郭典亲率的万人jing卒,这万人克城不易,拦阻城内出逃却是不难。
因此之故,张宝在短短的五六天里,接连突围了五次,却一次都没有成功,被牢牢地困在了城中。皇甫嵩率部到后,张宝更是没有了逃跑的希望了。
皇甫嵩与郭典合兵后却不急着进攻,他对诸将说道:“广宗城陷,张角、张梁身死,我大军压境,兵临城下,外无必救之军,困守孤城,形同笼中困兽,当此之时,城中贼定军心惶惶,人人思逃,我军不必急击,可稍待之,待其军心彻底大乱,然后击之,可有事半功倍之效。”
诸将皆无异议。
各部在城外安营扎寨,每ricāo练。如此这般,过了数ri。
这几天里,不但各部大张旗鼓地cāo练,并且不断的有兵马从邻郡来到,如安平、中山、常山等郡国有余力的皆遣兵前来相助。各郡各部的旗号络绎不绝,或步卒或骑兵,纷纷云聚下曲阳城南。城中的守军每天在城头上看着成千上万jing铠亮甲的汉兵出cāo训练,耀武扬威,同时眼睁睁看着每天都有新的汉兵来到,汉兵越来越多,他们的士气越来越低落。
皇甫嵩每天都会登上望楼观望城中,尽知了城中虚实,八天后对左右诸将说道:“我军扬威已足,城中军心已乱,明天便是攻城之ri了!”
次ri,先遣兵万人至城北、城东、城西的河对岸列阵,补充了一下对岸的兵力,以防黄巾兵从这几个方向拼死遁逃,随后点齐主力,纵兵击城。
营中诸将皆知,下曲阳之战将是平定黄巾的最后一次大战,过了这一仗再想捞军功就不容易了,所以各部争先奋勇,诸将多亲上前线。先是步骑合力,击破了黄巾军的城外大营,休息一天,随后次ri一早荀贞、傅燮、邹靖等各率步卒分批攻城,董旻、牛辅、徐荣等则分率骑兵游弋远处为步卒掠阵。
就像皇甫嵩预料的一样,下曲阳的守军果然皆无斗志,城外大营又已被击破,城中的防御更是不堪,汉兵只用了半ri就攻入了城中。城中守卒有的投降,有的突围。投降的倒也罢了,突围的要么被城南的汉军骑兵围杀,要么淹死在了城北、东、西的河中。
荀贞部和另外几部汉兵是最先攻上城头的,他提剑立在城头,转顾四下。
北边、东边、西边河水滔滔,河对岸万余汉兵旌旗林立,正拦杀逃敌,河中黄巾兵卒密密麻麻的尸体随水波上下。城南野上伏尸何止上万,一眼望去简直看不到边,残肢遍地,断剑弃矛处处,苍茫的暮sè下,残阳如血,极远处,只见地上遍是黑点,那些却都是敌我的尸体。三河骑士、西凉jing骑驰马纵横,追杀残敌,汉兵在城外的各部步卒呐喊奔涌,竞相入城。
城中的黄巾兵卒出逃无望,有些遂负隅顽抗,鏖战中难免走水,多处黑烟滚滚,喊杀满城。
荀贞行至垛口,俯视城中,入眼尸横遍处,街上、里中、屋顶、楼阁里,凡视线所及,尽是鲜血、倒尸。死的有汉兵,有黄巾,也有百姓。一股股的汉兵不断绝地从城门处涌入城里,分奔城中各地,负隅顽抗的黄巾节节败退。汉兵就像是一条条的狂流,席卷城内。
落ri西下,城外响起了号角声,苍凉悠扬,这却不知是何部的汉兵在鸣号收兵了。
是ri,下曲阳城破,张宝死於乱军中,城内守军全军覆灭,或死或降,汉兵首获十余万。广宗一战,汉兵斩获十余万,下曲阳一战,又斩获十余万,至此,冀州黄巾的主力被全歼。豫、兖诸州的黄巾已灭,冀州的黄巾主力又被歼灭,虽尚有南阳黄巾仍未被全灭,但朱俊、南阳太守秦颉等获取全胜只是时间问题了,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事算是告一段落。
战后,为震慑心存不轨之徒,皇甫嵩令把战死的黄巾兵卒的首级悉数砍下,堆於城南,筑成京观。数万个首级堆积成山。隔几里地远就闻见血腥之味,胆小的人不敢从京观的边儿上走。
……皇甫嵩设宴帐中,诸将齐至,欢呼痛饮。
宴至中宵,毕竟是在军中,不能太晚,散了宴席,诸将各归本部。
荀贞与刘备都喝得不少,两人醺醺然地同行。荀贞借着酒劲,握着刘备的手,连声说道:“玄德,玄德!我与你相见恨晚啊!要能早点识你,此生才叫痛快!”
