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贞观俗人 > 第662章 草率了

第662章 草率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笔趣阁 www.bishige.com ,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拓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天为封,祭祀地为禅。

学士、秘书少监颜师古摇头晃脑,请求封禅。

据说封禅大典,秦始皇时本就是一群齐儒唆使着秦始皇弄的,原本祭祀泰山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仪式,可他们却搞出了一个浩浩荡荡的盛大典礼,弄的还是君权神授的那套儒家观点。

李世民脸上通红,心里高兴的不得了。

不过做为皇帝,封禅这种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事情也得悠着点,不能太过主动,否则容易被喷。

李世民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御榻上站起,负手而立,笑道,“封禅之事,不自取功绩,归之于天。譬如玄龄怀良等功臣,虽有益于国,却能自谦让归之于朕,岂似不言而欲自取也,若向泰山,功归于天,有似于此。”

表面推推让让,我不是要去泰山向天邀功,为我贴金,只是要把这天下大安的功绩归于上天而已。

魏征听到这话,立马出列。

李世民心头一紧。

只听魏征高声道,“朝中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臣意不然。”

“若天下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

魏征雄纠纠气昂昂,直面皇帝,一副战天斗地的模样,“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地,然后就觉得尽示其恭敬乎?”

李世民心里那个卧槽啊。

本来我只是表面客套一下,毕竟这种事情总也要来个三请三辞才好看嘛。百姓小民请客,也知道要推辞几下才显客气。

你魏征难道看不出来,为何非要这般阻挠?

还什么秦始皇封禅,汉文帝不封,汉武帝不也封了吗?汉武帝封禅,史书上不就比文帝名声大的多吗?

这下谦恭也装不下去了。

李世民恼怒的坐回御榻,盯着魏征,高声道,“隋末分离,群凶竞逐。是我提三尺剑,数年之间,正一四海,是朕武功所定也。”

“又突厥强梁,世为纷更,如今却袭我衣冠,为我臣吏。殊方异类,辐辏鸿鼐,朕文教所来也!”

“突厥败亡,吐谷浑灭,君臣为俘,安养之情,同于赤子,是朕仁爱之道也!”

“还有林邑贡能言之鸟,新罗献女乐,拂菻贡能驭马之犬,倭国献侏儒,悯其离本,皆令返国,是朕敦本也。”

“酬功录效,必依赏格。惩恶罚罪,必据刑书。割亲爱,舍嫌隙,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

“非朕苟自矜伐,欲明圣人之教不徒然也,比年谷稼频登,疾疚不作,诚宜展礼名山,以谢天地!”

李世民恼了,也顾不得矜持脸面一说,直接站出来给自己历数武功、文教、仁爱、敦本、崇信,王婆卖瓜,好一通自夸。

最后可能觉得夸的有些过头了,才加了一句我这些不是自夸啊,只是为了弘扬圣人之道。就好比做了好事之后到处宣扬,然后说我这是不是为了自己名声,只是弘扬正气而已一样一样的。

反正李世民亲自下场,告诉颜师古等一众曾经的秦王府学士们,要这样夸奖朕才对。

封禅也是为了弘扬礼乐之制,正三雍之典,绝不是为了我李世民个人名声,不是想扬名万世,以耀祖宗的。

当然,我李世民是绝对够资格封禅的,你看我自武德九年六月摄政,八月登基,到现在不到五年时间,政通人和、天下大治。曾经凌驾于中原之上的突厥,如今可汗特勤等贵族都已经跑到长安来做我的臣子,穿上了我汉家的衣冠,还有那反复无常的吐谷浑,如今其可汗伏允的首级都已经做成了黄金酒具,摆在大唐太庙里展览呢。

我李世民哪里不够格?

魏征也立即不客气的反驳。

“陛下登天子大宝不过四年有余,前几年还在受外敌袭扰,天灾荼毒,这两年才算是政通人和,百姓刚过了两天安稳日子,陛下不想着继续修养生息,却就想着要好大喜功搞这种面子工程,实在是太膨胀了!”

面对魏征这种毫不客气的反驳,李世民很气。

“公不欲朕封禅者,以功未高邪?”

魏征站在殿中,傲然不惧,“高!”

“那德未厚?”

魏征又道,“厚!”

李世民压着怒气,“中国未安乎?”

“安矣!”

“那是四夷未服?”

“服了!”

“年谷未丰?”

“也丰!”

“符瑞未至吗?”

“到了,这殿上不就是?”

君臣俩个大眼瞪小眼,一句接一句。

李世民连问六句,也是在给自己表功,你看看,我治理下的大唐,年谷丰登,四夷臣服,中国大安,符瑞呈现,这不是我李世民功高德厚的表现吗?

魏征没反驳这个。

但老魏依然认为不适合封禅,起码是现在不适合,你才当了几年皇帝,能有多大的功劳?

