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哎……!又失败了!”揆一又一次钻出了掩体。
“他们的炮弹有撞着击针发射,试验了几次底火还是不成。他们这个底火,到底是什么做的?”范文程看着桌子上被拆散的迫击炮弹。
大黑山战役下来,剩下的三十枚迫击炮弹都在这里了。为了拆出这么一枚来,荷兰人付出了二十几条人命的代价。
“他们的火药,跟黑火药根本就是两回事儿。这种火药点燃之后产生的威力要比我们的大,而且几乎不会产生灰烬。据我所知,欧洲现在还没有这样的火药。我们需要一个化学家!”揆一捏起一粒火药,表情非常无奈。他虽然懂得一点化学知识,可面对这东西却还有些不够用。
“已经跟大汗说了,去京城把赵士祯给绑来。这家伙一家几代人都是研究火器的好手,对火药的研究也是颇深。有他加入,咱们应该能研究出这种辽军的火药。他娘的,李枭是怎么弄出这么厉害的火药的。”
“但愿吧,不过我们还是能仿制出这种迫击炮。我们可以铸造粗一些的炮管,发射药预先装进去,然后在底部点火。这样炮弹就会被喷射出去,只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发射药,同时也需要更加厚重的炮管。造出来的东西,会远比辽军的重。”揆一用他有限的武器知识,鼓捣出了土办法的迫击炮。
“这倒是一个办法,齐头并进吧。体积大一些也无妨,只要能装上马车和牛车就行。”
“那没问题,吊装的时候可以用滑轮。”身为海军将领,揆一对滑轮简直再熟悉不过。
***********************************************************
“绿珠姑娘,你说的这件事情老夫也做不得主。需要飞马报给大帅知道才行!”京城里面,老陈福看到风尘仆仆的绿珠就知道事态严重。
“要快,皇太极只给了三个月时间。另外还得告诉大帅,皇太极似乎变心了。要大帅有个准备!”
“事关机密,不能用飞鸽传书。五爷!你跑一趟,快马去禀告大帅知道。”
“诺!”五爷领命出去。
“绿珠姑娘,这两件差事我看你可以试着办绑架赵士祯这件。”五爷出去,老陈福看了看四周无人。声音阴恻恻的像是个鬼。
“陈爷!您这是……!”绿珠有些闹不清楚,这陈福到底是哪头的。
“赵士祯这个人,据说是大明制枪炮第一人,著有《兵器谱》一书。老夫虽然没见过,但耳朵里面已经听满了对他的赞叹。这个人如果归顺大帅,能够让我们辽军的火器更加先进。而且难得的是,此人今年还不到四十岁,正是当打之年。
而咱们的渔老,还是稻富佑直都已经老了。辽军的火器需要不断更新,这人才更是不能断档。”烛火映照在老陈福的眼睛里面,好像是他的眼睛在燃烧。
绿珠有些奇怪:“陈老,咱们是把人绑去后金。不是绑到长兴岛去!好歹是将作监的管事五品官儿,皇帝如果知道了。这也跟造反差不多了!”
“我的傻姑娘,谁让你把人绑到长兴岛去。老夫是让你把人绑到后金,然后……!咱们再把他救出来,这样他还不感激涕零?再把他的家人接到济南去,你说说,这赵士祯还能不给大帅卖力气?”老陈福笑得像是只老狐狸。
……!他就是一只老狐狸。
绿珠有些懵,今天终于领教了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这一招儿真是太狠了,借着后金的手把赵士祯弄到长兴岛去。还得让人家感激涕零!
“你们的人负责绑人,情报的方面老夫来负责。尽量把动静闹大点儿,让他们知道这是后金干的。”
“诺!您老既然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好歹把人弄回去,贝勒爷也能拖些日子。”绿珠说到这件事情,神情有些恍惚。
“贝勒爷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既然投到了大帅帐下,又有这么多功劳,大帅断然不会放弃不管。不信你看看这些年,大帅可曾对不起手下人?你看看五爷就是一个市井泼皮,很多时候差事都干得不尽如人意。大帅还不是念着旧情,没撤了他是差事。你以为,如今大帅手下就没有合适的人替代五爷?”
“呃……!多谢陈老提点,我明白了。点播之恩,贝勒爷定有厚报。”
“聪明!准备人吧,最好弄两个女真人故意让明军抓住。确保让朝廷知道,这件事情是后金做的,这很重要。”
“诺!您放心。”
“呵呵呵!”烛火映照下,老陈福笑得像只偷吃了肥鸡的狐狸。
**************************************************
赵家从洪武年间开始就是匠户,只不过他们家的这个匠户和别家有所不同。那就是,他家这个匠户是玩火药的。
不过火药没玩两年,赵家就从南京搬到了现在的京城。原因就是永乐靖难,作为俘虏的匠户。赵家祖先坚定的站在永乐大帝一边,以极其大无畏的气概,投入到了那场靖难之役当中。并且在那场战役中,立下军功。
永乐大帝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后胜利,朱棣在南京做了皇帝。论功行赏当然也没有忘记这个投降过来的赵家祖先,于是赵家就由匠户,摇身一变变成了……高级匠户。
虽说还是匠户,但好歹算是个官儿。赵家成功完成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历史性转变。
此后大明朝二百多年,赵家这个官儿也就当了二百多年。此间有赵家祖先为国捐躯,例如土木堡之变,赵家一下就死了三个人。
好在赵家子孙还算繁茂,这二百多年好歹混过来了。到了现在,赵家的扛把子就是赵士祯……的哥哥,赵士湘。
对于这位兄弟,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从小就是一根筋,刻苦钻研火器技术。在技术上那是没得挑,而且结交了一位叫做朵思麻的土耳其人。这更加让赵士祯,融合东西方的火器技术。在大哥赵士湘的帮助下,完成了那本著名学术著作《兵器谱》。
不过虽然才学大,但赵士祯为人处世却不甚精通。天天就是泡在将作监里面,如果不是大哥赵士湘操心,这辈子估计连老婆都娶不上的那种钢铁直男。
按照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一位纯粹的技术人员。智商让人高山仰止,情商低得让人目瞪口呆那种。
因为平时不交际,自然也不会有应酬。这位兄弟基本上就是将作监到家,两点呈一线的运动。
有时候为了攻克技术难关,甚至十天半个月也不回家。为此,将作监里面还专门有他一间宿舍。
了解了赵先生的生活习性之后,老陈福也觉得挠头。就这么一个货,不吃不喝不赌不嫖,你他娘的怎么绑啊!