刘备因破广宗死士之功,得了皇甫嵩的看重,下曲阳一战,他又被选为jing锐,带着关张和本部数百义从立下了些功劳。他对荀贞满心感激,知若非荀贞举荐,必不会得有今ri之功,对荀贞说道:“我亦觉与兄相见太晚!今晚不如兄长便宿在我的营中,备与兄同榻夜谈。”
荀贞听得“同榻夜谈”四字,心道:“往ri这话都是我对别人说,今夜却被我这‘贤弟’先说出来了。”哈哈一笑,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便即打发了随从的原中卿、左伯侯回营去告诉荀攸、戏志才并及许仲、典韦等,就说他今晚住在刘备营中了。
原、左奉令归营。
荀贞与刘备自去刘备营里。离营门还有挺远,就见夜sè下有两人立在营外。
荀贞指着说道:“怪哉!夜已中宵,却怎么还有兵卒在外?”刘备瞧了眼,笑道:“此必是云长、益德。”行至近处,果然是关张二人。荀贞笑问道:“这么晚了,二君怎还未睡?”
关羽答道:“刘君未归,羽、飞岂敢先眠?”与张飞上前接过刘备的佩剑,恭敬地跟从在刘备、荀贞的身后,跟着他们回营中去。
荀贞再三后顾,心道:“关羽、张飞皆虎狼之将,万人敌也,各有傲气,而对刘备却皆恭谨,尤为难得的是这份恭谨乃是发自内心。刘备,真能得人!”
入到刘备营中,简雍和刘备部中的数百义从却竟也都没有睡下,听见刘备归来,纷纷从帐中出来,俱皆恭谨而又亲热地向刘备行礼、说话。刘备停住脚步,也亲热地和他们说话。
荀贞虽能记住大部分部众的名字,甚至知道他们的籍贯和家庭情况,能得到部众的敬畏爱戴,但是若论这份“亲热”,却是远远不及刘备与他的义从们了。
他含笑立在一边看刘备和义从们说笑,只觉得他们间的关系就仿佛是鱼儿与水,说不出的和谐融洽,再又看了眼恭立在刘备左右的关张,猛然心jing,醒悟了他为何一见到刘备就想杀他的缘故,心道:“我想杀刘备是因为他善能得人心!曹cāo才略过人,孙氏父子猛鸷勇锐,我才略不及曹cāo,猛锐不及孙氏,若得人再不及刘备,纵有雄心壮志,何以争天下?”
套句后世的话说,他与刘备是同xing相斥。
刘备少结关张,关张从其周旋毕生,再结赵云,赵云亦患难相随,从无贰志,为平原相时,郡中有人结客刺杀他,因他待这刺客甚厚,竟使这个刺客不忍刺之,反将雇主卖给了他。他自起兵,数十年中辗转诸州,寄食各地,无立锥之地而能得陶谦、孔融之敬重,袁绍父子、刘表皆曾郊迎,投奔曹cāo,曹cāo亦“礼之甚重”,南下,“荆州豪杰多归之”,避曹军而奔江陵,“荆州人士随之者十余万”。赵翼叹曰:“是时身无尺寸之柄,而所至使人颠倒如此!”
