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 第311章 跟风

第311章 跟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另一边,在陆舟躺在酒店里午休的时候,远在折大的实验楼,王海峰正拿着一份件,仔细的翻阅着。

自从研讨会结束之后,他便一直在等着研讨会的总结件下来,现在总算是被他等到了。

对于那些真正的大牛们来说,可以不在意政策和市场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一心一意做自己的研究,安心做自己。

然而对于一般牛逼的老板而言,关注政策面的消息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毕竟这可是关系科研经费的大问题。

在这个“残酷”的业界,没有经费什么也做不了。

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的价格差个零,有的原料黄金还贵,再加人员开支、第三方检测费用、甚至是出差开会的开销,这一系列的开支都是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

在成为大牛的必经之路,这些困难都是必须去面对的。

除了已经熬出头的院士、长江学者们不用为经费发愁之外,大多数教授、学者还是得为这些现实的问题多考虑下的。

将会议总结从头看到了尾,王海峰教授的眼睛渐渐乐得眯成了一道缝。

让他满意的是,在会议总结件,着重提到了碳硫复合材料这一充满潜力的方向。

不过很快,他的眉头又不禁微微皱起。

这件对于在正极硫材料添加空心碳球的论调,和某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鬼在研讨会说的话如出一辙。

很显然,京下来的工作组,将陆舟的意见全盘接受了。

而这,也是最让王海峰不爽的地方。

他的观点一直都很明确,认为从京下来的吕局长,对那个年轻人的意见有些重视过头了。

虽说那个陆舟拿过克拉福德奖,确实是个人才,但那也是数学的事情,和材料学八竿子打不着边。

即便那篇发在《自然》的论确实惊艳了整个业界,但起实力,王海峰更愿意将其理解成一种运气。

毕竟科研像赌博,理论做的再漂亮,数据曲线画的再完美,做不做得出成果还是得看脸。

不过一码事儿归一码事儿,无论表面如何不屑一顾,他还不至于心里也把陆舟说的东西一点不当回事儿。

毕竟他自己也是做碳硫复合材料的,对这方面也有些研究,搞不好这空心碳球还真是一支潜力股。

放下了手的会议总结件,王海峰看向了坐在隔壁办公桌前的刘宏,开口问道。

“我让你看的那篇论你研究过了吗?”

他说的那篇论,自然是陆舟在研讨会写的那些东西。

虽然陆舟在研讨会写的那些东西没有正式投稿过,但研讨会的主办方依旧按照学术会议的标准,将他的过程整理了出来。

当然,这种研讨会不可能像mrs会议那样正式,专门制作一本砖头那么厚的论集收录所有论。

所以,在经过了陆舟的同意之后,这篇论被刊登在了最新一期的《水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这本期刊算是水木大学的校刊,虽然影响因子不高,但读者群还是较为广泛的,很多院校的图书馆里都能找到。

虽然实验室没有订购这种学术性不强的期刊,但自从论登刊之后,王海峰立刻从买了一本回来,将论扔给了自己带的博士去研究。

坐在隔壁的办公桌前,刘宏挠了挠头,从抽屉里翻出了那篇论,说道:“我找数院的教授请教过了,过程而言这论没什么毛病……”

王海峰忍不住骂道:“废话!我当然知道没什么毛病,我是问你看可之后有什么想法?”

别人是普林斯顿的教授,你随便找个数学系的教授能挑出毛病来那才巧了。

在那种会议,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人,谁会去胡编乱写?

被老板训得低下头,刘宏不禁在心骂了一声mmp。

我特么一个读博的,你们两个大佬撕逼,我能有什么感想?

训了自己的学生两句之后,王海峰感觉自己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看了眼办公室里其他战战兢兢的硕士,他换了缓和的语气,继续说道。

“论好不好,不是你这个层次能评价的。我是让你谈谈你对着空心炭球的看法,你随便说说即可,不用长篇大论。”

暗自揣摩着老板说这句话的意图,刘宏忽然心一动,立刻说道。

“教授,我觉得空心碳球是一个较有潜力的方向,我们也是做碳硫复合材料的,为什么不考虑下往这个方向发展发展?”

果然,王教授的脸色不悦,板着脸批评教育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和你们说了多少次,我们搞科研的,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研究,最忌讳的便是哗众取宠,卖弄一些新鲜噱头。空心炭球最近确实很热,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可好,跟着看好,否则我们还有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

被老板批评教育了一番,刘宏非但没有沮丧,反而松了口气。

这老头的脾气这点较怪,干什么事儿都想着要占理,偏偏有时候做些毫无道理的事情。

不过,这种老头其实也蛮好哄,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再给他个台阶下来行了。

一脸受教的表情,刘宏继续说道。

“教授,您说的对!我们得有自己的东西,不能被热点左右了我们的研究方向。”

顿了顿,他换了委婉的语气,试探着说道。

“不过我们本身是搞碳硫复合材料的,空心碳球本身也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对研究方向进行细微的调整,并不算什么追逐热点,算要说追逐,那也是别人追逐咱们。”

听到这里,王海峰心里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这话他爱听。

其实,正如刘宏猜的那样,他只是想找个台阶下来。

毕竟这段时间他没少在实验室里批过那小子,说他在研讨会大放厥词,这要是自己也跑去做空心碳球,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这让他以后还怎么带队伍?

叹了口气,王海峰缓缓开口说道:“你说的也对,不过这课题毕竟关系重大,具体选什么方向,我还得再研究研究。”

话是这么说,但最后肯定是做空心碳球这个方向。

顿了顿,他继续说:“对了,时间不等人,这开题报告可以开始动笔了,这件事交给你去办了。”

刘宏问道:“申请填多少经费较合适?”

王海峰想了想,说道:“先申请个一千万吧。”

往常的话,光是这个项目他肯定申请不了这么多。

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经费都会放宽很多。尤其是具体到那些被看好的研发方向,这笔经费申请下来的可能性更大了。

正好他也打算给实验室换台新的扫描电镜了。

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件事办了也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