再说大唐百姓才吃了几天饱饭,你不记得前两年刚从长安跑到洛阳去要饭,呆了两年才刚回来的事了?

大唐虽说立国十几年了,可到贞观二年时,都还在打仗,贞观元年,才灭掉最后一个割据者梁师都,连续几年的蝗灾霜灾旱灾,让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虽说已经连续两年丰收,粮食价格也确实大跌,可毕竟底子薄,再怎么比都还远不如前朝文帝时的开皇盛世,连杨广大业前期都不如。

现在表面的兴盛之下,其实是国家百废待兴,百姓空虚的底子。

这个时候跑去泰山封禅,必然文臣武将,百官随从,禁军护卫,车辇相随,浩浩荡荡规模宏大,估计十万人都不止,这么大的行动,肯定劳民伤财。

再一个,封禅泰山,就跟百姓家做寿摆宴一样,到时还得请四方蛮夷酋长君主前来,这些人又会带上护卫等前来,一来请这些蛮夷们来了,到时得有丰厚的赏赐,毕竟封禅泰山这种盛大的仪式,不比寻常正旦大朝会,不是说随便赏赐就打发了的,百年难得一遇的大事,赏赐不可能不丰。

可厚赏要耗费很多钱财,再者,各地蛮夷乱轰轰的涌入,容易造成一些冲突麻烦,甚至会让一些有心蛮夷们趁机窥探我中原虚实。

“陛下,魏征冒死谏言,陛下的功业虽然很高,但在位未久,百姓并没有完全得到实惠,隋末战乱以来,百姓还未恢复。陛下的德行虽厚,可恩泽还没有遍及每个角度。如今天下虽已百战开太平,但也还不足以供应过度,奢侈浪费。异族仰慕仁义,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所求,符瑞嘉兆虽多次显现,可黑暗、不祥的征兆也有不少。”

“这两年连年丰收,可国库依然空虚,尤其是百姓之家,并没有什么积储余粮。”

“臣暂且打个比方,一个长期患有病痛之人,经过医治调理,虽有好转,但骨瘦如柴,虚弱不堪。此时就命他背上一二百斤米,而且还必须一天走一百里路,试想,这个病人能做到吗?”

“隋朝的祸乱,还不止十年,我们的国家就像一位饱受病魔缠身的垂死病人,陛下为他愁照顾治疗,病情稳定且开始好转,但身体依然还虚弱,元气还未恢复啊。要说已经身轻体健,那绝对是自欺欺人!”

“如今陛下要去泰山封禅,臣以为不是时候。”

“隋末之时,关东地区遭受战乱最为严重,而贞观以来,河南山东之地,也是灾情严重,到现在,许多地区还到处是荒山野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一片萧条,这种景象,岂不是让中原百姓雪上加霜?”

“这样的景象让那些异族外邦人亲眼看到,又如何能敬畏我大唐?”

“国库粮仓里确实还有些钱粮,可百姓之家并还没有什么积储,万一遇上个水旱灾害,和政局动荡,我们将拿什么去抵挡和救御?若真到那个时候,陛下可就追悔莫及了。”

话说到这份上,魏征已经什么都不顾了。

你李世民要脸面要贴金,我理解,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本来脑子正热的李世民听完这番长言,也不由的沉默起来了。

其实魏征说的也有些片面,起码如今大唐比魏征说的要强盛的多,国库钱帛充盈,粮仓里积满粮食,中原的河南山东等地,也不会有什么白骨露于野,百里鸡犬不相闻的情况。毕竟他即位以后,虽说战争灾害不断,可通过税赋改革,户籍改革等,清理出了大量的隐户逃户,增加了大量的税赋收入。

百姓们的负担也比开皇盛世的时候轻多了。

封禅泰山确实会花不少钱,但以如今大唐的财政,完全负担的起这样一场典礼。

但魏征态度坚决的反对,意味着朝中还有许多反对的态度,这肯定不是魏征一人的想法。皇帝目光扫过一众宰相,结果大家都低下头,没有一个站出来为皇帝说话。

李世民心中一叹。

草率了!

目光最后落到了秦琅身上,这位先前破译出秦鼓籀文的贤婿又在笑。

“怀良可有话说?”

“陛下,臣以为陛下之功完全可以封禅泰山,但封禅泰山毕竟是祭祀天地,向诸神表功,此乃皇朝之盛事,不可草率,必要准备周全方可。从封禅之礼仪,到钱粮之准备,再到如今四方诸夷观礼等,都要准备充分方可。”

“臣以为,可先让礼部着手做前期准备,待到三五年后,一切齐备,到时再择良辰吉日出巡山海,封禅泰山也不迟!”

这就是给李世民一个台阶下了。

李世民借坡下驴,“怀良所言正是,钦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