关闭广告
遍观古今,像刘备这样能得人心的可谓寥寥无几,屈指可数。xing格坚忍不拔、百折不饶已是可怖,又能得人心至此更是可怕。荀贞无孙坚之勇,无曹cāo之家世才略,所仗者唯在克己得人,如果得人这一点再被刘备比下去,那他以后或可成一地霸主,却绝难成天下之主了。
月光如水,夜风清凉,他按剑笑立在刘备旁边,看刘备与义从们欢畅笑谈,心中做出了决定:“孙坚父子轻脱,不足虑。曹cāo豪族子弟,且为人杰,杀不得也不能杀。唯此刘备,吾必杀之!惜乎如今黄巾已定,却是难以让他死在战场上了,只有ri后再说。”
孙坚虽然猛鸷,然而只是个寒士匹夫,轻脱早死,不必杀。曹cāo是贵族子弟,他父亲这几年正走红当权,他本人也已被拜为两千石太守,又是袁绍的好友,如果把他杀了,势必震动朝野,事情一旦败露,荀贞也活不成,并且最主要的曹cāo乃是雄主,雄才大略,当为天下惜之,来ri逐鹿中原,荀贞胜,则有天下,荀贞败,亦不必虑天下无明君,故此杀不得也不能杀。
刘备就不然了,寒家子弟,没什么背景后台,就算立下战功,战后至多当个县尉、县丞,最多一个小县的县长,杀了也就杀了。
做出了这个决定,他看着刘备,心道:“却是对不住了。谁叫你xing格坚韧、能得众而却又不肯居人下?若是你肯居人下,我倒是很乐意真的和你做个朋友,把你当成兄弟。”想到此处,忽然心中一惊,暗道,“我与这刘备相识还没几ri,居然就因想杀他而心生歉意了?”再想起前些天在广宗城外他看到刘备马失前蹄,摔倒战场上时的复杂心绪,他越发心惊,心道,“这刘备好比chun雨,与人交竟是润物细无声!连像我这样一个对他jing惕十分、不安好心的人竟然都因为想杀他而生出歉意,那些对他没有jing惕的人又怎能不被他得去人心呢?”
更加坚定了杀刘备的念头。
刘备与简雍和义从们闲话毕了,简雍与义从们各回本帐,荀贞与刘备亦入到帐中。刘备向来是与关张同榻而眠的,今晚要与荀贞夜谈,床榻小,四个人挤不下,关张遂各去寻地方睡觉。两人登上床榻,刚要躺下,帐外有人来报:“荀司马帐下典韦、陈到求见。”
荀贞纳闷,心道:“他两人怎么来了?莫不是营中有事?”叫他两人进来,说道,“我不是令原、左回去说了,我今晚宿在玄德营中么?你两人却怎么来了?”
典韦说道:“我等职在亲卫,当从君左右,故奉姜君(许仲)之令特来从侍君侧。”
荀贞笑道:“玄德,吾弟也,我在吾弟营中何需你两人从侍?”
典韦却是怎么说都不肯走,没办法,荀贞只得请刘备给他俩安排住处,典韦、陈到却又不愿,最终两人在帐外侍立了一夜。
……这一夜,荀贞与刘备畅怀夜谈,皇甫嵩的帐中,皇甫嵩也与一人秉烛夜谈。
这人名叫阎忠,乃是凉州名士,家在汉阳,与皇甫嵩是同州人,两人早就相识,是为故交。他本是信都令,信都在巨鹿郡东边相邻的安平国境内,是安平国的国都,前不久刚刚去官,因随着安平国的郡兵一起来了下曲阳城外助阵。
前两天下曲阳未克,皇甫嵩无暇与他叙旧,如今城克,有了空闲,两人遂於宴后夜谈。
正说完旧事,叙罢征战,皇甫嵩见阎忠yu言又止,似有话说,笑道:“君似有话要说?”
阎忠颔首说道:“的确是有话想说,只是……。”
“只是如何?”
“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君与我州里人,旧识故交,有什么当讲的不当讲的?有何话,请尽管言来。”
阎忠却不说,而是先起身出了帐外,绕着帐篷转了一圈,确定了帐外近处无人,这才回入帐内,移席至皇甫嵩席侧。皇甫嵩见他这般举止作态,难免生疑,乃笑道:“君有何天机要讲?如此小心谨慎。”
“公言天机,忠请问公,何为天机?”
“天者,天也;机者,密也。所谓天机,天之机密也。”
“不然。”
“噢?那么请君说说何为天机?”