五爷走了,京城里面也没个商量的人。陈福把谢有财找了来,毕竟这家伙是一条京城地头蛇,跟他商量一下或许有办法。
“谁?”
“赵士祯,就是将作监的一个管事。”
“赵士祯……!好像在哪里听说过……!哦,对了!他老婆在咱们的清华园里面买了一栋房子。”谢有财一拍脑袋,想起来是有将作监的人来找自己,给他家主事打打折。因为平日里经常要借用将作监的人,谢有财还给打了一个狠折,所以谢有财对这事情有深刻印象。
“他家在咱们清华园卖房子?”老陈福有些不相信。
清华园的房子现在属于高级地产项目,一栋独栋的别墅要三四千两银子。就算是普通楼房,也得要八九百两银子。就凭赵士祯这么个货,能买得起?
“您不知道,这赵家在京城居住了二百多年。已经历经多少代人,多多少少也置办下一些祖产。这房子是他大哥赵士湘出钱给买的,为的就是让他放弃祖产的几间铺子。
买房子是花一次钱,可祖上的铺子却是个常年进钱的。赵士祯娶的老婆,也是个二百五。被赵士湘忽悠两句,还挺欢喜。那赵士祯我倒是见过,似乎是一个呆子。连话都不会说几句,眼神直勾勾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有病。
我说陈老,您真的认为有必要绑这么个货?别回头绑个傻子回去,反倒是坏了事。”谢有财瞪大了眼睛,不明白这么个呆瓜有什么好绑的。
“你知道个啥,真正搞学问的人就这样。”听了谢有财的话,陈福越发的感觉这赵士祯是有真材实料。因为他见过的渔老和稻富佑直,有时候跟谢有财嘴里的赵士祯非常像。
“您要这么说,那就好办了。明天咱们和赵家签约,这事情是一定要家里男人出面的。赵士祯就是再呆,也得和咱们签约去。到时候我拖他一下,最好是拖到天色黑一些。等他出了咱们的清华园,你就下手。黑灯瞎火的藏在哪里,后天一早弄出城去,这事情就算是成了。
那赵士祯平日里,也经常十天半拉月不回家。消失三五天,肯定也没人找。”
“那不行,得让人找,得让人大张旗鼓的找。”这回换陈福不干了,你不找人可怎么行。就是要大张旗鼓的让人知道,这人是后金绑走的。
“那就闹得动静大一点儿,让绑票的人换上锦衣卫的飞鱼服。咱们派人去赵家好心送信,就说赵士祯让锦衣卫的人给抓了。赵家难道还不去锦衣卫找关系疏通,这一下不就闹大了?好歹,他也是正五品主事朝廷命官。锦衣卫找不到人,自然是全盛搜索。”
“你小子还真行!”陈福眼睛一亮,拍拍谢有财的肩膀。不愧是李枭看中的人,这脑子转得还真快。只是这么匆忙间,去哪里弄一身飞鱼服倒是问题。
木讷的赵士祯只带了一名常随,来到了清华园。
“哎呦!这不是将作监的赵主事,您里边请。来人呐,看茶!”赵士祯刚刚进入清华园,管事就一脸笑容的迎了出来。那笑容真诚得像是见到了亲戚!
“哦……!请了!”赵士祯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应该怎样面对这位热情得过份的管事。
双方分宾主落座,自然有小厮过来奉茶。
“赵主事,您能来咱们清华园,咱们这里真是蓬荜生辉啊。听说您是将作监里面的大将,小人有些工程上的疑问,不知道赵主事能否解惑一二?”管事上来根本不提地契的事情,而是攀谈起来。
“呃……!我是研究火器的,营造不归我管。”赵士祯倒是实话实说。
“研究火器,那可是危险的玩意儿。先帝爷在的时候,天桥那边儿好像炸了一回。哎呦我说,那动静可大了去了。这四九城都晃了三晃,我当时就在这西便门工地上。站在脚手架上,那烟好像一直都连接到天上去。那地抖得像是在地震,我都差点儿从脚手架上摔下去。”管事倒是特别的能侃,坐下之后就开启了侃大山模式。
“哦,那是丐帮在那里私自制造鞭炮。后来不知道怎么就炸了,按理说也不应该炸成那样。可能是他们藏的火药实在太多了!”说到火药,赵士祯明显感兴趣。跟管事说话,也有条理起来。
“您整天鼓捣这东西,没啥危险吧。我跟您说,我一个兄弟在辽军里面当差。他说他们的火药,能拿到山上去炸石头。他还说,只要火药足够可以把一座山给崩塌了。锦州城墙就是这么修起来的,全都是大块的硬石头。”
“辽军的火药,的确比咱们京营用的要好。他们的配方跟咱们用的不一样!这位管事,我回将作监还有事。这地契的事情是不是从速办理。”
“哦,好说。好说!这就办,来人呐,赶紧给赵主事开地契。签字画押之后,这六号房就是您的了,您看看,这数多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