“天者,时运也。机者,机会也。难得而又容易失去的,是时运;时运来了马上就能抓住它,是机会。故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机以发。”
皇甫嵩沉吟片刻,说道:“天是时运,机是机会。……,嗯,君言有理。”
“将军既以为忠说的有道理,那么忠就有一句肺腑之言奉上。”
“请说。”
“黄巾扰乱天下,固是祸乱,然对将军而言却是难得的时运。正因为有黄巾之乱,所以将军才能提十万步骑,平定南北,威震天下。将军以为然否?”
“然。”
“既然如此,而今将军遇到了难得的时运,踏着容易变化的机会,却有时运而不去抓,有机会而不去利用,敢问将军打算怎么保持大名呢?”
皇甫嵩莫名其妙,说道:“君这是在说什么?”
“天道无亲,百姓与能。将军受钺於chun,收功於夏,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摧强易於折枯,消坚甚於汤雪,旬月之间,神兵电埽,封尸刻石,报捷朝中,威德震本朝,风声驰海外,虽汤、武之举,未有高将军者也。将军既建立下了不赏之功,又有高人的品德,却奉事着昏庸的人主,请问将军,你打算怎么求得安全?”
阎忠这么一番话的关键词是四个字:“不赏之功”。何为不赏之功?没办法赏的大功叫不赏之功。“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简而言之便是:功高震主。
皇甫嵩默然了会儿,说道:“嵩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为何要不安呢?”
阎忠哂笑说道:“将军此言是真心话么?”
“是真心话。”
“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韩信的故事么?”
皇甫嵩默然不语。
“从前韩信不忍汉王的一餐之遇,丢掉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大业,利剑已顶住了他的咽喉,他才发后悔之叹,这是失去了时机,谋划又错误的原因啊!
“今皇帝势弱於刘、项,将军权重於淮yin,指挥足以振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如果将军赫然发奋,利用黄巾乱后的危困之势,奋然而起,推行恩德以奖励先来归附的,用兵进击对付后服的,征召冀州之士,发动七州之众,羽檄先驰於前,大军响振於后,蹈流漳水,横渡孟津,直捣洛阳,打出诛杀阉官,除灭群凶的旗号,就是童儿也可使奋拳以致力,女子也可使褰裳以用命,何况鞭策熊罴之卒,乘疾风之势呢?
“功业已就,天下已顺,然后请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齐**,南面称制,移宝器於将兴,推亡汉於已坠,这实在是神机的关键,起事的良机也。
“将军,已经朽烂的木头是不能雕刻的,衰亡的时世是难以辅佐的,如果想辅佐衰亡的朝廷,雕刻朽败的木头,就好比是上坡走泥丸,逆风行船,这是违背时势,不易行之的啊!
“况且现在宦官群居,同恶相求,皇上的命令不得施行,权力集中在宦者的手中,昏主之下,难以久居,不赏之功,谗人侧目,如不早图,后悔无及。”
这却是劝皇甫嵩造反!
皇甫嵩大惊失sè,霍然起身,起身得太仓急,险些摔倒,连鞋子都没穿,赤脚奔到帐门口,掀开帐幕往外顾盼,夜sè沉沉,帐外无人。他转回帐中,因为恐惧害怕,额头上冷汗淋淋,他对阎忠说道:“君不要再说了,君不要再说了!”
“将军!”
阎忠还待再说,皇甫嵩打断了他,说道:“君这是非常之谋,非常之谋不能在有常的形势下施行,创图大功,岂是庸才所能为的?我只是个庸才啊!黄巾细孽,也不能和秦、项相比啊!我麾下步骑虽众,却都是奉天子之诏所以才集结起来的,他们只不过是临时归我调用的罢了,这样的部队人心不齐,容易离散,是立不了你所说的那种功业的!
“并且虽遭黄巾之乱,但天下的百姓没有忘主,天不保佑叛逆。如果徒然想建立做不到的功业,只会加速大祸的到来!我宁愿尽忠本朝,恪守臣节,虽然说朝中阉宦当权,谗言很多,不过遭到流放或废弃,犹有令名,死且不朽。反常的言论,我不敢听从。”
()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